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當初要去中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以前年輕時,曾與大學朋友抱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自2008年開始,連續3年參加了學校的中國參訪交流團,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與”中國人”這個廣大的概念,那時匯率是在3.8~4之間,絕對是進場布局的好時機,那時也剛開始開放中台兩地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機會。我身旁有一名同學利用了這個時機,在學歷沒有均等實力下,利用中國優惠台灣學生的機會,用”特殊”的方式上了排名前面的大學。


過不久她放假回台,恰巧遇上太陽花學運風潮,她在臉書上針對此發表的種種”看法”,帶著一種”我可是看過了五湖四海”、”我可是去了對岸競爭激烈的環境過水來的”、”台灣的小朋友們很可憐,你們要多讀書”的高級知識分子優越感。


想當然爾,在她的臉書上掀起了一陣口水戰與激烈筆戰,承受不住地她刪掉留言也封鎖了許多人,包括了許多與她意見不合的人,認為她太偏激、太高傲等等之類”中性意見”,也包括了我。


我不覺得可惜與她之間的友誼,也不會”小聰明”地覺得必須特別經營她這個人脈,因為一直以來,她在臉書上所呈現的形象都是”報喜不報憂”的自我膨脹炫耀感,且自從去了中國這個大池過過水,自我膨脹地更自以為了,也更看不起人了。


我看了覺得很刺目,但更強烈地感受到她的”燦爛未來留學之旅”讓她的自我膨脹變得更迷失,已經漸漸不是當初我的那個朋友了。失去了「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意義,連友多聞都不算了,因為她只接受並看得見”她所認為的菁英世界”。


當時2008年第一次去”大國”的自己,坐在遊覽車上的我,看著車子在北京城裡穿梭,街口風景一個接著一個撲面而來,每個街口的路景深都又遠又長地看不到天際,我開始心慌,一直以來,在台灣被隱約灌輸的觀念就是:「中國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這個對手,好深好大。


我感到自己好渺小,來自台灣的自己和母親台灣,相比之下好像沒有平等對抗的未來。我對未來的台灣、自己的未來感到憂慮、緊張。


那,我又為什麼沒有去呢?

時間來到2018年,近期因為參與讀書會讀到李笑來老師的書,我開始關注周邊的”邏輯思維”與”得到”等商品,讓我驚覺地是,中國演化的速度超出我預期快且準,它是一個巨大的有機體,它跳過了很多我以為演化必須經過的步驟,長出了它自己的東西。

但很可惜的是,從最近新冠狀病毒的防治來看,它其實尚未成熟到夠格。縱使近年來中國雖然經濟大耀進,但實則距離成熟還有很大的一段路。因為過度快速且激進的演化,因此忽略了很多成熟國家成長發展裡應該要經歷的階段。

(2020後記:當初在北京時就已有感覺,那就是這個城市的公衛系統建設並不如台灣成熟,無論是路面排水、地下水道或是廁所都是,只要一下大雨就淹,而公衛系統實則是人口成長的基本指標)

那時候的我躊躇滿志,但是老實說,我並沒有把握,未來的自己在對岸會不會長出我理想中的自己?

我那時對於投資、金錢、教育、願景規劃等自我覺察的觀念還未覺醒,還封閉在原生家庭與一路上來的升學體制裡,一下子到了超大環境裡的小魚,可能就迷失了自己的本質。

看到他人盲目地追隨赴國外“洗經歷〞潮流卻長歪,在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時,可能早已經被中國這塊大餅給噎住了。



假設我去了,我很有可能現在就搭上創投列車、搭上電商互聯網大發展時代、遇上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40年光景


但是我就有可能長不成我現在的自己,可能沒有現在的覺察,可能沒有辦法辨析現象與本質,因為錢來的比在台灣賺的容易,沒有金錢覺察與配置觀念等等


沒有機會去覺察我的人生中,到底什麼是我想追求的本質,抑或只是被搭上中國熱潮現象所迷惑並與之追逐?


