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天早晨,他從朦朧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巨大的毒蟲。堅硬得像鐵甲一般的背部朝下,仰躺在床上…當他試圖把身體從床上伸出一半來時,這個方法,與其說是吃力的工作,倒不如說是遊戲來得恰當,因為只要滾呀滾的,搖著身體就行了…這樣想著時,雖然身處在極大的痛苦中,他也禁不住微笑起來……」這段話,出自法蘭茲‧卡夫卡的《蛻變》,一部存在主義的重要經典。

第一次看到這段話,我只覺得有點羡慕。

無論是作者身處的時代、他壓抑而不快樂的童年,或者是成年後,白天上班晚上創作的雙重生活所帶來的強大壓力,我都羡慕。我想,或許也只有在那樣的環境和壓力下,才能撞擊出這樣的奇思謬想,和巨大的荒謬感吧!

我本來以為,我和那樣的怪夢是無緣的,直到最近……

有一天早晨,我從朦朧的夢中醒來,發現自己並不想離開被窩。(直到這個階段都還非常正常,就和平常一樣。)不過終究,我還是試圖把一半的身體伸出床外,當作是起床的分解動作第一步。這個方法,與其說是吃力的工作,倒不如說是遊戲來得恰當,因為只要滾呀滾的,搖著身體就行了…這樣想著時,雖然身處在極大的痛苦中,我也禁不住微笑起來……

到了這個階段,還是沒有什麼異常,臉是一樣的臉,手腳是一樣的手腳,並沒有長出什麼奇怪的硬殼,身體也沒有什麼異樣的現象。

只是,在大半天的工作過後,在無止境的電話轟炸與伊妹兒夾殺下,你漸漸有了一點變化。

在接到一通連續囉唆了20秒鐘,卻還沒有自報姓名表明來意的電話後,你只覺得腦壓好像急速在升高。放下電話回到螢幕上,打開通訊軟體傳來的緊急訊息,卻是一位元名為「可愛的仔仔」想跟你交個朋友的訊號,你當下只想把他宰掉。

午餐的時候,餐廳的DM你怎麼也看不順眼:「LOOK HERE?!桌上就這麼一張DM,我不看這裡還要看哪裡?而且還用反差的顏色跟最粗的字體咧!到底有沒有sense啊!」

晚餐的時候,桌上的雜誌剪報你照樣有意見:「廣告內容報導化,基本上這已經是欺騙讀者了,更何況還用這麼叫賣的字眼咧!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反而會引起人家的反感嗎?」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發現,雖然表面上我仍然跟平常沒兩樣,不過或許,我的腦子早已經被一隻大蟲給進駐了…

