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人不捐口罩就是不道德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真酷,根據經濟部數據,台灣每日的口罩產能為188萬副,十個台灣人一天還分不到一副,然後中國時報今天幾則新聞是:

「只能帶250個口罩出境?台商痛批可惡。」

「政府限制口罩出口,范瑋琪疑爆粗口譙蘇貞昌狗官。」

「出境限帶5盒口罩,楊培安:綠色恐怖已經懶得演了。」

「小S轉發口罩文怒批:不互相幫助不是人類該有行為。」

單就口罩這件事來說,台灣人自保尚且不足,那為什麼這些人還認為台灣人應該冒著危險,把自己用都不夠的口罩送給中國人?

道德上有所謂的親疏現象,這很容易理解,人總是願意幫助跟自己更親近的人勝過幫助疏遠的人,另外, 還有所謂的距離現象,在一次道德實驗中,學者架設了一個場景,讓受測者能如同身歷其境般想像自己正處在一個開發中國家度假,不幸地在度假期中,這個國家受到颱風嚴重的侵襲;對照組條件都一樣,只是受測者人不在度假,而是由身在災區的朋友,透過視訊了解到該國的受災情況。

在實驗中,受災方式、提供幫助的方式都一樣、受害對象也一樣是外國人,但當身處受災區時,68%的受測者認為自己有義務提供幫助,若是身在遠方,只有34%的受測者認為自己有道德義務要幫忙。

因為小S、楊培安及范瑋琪這些人都在談論道德,我們就不考慮中國是他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而單純從道德的角度切入,這些人跟中國人比較親近又身處中國,導致他們某種程度上認為中國人比台灣人重要,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表示這是道德的。

道德關係到生命及量力而為,理論上生命不會因為遠近親疏有差別,但實際運作上,我們不可能真正把遠方的陌生人,當成自己身邊的親人一樣看待,媽媽跟陌生人掉到海裡你一定是先救媽媽,你認同台灣就會先救台灣人,認同中國就會先救中國人,如果你要強調普世平等的生命價值,那應該先反問,為何中國要反對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連最基本的平等尊重都沒有,就要台灣人捨近救遠、捨親救疏?憑什麼平日我們受盡欺凌,出事就要我們當聖人?

再來是量力而為的部分,綜觀中國過去幾次大型災難,全世界捐款最多的都是台灣,在我們行有餘力時,台灣人根本就是以德報怨的楷模,但現在情況並不是這樣,雖然媒體不報,但實際生活在台灣的人都知道要買到一盒口罩並不容易,許多藥局都直接在門口貼上口罩售罄的告示,只能期待過完年開工後情況能舒緩。

就跟親疏平等的道德只存在理論可能一樣,不量力而為的道德也不可能持續,例如小S覺得她姊夫汪小菲在日本買了一萬副口罩很了不起,但如果你認為台灣人用不了這麼多口罩,應該盡量把口罩捐往災情嚴重的武漢,那同樣邏輯,汪小菲也用不了這麼多錢,為什麼汪小菲只捐一萬副?甚至每一個過年還在吃年夜飯大餐的中國人,按照不量力而為的道德標準,他們應該是簡單吃個饅頭,然後把剩下的錢捐出去不是嗎?你能夠指著吃年夜飯的中國人說他們可惡、垃圾、不道德嗎?

說穿了,小S、楊培安及范瑋琪這些人的道德標準從來不是標準,只是一種自私的舉動,當他親近的、他認同的中國有需要時,全世界就應該幫忙,你留一點點力都是不對,台灣人甚至要把自己都用不夠的口罩捐出去才可以;但更親近的人,例如自己的姊夫捐一萬副就是不得了的善舉,如果按照他們看待台灣人的那種標準,汪小菲除了維持生命必需的金額之外,其他家產都該捐出去不是嗎?他們自己呢?套一句486先生的話,要捐不會自己捐?

