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哪? 遊子那些說出口覺得矯情,不說自己覺得委屈的心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記得影集《俗女養成記2》裡有一幕,嘉明跟嘉玲躲在衣櫃裡,嘉明跟嘉玲說「我如果搬去英國的話,一年頂多回來個兩三次吧,那我這輩子可以再見到爸爸媽媽的時間,是352天耶...…。」人生就是不斷跟時間賽跑,比的是遊子們先達成自己的理想目標,還是爸媽先老。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對於時間的流逝越來越無感。以前還在唸書的時候,每天都覺得午休時間好漫長、好想快快長到十八歲、學生時光怎麼還這麼久;現在倒是工作與睡眠就佔掉了一天的三分之二,一不注意一年、三年、五年就過完了。青壯年的我們還有好多個五年,但是家裡的長輩呢?

Photo by Matthew Bennett / Unsplash

Photo by Matthew Bennett / Unsplash

每次回台,看著媽媽越發花白的頭髮與越顯疲態的臉龐,都在在提醒我流失了多少與媽媽相處的時光。但我還是有我的理想要奮鬥啊,那個好死不死讓我遠在天邊的理想,到底值得我為它錯失多少呢?我每次都問自己,但也始終沒有答案。

孤獨才是日常!身邊朋友來來去去,家人又遠在千里之外

遊子當久了,會把朋友當作是家人。如果還待在台灣,會有大學或高中同學、社團朋友,即使是一個排斥社交的厭世份子,還是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屬於自己的生活圈。生活圈是一種信任感,是因為信任那個團體所以能夠自在地做某方面自己的存在。

而對於流浪海外的遊子來說,生活圈卻是奢侈品。我們或許因為課業、室友、鄰居、共同興趣而熟識,但通常維持不久:有人畢業了要前往下一站、有人換工作了要搬離、有人因為簽證到期了得離開,每每說了「再見」卻也不知何時能再見。朋友來來去去才是我們的日常,這也讓我們得習慣面對孤獨。

Photo by Anubhav Saxena / Unsplash

Photo by Anubhav Saxena / Unsplash

孤獨是什麼呢?是不被照顧、不被需要、不再感到安全。小時候當然也面對過孤獨,自己走進新班級、被同學孤立、上北部念大學卻發現許多人早已彼此認識。但在海外感受到的孤獨,其頻率與期間長到令人絕望,尤其是看著社群軟體上,在台灣的親友們相聚,在重要的時刻陪伴在彼此身邊,而我們卻趕不上。久了甚至會感受不到世界的溫度,認為社會上發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

努力融入異地生活之後,「回家」變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好不容易終於融入了,找到了舒適的生活圈、習慣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也發現,要搬回台灣的機會成本變高了:要放棄在國外較好的工作環境、放棄相對較大而舒適的生活空間、放棄掙扎了好久才適應的生活圈。在國外這幾年的改變,或許也讓自己變得較不適應台灣的文化,甚至擔心自己的家鄉是否還能接納這樣的自己?

Photo by Arya Pratama / Unsplash

Photo by Arya Pratama / Unsplash

疫情糾纏了世界兩年,返台的成本變得很高,要承擔搭機前三日陰性報告未能及時出來的風險、成為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讓親近的家人被傳感的風險、甚至是有些國家選擇關上國門禁止外國人入境。在如此艱困的時期,也常讓人不經意地想著:到底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呢?