而且,以我青春這麼衝的個性,這麼喜歡寫文章批判種種現象的青春年少,也許在袤大的對岸,早就被關切”處理”掉了。


隨著年歲漸長,現在的感覺是:沉穩地臣服冥冥之中的種種,不會再可嘆與可惜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地懊悔,相反地,反而更關切當時決定”沒有去那裏發展”的隱性心思,其實,自己可能已經替自己,做出了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屬於我的池塘,可能不在這裡。


以平常心來面對任何人與對手,
了解自己的本質與生命中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
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戰場,
是我後來在台灣的十年裡學到最重要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六叔觀察站-avatar-img
2020/02/22
去大陸的經驗跟去先進國家是不同的,我去讀書一趟、去工作一趟,兩趟的結果都是 "不適應" ,這種 “外人” 的角度反而讓我有了很多觀察,而這些觀察通常是讓對岸朋友不快。 這種去了大陸覺得台灣一切爛的人我有遇過,個人覺得這種言論其實是帶著沉重的自卑,中國是個很大的量體,而台灣人不多能認識它,所以他們對台灣說話時, “啊!你不懂啦!” 這語句讓他可以尊榮一下。 有趣的是,通常這樣的人自己也是不懂的,我聊過一些,鑽到最深處他會承認他的深深自卑。 這鄰居就在我們地理上幾公里處,台灣人去認識他們是應該的,當遇到什麼狀況時也能判斷。
林佳儀 Lin ChiaYi-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2/24
恩恩~同意!
.-avatar-img
2020/02/17
北京有好多好多像你朋友那樣的台灣人,去了以後變成那種在當地瞧不起大陸人的台灣人;回到台灣也看不上台灣人的人。我自己也到北京大學讀過碩士,也搭上了互聯網最熱的那幾年在行業內工作,在去年決定回台灣了。正因為在北京生活過,終於發現了自己要追求的生活是甚麼樣子,而所要追求的生活,中國大陸是給不起的,不管他是多麼龐大的經濟巨獸或發展多麼快速或牛逼的產業大佬多麼多。正因為在北京待過,所以更愛台灣! 希望一起為台灣這片土地貢獻微薄的努力!
林佳儀 Lin ChiaYi-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2/24
謝謝妳的意見回饋!!
avatar-img
林佳儀 Lin ChiaYi的沙龍
80會員
75內容數
2017年初,因為感情受傷的關係,我透過研讀心理學、自我書寫等療癒與探索,進行了"情緒覺察"的修煉與覺醒課程。 學習以同理心的視野了解他人,並策略性的挑選與採取適合應用的情緒策略來對應情境。 提供優質的文章與音頻內容,轉換思惟的情緒教育,協助大家提升情緒健康,提升情緒作業系統。 幫你整理出伴隨情緒,活出真實生命的方法。
2022/08/15
今年的五月,我自費去進修了防災士課程, 老實講在上這門課之前,我並沒有想要成為防災士,之所以會決定要進修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起源於我去年有名交往對象,因為擔心當時身處的台灣,被對岸攻打發生戰爭而決定提早離開返回自己的國家,我們也因此分手。只喜歡當事情發生時被”解決”的快感,
Thumbnail
2022/08/15
今年的五月,我自費去進修了防災士課程, 老實講在上這門課之前,我並沒有想要成為防災士,之所以會決定要進修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起源於我去年有名交往對象,因為擔心當時身處的台灣,被對岸攻打發生戰爭而決定提早離開返回自己的國家,我們也因此分手。只喜歡當事情發生時被”解決”的快感,
Thumbnail
2021/10/12
【入門篩選】 隨著越來越多人申請,莉雅請了小優來幫忙篩選適合的人。 一開始小優不懂得篩選,曾經讓太多想嘗試的人一次進來園區,前一梯的人下午還沒走,下一梯的人就到了,這讓公共空間瞬間爆滿,引來了些抱怨,我只好拿出露營帳篷應急,有的人反應快,自行拿出裝備,在我們原先就有的露臺搭了天幕與蚊帳,自己裹著睡
Thumbnail
2021/10/12
【入門篩選】 隨著越來越多人申請,莉雅請了小優來幫忙篩選適合的人。 一開始小優不懂得篩選,曾經讓太多想嘗試的人一次進來園區,前一梯的人下午還沒走,下一梯的人就到了,這讓公共空間瞬間爆滿,引來了些抱怨,我只好拿出露營帳篷應急,有的人反應快,自行拿出裝備,在我們原先就有的露臺搭了天幕與蚊帳,自己裹著睡
Thumbnail
2021/10/12
【蜂巢的位置被人發現了】 可能是因為處於鄉間,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人煙稀少,剛開始申請來社區的人很少,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區的人數就開始成長,從停滯好一段時間的55人,開始慢慢爬升到將近約80人。 小優將關於我們環境介紹的影片剪輯好,給莉雅看過覺得沒問題之後,就放上網路。剛開始,聽說點開來
Thumbnail
2021/10/12
