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陣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週末,是繪本課的最後一堂課,老師安排了上台發表的時間。完全沒有進度,離完成還差十萬八千里的我,頭皮發麻,一走進教室就非常想逃跑,甚至在走進教室前,也數度想逃。雖然強迫自己坐下來,若無其事地攤開畫紙,拖拖拉拉地擺著畫畫工具,但心裡很紛亂,因為我不曉得下一步要做什麼。
raw-image

壓力山大,先逃再說?

完成一本繪本,像砌成一座通天佛塔一般。面對大片空白,我說不出話來,這種狀況讓我不知所措。看著同學畫出超美畫面,不看還好,越看越慌張。

「到底為什麼要報名這種課啦?!」「我根本越級打怪」「丟臉丟臉丟臉丟臉死了」「我不會畫畫~~~~~」「救救我~~~~~」「我不要上台啦!」崩潰的吶喊如海嘯鋪天蓋地。

矛盾的是,我又知道自己有多渴望學會用線條和顏色,表達那些在我腦子裡心裡跳躍了一輩子的光影。很多時候,文字就是無法傳遞那種感覺,那是一種直接通到心靈的印象,直覺的衝擊。

「來,妳是18號~」老師輕快地分配好上台的次序。天曉得我已經籌畫著數十種脫逃理由,像是:

  1. 哀兵政策:老師,我今天身體不太舒服,沒力氣說太多話,可以在台下看就好嗎?
  2. 說之以理:老師,我覺得我還沒準備好,不太適合公開,為了不浪費大家的時間,這次就先跳過我吧!
  3. 生理需求:趁著大家都在教室前聽發表,神不知鬼不覺地收拾書包,假裝上廁所然後跑走!

就在我琢磨該採用哪一種方案(或是混合方案?)時,第一位同學上台了。她創造的故事裡,一隻蝴蝶窮盡所有力氣和自身資源,奉獻給一座灰色城堡。畫面構圖及色彩皆十分動人,我想起上週聽到故事草本時,還不太喜歡這種「奉獻」的感覺。但仔細聆聽同學講述,配上完整劇情後故事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

老師問起創作心得,同學說:「我原本超後悔參加這課,想說為什麼要找自己麻煩?沒想到我能完成。我想,這故事是在說我自己,為了真心喜歡的事物,就算失去翅膀也不在乎。」

好感動,我熱淚盈眶。但也疑惑:嗯,跟我的焦慮一樣欸?

出來逃,總是要還的


接下來,大概有五六位同學都發表了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同時也表達了程度不一的自卑和逃避傾向。

不曉得聽到第幾位,我終於停止搔抓內心邊緣,抓到破皮流血的強迫舉動,開始面對等下要上台的現實,偷偷把蓋在桌上的畫紙翻開(之前覺得畫太醜,完全不敢翻開)。旁邊女同學看到,說:「哇,妳完成的比我還多,很可愛。」

「真的假的?我幾乎沒有進度欸。」

「真的。」

好吧。豁出去了。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接受了自己的狀態,肚子忽然餓到呼天搶地,前面的同學又剛好在展示一個煮菜的故事,我立刻充滿執行力地跑到隔壁便利商店,買了麵包和甜點,開心地吃起來。吃到一半,輪我上台,嚥下滿嘴的奶酥(唇邊還沾著麵包屑),我微微發抖,盡力講著破破爛爛的故事,以及仍有大片空白待補的畫冊。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我脫口說出:「因為太害怕不完美,害怕面對自己的無能,我逃跑了。」

「逃到哪去啊?人生終究是無可逃避的。」老師說。

「嗯,我知道。」大腦雖然理解,然而這種逃避反應牽動了求生模式,直覺反射的速度很快,得花一番工夫,才能壓制住如野生動物般緊張想逃的自己。

raw-image

發表完,鬆了好大一口氣。這才發現,先前因為擔心和自我懷疑卡住的能量,重新流動起來,我對作品有了一些想法,又有力氣想完成它了。

是不完美,是獨特之處?


尾聲,一位女同學拿著她的畫上台,一攤開,眾人無不屏息。十一張畫面,張張構圖精巧、筆觸細膩。透過蒼涼、龐大的末日廢墟史詩畫面,她說了一個寂寞的蒙塵內心,渴望也等待愛情的故事。

雖說創作各有特色,但仍有些天賦之作的光芒,無法遮掩,而這同學的作品就屬於這種類型。默默讚嘆之餘,聽見她的創作心得,卻讓我更加驚訝。

「其實,我對自己一直非常沒有自信。」
「我不覺得我畫得好。」

等等,哪裡搞錯了吧?我立刻舉手說:「妳畫出這麼棒、這麼美的畫,還覺得沒自信,這不合理啊!如果我可以畫成妳這樣,絕對不會有前面那些內心戲!」

老師反駁:「妳還是會覺得不夠的。來,現場還有誰有這種完美主義導致的自卑症?」

大概2/3同學舉起了手。

「哇,你們也活得太辛苦了。這世上不存在完美啊,看來我得開一堂不完美畫畫課。」

大家都笑了。在這堂課裡,我重新體會到:以為自己赤裸無助、無能為力,但打開心胸後才發現,是自己成了自己的阻礙。同時,達人同學的分享也讓我震撼 。老師說,以她的等級,其實早就可以開展事業。

