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天橋上的魔術師》:消失是建構記憶的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歪文系 張國勳
公視即將推出的旗艦級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後簡稱《天橋》),是改編自作家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吳明益是個特別的台灣當代作家,他不僅是文青們的最愛,在學院裡被廣為討論,面對市場也頗被大眾接受。他的新書常常登上網路書店的排行榜(吳明益2015年的《單車失竊記》,當時一出版就衝到博客來的銷售排行榜前幾名),也會引起社群網站不少人的討論。

這本被改編成影集的《天橋》,是吳明益由自然書寫逐漸轉向探求歷史記憶的一本短篇小說集。整本小說是九個獨立成篇的故事,但每個故事的主角共享同一主題:中華商場與魔術師。他/她們都曾經生活在已被拆遷的中華商場裡,對天橋上販賣魔術道具的魔術師,都有那麼一點印象,或曾與他有互動。

中華商場緊鄰西門町,前後建造拆遷時間也不過三十年(1961-1992),卻屬於某一部分台北人的共同記憶。影集耗費大量成本重現當年場景,而消失與再現,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核心命題。在影集即將開播前,我們可以先一窺吳明益在《天橋》,又是用怎麼樣的方式,重現他心裡念想的那個「中商華場」與時代吧。



消失是記憶的開始

「有時候你一輩子記住的事,不是眼睛看到的事」
  ──〈天橋上的魔術師〉,p.27

消失,是《天橋》其中的一個核心命題(預告看來影集也以這作為著力點)。人在擁有的當下鮮少珍惜,我們都在事物消失後才突然感覺到它的重要性,因此當「消失」發生,我們才會開始從腦海中不斷挖掘消逝事物的模樣,拚命地從記憶中拼湊出它的氣味與溫度。這就像是家鄉,當我們離鄉了,才能漸漸指認什麼是家鄉裡才存在的物事。

《天橋》這本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與一切,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各個章節,主人翁們都曾經是生活在中華商場的孩子,他/她們描繪從前中華商場的模樣與輪廓的起因,不是因為身邊有人不在了,就是以長大後已遠離中華商場的角度,娓娓道出過往發生的大小事情。

「消失」,迫使我們記憶消逝之物的模樣。中華商場的拆遷,讓有經歷過的人開始細數記憶中的商場究竟該長什麼樣、有什麼氣味,從而抓住都市變遷中,一閃而過、已經消失的城市記憶。眼睛已看不見的商場,轉變成他們一輩子記得的事。



