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成為只能救火的防災士,更需要統合各行業經驗的危機規劃力】 2022 防災士上課心得

2022/08/1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前言
有件事,放在我心裡好久了,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最近有幸讀了余英時先生與顏擇雅女士含金量很高的文章之後,我思考了之後覺得還是要撰文表達,特別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在危機的事前預防,如果不在事情發生前發表文章喚起意識,那這篇文章的存在意義何處呢?
今年的五月,我自費去進修了防災士課程,老實講在上這門課之前,我並沒有想要成為防災士,之所以會決定要進修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起源於我去年有名交往對象,因為擔心當時身處的台灣,被對岸攻打發生戰爭而決定提早離開返回自己的國家,我們也因此分手。
我這才驚覺原來我的國家台灣,在別國眼中竟然被認為是可能發生戰爭的地區之一,而當時除了這名對象以外,在我的同溫層裡,很少人有認知到這層危機的嚴重性。
我原先也覺得這種危機感多餘,甚至周遭人對於危機的無視,只有自己提早規劃,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與鼓勵,感覺很孤單,直到我在《關於情緒|覺察力,看懂那隻不會叫的狗》這篇文章裡,提到今年初我去公部門面試的經驗,當時所提問當疫情發生時,工作人手的調度如何準備的問題,這個問題被面試官認為不重要而拒答,四個月後危機發生。
這種事後返回去看的感覺,有點像是自己不小心當了說出預言的女巫,但其實我並沒有那麼神通,只是不小心點出了部門體制裡忽略的風險管理不足
雖然我已經無法得知對方忽略這個風險的代價為何,我只能猜想他是否會後悔,當時忽略去面對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把管理債延續到了以後才爆發,卻不把這個問題事先演練(但對方自己是不會承認的)。
我們都聽過一句格言:重要的事很少是緊急的,緊急的事很少是重要的。“What is important is seldom urgent and what is urgent is seldom important.” ~ 艾森豪 (艾森豪矩陣創辦人,兼第 34 任美國總統)
這常見於管理學分派與處理事情上的判斷,但是知道歸知道,真正實際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台灣社會是一種群眾普遍對風險管理、危機意識較為薄弱的社會,當然這種感覺是對比出來的,前幾年我剛從國外回來時,就隱約覺得有種落差感。
我自己觀察台灣人的民族性或文化,很喜歡臨場反應靈巧、善於救火的人,但不喜歡因為擔心火災、提早預防的人,這可能跟台灣人的產業發展、養成教育有關。