當我說這些人自私時,是因為他們要求台灣人做的事情,是全世界包含他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但他們卻可以理所當然地把我們當成奴隸般,要求台灣人跟台灣政府為他們做這個做那個,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也能回報台灣人一些什麼。這些人談論道德,是因為除了立一個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之外,他們根本沒有理由可以批評台灣政府,到底為什麼我們要忍受這種無理的要求?生在台灣長在台灣,你要親近一個連世界衛生組織都不讓我們加入的國家都已經沒什麼人怪你,你還要反過來要求我們?還要講道德?我才奇怪你們的道德觀到底有多下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司成-avatar-img
2020/01/30
这个文章太长了。作为一个在大路活了很多年的人,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如果大量捐口罩,会被各种有关部门扣押(就是抢劫了),如果零散快递,则会被快递员私卖。 在大陆捐东西是个技术活,能识别出来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并且捐助到他手里,花费的成本比东西本身代价高很多
蒋蓓蓓-avatar-img
2020/01/29
对不起,你搞错了,不捐是不作为,本来捐了就是情谊,不捐也无可厚非。而禁止出口口罩这一举动...... 台商会不知道武汉人民更需要口罩吗,我虽然不喜欢发国难财的人,但是至少商人会寻觅商机,让更多的口罩流入更需要口罩的地方。
劉進輝-avatar-img
2020/01/28
謝謝你的分享,扯...真的很扯,自己都說在臺灣民眾都買不到口罩了,同時又怪臺灣不出口口罩是什麼邏輯啊... 剛剛又看到楊培安經紀人呼籲說「不要用政治凌駕於生命之上」,WTF?本來就不是因為是中共才不捐,是我們自身難保加上對方明明有能力自救,是中共政府選擇隱瞞才導致這個情況,不救要被罵,救了以後對方有尊重過我們?真的是要臺灣當聖人耶,要扯到政治講「綠色恐怖」也是楊培安自己 看到范范的新聞就覺得扯了,楊培安這個真的是有氣到...還有蔡正元呼籲中共「回敬」的發言,這些人到底在打什麼算盤啊...氣氣氣氣氣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疫情下的心病,還要心藥醫,而這心藥,或許,還是人類的精神產物。在我的大專生專題研究〈親親而仁民?華人雙元孝道信念對利他行為的影響:同理心的中介效果〉裡,我曾引用日裔美籍政治學大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觀點,解釋群體心理、社會文化層面的力量如何幫助台灣獲得突出的防疫成就。
Thumbnail
疫情下的心病,還要心藥醫,而這心藥,或許,還是人類的精神產物。在我的大專生專題研究〈親親而仁民?華人雙元孝道信念對利他行為的影響:同理心的中介效果〉裡,我曾引用日裔美籍政治學大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觀點,解釋群體心理、社會文化層面的力量如何幫助台灣獲得突出的防疫成就。
Thumbnail
網路鄉民對防疫期間外出旅遊的譴責,涉及亂扣帽子,而且其思考也有欠周延
Thumbnail
網路鄉民對防疫期間外出旅遊的譴責,涉及亂扣帽子,而且其思考也有欠周延
Thumbnail
2020 疫情爆發也帶起了一波「口罩之亂」,當時台灣社會對於是否該捐贈口罩有不同看法。本文整理了台灣 2020 的防疫時間軸、西方學者對亞洲防疫措施的看法,並試圖從政治哲學的角度探討,口罩捐與不捐是否符合「人道主義精神」?
Thumbnail
2020 疫情爆發也帶起了一波「口罩之亂」,當時台灣社會對於是否該捐贈口罩有不同看法。本文整理了台灣 2020 的防疫時間軸、西方學者對亞洲防疫措施的看法,並試圖從政治哲學的角度探討,口罩捐與不捐是否符合「人道主義精神」?
Thumbnail
幼稚病台灣 武漢病毒爆發三個月後,台灣的國際能見度看似大幅提升;但在這種能見度之下所呈現的台灣形象,卻是我個人完全不會欣賞的模樣。直白點說,如果是別的國家呈現這種形象,而我是被動的從媒體上知道相關訊息,我想我會覺得它就是一個人民普遍都得了「幼稚病」的小中國。
Thumbnail
幼稚病台灣 武漢病毒爆發三個月後,台灣的國際能見度看似大幅提升;但在這種能見度之下所呈現的台灣形象,卻是我個人完全不會欣賞的模樣。直白點說,如果是別的國家呈現這種形象,而我是被動的從媒體上知道相關訊息,我想我會覺得它就是一個人民普遍都得了「幼稚病」的小中國。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陳時中部長那一句「同仁大家都這麼努力」著實感動了我,因為他在意的,是那些最辛苦的無名防疫英雄,他希望的,是所有的努力,能換來一位又一位健康返國的台灣人,他淚光晶瑩的眼中,滿滿的都是別人,沒有他自己。 在開口閉口就是升官發大財的此刻,這種典範更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陳時中部長那一句「同仁大家都這麼努力」著實感動了我,因為他在意的,是那些最辛苦的無名防疫英雄,他希望的,是所有的努力,能換來一位又一位健康返國的台灣人,他淚光晶瑩的眼中,滿滿的都是別人,沒有他自己。 在開口閉口就是升官發大財的此刻,這種典範更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