寫實又魔幻的中華商場

這樣聽來《天橋》似乎是本關於消逝的城市地景的小說,可能有人會誤以為小說裡面能看見「中華商場」的種種歷史沿革、細緻場景,是部關於懷舊的、寫實的作品。但《天橋》以中華商場為背景,裡頭其實發生許多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事物,是一本帶有魔幻寫實色彩的小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90 字、7 則留言,僅發佈於文學濾鏡看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馥安-avatar-img
2021/02/27
是說天橋上的魔術師是文青們的最愛,有這件事嗎XD 電視劇版本我認為幾乎可以算是獨立作品了,因為更像是脫胎於文本,而非複製,光這點,這齣就值得追了!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28
我說的是吳明益的作品不是單指《天橋》這本啦xd有滿多人喜歡吳明益的小說啦哈哈,但喜歡的可能都不一樣就是了。
avatar-img
歪文系why_literature的沙龍
1.1K會員
54內容數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2021/08/12
適逢七夕,你曾有過對著成家許久的枕邊人、過了不知道幾個紀念日的另一半,雙手扠著腰,眼球微微上飄,不耐煩地喊出「我做小姐的時陣齁…….」?不論年齡、性別、職業,也不一定要用在伴侶關係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做小姐」的時刻,因為這代表著某一段還是「自由身」的時光。
Thumbnail
2021/08/12
適逢七夕,你曾有過對著成家許久的枕邊人、過了不知道幾個紀念日的另一半,雙手扠著腰,眼球微微上飄,不耐煩地喊出「我做小姐的時陣齁…….」?不論年齡、性別、職業,也不一定要用在伴侶關係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做小姐」的時刻,因為這代表著某一段還是「自由身」的時光。
Thumbnail
2021/06/17
《廢墟的故事》是觀傑在得了多項文學獎後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故事不約而同帶點魔幻色彩,卻又觸及「台-馬」二地或「離家/返鄉」的主題。如果說《花甲男孩》寫的是楊富閔眼中的台南,那麼《廢墟的故事》則是跨越國籍的「北漂」,回望自己故鄉馬來半島。主題也涉及少見的馬共歷史,以小說視角看見這段被醜化的過往。
Thumbnail
2021/06/17
《廢墟的故事》是觀傑在得了多項文學獎後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故事不約而同帶點魔幻色彩,卻又觸及「台-馬」二地或「離家/返鄉」的主題。如果說《花甲男孩》寫的是楊富閔眼中的台南,那麼《廢墟的故事》則是跨越國籍的「北漂」,回望自己故鄉馬來半島。主題也涉及少見的馬共歷史,以小說視角看見這段被醜化的過往。
Thumbnail
2021/05/27
「散文可以虛構嗎?」黃麗群在九歌散文選的編者序中試著回答這樣複雜難解的問題。不只是因為去年PTT上爆出了虛構身世的創作者獵獎無數,還有自10年前的毒藥事件開始,便時不時有人拿出來討論。除了文類的探討,當然我們也不免俗地替大家點評了散文選的內容,與大家談談我們眼中喜歡的篇章,哪些是可以注意的眉角。
Thumbnail
2021/05/27
「散文可以虛構嗎?」黃麗群在九歌散文選的編者序中試著回答這樣複雜難解的問題。不只是因為去年PTT上爆出了虛構身世的創作者獵獎無數,還有自10年前的毒藥事件開始,便時不時有人拿出來討論。除了文類的探討,當然我們也不免俗地替大家點評了散文選的內容,與大家談談我們眼中喜歡的篇章,哪些是可以注意的眉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本論文依據之小說『複眼人』的作者吳明益先生,於2011年亦發行另一魔幻寫實小說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2021年,臺灣公共電視頻道依此出品旗艦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本論文依據之小說『複眼人』的作者吳明益先生,於2011年亦發行另一魔幻寫實小說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2021年,臺灣公共電視頻道依此出品旗艦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
Thumbnail
2021/03/25 天橋上的魔術師 ISBN:3079868781906 影集剛播完,雖然寫這篇的當下我還沒看完影集,不過看完小說的當下 我覺得還是先記錄下來比較好。 本來是想著先看完小說再看影集的,但因為我的動態實在是看到了太多稍稍劇透影集的部分,所以我其實已經看了兩集的影集,然後小說才排到我看
Thumbnail
2021/03/25 天橋上的魔術師 ISBN:3079868781906 影集剛播完,雖然寫這篇的當下我還沒看完影集,不過看完小說的當下 我覺得還是先記錄下來比較好。 本來是想著先看完小說再看影集的,但因為我的動態實在是看到了太多稍稍劇透影集的部分,所以我其實已經看了兩集的影集,然後小說才排到我看
Thumbnail
在魔幻寫實電視劇出現的當代,觀眾也該進⼀步反思⽂學改編劇的未來,「要說什麼故事?」、「如何⽤創新⼿法把⼀個故事說好?」、「希望留給觀眾哪些關於⾃身定位或城市記憶的省思?」都遠比「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是否回應了某些⼈的記憶?」、「某個角⾊、某個物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來得迫切與重要。
Thumbnail
在魔幻寫實電視劇出現的當代,觀眾也該進⼀步反思⽂學改編劇的未來,「要說什麼故事?」、「如何⽤創新⼿法把⼀個故事說好?」、「希望留給觀眾哪些關於⾃身定位或城市記憶的省思?」都遠比「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是否回應了某些⼈的記憶?」、「某個角⾊、某個物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來得迫切與重要。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影視化會讓觀眾產生這種失落,或許有一部分也是想像真實化的結果,如果記憶中的東西並不全然真實,又要如何重現?當試圖重現記憶中的中華商場,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原先存留於腦海中的美好想像?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影視化會讓觀眾產生這種失落,或許有一部分也是想像真實化的結果,如果記憶中的東西並不全然真實,又要如何重現?當試圖重現記憶中的中華商場,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原先存留於腦海中的美好想像?
Thumbnail
導演楊雅喆形容他們親手打造出的作品,是集體獻給作者的「讀後感想」,像那天橋橫向連接的兩端,九十九樓縱向撐起的夢想。而魔術師彷彿中華商場的魂魄,看盡無數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也情牽無數黎明與夕陽,純真與滄桑,消失與存在。
Thumbnail
導演楊雅喆形容他們親手打造出的作品,是集體獻給作者的「讀後感想」,像那天橋橫向連接的兩端,九十九樓縱向撐起的夢想。而魔術師彷彿中華商場的魂魄,看盡無數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也情牽無數黎明與夕陽,純真與滄桑,消失與存在。
Thumbnail
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Thumbnail
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