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學

含有「自然文學」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牠在森林底部遊走,耙抓泥土、攀越樹根,乾枯的枝葉沾染在牠棕色、黑色區塊的毛皮上,牠停下腳步,昂起脖子,耳朵的肌肉前後擺動、不時地用力抽動鼻頭,傾聽各種細微的聲響,聞嗅空氣中四面八方湧來的氣味,泥土混合枯木與落葉發出潮濕、腐朽的氣味,在不遠處剛從泥土中迸發而出的菇類和植物的嫩芽的清新氣味,在某處的
Thumbnail
從森林裡飛出的老鷹張開雙翅透過氣流在天空盤旋,沒有拍動翅膀的時候,我以為時間是凝固的,牠專注的俯視大地萬物,直到發現獵物,才斂起雙翅,藉由地心引力迅速地筆直落下,穿過樹梢、消失在森林裡,接著再次重複同樣的戲碼,我們一次又一次
Thumbnail
《一個人的遠行》為梭羅作品,記述其在大自然中的體驗,文字生動,景色優美,如同身歷其境。此書值得推薦給喜愛自然文學、嚮往大自然或尋求心靈平靜的讀者。
Thumbnail
5/5一個人的遠行
湖濱散記【獨家收錄梭羅手繪地圖.無刪節全譯本】:復刻1854年初版書封,譯者1萬字專文導讀、精選中英對照絕美語錄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沒看過這本書,但聽你的敘述,想起了一部電影——今敏《千年女優》,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
  「你和你家後院的樹來自同一個祖先。15億年前,你倆分道揚鑣。但即使是今日、即使你倆各自走過無盡漫長的歲月,那棵樹和你依然共享你1/4的基因。」   本書作者為美國小說家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1957—);鮑爾斯大學主修物理及文學,其小說的特性是專業度很高(據
Thumbnail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
Thumbnail
  美國文藝復興時代(American Renaissance指1830年代左右到南北戰爭結束的一段美國文學成熟期)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及自然學家梭羅(Thoreau, 1817-1862)於1854年出版了《湖濱散記》,記錄自身於1845年到1847年、兩年兩個月又兩天隱居於華爾騰(Wal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接著就是大學畢業,跑去書店買了藍色的《複眼人》了。還參加高雄場的講座,當一個盡責的粉絲,把小說讀完才出發,在捷運上複習,排著隊簽名,不敢要求合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