【蜂巢的位置被人發現了】 可能是因為處於鄉間,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人煙稀少,剛開始申請來社區的人很少,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區的人數就開始成長,從停滯好一段時間的55人,開始慢慢爬升到將近約80人。 小優將關於我們環境介紹的影片剪輯好,給莉雅看過覺得沒問題之後,就放上網路。剛開始,聽說點開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他鄉遇故知本是一件樂事,但出了國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原來台灣人並不會善待台灣人。
Thumbnail
他鄉遇故知本是一件樂事,但出了國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原來台灣人並不會善待台灣人。
Thumbnail
最後,有一些在中國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政治,在中國的生活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往往能得到很多在家鄉沒有的好處,我們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都選擇長期留在那,對我來說卻是很值得憂心的。
Thumbnail
最後,有一些在中國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政治,在中國的生活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往往能得到很多在家鄉沒有的好處,我們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都選擇長期留在那,對我來說卻是很值得憂心的。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在中國的差別: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Thumbnail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在中國的差別: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Thumbnail
慚愧,拖稿拖了一個月,趕在拖更久之前算是把這篇生出來了。 上一集講完客觀因素,這集接著講我留美時期、朋友圈中比較多中國人的主觀因素。 都說是「主觀」,也就代表以下言論都是我的個人想法,不代表所有群體,也不適用於每個人的經歷。同為台灣人,很大部分的留美生的交友圈也是台灣人為主,所以這裡所講的,都是我的
Thumbnail
慚愧,拖稿拖了一個月,趕在拖更久之前算是把這篇生出來了。 上一集講完客觀因素,這集接著講我留美時期、朋友圈中比較多中國人的主觀因素。 都說是「主觀」,也就代表以下言論都是我的個人想法,不代表所有群體,也不適用於每個人的經歷。同為台灣人,很大部分的留美生的交友圈也是台灣人為主,所以這裡所講的,都是我的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
Thumbnail
以前與大學朋友抱怨,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憶起自2008年開始,連續3年參加了學校的中國參訪交流團,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與”中國人”這個廣大的概念,那時匯率是在3.8~4之間,相比於現在絕對是進場布局
Thumbnail
以前與大學朋友抱怨,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憶起自2008年開始,連續3年參加了學校的中國參訪交流團,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與”中國人”這個廣大的概念,那時匯率是在3.8~4之間,相比於現在絕對是進場布局
Thumbnail
前幾天與大學朋友抱怨,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以平常心來面對任何人與對手, 穩固自己的心,了解自己與本質, 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戰場,而不是盲目追隨潮流長歪,是我後來在台灣的十年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Thumbnail
前幾天與大學朋友抱怨,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以平常心來面對任何人與對手, 穩固自己的心,了解自己與本質, 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戰場,而不是盲目追隨潮流長歪,是我後來在台灣的十年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Thumbnail
因爲投資事業,我經常在亞洲各地四處跑,認識的許多台灣朋友到中國大陸定居。就我所見,這些從台灣移居中國大陸的朋友,不論原籍,大概可約略歸納為三種類型。
Thumbnail
因爲投資事業,我經常在亞洲各地四處跑,認識的許多台灣朋友到中國大陸定居。就我所見,這些從台灣移居中國大陸的朋友,不論原籍,大概可約略歸納為三種類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