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本《群的智慧:向螞蟻、蜜蜂、飛鳥學習組織運作絕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eter Miller,2010,天下遠見,林俊宏譯。

raw-image

推薦給:

❦想了解「生物群」神祕力量的人!

❦真心尊重及願意虛心了解生物的人!


有一天某人問我有沒有看過一本書《群》,我說沒有,但後來是在架上看到這本《群的智慧》,於是就借了!

果然人不要太自以為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生物的奧妙不是人類能輕易參透的!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向動物學習。

看完這本書,讓我比較…不會那麼刻意孤僻了…吧!!

我好喜歡休爾+艾莉森+馴鹿的那一段,好喜歡好喜歡……


~佳句摘錄~

p266

休爾艾莉森在跟著馴鹿的這幾個月裡,還注意到另外一件事---他們跟著這群馴鹿愈久,就愈覺得自己似乎逐漸成為其中一份子

在他們出發前,休爾也思考過這件事:這趟科學之旅除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之外,他們是否也會感受到成為獸群一份子的時候,那種難以言喻的好處?

休爾沒有辦法不去想,究竟當頭馴鹿的感覺會是怎麼樣?而他的這些問題,和其他關心獸群現象的科學家會問的問題很不一樣---休爾關心的,不在於獸群行動的機制,而是身在其中的「體驗」;這對於傳統科學來說,是個大膽的問題。

休爾說:「我受的是生物學家的訓練,過我去也一直以科學家的方式來處理這趟行程,實際走向獸群、觀察牠們做什麼、記錄下來、再把整個所見所聞帶回來。而我們沒想到、但又隨著時間確實發生了的,是我們身為科學家和記錄者的角色認同開始動搖,我們和馴鹿之間的界線也逐漸淡化。」

也難怪,牠們兩人和這群馴鹿一起經歷了許多挑戰:跨過了同樣的冰冷小溪,奮力越過了同樣的泥濘山坡,受苦於同樣的黑蠅,還一起從同樣的熊爪下逃離;這確實產生了某種聯繫。休爾說,這就好像所有的試驗「都是我們必須通過的入會儀式,透過這些重要的程序來滌淨我們的心靈、打開我們和馴鹿群的溝通層次,讓我們注意到那些原本不會注意到的暗示線索及信號。

休爾說,就實際層面而言,馴鹿群就像是一個警報系統,可以告訴他們周遭的情形,「如果我們和一群馴鹿一起待上好幾天,特別是在棲地的話,我們會特別注意馴鹿群邊上的那幾頭,因為牠們會是最機警的。而我們確實常常能從牠們身上得到警告線索,讓我們知道有熊接近、有會鵰來襲,或是其他的威脅。」

而從情感面來說,待在馴鹿裡會比較有安全感。休爾說:「這就動物行為而言並非新鮮事,但令我驚訝的是,甚至連我們也感受到了。這或許是生物學永遠不會碰觸的議題,但當你覺得自己有歸屬感的時候,就會感到更能享受自由、更有精力做某些事情,而不用將精力浪費在擔心害怕上,」對馴鹿而言,可以放心、有精力做的「某些事情」自然就是吃草和休息;「而對我們夫妻而言,我們可以做做白日夢、讓想像力發揮一下,而不用覺得自己必須全心提防自身安危。」休爾解釋道。

休爾艾莉森的探險故事似乎在告訴我們,無論我們能否理解,身處一群動物之中,可能會讓人感到舒適、甚至覺得心靈得到滋養,而這或許是現代人難以相信的休爾說:「動物間的訊息傳遞,很可能用的是一些人類還不知道、或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的方式;而我想其中的祕密,或許有大部分在於生物化學。」

休爾說:「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我真的感到樂此不疲。我們夫妻之所以一直回去待在野地,和野生動物相處,這也正是原因之一。」