原文於2021/12/08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收藏、點讚,並追蹤我們即可獲得最新的文章通知喔!有任何想法或回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並參考NEX 媒體實驗室| 台灣觀點世界亮點,即可得到更多資訊。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認識本文作者:Mia Chen
在高雄長大,高中畢業就開始漂向遠方的遊子。工作時是理性的工程師,下班後是情感
豐沛的追劇少女。喜歡聽別人的故事之餘,也在想著自己的故事可以如何幫助別人。
執行編輯:I Cheng Huang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的沙龍
23會員
50內容數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3/25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2023/03/25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回台灣大概快1個月,就跟我當初從越南回台灣一樣,我還是很想再出國生活。 台灣真的有這麼糟到我不想留下來??🤔讓我來不負責任的告訴你🫵🏻
Thumbnail
回台灣大概快1個月,就跟我當初從越南回台灣一樣,我還是很想再出國生活。 台灣真的有這麼糟到我不想留下來??🤔讓我來不負責任的告訴你🫵🏻
Thumbnail
在國外的時候總是很想念台灣的一切:想念台灣吵鬧的親友、想念台灣多變的食物、想念台灣密集又喧囂的每條小街。在國外總是想著什麼時候才要回台灣,計畫著回台灣要見哪些人、吃哪些食物。但是,每次到了搭飛機前夕,又開始想著:「會不會家人覺得我變了?會不會跟朋友們疏遠了?會不會其實那已不再是我的舒適圈?」
Thumbnail
在國外的時候總是很想念台灣的一切:想念台灣吵鬧的親友、想念台灣多變的食物、想念台灣密集又喧囂的每條小街。在國外總是想著什麼時候才要回台灣,計畫著回台灣要見哪些人、吃哪些食物。但是,每次到了搭飛機前夕,又開始想著:「會不會家人覺得我變了?會不會跟朋友們疏遠了?會不會其實那已不再是我的舒適圈?」
Thumbnail
就這樣出來一個月了,當初想要離開高雄到台中工作其實是想學習更多,沒想到今天的我特別想家,哭了又哭,都看不清楚眼前的路了,我和我的家人說「我想回家」,那刻我崩潰了,我心想『我到底為什麼要這樣虐待自己?』 仔細想想來的動機,就是想學些什麼然後帶回「家」,希望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就這樣出來一個月了,當初想要離開高雄到台中工作其實是想學習更多,沒想到今天的我特別想家,哭了又哭,都看不清楚眼前的路了,我和我的家人說「我想回家」,那刻我崩潰了,我心想『我到底為什麼要這樣虐待自己?』 仔細想想來的動機,就是想學些什麼然後帶回「家」,希望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他們都是生命的過客 終於返國了!結束了一段旅程,也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我常常覺得我們這種遊牧民族式的生活方式最是可以深刻體悟所謂: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些人會在旅程的某些時候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他們終將離開我們的人生旅程。 我相信很多人不需要經歷過這樣的變動,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幸福, 多數人從小在
Thumbnail
他們都是生命的過客 終於返國了!結束了一段旅程,也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我常常覺得我們這種遊牧民族式的生活方式最是可以深刻體悟所謂: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有些人會在旅程的某些時候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他們終將離開我們的人生旅程。 我相信很多人不需要經歷過這樣的變動,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幸福, 多數人從小在
Thumbnail
        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某個時候,離開家裡,走出家門,去接觸與學習這個社會,我們誰都沒想過時間的流失,是讓人感傷與無奈。         某一刻的成長或是遇到難題時,只有一人去面對的時候,難以言語的感覺是不知不覺的瞬間轉變,慢慢形成大人模樣,褪去稚氣的脾氣,不再任性,許多事情都摻雜了現
Thumbnail
        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某個時候,離開家裡,走出家門,去接觸與學習這個社會,我們誰都沒想過時間的流失,是讓人感傷與無奈。         某一刻的成長或是遇到難題時,只有一人去面對的時候,難以言語的感覺是不知不覺的瞬間轉變,慢慢形成大人模樣,褪去稚氣的脾氣,不再任性,許多事情都摻雜了現
Thumbnail
【人生啊!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是幸運兒} 一年的分離,不得相見。 父母的情深牽絆,外籍同事回家了。 在他離開公司前,我們聊了好些時間。 他,多日壓抑的心情,在我面前猛然潰堤。 『離家在外,父母身體不舒服,無法在旁,不是你的錯。這一切都是選擇。』 『姐姐們結婚了,你爸嗎高興他們有歸宿,你
Thumbnail
【人生啊!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是幸運兒} 一年的分離,不得相見。 父母的情深牽絆,外籍同事回家了。 在他離開公司前,我們聊了好些時間。 他,多日壓抑的心情,在我面前猛然潰堤。 『離家在外,父母身體不舒服,無法在旁,不是你的錯。這一切都是選擇。』 『姐姐們結婚了,你爸嗎高興他們有歸宿,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