當事情發生時,

只喜歡當事情發生時被”解決”的快感,

即使這件事情,

可能原本就可以提早預防、不必發生。

因為這種偏見性的喜歡,在我們的教育裡不講究事前規劃、也不喜歡對預防性的東西討論或多元想像,也因為沒有準備規劃的習慣與教育,覺得”預防壞事情發生”的規劃,很多餘、浪費,沒必要花時間去煩惱。
不會啦~不會發生啦~
我沒去過歐美,但去過被歐美文化影響過的澳紐,在那裏接觸到歐美移民,在跟那裡的人們有過合作工作的經驗,接觸到他們的想法之後,我發現他們非常講究”事前規劃”與”設想行動關係邏輯”,並且在實際行動前,會去設想當作此行動時,可能會影響到什麼事的發展、影響什麼人的行動,這是一種連帶關係的邏輯考量。
除了邏輯以外,他們也有著自主性的判斷膽量,當發現對方邏輯不嚴謹、行動理由與步驟不夠確實,work no smart,他們就有膽量拒絕參與,絲毫不會把參與行動跟不得不參加的"人情味"搞混在一起。
今年的夏天終於拜訪了銅鑼灣書店,我參加顏擇雅女士主講關於余英時先生的書籍分享會時,被當時她一句”深層的力量”關鍵句給打醒。
我聯想到,原來”忽略預防”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這個心態在偏安、同質性很高的公務體系裡很常見,但偏偏影響大家很多的事務,卻是要藉由這些偏安心態、容易無視風險預防與管理的部分公務體系之手。
眼不見為無,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見,因著這種偏見,我們會覺得什麼東西沒看見就代表不存在,這是身而為人所演化出的感官能力,雖然能幫助我們偵測、辨識環境中的物體,至於感官無法察覺的東西,人就不容易注意到其存在了。但這也讓人們容易嚴重低估預防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為什麼事先預防很重要?
“很多問題在你馬上解決時都是小問題,但當你讓它們來來回回時,它們就會開始變成巨大的衝突。"
關於情緒|正確辨識情緒與風險,才能擁有積極面對的心態這篇文章裡,我發現很多人誤解了「對風險擔心、焦慮」「想像風險與確實準備面對」。
正確的面對心態,應該是接受災難來時的不確定性,知道自己還不足的事。並不是焦慮地恐慌未來,也不是用假裝看不見的假正面希望來取悅自己,而是正確善用想像情境計畫,各個情境可能發生的風險與成本。
最可怕的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最後還是發生了更可怕的事,知道自己不知道,但選擇假裝不知道,但還是發生了。
在今年年中,我在進修完大人學的流程與跨部門溝通課程之後,剛好發現這課程上學到的精華,可以應用到防災士課堂上避難所營運 (HUG)遊戲的的營運規畫上。
避難所運營遊戲是種紙牌桌遊,藉由假想災難發生的情境,避難所將如何成立、營運與維繫下去,這個紙上遊戲雖然跟現實有點距離,但不失為想像情境的一種教學手段。
在這個遊戲裡,我不小心覺察到一個體悟,很殘酷但是很真實。
在演練避難所營運 (HUG)遊戲裡時,我們團隊內的有位成員表明希望有能力建構避難所的人讓他們先進來幫忙建設(這是很正常的反應,我也有)經她一提醒,我突然意識到難民就是流入進系統的資源,例如無傷、有行動能力的難民就是可運用的人力資源。
當遊戲一開始,災難情境發生時,代表難民的紙牌一窩蜂地卡在報到處想進來避難所時,因此擁有醫療、翻譯能力、無傷壯丁等就被我們納入優先近來的考量;反之,狀況比較複雜的需要照護、特殊要求的人就被我們排的順序越來越遠,最後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安排。難民的離開就是流出系統的資源,死亡、無法行動的傷患、因為特殊要求無法運作的難民。不單是人力,物資、設備也是,物資進料量應足以支付支應系統運作的日常運轉所需。
課後,我自己回想當初成立避難所的目標定位應該更為明確:
1.確立目標:例如避難所的存在目標,是短期接收的中繼站,還是要邁向成為大型避難與資訊的流通站。
2.將抽象的存在目標轉換可確認的具體清單
3.讓上述的清單提供在決策時的方向感,藉由清楚的定位才能知道避難所存在的目標與功能為何,也才能決定資源與人力的安排與使用。(同時公布希望達成的最終結果,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目前進度)
在《目標:簡單而有效地嘗試管理》提到了侷限理論:任何可以管理的系統永遠都受限於至少一項的侷限因素,如果可以認出這個因素,進而消除因素,就有可能增加系統的產出,最重要的是跟著系統流程一起流動,循環修正,重新以清單評估。

