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Marriage Story》一部關於平靜離別而非挽回的愛情故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婚姻故事劇照
傳統來說,有關婚姻的電影作品不是浪漫愛情喜劇,就是看了容易讓人犯睏的教育片,但《Marriage Story》是個有趣的例外,他有童話故事的浪漫,卻又有現實的心碎與遺憾。以主題範疇來說《Marriage Story》還是一部愛情片,但他探討不是如何挽回,而是如何平靜離別。
Nicole (Scarlette Johansson)和Charlie (Adam Driver) 是一對住在布魯克林區的藝術家夫妻。故事的開頭,兩人各寫了一封信,深情的細數對方的優點和為什麼吸引對方。從他們的筆下,我們了解男女主人公的個性。
Charlie溫柔的說:「即使在尷尬的情況下,Nicole仍能讓人感到自在」、「她善於傾聽」、「她很會選禮物」、「她很勇敢」。而Nicole故事中的Charlie一樣是閃閃發光的:「他有才華且聰明」、「他忠於自我,不容易被外在事物影響」、「他很精力充沛」、「他是個好爸爸」。
鏡頭一轉,原來這些懇切的話語、真摯的感情,竟是發生在殘酷的婚姻諮商現場,故事的開始就是關係的結束-他們希望透過諮商和平離婚。
「事情不是不再愛了那麼簡單。」
兩人離婚的契因起於Nicole希望回洛杉磯開展自己的電視劇事業,但Charlie不願意陪Nicole去洛杉磯,而是希望留在紐約經營自己的劇場,兩人意見不合而導致最終的分離。
但分離的兩人不再相愛了嗎?答案肯定不是的。
即使在煩人瑣碎的離婚過程中,兩人之間濃濃的依戀仍是明眼人一眼可看出的。
在與離婚律師的會議上Nicole為選擇困難的Charlie點了一份希臘沙拉;Charlie獲獎並有機會到百老匯演出自導的戲劇,Nicole是真心為他感到喜悅;冷戰過後的夜晚,Charlie仍幫Nicole把停電而無法移動的車庫門關上;大吵時兩人仍稱呼對方為「親愛的」。
既然兩人仍然相愛,為何事情會走到最後這一步?
「我發現我從來沒為自己活過,我一直只為他而活。」
Nicole和Charlie起初協議不聘請離婚律師,而是透過諮商和平分手,因為他們希望分手後還能保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然而Nicole發現自己即使下定決心要從這段親密關係中退出,往往還是被過去的習慣所綑綁。她沒辦法單純的為自己而活、為自己做決定,她的每個決定背後仍然有著Charlie的影子。為了使自己徹底斷開過去的生活,她聽從同事的建議拜訪了離婚律師Nora。
Nora是一個有趣但又諷刺的腳色,「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她講話一針見血,有時卻又帶有明顯的偏見,Nora彷彿是是Nicole說不出,但內心咆嘯的想法。
她成為了Nicole的代言人,遇上Nora後Nicole才又重新找回自己的聲音,她讓Nicole了解自己不再是誰的附屬,能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空間。
電影中一再提及一個詞「Space」(空間),當Nicole和Charlie在與離婚律師們開會時,Charlie的離婚律師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和Nicole來洛杉磯?洛杉磯有很大且適合生活的空間,但Charlie只說:「Fxck the space.」(去他的空間)。
這句話能夠很完整的解釋了夫妻二人之間的分歧,Nicole希望在婚姻中仍有自己的空間、發展屬於自己的事業,但Charlie希望的婚姻是時時刻刻,是二人一體不分離。
我跟你結婚後,自己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私下和解破局後,Nicole和Charlie對簿公堂。法官暫時把他們八歲兒子Henry的居留地判在了洛杉磯,但仍需要經過家庭評估員的專業衡量後,才能決定兒子的最終歸屬地。
Nicole因為感到事情的失控,也為了兒子的最大利益,來到Charlie暫租的房子想與他好好溝通,但壓抑多年的情緒就像大水,在這條「溝」之間滾滾流動,卻沒有所謂的「通」。兩人從理性講到感性,從平和到激動,最後演變為憤怒爭吵,他們成為了自己過去口中最討厭的人。
雖然對方是自己最想珍惜的人,卻也成為自己傷害最深的人。
雖然現代人希望父親有所改變,但我們基本上還是全盤接受,就算他們犯錯,我們還是愛,但是民眾無法接受母親犯同樣的錯。
片中還有一個部分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思考。Nora為了幫助Nicole取得孩子的扶養權,為她進行模擬的家事評估員問答。Nicole在與律師助理進行了幾題問答後,被Nora大喊暫停!
