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年新希望:不要被人工智能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天,我就會被機器取代?

今天看到一本大前研一的書<日本の論点2020~21>,其中特別篇裡面提到...

Special 03 <AI時代に不可欠な「人間にしかできないスキル」を養う教育システムのつくり方>

翻譯成中文的大意是...教育學子養成AI無法取代的技能

問題是人類有哪些技能是AI無法取代?這一個問題已經成為網路廣泛熱門討論的議題,還有許多人已經出書預測未來的可能性,像是李開復所寫的<AI新世界(增訂版)>,一開頭的增訂章就討論「AI新世界,我會失業嗎?」

有人說是藝術思維。

可是在一個名叫「伊亞穆斯」(Iamus,按:這個名字源出於一位能聽懂鳥語的希臘神)的電腦,用傳統音樂符號寫了一首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三重奏曲,曲名<你好,世界!>(Hello World!)伊亞穆斯用的是「旋律基因組」(melomics)軟體系統,可以學習種多樂曲與數位樂譜,成為有自主能力的人工智慧作曲家。<人工智慧將取代部分人類工作,為什麼社會變得更「公平」>

似乎也可能被取代...

也有人說是「愛」。<拒當AI時代的局外人: 面對機器人開始搶飯碗,你準備好了嗎?>

只是「愛」是什麼產物?人的意識對於外界的反應,這個問題就很麻煩,因為光是人是否存在意識,就產生極大的爭議;比較白話的說法,這個問題是在說人有沒有靈魂,還是一切表現與其他生物一樣只是大腦對於外界運作下的反射動作?<你意識到你有意識嗎?>

假設人並沒有意識,任何感覺只是人類大腦對於外界反應的化學作用,則主張「愛」是人工智能AI無法學習取代的內容,這一個假設就不成立,只要經過設定,人工智能可以表現出更多的愛與關懷,甚至於犧牲自我都必須履行對你的「愛」。

科技協作能力

如果你只會削麵,每天都手痠的不得了,甚至於得了職業病,每天都跟老闆抱怨、要求加薪,有一天老闆發現了一款削麵機器人,不抱怨、24小時全年無休,維修成本也不高,很快就把原本的員工辭退,換上了這一款機器人。

raw-image

到底人類有沒有什麼關鍵能力,不會被取代,天下有一篇文章<什麼關鍵能力 你可以不必怕被AI取代?>

裡面有一個重點:科技協作能力

以前秘書到了年底就要買一本老闆專用的日誌,用筆寫下密密麻麻的行事曆,可是隨著電腦、手機的發展,老闆一個人就可以利用手機記錄自己行程,還需要秘書幹什麼?

raw-image

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參加重要聚會時,秘書要幫忙老闆辨識前來問候的賓客是誰,然後立即跟老闆報告。

這涉及到人臉辨識,Google出了一個智慧鏡頭的app,可以用圖像辨識任何物體,假設也包含人臉,則只要把手機對著來訪嘉賓的臉一掃,就馬上知道對方的身分。

可是老闆不適合做這個動作,因為看起來很不禮貌,因此必須由秘書偷偷在旁邊協助掃描完成,再偷偷跟老闆報告來賓的身分。

所以,科技雖然很方便,但還沒有發展到讓祕書這個工作消失的結果,反而讓祕書的工作內容愈來愈高端與複雜,簡單的工作交給科技設備,像是行事曆交給電腦,還可以與其他團隊成員相勾稽,看看是否有行程衝突之處。

通訊錄也可以加上照片、往來記事。

甚至於加上了資料分析的能力,還可以在關鍵時刻提醒老闆這位客戶的價值所在,是否值得花上三個小時喝酒聊天。

這就是所謂的行政工作趨向高端與複雜,整合這些複雜的科技,成為秘書的核心價值。

左邊未必安全

本文引用天下那篇文章的圖,內容可能會對讀者產生誤解...

raw-image

重點不在於左邊還是右邊,而是機器、自動化協助自己之後,自己還剩下什麼角色?

