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原因,人到中年,對於「家」的概念和感覺竟然越來越淡漠。
記得二十多年前剛上高中一年級在學校住宿,學校離家的路途不遠,騎單車大概只需半個小時,那時還沒有雙休日,每週六下午放學回家,週日晚上趕回學校上晚自習。在學校一週的時間裡,常常有點想家,彷彿已經遠離家鄉。
十八歲時,第一次離開家鄉到南方當兵,坐火車十五、六個小時的路程,寒冷潮濕的初冬,一群初次離家的孩子們在南方潮濕的營房裡圍坐,空氣中瀰漫著懷鄉的味道,在一首「媽媽的吻」的輕柔吉它聲中,一些人竟然流下想家的淚水。一年以後,坐在第一次回家探親的火車上,當火車接近我家鄉那座城市,城市夜晚的點點燈火閃動伴隨著我加速的心跳和熱切的盼望。「家」的魅力在那時竟如此之大。
二十多歲時多愁善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喜歡品味體會浪跡天涯的離愁,經常哼唱齊秦的這首《離家的路》:「昏黃的燈光不停掠過身旁延伸到無窮遠處,車以不變的速度把燈與燈之間的空間填補,下不停的雨好像你的關切在離別時仔細叮囑,窗外的景色模糊在這條離開家的路……」
人到中年,正像李宗盛在一首新歌「給自己的歌」唱的:「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經歷了許多的世事無常,四處飄泊,磨難困頓,使自己的心境也漸漸變化,對「家」的概念和感覺越來越淡漠。
哪裡是自己的家呢?是那座經歷了我出生長大過程的城市嗎?可是如今,城市的高速發展和擴建,昔日熟悉的街道和我住過的房屋已經不復存在而只留下記憶;是想念家中年邁的父母嗎?科技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家屬抵萬金」的時代永遠不再來了,雖然如今和父母已經五年沒有相會,但是隨時打開電腦都可以和他們視頻通話。
互聯網改變了世界,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但我仍然懷念昔日沒有電腦、盼望家書時的日子,懷念那種甜蜜純樸的感覺。高科技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似乎卻使人們心與心之間離得更遠。
「春風夏雨秋夜月,唐詩宋詞漢文章」、良夜與好友飲酒賞雪、圍爐夜話、登山遠眺等人生雅趣樂事也已很難尋覓,這些已被現實中的房子、票子等煩心事代替。
中國人經常講「葉落歸根」,似乎飄泊異鄉的遊子最終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回到自己的原來的家。但是,已經失去了現實和心靈的家園的現代人要回到哪裡的家呢?
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來的士人,即知識分子,大部分都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隋、唐統一,進士科第,各地士人,一起赴京師應舉。到了出仕,不能在本鄉,大多遊歷全國,老死不歸,其胸懷所寄,不限於家鄉,而在於國家與天下。如歐陽修、王安石都是江西人,仕履所至,遍歷各地,而到老也沒有歸故鄉。如三蘇,原籍四川,來汴京之後終生都沒有回去。蘇東坡所到的地方最廣最遠,最後自己選擇了宜興太湖之濱為其安老埋骨之所。
古代聖士先賢們似乎從沒有把現實中的家園當作自己的歸宿,他們苦苦追尋的是精神和心靈的家園與歸宿,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稱的「道」。
回歸傳統,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或許是迷失了家園的現代人的一條回「家」之路。
201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