因為儘管Nicole的答案都是會發生在平常人身上的事情,例如:偶爾喝酒、偶爾會情緒失控罵孩子,但這與社會對母親和進入婚姻的女性期待不合。
社會有在進步,但對女性仍然不平等。進入婚姻後,更甚至有了孩子的女性,他們的身分立刻有所轉變。
首先是OOO的母親,有精神潔癖一點的也許會希望母親這個腳色能如同基督教裡的聖母瑪麗亞一樣純潔無瑕?應該要對孩子很有耐性,這樣孩子才會脾氣好;應該愛乾淨,這樣孩子才不會生病;應該按時煮三餐,這樣才營養。但很少聽到社會大眾對父親有一樣的期待。
在母親之後的腳色是妻子,先生姓李,而你姓黃,結婚後你會被稱為李太太,而他不會被稱為黃先生。明明夫妻雙方都有工作,出國玩的錢是兩人平分,和先生吃大餐偶爾是你請客,但遇到不熟的人總被打趣嫁了金龜婿,老公帶你出去玩、老公請你吃飯。沒有惡意,但有時令人難過。
女性進入婚姻且有了孩子後,個體瞬間被埋沒,大家似乎喝了孟婆湯,立刻忘記了我們的名字,而用各種代號稱乎我們,久了以後有人都不再記得自己是誰。
「我認識他兩秒就愛上他了,就算愛他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今生還是會愛著他。」
故事的最後,Henry的歸屬地終為洛杉磯,在法庭上針鋒相對的Nicole和Charlie終究成為兩條平行線。Charlie為了能夠與孩子常相見,決定接受在洛杉磯執導影片的工作機會,暫時搬到洛杉磯,與Nicole和Henry住在同一個城市裡。
知道這個消息的Nicole有點悵然的說:「要是當初他願意陪我來洛杉磯住一陣子,甚至對於我接到電視劇拍攝的工作表達一些欣喜與祝福,那我們就不會走到這一步了。」
分手後的Nicole和Charlie依然愛著彼此,但愛不是相伴一生最重要的要素,尊重才是。婚姻像是一個大蚌殼,把兩顆稜角尖銳的石子包裹進了柔軟的蚌肉裡,石子在蚌肉裡摩擦、滾動,給予對方足夠空間與尊重的石子,最終會成為兩顆美麗的珍珠,但互相碰撞的石子,最終只能粉碎在蚌殼中,並把蚌肉刺的鮮血淋漓。
我們的人生中,可能也曾有過這樣的一個人,你們相愛,相知相惜,但最終他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短短的旅伴。當你們認知到相愛卻不適合相守時,在奮力一搏後,也許分開是最好的選擇,給予對方適當的空間,用距離守護著這份愛。
💗我喜歡和大家聊天,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免費的。
💗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想要贊助我寫文章時耗費的腦力和日常生活,請按 5 下 Like,讓我有機會獲得創作報酬。
💗按 Like 是免費的,你不用付任何費用。創作報酬來自讚賞公民基金會,他們的目標是讓「創作可以當飯吃」,致力於讓所有網路創作者獲得實質報酬。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 Cheng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離奇料理讀後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屬於我們的”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Belongs to Us)本片是Netflix出品的電影,不容易在電影院看到,但可在Netflix網站上觀賞。 本片的主題是在探討離婚的議題,而在現實生活中每段婚姻中每個參與的人─包含父母、配偶、與兒女都會有精彩的”故事”,而每個參與者都是主角或配角,因此本片可以讓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而本片也是依據幾個主要演員
avatar
小謝
2020-07-05
短評-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這個劇場家庭的設定是幸運的,孩子雖然抗拒學習但還稱得上乖巧且溫良恭儉讓,Nicole(Scarlett Johansson飾) 與Charlie(Adam Driver)這對夫妻之間雖然互相傷害有其問題,但相對而言還算是理性的夫妻。現實生活當中太多狗屁倒灶比芝麻還不及的那堆毛事,這部片都沒有。
Thumbnail
avatar
黃鐘瑩
2020-02-16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的高山低谷女主Nicole是曾經的好萊塢YA片青春女星,男主Charlie是新銳劇場(Theater)導演,兩人一見鐘情,走入婚姻,有了孩子。女主先是融入男主的生活然後是工作,從花瓶女星搖身一變成為劇場當家台柱。劇場追求的是藝術,不是主流票房,觀眾大部分來自小眾文青。為了追求理想,入不敷出是
Thumbnail
avatar
bookarchery
2020-02-07
剖析婚姻裡的最後一哩路:有理談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當婚姻走到了盡頭,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呢? 一部血淋淋剖析出離婚時所要面臨到的問題及情況的電影,且道出許多在婚姻當中的無力及無奈,有理以自身的視角來分析這部電影,值得已婚、離婚,甚至是未婚的朋友來欣賞,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小姐的反轉人生
2020-01-04
#1 电影观后感:Marriage Story中文名字:婚姻故事 #moviereview Rotten Tomato: 95% IMDB: 8.2/10
Thumbnail
avatar
Dr Min的学习笔记
2019-12-22
Marriage For All Japan「讓所有人都能結婚」日本LGBT同性伴侶正式提告本月 14號,日本各地共有 13對LGBT同性伴侶,分別在東京(6對)、大阪(3對)、北海道(3對)和名古屋(1對),以國家拒絕同性婚姻已違反《憲法》保障的婚姻自由、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為由,正式向日本政府提起損害賠償訴訟。
Thumbnail
avatar
張郁婕(CHANG, Yu-Chieh)
201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