移鄉|好 氣 氛 "Good Vibes"|這不是一間咖啡店 是城市中的一處綠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山路上有一間印象 19 牛排館,是一個很深刻的回憶點。「開咖啡店如果進去大台中、台北、南部,可能會很容易就被 ( 市場 ) 淹沒,那邊形形色色的店很多,雖然員林的店也很多,但相對來說,能見度較能提升。」

開店跟做人一樣 抓準好你的核心價值

「開一間店是一個理想跟夢想,可能是每個人最終目標之類的,如果我們要開一間店的話,沒拿出你的特色、沒有跟同行不一樣的地方的話,那我會建議先不要開,先找出自己的特色,最明顯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的話,你具足這些東西的話,就可以行動。」
先從自己的強項開始,再來談開店,或者先把自己的工作先做好,向客人傳達出「我想與你分享」的那種心情,你所吸引的,便是那些與你志同道合的人!

好氣氛 感受地方的新舊滋養

Clark 的興趣很多,像是玩復古車、老東西 ......,「新的東西不一定好,老的東西不一定是不好的。」員林有很多老房,也有很多店都有這個概念保留這些老建築,當然也有尚未保留的。雖然我們不一定有參與到這些事物,但沒關係,搞不好上一輩會因為我們提出這樣的話題,跟我們聊到從前的故事。

這不是一間咖啡店

是城市中的一處綠洲

「我會問自己說 我開的是一間咖啡店嗎? ...... 對我來說好氣氛不是一間咖啡店,這間店對我來說是一個概念,一個品牌,一個綠化的感覺。」 Clark 說,家鄉永靖是一個園藝植物的集散地,他是從這個家庭出來的,有著園藝的背景。邊談邊開始分享店裡所種植的半日照植物,他胸有成竹的說,好氣氛也是希望能帶給消費者一個生意盎然的概念,你自己也能在家裡種植植物。
在這個不斷更迭出新的社會裡, 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感受員林市在地的好氣氛吧。
好氣氛 "Good Vibes" |
ADD _ 彰化縣員林市大同路一段 7 號
TEL _ 04-833-8585
HOURS _ 12:00 -18:00( W2 公休 )
FACEBOOK _ 好氣氛 "Good Vibes"

