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天橋上的魔術師:驚鴻一瞥的過客、立體的真實、圖像與文字的羈絆】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原本喜歡動漫的我,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公視,擔任起節目【誰來晚餐】的企劃,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個領域,卻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穫。【誰來晚餐】的主題是拍攝一個家庭日常細節的故事,這份工作也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從陌生的關係裡看到獨特的真實,在許多日常點滴的累積裡,看到真摯的平凡。若我沒有暫時跳脫動漫的圈子,我可能一輩子無法領略這份喜悅。

  動漫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都是天馬行空的故事,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天馬行空之所以能輕盈的翱翔,是因為基於現實的經歷緞造出扎實的羽翼。若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創作僅能伊樣畫葫蘆,從別人的創作裡汲取二手的養分。若懼怕將自己生命的私密流洩於創作上,就缺乏了與讀真實連結的橋樑,故事雖然可以虛構,但虛構的框架還是需要仰賴真實作為情感的基礎,這些真切的情感,都是由創作者個人生活細節的記憶編織而成。

  從很久以前我就蠻喜歡阮光民老師的漫畫作品,那些看似不經意的語句,卻是多少酸甜苦澀醞釀的智慧與灑脫。阮老師一格畫面常常就充盈飽滿的情感,一個眼神的凝視便傳達了無形的千言萬語,一張臉的特寫便傳達了春夏秋冬的糾葛,圖與文字互為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填補了彼此極限的細縫。每次拍攝【誰來晚餐】時,總是會聯想到阮光民老師作品裡充滿土地氣味的溫暖,那種深入到別人喜悅與創傷的感觸,我終於經歷到了。

raw-image

  阮光民與小莊老師將吳明益創作的短篇集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成漫畫,文學與圖像有了相當密合的連結。【天橋上的魔術師】故事發生於已經消逝的中華商場,在那段只能回憶的過往裡,埋藏了一個魔術師的身影,也埋藏在不同過客的片段記憶裡。這部小說有著濃重的寫實色彩,但依舊能容納清淡的魔幻色彩,或許就是因為有濃郁的寫實,故事裡的魔幻才能成立吧?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敘述的手法,讓我想起電影【一代宗師】的編劇方式,雖然電影以葉問為賣點,但葉問在故事裡只是串場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章子怡飾演的宮若梅小姐,雖然葉問不算是主角,但依舊在宮若梅關鍵的人生裡,留下雋永的蜻蜓點水。【天橋上的魔術師】每個短篇裡主角都不一樣,但每個主角的眼角餘光裡都存在著同一位魔術師,在自我記憶的叨叨絮絮裡,這個魔術師如閃現閃滅的煙火,瞬間照亮了每個故事的遺憾,但又旋即讓故事回歸到溫暖的沈靜。中華商場的輪廓,在吳明益老師的筆下生動回魂,雲集的攤販與斑剝的鐵捲門躍然紙上,閱讀的同時彷彿就在當下的時空,在人群的間隙裡窺探角色們的生活。

  【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上最大的困難點,是每部的短篇沒有一個具體的主軸,大部分的故事都是第一人稱的觀點,並以第一人稱的觀點片段的敘述某件過往的憾事,時空跳躍的範圍非常廣,在第一人稱裡許多角色的存在很難被具體的形塑,只能藉由主觀的詞彙來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阮光民老師與小莊老師,分別用了兩種不同的改編手法,重新詮釋小說的意境,用各自的方式填補了小說無法呈現的具象。

raw-image

  阮光民老師的改編手法,比較近似於「小說沒有說什麼,我就說什麼」的方式。角色的個性通常要由大量的對話去形塑,但【天橋上的魔術師】文體比較接近散文,所以我們只能藉由主角主觀的描述,去臆測其他人物的個性。改編最重要的精神,乃是跳脫原作的視角,去審視原作無法論及的角度,阮光民老師改編上不會太依賴原作的文字,而是試圖將原作比較扁平的角色形塑的更立體,加入了一些原作沒有的對話台詞,讓主角之外的角色更顯眼。除此之外,阮光民老師也適時調動原作故事的順序,更符合漫畫載體的節奏,徹底將原作的架構打散成獨立的元件,再重新拼裝成新穎但又保留原味的作品。

