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國經濟路線之爭—「中共第19屆四中全會」的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廖斌洲


中國經濟路線之爭:國營或民營為主?

在習近平主政這幾年的中國,始終擺脫不了經濟路線要持續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的市場經濟道路,還是要走公私合營體制下,黨的手伸入私營企業的道路。因此,「國進民退」(國營企業前進,民營企業撤退)一直是習近平上台後的重要議題。這問題是關注中國經濟,甚至想與中國進行商業行為的人和企業都必須關注的。

許多人討論習近平許多作為都是在學習毛澤東,這其實是有一定的基礎的。至少在這裡談的經濟議題上有這樣的色彩:即使中國已經不可能重回計畫經濟的路線了,但強化國營企業,以及加強黨對民營企業的控制,確實是習近平在走的路。這方面的證據可以分成理論的和實踐的來看。


1. 「公有制」的意識形態

首先,中共是個很講意識形態的政黨,因此即使枯燥,仍須看他們在理論上如何重新喚起「公有制」的聲音。理論基礎,就存在於這次四中全會公報當中的文字,以及中共理論刊物《求是》雜誌的文章。習近平主政之際,批判「私有制」、倡議「公有制」的聲音,幾乎是改革開放以來少有的歷史高點。

這次的公報全文當中寫道,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此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其實,習近平上台後最重要的「第18屆三中全會」的決議文當中,也曾提到過這樣的文字。

其實,2018年是中國國內重新倡議毛澤東時代的「公有制」的高峰時期。這年剛好是馬克思發表知名的《共產黨宣言》的170週年紀念。中共的重要理論刊物《求是》的網站轉刊了〈共產主義就是要消滅私有制〉一文,批判了改革開放以來「私有化」的觀念。

raw-image

此外,中共知名的理論刊物《紅旗文稿》在2018年10月的〈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一文,也引用習近平在東北考察時強調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019年10月,在四中全會舉行前,《紅旗文稿》再次發表〈“兩個毫不動搖”為經濟奇跡奠定制度基礎〉,強調中國的經濟路線有「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2. 「國進民退」的例子

其次,就是大家比較能理解的實踐層面了,這部分例子倒是不少。一個比較近的新聞是今年9月底,在習近平曾主政的浙江省的杭州市,開始實施「政府事務代表制度」。杭州市委抽調了100名機關的幹部,進駐100家重點企業一年,以便更好地服務企業。這些企業,包含中國知名企業:阿里巴巴、吉利汽車,以及全中國最大飲料製造商娃哈哈。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到近年中國巨富的話,就可以發現中共近年做的事情有一個軌跡在。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早在去年就退休,騰訊的創辦人馬化騰、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近日也卸任。此外,前幾年,和中共高層關係密切的安邦集團、海航集團也都遭到中共中央的清算。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中共對於民營企業正在收緊其控制的力度。

raw-image

前段時間,台灣有人在討論許多台資企業(包含知名的鴻海集團)在中國設立黨支部,這其實是中共近年控制企業現象的一種表現。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政府於2018年底發佈《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在社會組織、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設置「黨支部」。此現象顯示,中共正在加強其對於社會和企業的管控。於是,台資和外資企業納入管控,自然也就成了中共對企業控制的重點了。


3.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路線之爭?

因此,我們要如何理解中國經濟上的路線之爭呢?

如果從宏觀面來看,中國經濟成長率在2019年第三季為6%,是1992年確立市場經濟道路以來的成長最低點。若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者向松祚教授的說法,實際數值可能更低。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中國當局對於維持經濟績效的龐大壓力。如果再加上一年多來美中貿易戰所面臨美方要求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國家補貼、市場准入、知識產權等),中國方面更有輸不得的壓力。原因非常簡單,中共的統治正當性,在改革開放以後,絕大成分是來自於經濟績效的。

雖然中國領導者對外都宣稱,他們反對美國在國際經濟上走的保護主義,而要維持自由主義經濟秩序。然而,習近平在中國國內所試圖走的,卻是走回以「公有制」為主的經濟路線思維。這種經濟思維,是鑲嵌在整套「中國模式」的統治思維下的,也就是:政治威權、社會維穩、經濟控制。