 「群」的智慧

「群」的智慧


🪸🦇🦋🐛🐫🦬🦏🦌🐎🐆🐅🦛🦥🦨

❦小昕藏書❦ 【生態學】好書分享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19會員
808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第十三個人格》是一本令人沉醉的心理驚悚小說,它讓人彷彿在一座精神迷宮中穿行,每翻一頁都能感受到作者精心編織的詭譎氛圍。閱讀這本書,宛如進入一場智力大挑戰,既驚悚又扣人心弦。 首先,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就像一個複雜的拼圖,讀者要一步步解開其中的謎團。主人公發現自己體內藏有多重人格,這些人格在不同的時間
Thumbnail
《第十三個人格》是一本令人沉醉的心理驚悚小說,它讓人彷彿在一座精神迷宮中穿行,每翻一頁都能感受到作者精心編織的詭譎氛圍。閱讀這本書,宛如進入一場智力大挑戰,既驚悚又扣人心弦。 首先,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就像一個複雜的拼圖,讀者要一步步解開其中的謎團。主人公發現自己體內藏有多重人格,這些人格在不同的時間
Thumbnail
《群的智慧:向螞蟻、蜜蜂、飛鳥學習組織運作絕技》是由彼得·米勒(Peter Miller)撰寫的一本探索自然界中群體智慧如何運作及其在人類組織中的應用的書籍。這本書以科學、觀察和實例為基礎,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中社會性動物如何透過簡單的行為和互動,形成高效的群體合作,並提供了人類組織可借鑑的寶貴啟示。
Thumbnail
《群的智慧:向螞蟻、蜜蜂、飛鳥學習組織運作絕技》是由彼得·米勒(Peter Miller)撰寫的一本探索自然界中群體智慧如何運作及其在人類組織中的應用的書籍。這本書以科學、觀察和實例為基礎,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中社會性動物如何透過簡單的行為和互動,形成高效的群體合作,並提供了人類組織可借鑑的寶貴啟示。
Thumbnail
隔天妹妹拉著大叔要去約會看電影,小瑩則是要回去學校訓練,+魚唸唸叨叨提醒妹妹打炮要戴套,就這樣我跟+魚則是去找大鼻子跟學弟阿傑,當在小套房前面,就隱約聽到裡面聲音,果不其然的拿出備用鑰匙一開門,就看到三條肉蟲正在床上串燒,大鼻子小穴跟嘴巴分別被學弟A、B塞滿,反而是阿傑在旁邊繼續爬星海天梯,一個房間
Thumbnail
隔天妹妹拉著大叔要去約會看電影,小瑩則是要回去學校訓練,+魚唸唸叨叨提醒妹妹打炮要戴套,就這樣我跟+魚則是去找大鼻子跟學弟阿傑,當在小套房前面,就隱約聽到裡面聲音,果不其然的拿出備用鑰匙一開門,就看到三條肉蟲正在床上串燒,大鼻子小穴跟嘴巴分別被學弟A、B塞滿,反而是阿傑在旁邊繼續爬星海天梯,一個房間
Thumbnail
筆記系統的涌現 在生物界中,"涌现"通常指的是生物系統中出現的新性質、行為或組織結構,這些特徵不是單個生物個體所具有的,而是整個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的性質。生物界的涌现是由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
Thumbnail
筆記系統的涌現 在生物界中,"涌现"通常指的是生物系統中出現的新性質、行為或組織結構,這些特徵不是單個生物個體所具有的,而是整個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的性質。生物界的涌现是由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遇見” -獨角獸- 是我此生很幸運又幸福的事了. 每天的陪伴著我. 感受到他們的到來, 有如森林般的沁涼~ 輕鬆又自在且放鬆, 在上獨角獸的課程裡,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深~呼~吸~ 呼吸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但慢慢的深呼吸, 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獨角獸教
Thumbnail
“遇見” -獨角獸- 是我此生很幸運又幸福的事了. 每天的陪伴著我. 感受到他們的到來, 有如森林般的沁涼~ 輕鬆又自在且放鬆, 在上獨角獸的課程裡,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深~呼~吸~ 呼吸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但慢慢的深呼吸, 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獨角獸教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