  阮老師改編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適度讓畫面保留空白與寧靜的空間,台詞精簡而有力。阮老師只保留原作關鍵的台詞,其餘的便用畫面去呈現原作用文字堆砌的抽象意境,擅長用人物的某個部位的特寫,來表達強烈又曖昧的情感。阮老師改編之餘大量保留了漫畫的優勢與特色,將原作文學的底蘊融化成具體的圖像,這樣的改編看似大幅更動了原作的架構,但其實兩個作者間的距離是最近的,因為唯有深入過原作的世界,才能用自己的角度將原作延伸出新的觀點。

raw-image

  小莊老師的改編,看起來比較與原作呈現畢恭畢敬的距離,圖像上放置了不少原作的敘述文字,並依照這些文字按部就班地呈現具體的圖像,劇情推進的順序也與小說原作沒有太多的差別。不過這樣的手法對於第一次接觸漫畫載體的讀者來說,或許較為親切,阮光民老師的改編方式,其實是比較適合熟悉漫畫閱讀方式的讀者,但小莊老師工整而小心翼翼的改編,除了完整保留原作者優美的文筆,也清晰呈現原作裡比就抽象的描述,對於那些熟悉文學、但不熟悉漫畫閱讀方式的讀者來說,剛好是一個過渡兩者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摸清漫畫的敘事特色。


  在台灣的漫畫界裡,大部分年輕的世代較熟稔日本漫畫,但日本過於天馬行空的特色,對於不  熟悉漫畫的新讀者來說,就有一個不小的門檻。【天橋上的魔術師】題材本身充滿大量的本土歷史記憶,較能吸引中年以上的族群,小莊老師剛好能藉由改編文學的方式,吸引從未接觸漫畫的讀者,在大量保留原作文學特色之下,又呈現圖像傳達的優勢,可以說是完全發揮「圖像小說」的特色。