習近平自從上台以後,就開始推「一帶一路」的國際擴張戰略,輔以「亞投行」,以及「中國製造2025」計畫。儘管中國當局在這兩年的美中貿易戰之下,如今已經不再強調「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然而,其以國家調動經濟的能力,將經濟當成全球政治戰略佈局一環的思維,卻是顯而易見的。

這也正是美國總統川普去年開始,針對中國進行貿易戰的最根本原因:要求中國落實真正的市場經濟,在全球進行「公平的」而非「自由的」貿易。美中貿易戰的深層根源,就是經濟制度之爭。

台灣民眾、政府和台資,應該從宏觀層面,理解中國經濟的本質性問題,並選擇避險的因應之道。



本文刊登於網路平台:《報臺Taiwan Post》

本文網址:https://www.taiwanpost.tw/2019/11/19part-1-by-augustine-liao.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學習筆記的沙龍
94會員
168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2025/04/29
本文探討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民國熱」興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解以及中共對國民黨歷史的重新詮釋,「民國熱」一度興起,但因中共的打壓、國粉內部的派系鬥爭和極端思想的蔓延,最終導致「民國熱」消退,國民黨也因此與大陸「國粉」產生距離。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探討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民國熱」興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解以及中共對國民黨歷史的重新詮釋,「民國熱」一度興起,但因中共的打壓、國粉內部的派系鬥爭和極端思想的蔓延,最終導致「民國熱」消退,國民黨也因此與大陸「國粉」產生距離。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中國與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兩地卡車司機的待遇,並分析其背後的體制差異。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媒體監督受限,政府處置不力,導致民眾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相較之下,臺灣雖然也曾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但在民主制度下,媒體監督、民意代表問責以及獨立司法調查等機制,能有效降低食安事件的危害。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中國與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兩地卡車司機的待遇,並分析其背後的體制差異。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媒體監督受限,政府處置不力,導致民眾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相較之下,臺灣雖然也曾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但在民主制度下,媒體監督、民意代表問責以及獨立司法調查等機制,能有效降低食安事件的危害。
Thumbnail
2025/04/15
「另選他人」制度在中國選舉中引發爭議,本文探討其起源、運作方式及可能後果,並以案例分析說明此制度如何被利用和壓制。從中共建政初期到現代,此制度在體現民意的同時,也成為黨控制選舉的工具。
Thumbnail
2025/04/15
「另選他人」制度在中國選舉中引發爭議,本文探討其起源、運作方式及可能後果,並以案例分析說明此制度如何被利用和壓制。從中共建政初期到現代,此制度在體現民意的同時,也成為黨控制選舉的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政治「成就」是習近平維持權力的必要條件,但他的強硬手段可能在今年秋天即將召開的黨代會上適得其反。
Thumbnail
政治「成就」是習近平維持權力的必要條件,但他的強硬手段可能在今年秋天即將召開的黨代會上適得其反。
Thumbnail
◎習近平的「歷史決議」悄悄地為他將中共的「集體領導制」進一步轉向強人獨裁奠定了基礎。 ◎習近平的「歷史決議」將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對中共黨史和總體政策的貢獻的重要性降至最低。 ◎習近平的「歷史決議」沒有提到江澤民對法輪功的迫害,盡管這是中共曾經聲稱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高調政治運動。
Thumbnail
◎習近平的「歷史決議」悄悄地為他將中共的「集體領導制」進一步轉向強人獨裁奠定了基礎。 ◎習近平的「歷史決議」將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對中共黨史和總體政策的貢獻的重要性降至最低。 ◎習近平的「歷史決議」沒有提到江澤民對法輪功的迫害,盡管這是中共曾經聲稱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高調政治運動。
Thumbnail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近的左傾和反資本主義行動浪潮——與為人民帶來「共同富裕」的雄心勃勃的議程同步進行——讓國際觀察家懷疑他是否在模仿毛澤東並發動一場新的文化大革命。但與文化大革命的狂熱相比,對習近平來說,其操作原則是控制,而不是混亂。
Thumbnail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近的左傾和反資本主義行動浪潮——與為人民帶來「共同富裕」的雄心勃勃的議程同步進行——讓國際觀察家懷疑他是否在模仿毛澤東並發動一場新的文化大革命。但與文化大革命的狂熱相比,對習近平來說,其操作原則是控制,而不是混亂。
Thumbnail
