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20-無法被AI取代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論您是來這兒搜索範文, 還是不小心撞見了青春期的心事, 請您給一個喜歡, 打賞稿費贊助, 讓高中小作家們更有動力寫寫字, 享受爬格子的樂趣。真心感謝😊

無法被AI取代的能力

面臨機器取代人類的時代,許多工作已不再需要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勝任,只需向冰冷的機器輸入既定的程式,由符號組成的編碼就像血液在體內流竄一般,帶動整部機器依照早已被設定的模式行動,與人類相比,做事更加精確也好控制。但我認為,即使機器如何進步,都始終無法取代人類的能力是──對生活的感知。

人類對生活的感知來源於日常的所見所聞,雖然我們每天仰望著同一片天空,捕捉同一片雲彩,但因為每個人閱歷的不同,心中也有不一樣的感受。譬如黃昏時低垂的夕陽,在公園玩耍的孩子會依依不捨地與小夥伴道別,在父母的催促聲中踩著被夕陽拉長的影子回家;對孩子來說,夕陽表示回家的提醒。高中生揹著沉重的書包,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家,心中充滿無力感和對未來的迷茫,此時那掛在天邊的夕陽只是無聲的陪伴,以金色的光芒鋪滿漫長的前路;對高中生來說,夕陽是對疲倦身心的撫慰,是茫茫前途的陪伴者。同一抹夕陽之所以帶來不同的感受,是因為生活境遇的不同,人類無法被設定思想,對事物的看法也截然不同,這是以程式為動力的機器永遠無法學會的。

對生活的感知因閱歷而不同,而感知生活的方法來自於對周遭的觀察和用心體會。在瑣碎的生活中尋找那些枝微末節的小事,像是花開花落、盆栽裡冒出的新芽、透過樹葉投射出的搖曳光影,甚至是輕拂過臉龐的一縷微風,都是組成生活的碎片。而試著去詮釋或將心情投射在這些碎片中,才打造了豐富的思想,也才能從事創作、演說、與人交往等行為。而AI不過是人類科技創造的產物,無法進行獨立思考和感知這個世界,更別說想要與人交流了。再精細的機器都無法替代人類對生活的感知和體會。

AI無法取代人類對生活的感知,機器依靠程式灌輸知識和行為模式,卻無法用心體會世界的一草一木,無法獨立思考,更無法培養人際關係。(陳*姍)

歡迎小朋友們一起加入🐸小蝌蚪寫作文🐸線上或實體課程!

歡迎小朋友們一起加入🐸小蝌蚪寫作文🐸線上或實體課程!