這篇文章主要希望提供幫助給想了解防災士相關課程的朋友。因為在上課前,我在網路上嘗試搜尋別人上完課的心得,發現能夠找到的資料很少,心得也很少,回饋也零零散散地不成系統,讓我看了很頭痛。
當然我自己在官網查了關於防災士的定義指參與本要點所定防災士培訓課程並取得合格認證,自主性協助各級政府或防救災相關團體,依相關法令辦理相關防救災宣導與救助工作,或自主推動防救災工作者。
然而,我上完課的感覺,就是目前政府對於防災士的實際可應用在哪裡的定位不清,因為定位不清,考完的意義不明,這也是最可惜的地方。受過訓練後的防災士到底可以去哪裡發揮實際作用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對防災士的定位要清楚,才能分派到需要的地方,或讓防災士知道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可以去哪裡被應用。
要推行防災士就不能讓防災士當意外發生時才想到要動員的義工,這根本就沒有真正發揮到防災士”預先規劃與受訓”的功能。這是政府需要再精進防災士制度的地方,至於裝備等部分,平時有些要花錢的部分,身為資源最多的政府總不可能叫民間的個人防災士自掏腰包,但也因為前述所講定位不清的問題,需要裝備資源時不知道要去哪裡要求。
我比較建議的是活用防災士這個背景可能來自五花八門的人員,例如做過賣場管理的人對物流、營業場所如何控制人流出入等較為熟悉、做過物流運輸的知道哪裡可能有空間、調度等等。這些都仰賴事前對職業角色的能力與定位清楚、正確分派的方法來達成。當天課後,我看到目前台灣很多該做的議題都還有改良空間,包括避難所的人員功能應用與空間安置、物資流通分配與管理,所與所的資訊、物資流通與資訊分享與合作等等(關於避難所管理不足的覺察意識,我是在上完壯闊台灣 #iCanHelp — 緊急應變課程,課堂上聽到怡農提到,特地留心觀察)
光只是從軟性管理這方面思考,就會發現不光是硬體,連人員管理都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間,更何況是現在許多人尚未有意識要去做這件事的重要。
以上羅列這些問題,我在當天課程的討論裡都隱約看到模糊的雛形,雖然在課堂上可能受限於當時的時間與空間限制,沒有深入地繼續討論下去,這些領域在台灣都還算是個起頭,目前還沒有非常成熟的流程模式可供複製與持續改良(這方面,可能信念強大的慈濟成員,動員起來的組織化規模都比政府成熟許多)
我自己看法,台灣在防災管理的這塊領域,軟性力量例如管理團隊的方法與流程安排等知識與應用熟練目前都還不足,而近年來,未來天災人禍的機會隨著氣候等環境惡化而大幅增加,人們反應與喘口氣好好思考改善的時間只會逐漸減少。
然而,這也是種未來的商機,這種氣候影響大範圍深遠,大家對防災管理的重視只會更多。
至於要不要特別去考防災士證照?我比較建議先考其他的急救證照,例如BLS、ETM1等,但如果是想增強瞭解在災害來前如何管理的知識體系,這當然是好事,我本身覺得考完之後會較知道系統化地去蒐集資料、覺察到問題,但實際上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要靠實際有機會操作增加經驗與反應速度。

為未發生的危機做預防,這叫風險管理,
對已發生的危機做應變,這叫危機處理,
對已造成的損害做停損,這叫損害控管。
文末,我想套句大人學的這篇文章《越來越多人想做專案管理這一行!但專案管理真的是個行業嗎?》所說:
我認為「專案管理」是一門「專業」這毋庸置疑,但說它是個「行業」,或是「產業」,我認為還有一段距離。
末日準備本身就是累積 風險管理、危機處理、損害管控 的最佳學習經驗。在企業管理、專案管理、團隊管理、公關處理、金融投資…這些工商的實務領域,也都用得到,這些經驗都不是看書就有的,都要靠親身經驗和時間累積去學習,想辦法去參與救災,甚至參與在地社區的防災演練都好,透過實際觀察上課中的知識哪裡有制度不足的地方,並且清楚知道自己可以在哪裡確實的幫到忙才是王道。
即使現在,運用專案管理等手段來應對風險,還不是個產業或行業,但我認為,身為台灣的人們,都應該開始學習有意識的面對與準備。而不是用非理性的賭博心態,賭一把對方會不會打來。
延伸連結:台灣民團協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佳儀 Lin ChiaYi
林佳儀 Lin ChiaYi
擁有行銷通道的純生產者,喜歡集中力量做聰明懶的事。 服務業的經驗起家,累積教育/育幼業10年的經驗,現為自由專欄作者 因為口誅會與人吵不喜歡的架,所以選擇邏輯性地筆伐。 更多文章:https://ladyemotions.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