  【天橋上的魔術師】每個短篇都在描述過往的遺憾,讓我們感覺真實的事物往往是痛苦的,所以我們有時才在大銀幕短暫的兩個小時裡,甘願被聲光效果構築的魔幻所矇騙,但這些虛構的事物真的全然虛假嗎?在所有的短篇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主角的朋友因為【星際大戰】而喜歡上微縮模型的製作,但他必須理解現實的一切,才能打造與真實相仿的場景,創作上也是一樣,如果你要讓一個觀眾或讀者相信你創作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那必須在故事裡堆積細節,細節的材料往往來自於你生命的累積。無論是吳明益老師的原作,或是阮光民老師與小莊老師的改編,他們都徹底展現如何將自己過去的真實化為魔幻的材料,賦予圖像與文字強韌的情感。創作最可貴的,是將現實無法扭轉的命運,化為他人面對未來的勇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爹談影的沙龍
38會員
26內容數
關於影劇的一些個人心得抒發與評析,試著在主觀與旁觀的視線裡交錯游移,從別人的生命經驗裡映射內在的靈魂。
老爹談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4
一般而言,日本機器人類型的動畫作品,常有許多艱澀的設定,然而《超時空要塞F:虛空歌姬》結合了濃厚的偶像與歌手文化,降低了許多複雜度,我甚至覺得對一般大眾而言,《超時空要塞F:虛空歌姬》比《鋼彈》系列還好入門。
Thumbnail
2022/10/04
一般而言,日本機器人類型的動畫作品,常有許多艱澀的設定,然而《超時空要塞F:虛空歌姬》結合了濃厚的偶像與歌手文化,降低了許多複雜度,我甚至覺得對一般大眾而言,《超時空要塞F:虛空歌姬》比《鋼彈》系列還好入門。
Thumbnail
2022/10/04
【影評:幸福入場券】 《幸福入場券》算是一個很可愛的喜劇,光是有喬治克隆尼與茱莉亞羅勃茲再同台登場,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幸福入場券》並沒有太多突出的驚喜,但所有的幽默都建立在寫實的生活調性上,很有智慧且頗具巧思,沒有刻意的誇飾,也尖酸的挖苦,儘管不是創意鮮明的劇本架構,卻是看完後讓人幸福能量滿溢。
Thumbnail
2022/10/04
【影評:幸福入場券】 《幸福入場券》算是一個很可愛的喜劇,光是有喬治克隆尼與茱莉亞羅勃茲再同台登場,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幸福入場券》並沒有太多突出的驚喜,但所有的幽默都建立在寫實的生活調性上,很有智慧且頗具巧思,沒有刻意的誇飾,也尖酸的挖苦,儘管不是創意鮮明的劇本架構,卻是看完後讓人幸福能量滿溢。
Thumbnail
2022/05/08
但是《侏羅紀公園》為什麼會需要孩子的角色?我相信這種劇本就算把孩子的設定拿掉,這故事還是能成立。到了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導演柯林催佛洛終於在科幻的議題上,找尋到與「孩子」的關聯性。
Thumbnail
2022/05/08
但是《侏羅紀公園》為什麼會需要孩子的角色?我相信這種劇本就算把孩子的設定拿掉,這故事還是能成立。到了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導演柯林催佛洛終於在科幻的議題上,找尋到與「孩子」的關聯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順移。
Thumbnail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順移。
Thumbnail
「電影人的浪漫,致敬戀戀風塵」要不是想知道《天橋》到底有多致敬經典,還真不會翻出來看,看著看著早就被九份的生活給吸進去,突然出現中華商場字樣時還嚇了一跳,想說「欸!中華商場欸!!」,隨即想起自己之所以看這部片的初衷不由得好笑起來。
Thumbnail
「電影人的浪漫,致敬戀戀風塵」要不是想知道《天橋》到底有多致敬經典,還真不會翻出來看,看著看著早就被九份的生活給吸進去,突然出現中華商場字樣時還嚇了一跳,想說「欸!中華商場欸!!」,隨即想起自己之所以看這部片的初衷不由得好笑起來。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Thumbnail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Thumbnail
近期最受矚目的影視劇作品,大概就是楊雅喆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了。劇集完美復刻了80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的繁華舊貌,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兒時記憶。
Thumbnail
近期最受矚目的影視劇作品,大概就是楊雅喆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了。劇集完美復刻了80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的繁華舊貌,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兒時記憶。
Thumbnail
王誌成的藝術理念,更接近下面這句話:美術指導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為了讓角色更好,而存在的。 由他領導的團隊──他們有件 T 恤寫著「天橋上的美術組」──要攻克三個環環相扣的關卡:重現商場與時空,讓場景幫人物說故事,用道具點亮演員⋯⋯
Thumbnail
王誌成的藝術理念,更接近下面這句話:美術指導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為了讓角色更好,而存在的。 由他領導的團隊──他們有件 T 恤寫著「天橋上的美術組」──要攻克三個環環相扣的關卡:重現商場與時空,讓場景幫人物說故事,用道具點亮演員⋯⋯
Thumbnail
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Thumbnail
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Thumbnail
    原本喜歡動漫的我,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公視,擔任起節目【誰來晚餐】的企劃,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個領域,卻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穫。【誰來晚餐】的主題是拍攝一個家庭日常細節的故事,這份工作也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從陌生的關係裡看到獨特的真實,在許多日常點滴的累積裡,看到真摯的平凡。若我沒有暫時跳脫動漫的圈子
Thumbnail
    原本喜歡動漫的我,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公視,擔任起節目【誰來晚餐】的企劃,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個領域,卻讓我有許多意外的收穫。【誰來晚餐】的主題是拍攝一個家庭日常細節的故事,這份工作也參與了別人的人生,從陌生的關係裡看到獨特的真實,在許多日常點滴的累積裡,看到真摯的平凡。若我沒有暫時跳脫動漫的圈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