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在於「用小小的錢買大大的足額保障」。
保險的本質,不過是人類互助下的產物。
而儲蓄險卻是儲蓄+保險的四不像產品,推銷儲蓄險的話術想必各位都耳熟能詳就不再贅述。
儲蓄險的風險,大家在購買前真的有清楚嗎 ?
看周遭人都買就連事前功課都不願意做,但那畢竟是你辛苦工作得來的積蓄,那麼隨便真的好嗎 ?
風險1、中途解約不保本(流動性風險)
買儲蓄險第1 個要小心的風險,就是提前解約會造成本金損失,「更不要輕易被業務員的話術蒙騙」,像是儲蓄險是保本商品,保證能拿回本金……之類的「建議」,投資人在買儲蓄險前,需知儲蓄險有「提前解約就會虧錢」的特性,除了本金一定會折損外,解約金還會低於總繳保費,如此一來就不一定能「保本」。
舉例:連續繳了兩年,共繳了36萬,在第二年年底時因為想要創業,急需資金,解約後卻只能拿回23萬5千多,會造成12萬多的虧損。反觀銀行定存,若期滿前解約,頂多利息打折,不會侵蝕到本金。
風險2、需承擔利率變動
小明平台保險顧問說明,不論是「預定利率」或是「宣告利率」,其實都是保險公司的投資報酬率,並非一般所說的「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簡稱IRR),「不論預定利率或是宣告利率再高,都不等於繳費期滿時可以實際拿到的報酬率,千萬不要被業務員話術左右了。」
風險3、可能面臨保險公司破產、倒閉
小明平台保險顧問指出,目前國內存款保障額度最高為300萬元,全球排名第3名、亞洲第1高,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會給予存款人更高的保障彈性;相較於保險,「說難聽一點,只是一紙契約」,如果保險公司不幸因為經營不善而停業或是倒閉,即便提撥有人身保險安定基金等配套措施,投資人個人基本權益仍有可能受損,尤其對於投保長年期或是終身型險種的投資人來說,必須承擔更大的風險。(只能以保單分散來應對倒閉風險)
但儲蓄險的繳費年期非常多樣。從6年期到10年、20年期…光是年期的選擇就令人眼花撩亂,但真的有比定存好?
範例:
這一份儲蓄險,只繳費前6年,
打算6年到期領出,
每年繳 58370元,等於月繳 4864元
到期領回約36萬1,比當初投入的35萬多一點,
報酬率是 3.26%。
但6年賺 3.26%?它真正的「年報酬率」是 "1.052%"😵
幾乎比銀行定存還低!而且這筆錢還要被綁6年,提前解約還要付為數不小的"解約金"。😱
內部報酬率IRR 計算機:
https://3i-life.com.tw/product/irr台灣銀行牌告利率:
https://rate.bot.com.tw/twd---------------------------------------------------------------------------------
那比儲蓄險好很多的商品是什麼呢 ?
國內理專絕對不會跟你說的秘密!!
沒有儲蓄險在急用錢時需要提前贖回,所面臨高昂違約金的問題,只需留意“
匯率”不要換太高及不買在相對“
昂貴的價錢”。
『 近16年,年化報酬率4.1% (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時,當年度報酬達
7.9%,而美國股市跌幅最高達
-50.97%,因為公債與股市為負相關。),以台灣通膨年化約
3%,至少可確保資產不會隨時間悄悄地貶值,畢竟台灣近幾年定存只剩
1%。』
有時投資應該要放眼"全世界"的金融市場,才會發現更多且更好的選擇。
美股是以1股為單位,買賣相當靈活且低門檻。
(台灣幾乎為1張=1000股為單位,門檻高很多!!)
以2019/11/4號為例,報價112.93=1股112.93美金=1股3445台幣
免責聲明:本資訊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不應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