文 張妤瑄
攝 Soda oo \ 曹竣瑋
👉《員林紀事》販售店家:https://reurl.cc/oDEg7v
👉全台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書店皆可訂購:http://bit.ly/2Qe1yYp
👉蝦皮購買:http://bit.ly/2th8rzs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
麵湯湯店面 堅持 位在育英路及正興街交叉口附近的一間店,門口放著老舊的理髮椅及各種植栽妝點,走進店內,牆上簡單的裝飾及溫暖的色調讓人有回到家中的感覺,好好放鬆之餘,發現一旁有隻貴賓犬正愣愣地瞧著自己。這裡是麵湯湯,除了提供一個悠閒溫馨的用餐環境,「吃的安心」更是店長雅涵希望能讓每位客人所感受到的用心
8 年級的Roger,大學剛畢業後,便回來員林接手五金材料的家業,但他一直有個夢想,不想放棄讀了七年的設計,想好好一展設計長才,不過礙於主業的緣故,無法把時間完全貢獻在另一份工作中。 就在思考的時間中,無異發現平日經常經過的路上有間人潮不斷的自助洗衣店,好奇之餘就這樣觀察了好一陣子,發現這正是一份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阿雅說 :「在地人挺在地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自己的能力就用美食攝影來幫助員林在地店家」
在低調的中正路473巷內,一間白色瓷磚與木頭色簡約精緻的裝潢內,一件件風格質感的飾品映入眼簾。 總有一天會回來 不如早點回家 18、19 歲離開家鄉,原本在台北畫室工作的苹,26歲毅然決定返回員林開業。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
麵湯湯店面 堅持 位在育英路及正興街交叉口附近的一間店,門口放著老舊的理髮椅及各種植栽妝點,走進店內,牆上簡單的裝飾及溫暖的色調讓人有回到家中的感覺,好好放鬆之餘,發現一旁有隻貴賓犬正愣愣地瞧著自己。這裡是麵湯湯,除了提供一個悠閒溫馨的用餐環境,「吃的安心」更是店長雅涵希望能讓每位客人所感受到的用心
8 年級的Roger,大學剛畢業後,便回來員林接手五金材料的家業,但他一直有個夢想,不想放棄讀了七年的設計,想好好一展設計長才,不過礙於主業的緣故,無法把時間完全貢獻在另一份工作中。 就在思考的時間中,無異發現平日經常經過的路上有間人潮不斷的自助洗衣店,好奇之餘就這樣觀察了好一陣子,發現這正是一份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阿雅說 :「在地人挺在地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自己的能力就用美食攝影來幫助員林在地店家」
在低調的中正路473巷內,一間白色瓷磚與木頭色簡約精緻的裝潢內,一件件風格質感的飾品映入眼簾。 總有一天會回來 不如早點回家 18、19 歲離開家鄉,原本在台北畫室工作的苹,26歲毅然決定返回員林開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家外觀看似民宅,實則為一家溫馨的咖啡廳,自產自銷旁邊就是咖啡的種植園區,不限金額只要點一杯飲品就能待上一天,因為沒有賣餐點還能帶外食入內品嘗,舒適的沙發座位,有免費提供插座可以使用,也可以攜帶中小型的毛孩一起來,另外有提供包場飲品無限暢飲的服務。 手沖咖啡(水洗)/風沙堤單品咖啡豆(中焙)
Thumbnail
那一天跟朋友約在員林吃飯,選了好停車又能帶寵物的,可以吃飯也有下午茶可以點,古色古香的環境很漂亮也很舒適,配上輕柔國樂音樂讓人覺得好放鬆,很適合三五好友或是家人一起來吃飯喝茶。 椰奶咖哩 / 豬 琺瑯鍋 琺瑯鍋是這間店的特色餐點之一,豬肉沒有太多油脂,口感鮮嫩Q彈。 配菜很豐富,有一些不是常見的
Thumbnail
森林裡一間充滿美學設計的咖啡廳🍃 給人一種不疾不徐的慢步調 非常適合獨自前來 又或者是心靈需要放空的人來給自己充電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魚池鄉這幾年有很多農民投入咖啡栽種的世界 簏高香茶巷更是咖啡☕️跟紅茶的熱區 每每假日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進入 品嚐咖啡跟紅茶的世界 朋友的咖啡館位於香茶巷內 有很可愛的咖啡豆造型的扛棒 館內走我很喜歡的簡約工業風格 咖啡來了 朋友自己栽種自己烘的咖啡豆 專業手沖出來的咖啡☕
Thumbnail
又來大安森林公園散步,主要是看花。看完花了,最主要就是吃飯,上次吃的不錯(樂子瑞安店),因此這次我們也朝瑞安街這邊走,希望發現新的餐廳。在巷子間走來走去,突然發現這裡好熟悉,原來是以前上班的地方。再右轉看到這一家小小可愛的餐廳,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個咖啡廳,看了門外的菜單有吃的,二話不說就衝了進去。
Thumbnail