2021年是中共「十四五計劃」開局之年,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的全國兩會,備受矚目。習近平一共4次「下團組」,分別參與內蒙古代表團、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青海代表團、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會同代表委員們交流商談國事。
Thumbnail
2021年是中共「十四五計劃」開局之年,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的全國兩會,備受矚目。習近平一共4次「下團組」,分別參與內蒙古代表團、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青海代表團、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會同代表委員們交流商談國事。
Thumbnail
今天焦點─鄧小平與共產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 
Thumbnail
今天焦點─鄧小平與共產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 
Thumbnail
作者:廖斌洲   中國經濟路線之爭:國營或民營為主?  在習近平主政這幾年的中國,始終擺脫不了經濟路線要持續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的市場經濟道路,還是要走公私合營體制下,黨的手伸入私營企業的道路。
Thumbnail
作者:廖斌洲   中國經濟路線之爭:國營或民營為主?  在習近平主政這幾年的中國,始終擺脫不了經濟路線要持續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的市場經濟道路,還是要走公私合營體制下,黨的手伸入私營企業的道路。
Thumbnail
以「中國模式」為主體的政治經濟制度內無法解決社會不公,在國際社會的阻擊下又越來越難以將國內的社會不公轉移到對外擴張上,很難保持政治集權和經濟開放間的平衡。可能長期處於擴張和收縮,出擊與退讓的拉鋸中,直到「中國模式」前行的能量和資源消耗殆盡,速度慢下來,才有改變方向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以「中國模式」為主體的政治經濟制度內無法解決社會不公,在國際社會的阻擊下又越來越難以將國內的社會不公轉移到對外擴張上,很難保持政治集權和經濟開放間的平衡。可能長期處於擴張和收縮,出擊與退讓的拉鋸中,直到「中國模式」前行的能量和資源消耗殆盡,速度慢下來,才有改變方向的機會和可能。
Thumbnail
「黨政一體」既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延伸,也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權力的轉移。現在靠各式委員會治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正常。將來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重新回歸到党淩駕於政府之上。如果重新走向孤立或領導人的作風不同都可能出現回歸;二是党的權力消融於政府的權力之中,國家主席一職擁有實際的權力。
Thumbnail
「黨政一體」既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延伸,也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權力的轉移。現在靠各式委員會治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正常。將來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重新回歸到党淩駕於政府之上。如果重新走向孤立或領導人的作風不同都可能出現回歸;二是党的權力消融於政府的權力之中,國家主席一職擁有實際的權力。
Thumbnail
中共在毛去世後對毛澤東思想的高度評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改革開放的可能高度。同時將之界定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對之的繼承和分割,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陳雲等中共元老為輔的集體領導,並在江胡時期成為制度。相對于毛的獨裁專制,這就是寡頭專制。這進而為權貴資本主義的滋生提供了溫床。
Thumbnail
中共在毛去世後對毛澤東思想的高度評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改革開放的可能高度。同時將之界定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對之的繼承和分割,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陳雲等中共元老為輔的集體領導,並在江胡時期成為制度。相對于毛的獨裁專制,這就是寡頭專制。這進而為權貴資本主義的滋生提供了溫床。
Thumbnail
習近平對於民企的態度似乎發生了突然的大逆轉。在 11 月 1 日他親自主持召開的中國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他代表中共重申「政府會毫不動搖地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要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這樣的表態非常刻意,政策宣示的意味十分強烈,與他以前在民營企業問題上的曖昧態度截然不同。
Thumbnail
習近平對於民企的態度似乎發生了突然的大逆轉。在 11 月 1 日他親自主持召開的中國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他代表中共重申「政府會毫不動搖地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要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這樣的表態非常刻意,政策宣示的意味十分強烈,與他以前在民營企業問題上的曖昧態度截然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