就算是左邊也是很危險,因為大家都往左邊擠,結果反而因為供需失衡而失業,反而不如秘書+資料分析的混合體。

結論:別讓自己成為簡單、重複的操作者

在科技快速發展之際,簡單、重複的工作都可以被科技所取代,如果只是登記來訪客人名單、轉電話的簡單工作,就可能失業了。

但科技還沒有發展到成為一個完整的機器秘書,很多環節還是必須要由人來完成,因此高級祕書必須要把這些已經被科技所取代完成的簡單工作串連起來。

因為時間變多了,所以高端秘書還必須找到自己新的價值,例如本文中的數據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ie Chien的沙龍
1.6K會員
866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Jackie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今天應許老師的邀約,來到東吳大學講授一場G-AI輔助分析財報的課程。 原本以為學生是資訊背景,結果現場一問,才發現是政治系、心理系、社會系、日文系等科系的學生,來上商學院跨領域的課程。 AI時代,學生出了校園,會不知道怎麼找工作,這些學員一出社會,馬上面對的就是各企業瘋狂導入AI,不會AI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4/28
今天應許老師的邀約,來到東吳大學講授一場G-AI輔助分析財報的課程。 原本以為學生是資訊背景,結果現場一問,才發現是政治系、心理系、社會系、日文系等科系的學生,來上商學院跨領域的課程。 AI時代,學生出了校園,會不知道怎麼找工作,這些學員一出社會,馬上面對的就是各企業瘋狂導入AI,不會AI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4/27
快來測試做好的法律GPT ChatGPT大家耳熟能詳,但GPT是什麼,可能就搞不太清楚了。 簡單來說,GPT就像是一個網路機器人,設定好服務內容,透過其介面就可以與其溝通。 譬如說這幾堂課中,我製作好的這幾個GPT: 《大學生的租賃小幫手》。 《刑法正當防衛》。 《單一性與同一性》。
Thumbnail
2025/04/27
快來測試做好的法律GPT ChatGPT大家耳熟能詳,但GPT是什麼,可能就搞不太清楚了。 簡單來說,GPT就像是一個網路機器人,設定好服務內容,透過其介面就可以與其溝通。 譬如說這幾堂課中,我製作好的這幾個GPT: 《大學生的租賃小幫手》。 《刑法正當防衛》。 《單一性與同一性》。
Thumbnail
2025/04/23
今天(2025年4月23日)台股大漲,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一、 美中關稅戰緊張情勢緩解:​美國政府官員預期美中關稅戰近期將降溫,激勵美股大漲,進而帶動台股反彈。 ​ 二、 美股強勁反彈:​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批評引發市場震盪,但隨後他表示無意開除鮑爾,並認為現在是降
2025/04/23
今天(2025年4月23日)台股大漲,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一、 美中關稅戰緊張情勢緩解:​美國政府官員預期美中關稅戰近期將降溫,激勵美股大漲,進而帶動台股反彈。 ​ 二、 美股強勁反彈:​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批評引發市場震盪,但隨後他表示無意開除鮑爾,並認為現在是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面臨機器取代人類的時代,許多工作已不再需要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勝任,只需向冰冷的機器輸入既定的程式,由符號組成的編碼就像血液在體內流竄一般,帶動整部機器依照早已被設定的模式行動,與人類相比,做事更加精確也好控制。但我認為,即使機器如何進步,都始終無法取代人類的能力是──對生活的感知。 人類對生活的感知來
Thumbnail
面臨機器取代人類的時代,許多工作已不再需要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勝任,只需向冰冷的機器輸入既定的程式,由符號組成的編碼就像血液在體內流竄一般,帶動整部機器依照早已被設定的模式行動,與人類相比,做事更加精確也好控制。但我認為,即使機器如何進步,都始終無法取代人類的能力是──對生活的感知。 人類對生活的感知來
Thumbnail
三月底看到馬斯克與蘋果創辦人、電腦科學家等人,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先進的AI至少六個月。 如能做到,當然好。AI如果無止盡、快速地進化,以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會愈來愈多。 雖然會增加處理AI衍生問題的某些職缺,但造成的各種紛亂、缺失……傷害可能更大。 在發展AI的同時,也要研究各
Thumbnail
三月底看到馬斯克與蘋果創辦人、電腦科學家等人,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先進的AI至少六個月。 如能做到,當然好。AI如果無止盡、快速地進化,以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會愈來愈多。 雖然會增加處理AI衍生問題的某些職缺,但造成的各種紛亂、缺失……傷害可能更大。 在發展AI的同時,也要研究各
Thumbnail
2023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科技時代, 面臨新時代來臨人們總會感到一陣慌亂, 分享一些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3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科技時代, 面臨新時代來臨人們總會感到一陣慌亂, 分享一些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最近盛行的聊天機器人就是一個例子,它的出現即刻轟動了全世界,連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也開始對它保持警戒。不只是因為它可以寫出似真人的文章,它的知識範圍還涉及很廣泛,能在問出問題後的短短幾秒內將所有的知識點條列出來。它可以說是目前人類在科技上最偉大的發明了,但這全能的人工智慧真的有它看似的完美嗎?
Thumbnail
最近盛行的聊天機器人就是一個例子,它的出現即刻轟動了全世界,連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也開始對它保持警戒。不只是因為它可以寫出似真人的文章,它的知識範圍還涉及很廣泛,能在問出問題後的短短幾秒內將所有的知識點條列出來。它可以說是目前人類在科技上最偉大的發明了,但這全能的人工智慧真的有它看似的完美嗎?
Thumbnail
許多AI軟體雨後春筍,雖然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但有體力工作的人,還是要學習、訓練其他能力。 除了需要人照顧、看管(或管理)、決策、執行……之類的仍缺不了人,有綜合能力的人可善用AI。 把原本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事,善用多種AI輔助,完成一個又一個成品。比如:對於影片自媒體經營者,無疑多了好幾個幫手。
Thumbnail
許多AI軟體雨後春筍,雖然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但有體力工作的人,還是要學習、訓練其他能力。 除了需要人照顧、看管(或管理)、決策、執行……之類的仍缺不了人,有綜合能力的人可善用AI。 把原本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事,善用多種AI輔助,完成一個又一個成品。比如:對於影片自媒體經營者,無疑多了好幾個幫手。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我認為還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 「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 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Thumbnail
我認為還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 「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 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