許多人對於基隆仁愛市場的美食印象,應該都是有各式各樣厲害的海鮮、小吃攤位,多好咖啡店也是這其中的一個攤商大小的區域而已。 要說基隆是全台灣最早接觸咖啡文化的城市也不為過!早起到港都工作的人們,以及特地來訪的觀光客群,人人聚在這個攤位,只為喝杯咖啡的短暫交集,一直都是這個傳統市場裡最特別的生活畫面。
Thumbnail
自2008年開業的右舍咖啡,一開始主要經營彰化員林的外帶咖啡市場,後來隨著精品咖啡的風潮,逐漸地將這棟三層樓攀滿藤蔓的透天老宅,打造成為具備微型展覽空間,深耕在地文化,又同時具有舒適環境的一家特色咖啡館。
Thumbnail
彰化員林有很多網美咖啡店,在老羊的老家附近就有一間人氣咖啡廳,每次路過 All In Coffee 店門口,看到滿滿的摩托車店內很多人,我們很好奇這間咖啡店一直想要找時間來去看看,終於在過年前的小年夜下午,偷得兩個小時的悠閒時間,決定來去All In Coffee喝個咖啡。 All In Coff
Thumbnail
            地上的磚頭彷彿路標,指引你進入這個小門,門後是一個寬敞、乾淨且華麗的長廊,天藍色的牆令人看了心曠神怡,每個角落都乾淨得閃閃發亮。
Thumbnail
深夜巷弄,木拉門打開,老闆手沖咖啡,對話拉開序幕。縱橫娓娓,誰是誰,過往與現在,生活與日常,尋求存在的普通。 雜糅中,找到那些可能性。 背景鼓舞著思考與行動,對比與選擇的傳承。人們猶豫、困惑、掙扎、挑戰、崩壞,然後再重生,到底是誰,選擇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 故事劇終,眼前停留,文字仍在等待被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家外觀看似民宅,實則為一家溫馨的咖啡廳,自產自銷旁邊就是咖啡的種植園區,不限金額只要點一杯飲品就能待上一天,因為沒有賣餐點還能帶外食入內品嘗,舒適的沙發座位,有免費提供插座可以使用,也可以攜帶中小型的毛孩一起來,另外有提供包場飲品無限暢飲的服務。 手沖咖啡(水洗)/風沙堤單品咖啡豆(中焙)
Thumbnail
那一天跟朋友約在員林吃飯,選了好停車又能帶寵物的,可以吃飯也有下午茶可以點,古色古香的環境很漂亮也很舒適,配上輕柔國樂音樂讓人覺得好放鬆,很適合三五好友或是家人一起來吃飯喝茶。 椰奶咖哩 / 豬 琺瑯鍋 琺瑯鍋是這間店的特色餐點之一,豬肉沒有太多油脂,口感鮮嫩Q彈。 配菜很豐富,有一些不是常見的
Thumbnail
森林裡一間充滿美學設計的咖啡廳🍃 給人一種不疾不徐的慢步調 非常適合獨自前來 又或者是心靈需要放空的人來給自己充電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魚池鄉這幾年有很多農民投入咖啡栽種的世界 簏高香茶巷更是咖啡☕️跟紅茶的熱區 每每假日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進入 品嚐咖啡跟紅茶的世界 朋友的咖啡館位於香茶巷內 有很可愛的咖啡豆造型的扛棒 館內走我很喜歡的簡約工業風格 咖啡來了 朋友自己栽種自己烘的咖啡豆 專業手沖出來的咖啡☕
Thumbnail
又來大安森林公園散步,主要是看花。看完花了,最主要就是吃飯,上次吃的不錯(樂子瑞安店),因此這次我們也朝瑞安街這邊走,希望發現新的餐廳。在巷子間走來走去,突然發現這裡好熟悉,原來是以前上班的地方。再右轉看到這一家小小可愛的餐廳,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個咖啡廳,看了門外的菜單有吃的,二話不說就衝了進去。
Thumbnail
許多人對於基隆仁愛市場的美食印象,應該都是有各式各樣厲害的海鮮、小吃攤位,多好咖啡店也是這其中的一個攤商大小的區域而已。 要說基隆是全台灣最早接觸咖啡文化的城市也不為過!早起到港都工作的人們,以及特地來訪的觀光客群,人人聚在這個攤位,只為喝杯咖啡的短暫交集,一直都是這個傳統市場裡最特別的生活畫面。
Thumbnail
自2008年開業的右舍咖啡,一開始主要經營彰化員林的外帶咖啡市場,後來隨著精品咖啡的風潮,逐漸地將這棟三層樓攀滿藤蔓的透天老宅,打造成為具備微型展覽空間,深耕在地文化,又同時具有舒適環境的一家特色咖啡館。
Thumbnail
彰化員林有很多網美咖啡店,在老羊的老家附近就有一間人氣咖啡廳,每次路過 All In Coffee 店門口,看到滿滿的摩托車店內很多人,我們很好奇這間咖啡店一直想要找時間來去看看,終於在過年前的小年夜下午,偷得兩個小時的悠閒時間,決定來去All In Coffee喝個咖啡。 All In Coff
Thumbnail
            地上的磚頭彷彿路標,指引你進入這個小門,門後是一個寬敞、乾淨且華麗的長廊,天藍色的牆令人看了心曠神怡,每個角落都乾淨得閃閃發亮。
Thumbnail
深夜巷弄,木拉門打開,老闆手沖咖啡,對話拉開序幕。縱橫娓娓,誰是誰,過往與現在,生活與日常,尋求存在的普通。 雜糅中,找到那些可能性。 背景鼓舞著思考與行動,對比與選擇的傳承。人們猶豫、困惑、掙扎、挑戰、崩壞,然後再重生,到底是誰,選擇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 故事劇終,眼前停留,文字仍在等待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