我們那麼希冀完美,到頭來卻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狀態。這有點像是籠罩在自己的巨大黑影下,嚇到只能愣在原地或一味朝某個方向逃。忘了只要轉個方向,讓陽光從另一個角度照來,陰影就成了順從的小狗,黏在我們腳邊,不再障蔽雙眼。

而自我的複雜、多元狀態都值得細細觀察。慢慢看清楚之後,越能分辨哪時候是逃避、哪時候是偽裝,也越有機會轉換、創造自己想要的狀態。

意識到自己是懦夫,也是勇者的那一刻,心裡立即開展成一個配備壁爐,燒著柴火,擁有舒適扶手椅的溫暖空間,供我安穩歇息。

下課後,我跟旁邊的同學說,乾脆我們組一個不完美陣線吧,互相提醒不要糾結太久,開始畫、繼續畫、不斷地畫,才是真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福柔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所謂的繪畫,並非只是畫出所見之物。」 「老師,那是什麼意思呢?」 「妳會明白的……」 夢醒,在睜眼的瞬間我回到了四散著顏料、畫作、畫具的房間。 直到現在,我仍然一點都不明白老師所說的話語,或許那也正是我無法「成功」的理由也說不定吧? 「妳的畫是很好看沒有錯,但只是好看是不夠的……」 「再多去想想吧
Thumbnail
「所謂的繪畫,並非只是畫出所見之物。」 「老師,那是什麼意思呢?」 「妳會明白的……」 夢醒,在睜眼的瞬間我回到了四散著顏料、畫作、畫具的房間。 直到現在,我仍然一點都不明白老師所說的話語,或許那也正是我無法「成功」的理由也說不定吧? 「妳的畫是很好看沒有錯,但只是好看是不夠的……」 「再多去想想吧
Thumbnail
捨不得結束手中的事,但真的很需要結束它。
Thumbnail
捨不得結束手中的事,但真的很需要結束它。
Thumbnail
倒數第65天。 今天乖乖的去了學校,去了諮商,拔了牙齒。還開了個膳食委員會,得了免費便當。其他好像都差不多,只是沒有午休,所以現在就累了應該也算是正常。
Thumbnail
倒數第65天。 今天乖乖的去了學校,去了諮商,拔了牙齒。還開了個膳食委員會,得了免費便當。其他好像都差不多,只是沒有午休,所以現在就累了應該也算是正常。
Thumbnail
在框架裡作畫,感受筆的深淺重量 我喜歡繪畫,儘管我不擅長。我不擅長捕捉光影變化,不擅長立體透視與色彩分析,不擅長疊色。一直以來,對於不擅長的事情,我無法喜歡,就像是把在自己面前築起一座無法跨過的城牆,或是把自己的弱點透漏給他人知悉般。但,這些不擅長並不妨礙我喜歡畫畫這件事情。
Thumbnail
在框架裡作畫,感受筆的深淺重量 我喜歡繪畫,儘管我不擅長。我不擅長捕捉光影變化,不擅長立體透視與色彩分析,不擅長疊色。一直以來,對於不擅長的事情,我無法喜歡,就像是把在自己面前築起一座無法跨過的城牆,或是把自己的弱點透漏給他人知悉般。但,這些不擅長並不妨礙我喜歡畫畫這件事情。
Thumbnail
上次聊到「不夠好」的心態讓我即便達成了目標,也還是沒有想像中快樂。 兩年前,設計研究所畢業了,個人畫展也舉辦了,但怎麼就是覺得一切都好空虛。 那一陣子我一直在尋找答案,那個要讓自己「夠好」的方程式。 報名去上各種插畫課,大量閱讀身心靈書籍。 始終卻還是不停在「尋找」。 某天我跟同事好友說:「我就如同
Thumbnail
上次聊到「不夠好」的心態讓我即便達成了目標,也還是沒有想像中快樂。 兩年前,設計研究所畢業了,個人畫展也舉辦了,但怎麼就是覺得一切都好空虛。 那一陣子我一直在尋找答案,那個要讓自己「夠好」的方程式。 報名去上各種插畫課,大量閱讀身心靈書籍。 始終卻還是不停在「尋找」。 某天我跟同事好友說:「我就如同
Thumbnail
學校那邊有點進入學測備考模式,我EJU只剩173天,真的沒問題嗎? 自從日文面試以來,我對交換失去了任何信心。 就是一團槁木死灰,冀望著死灰復燃,死灰當活灰醫。 以下是我新的連載,另外,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會把另一篇的內容搬家過來。 小說從這邊開始 人,是感性且公益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學校那邊有點進入學測備考模式,我EJU只剩173天,真的沒問題嗎? 自從日文面試以來,我對交換失去了任何信心。 就是一團槁木死灰,冀望著死灰復燃,死灰當活灰醫。 以下是我新的連載,另外,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會把另一篇的內容搬家過來。 小說從這邊開始 人,是感性且公益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一件事想要學習它,沒有總是完美的演出。 學習的過程總是跌跌撞撞的。
Thumbnail
一件事想要學習它,沒有總是完美的演出。 學習的過程總是跌跌撞撞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