傑出 小蝌蚪寫作文粉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蝌蚪寫作文的沙龍
40會員
305內容數
高中作文教材,適合高中作文課 作文補習班 作文家教,也適合高中生自學。建議每週上課一次,規律寫作。題目設計配合季節 節日 校園活動 時事等,循序漸進,以議題逐步表達自己的感受,建立自我想法,進而開啟對社會 對世界的關心。
2025/02/17
本文探討擬社會互動的特性、優缺點及因應之道。擬社會互動為缺乏實際互動的單向虛構互動,公眾人物透過不對等訊息影響粉絲認知,可能造成正面(激勵、樹立楷模)或負面(失去判斷力、社會對立)影響。文章建議個人應小心分辨訊息真偽,公眾人物應言行一致,以減少負面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本文探討擬社會互動的特性、優缺點及因應之道。擬社會互動為缺乏實際互動的單向虛構互動,公眾人物透過不對等訊息影響粉絲認知,可能造成正面(激勵、樹立楷模)或負面(失去判斷力、社會對立)影響。文章建議個人應小心分辨訊息真偽,公眾人物應言行一致,以減少負面影響。
Thumbnail
2025/02/13
五十二赫茲的鯨魚因其獨特的發聲頻率而無法與其他鯨魚溝通,文章以此為引,探討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五十二赫茲」,可能不被理解,但卻是其獨特且珍貴之處。文章透過四位高中生的故事,展現了他們各自的獨特性,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並擁抱自己的與眾不同。
Thumbnail
2025/02/13
五十二赫茲的鯨魚因其獨特的發聲頻率而無法與其他鯨魚溝通,文章以此為引,探討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五十二赫茲」,可能不被理解,但卻是其獨特且珍貴之處。文章透過四位高中生的故事,展現了他們各自的獨特性,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並擁抱自己的與眾不同。
Thumbnail
2023/12/25
從圖表分析,動作冒險、奇幻想像、恐怖驚悚是前三大受民眾喜愛的影劇類型。我發覺這三者皆有「背離現實,天馬行空」的共同點。現實中沒有冒險打鬥的機會,亦無符合我們想像的神奇世界,更無刺激的驚悚故事。人們在觀賞這些類型影劇的同時,也在逃離現實,追求與欣賞不可能成為真實,卻非常真實的影劇演出,藉此得到心靈慰藉
Thumbnail
2023/12/25
從圖表分析,動作冒險、奇幻想像、恐怖驚悚是前三大受民眾喜愛的影劇類型。我發覺這三者皆有「背離現實,天馬行空」的共同點。現實中沒有冒險打鬥的機會,亦無符合我們想像的神奇世界,更無刺激的驚悚故事。人們在觀賞這些類型影劇的同時,也在逃離現實,追求與欣賞不可能成為真實,卻非常真實的影劇演出,藉此得到心靈慰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許多重複單調的工作,以肉眼可及的速度,不斷的能夠被機器人取代,許多人因此活在焦慮之中,甚至認為自己該躺平。本文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來的,論說人之所以為人的波瀾壯闊與慷慨激昂,冥冥之中能夠指引一條道路。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許多重複單調的工作,以肉眼可及的速度,不斷的能夠被機器人取代,許多人因此活在焦慮之中,甚至認為自己該躺平。本文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來的,論說人之所以為人的波瀾壯闊與慷慨激昂,冥冥之中能夠指引一條道路。
Thumbnail
面臨機器取代人類的時代,許多工作已不再需要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勝任,只需向冰冷的機器輸入既定的程式,由符號組成的編碼就像血液在體內流竄一般,帶動整部機器依照早已被設定的模式行動,與人類相比,做事更加精確也好控制。但我認為,即使機器如何進步,都始終無法取代人類的能力是──對生活的感知。 人類對生活的感知來
Thumbnail
面臨機器取代人類的時代,許多工作已不再需要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勝任,只需向冰冷的機器輸入既定的程式,由符號組成的編碼就像血液在體內流竄一般,帶動整部機器依照早已被設定的模式行動,與人類相比,做事更加精確也好控制。但我認為,即使機器如何進步,都始終無法取代人類的能力是──對生活的感知。 人類對生活的感知來
Thumbnail
2023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科技時代, 面臨新時代來臨人們總會感到一陣慌亂, 分享一些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3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科技時代, 面臨新時代來臨人們總會感到一陣慌亂, 分享一些我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隨著時代更迭,AI的功能也日益更新,人工智慧也已經成為現今最備受矚目的焦點。而AI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幾乎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之一。在這充斥著AI的世代,讓人們也不禁開始思考人工智慧對我們的利與弊。
Thumbnail
隨著時代更迭,AI的功能也日益更新,人工智慧也已經成為現今最備受矚目的焦點。而AI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幾乎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之一。在這充斥著AI的世代,讓人們也不禁開始思考人工智慧對我們的利與弊。
Thumbnail
「你趕上機器人的潮流了嗎?」 「最新使用AI機器人的方法、必學!」 ​ 這個起手式有沒有很熟悉?(下標題職業病😅) ​ 今天我並沒有要分享怎麼使用AI機器人,雖然我用了一陣子發現它真的太方便到讓我懷疑人腦是否要集體退化了🥲。 ​ /// 昨天晚上在和一位朋友聊天,當我們聊到AI能不能取代我們專業
Thumbnail
「你趕上機器人的潮流了嗎?」 「最新使用AI機器人的方法、必學!」 ​ 這個起手式有沒有很熟悉?(下標題職業病😅) ​ 今天我並沒有要分享怎麼使用AI機器人,雖然我用了一陣子發現它真的太方便到讓我懷疑人腦是否要集體退化了🥲。 ​ /// 昨天晚上在和一位朋友聊天,當我們聊到AI能不能取代我們專業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人類的思想作品,是很直觀的。 究竟是原創還是改作,甚至,就是大剌剌的重製,其實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有沒有覺得跟~~很像,搭啦,沒錯,副歌完全可以接吧XD 學問絕對不等於學位,眾所周知,學位取得的動機有百百種 真正為了鑽研特定理論甚至新創概念的人,在元宇宙的未來世界 只怕會越來越少,因為人類必須達到再次
Thumbnail
人類的思想作品,是很直觀的。 究竟是原創還是改作,甚至,就是大剌剌的重製,其實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有沒有覺得跟~~很像,搭啦,沒錯,副歌完全可以接吧XD 學問絕對不等於學位,眾所周知,學位取得的動機有百百種 真正為了鑽研特定理論甚至新創概念的人,在元宇宙的未來世界 只怕會越來越少,因為人類必須達到再次
Thumbnail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Thumbnail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Thumbnail
我認為還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 「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 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Thumbnail
我認為還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 「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 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Thumbnail
明天,我就會被機器取代? 今天看到一本大前研一的書日本の論点2020~21>,其中特別篇裡面提到... Special 03 翻譯成中文的大意是教育學子養成AI無法取代的技能 問題是AI到底無法取代哪些人類技能? 有人說是藝術思維。 可是在一個名叫「伊亞穆斯」......
Thumbnail
明天,我就會被機器取代? 今天看到一本大前研一的書日本の論点2020~21>,其中特別篇裡面提到... Special 03 翻譯成中文的大意是教育學子養成AI無法取代的技能 問題是AI到底無法取代哪些人類技能? 有人說是藝術思維。 可是在一個名叫「伊亞穆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