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天橋上的魔術師》裡「宛如觀世音菩薩」的Nori

更新於 2021/05/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昨晚播出了第七和第八集。自從第六集開始講述Nori(初孟軒 飾)的故事後,我的心就整個被懸著。實在太想知道,楊雅喆導演會以何種方式,為這段故事作結。會特別對Nori感興趣,自然是因為,有關Nori對自我性別認同的迷惘和壓抑,是在原著小說裡沒有的。經過一週的等待後,Nori的故事終於在第七集暫告一個段落。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照
我很喜歡劇中以「觀世音菩薩」作為Nori形象的一種意指與描繪。這讓我想起電影《霸王別姬》裡,袁世卿同樣也以觀世音菩薩來形容程蝶衣的那段劇情。袁世卿這樣說過:「塵世中,男子陽污,女子陰穢。獨觀世音集兩者之精於一身。歡喜無量啊!」其實,Nori的困境與程蝶衣很像。在他們終其一生對自我與性別認同的追尋裡,就宛如觀世音菩薩一般,始終遊走在含混曖昧的模糊地帶。
而之所以會選擇「觀世音菩薩」,作為象徵和暗示的原因,在劇中早有說明。因為觀世音菩薩本來就不分男女,有時化作女形,有時變為男相。至於是男是女,則全依憑所欲渡化的對象及需求而改變。甚至,當面對內心充滿淫慾之人時,觀世音菩薩還會化身為美麗的婦人,以肉身感悟眾生。那是真正超越性別、超脫凡俗的智慧和慈悲。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照
Nori的故事,就像是反映了現代社會對於多元性別族群的排斥。當然,這樣的情況至少在台灣,似乎已經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了。然而有些時候,不免還是會接收到令人難以迴避的異樣眼光和閒言碎語。所以Nori的故事,就像是一個警醒。故事告訴我,不妨想想,如果觀世音菩薩都能如此,那麼我們是否也該試著放下狹隘的、總是陷入男/女二元性別的思維框架呢?
我記得,當Nori的母親(孫淑媚 飾)最後在如夢似幻的場景中,看見鋼管上裝扮成觀世音菩薩形象的兒子時,Nori笑得好燦爛,彷彿他已經作回真實的自己,找到真正的快樂。至於那個自己是否能夠被接受,便只能留待他的母親,以及世間之人自行思索了。或許,是男是女並不是重要的,良善與否、真實與否,才是更重要的。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照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期最受矚目的影視劇作品,大概就是楊雅喆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了。劇集完美復刻了80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的繁華舊貌,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兒時記憶。
近期最受矚目的影視劇作品,大概就是楊雅喆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了。劇集完美復刻了80年代台北市中華商場的繁華舊貌,勾起了許多觀眾的兒時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魔術師利用各種手法取得資訊,表演時常用到的掩眼法與不知不覺中讓人缷下心防的話術都有用到,當然少不了道具。魔術師與警察的互動也是蠻有趣的。
Thumbnail
《空橋上的少年》是一部台灣少見的精神醫療心靈小說,作者將精神與心理治療中因為各種隱私、保密而「無法言說」的素材,轉換成「小說」,讓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筆,跟著這些文字一起靠近「精神醫療」的現場,在人們所恐懼、不理解的「精神科病房」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特別是當這是一個青少年病房的時候,裡面的青少…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四篇故事〈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的敘事者是兩個人,兩個「我」。開頭與結尾的敘事者,是女孩;主述自白的部分,則是一個叫「烏鴉」的男孩。女孩到男孩的房間,開了衣櫃,看到了大象。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記錄了台北當時的商場文化,但也記錄了我們這內在感到抱歉的一代,無法承先與啟後,我們在一個無法解除歷史傷痕的年代長大,才發現當時經濟神獸的招喚,只是一時帶著安慰劑的濃霧。每個時代有它的特殊氛圍,我想《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所以要重建中華商場,或許是因為當時我們正集體進入如一場薄霧般的夢。
Thumbnail
社會關注焦點「疫情」+類似鬼滅現象的「宅經濟」+看起來很酷炫華麗的「魔術」 各種流行元素大鍋炒,卻炒出了一盤平淡的家常菜。
Thumbnail
最近在日劇圈裡討論度很高的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一開始抱著好奇打開來看,結果一個沒站穩就掉坑了....這部是真的有魔法,不要輕易按下撥放鍵。 改編自豐田悠的同名漫畫,講述已經30歲未有戀愛經驗的安達得到傳說中的魔法,可以讀到別人的心聲。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魔術師利用各種手法取得資訊,表演時常用到的掩眼法與不知不覺中讓人缷下心防的話術都有用到,當然少不了道具。魔術師與警察的互動也是蠻有趣的。
Thumbnail
《空橋上的少年》是一部台灣少見的精神醫療心靈小說,作者將精神與心理治療中因為各種隱私、保密而「無法言說」的素材,轉換成「小說」,讓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筆,跟著這些文字一起靠近「精神醫療」的現場,在人們所恐懼、不理解的「精神科病房」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特別是當這是一個青少年病房的時候,裡面的青少…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四篇故事〈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的敘事者是兩個人,兩個「我」。開頭與結尾的敘事者,是女孩;主述自白的部分,則是一個叫「烏鴉」的男孩。女孩到男孩的房間,開了衣櫃,看到了大象。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記錄了台北當時的商場文化,但也記錄了我們這內在感到抱歉的一代,無法承先與啟後,我們在一個無法解除歷史傷痕的年代長大,才發現當時經濟神獸的招喚,只是一時帶著安慰劑的濃霧。每個時代有它的特殊氛圍,我想《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所以要重建中華商場,或許是因為當時我們正集體進入如一場薄霧般的夢。
Thumbnail
社會關注焦點「疫情」+類似鬼滅現象的「宅經濟」+看起來很酷炫華麗的「魔術」 各種流行元素大鍋炒,卻炒出了一盤平淡的家常菜。
Thumbnail
最近在日劇圈裡討論度很高的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一開始抱著好奇打開來看,結果一個沒站穩就掉坑了....這部是真的有魔法,不要輕易按下撥放鍵。 改編自豐田悠的同名漫畫,講述已經30歲未有戀愛經驗的安達得到傳說中的魔法,可以讀到別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