HELP! ))) )))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珮甄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沒有人能脫離肥皂劇般的情節橋段,不要懷疑,就是沒有人。只是有人演的是浪漫滿屋,有人是順風婦產科。
郭珮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22
夜晚的海邊令人害怕。如果你曾經在夜晚去過海邊,應該可以體會我的感覺。 那月光下不停湧動的深黑色水域,似乎有種召魂的力量,會勾引著你逐步往海中央走去。就算你因為腿軟,終於在一個夠安全的距離外跌坐下來,也會被那延伸到腳邊的深藍色浪潮逐漸淘空你的地基,讓你體會到另一種形式的陷落。越是平靜無波的夜晚的海
2020/02/22
夜晚的海邊令人害怕。如果你曾經在夜晚去過海邊,應該可以體會我的感覺。 那月光下不停湧動的深黑色水域,似乎有種召魂的力量,會勾引著你逐步往海中央走去。就算你因為腿軟,終於在一個夠安全的距離外跌坐下來,也會被那延伸到腳邊的深藍色浪潮逐漸淘空你的地基,讓你體會到另一種形式的陷落。越是平靜無波的夜晚的海
2020/02/22
夜晚的海邊有種令人震懾的美。如果你曾經在夜晚去過海邊,一定可以體會我的感覺。 你可以試著慢慢走向海邊,讓那一大片深黑色的暗潭逐漸的將你勾引並且吞噬。也可以試著找一個安全的距離坐下來,讓那延伸到腳邊的深藍色浪潮逐漸掏空你的地基,用另一種方式讓你陷落。越是平靜無波的夜晚的海邊,越有叫你投身其中的魔力
2020/02/22
夜晚的海邊有種令人震懾的美。如果你曾經在夜晚去過海邊,一定可以體會我的感覺。 你可以試著慢慢走向海邊,讓那一大片深黑色的暗潭逐漸的將你勾引並且吞噬。也可以試著找一個安全的距離坐下來,讓那延伸到腳邊的深藍色浪潮逐漸掏空你的地基,用另一種方式讓你陷落。越是平靜無波的夜晚的海邊,越有叫你投身其中的魔力
2020/02/22
生平聽到第一句最浪漫的情話,是「如果有一天當我流落街頭的時候,希望能夠有個人拿著一個破碗,陪在我身邊。」 直到多年以後,才被生平聽到的第二句最浪漫的情話給破解,「這句話並不是很好的範例,至少也應該說,如果有一天當我在拉斯維加斯贏錢贏到爆的時候,希望能夠有個人拿著一個大布袋,陪在我身邊。」
2020/02/22
生平聽到第一句最浪漫的情話,是「如果有一天當我流落街頭的時候,希望能夠有個人拿著一個破碗,陪在我身邊。」 直到多年以後,才被生平聽到的第二句最浪漫的情話給破解,「這句話並不是很好的範例,至少也應該說,如果有一天當我在拉斯維加斯贏錢贏到爆的時候,希望能夠有個人拿著一個大布袋,陪在我身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主角為什麼變成蟲?變成什麼蟲?父親會不會也變成蟲?也許都不重要,因為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殼子,你可以把它套在家中長輩年長身體衰敗,可以套在負責養家的人中年失業,也可以套在一個成為繭居族的青少年身上⋯⋯可以套在每一個內心充滿著各種焦慮、害怕失格的現代人身上。
Thumbnail
主角為什麼變成蟲?變成什麼蟲?父親會不會也變成蟲?也許都不重要,因為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殼子,你可以把它套在家中長輩年長身體衰敗,可以套在負責養家的人中年失業,也可以套在一個成為繭居族的青少年身上⋯⋯可以套在每一個內心充滿著各種焦慮、害怕失格的現代人身上。
Thumbnail
我變成了怪物。 一切來得很突然,但是,我似乎漸漸的習慣這個新身體...
Thumbnail
我變成了怪物。 一切來得很突然,但是,我似乎漸漸的習慣這個新身體...
Thumbnail
某天醒來,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蟲。一隻可憐蟲⋯⋯
Thumbnail
某天醒來,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蟲。一隻可憐蟲⋯⋯
Thumbnail
放了場寒假,回到大學的宿舍之後,內心才稍稍定了些許。 因為明早2/20是早八的課,所以今晚趕著回來,此時此刻,男生宿舍的人氣還不如以往那般多。想來我是少數先回來的那一批。 房間內因為長期靜置了一段時間,為了掃除霉味,進門沒多久,我便開通各個窗口,順便流通一下空氣。 “嗯?”
Thumbnail
放了場寒假,回到大學的宿舍之後,內心才稍稍定了些許。 因為明早2/20是早八的課,所以今晚趕著回來,此時此刻,男生宿舍的人氣還不如以往那般多。想來我是少數先回來的那一批。 房間內因為長期靜置了一段時間,為了掃除霉味,進門沒多久,我便開通各個窗口,順便流通一下空氣。 “嗯?”
Thumbnail
卡夫卡的變形記是一部後座力很強的作品,看完後各種角度的反思,讓人愈想愈覺得頭皮發毛,我總算了解為什麼可以列入經典之作,真的讓人可以一再的回味思索人生。
Thumbnail
卡夫卡的變形記是一部後座力很強的作品,看完後各種角度的反思,讓人愈想愈覺得頭皮發毛,我總算了解為什麼可以列入經典之作,真的讓人可以一再的回味思索人生。
Thumbnail
是的,這次又是一本世界文學經典,但這本經典的篇幅實在太短,所以每每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都會穿插卡夫卡其他的短篇。但為了讓這篇心得更專精在我想說的觀點,就不提及其他短篇了。 統統是第一次讀卡夫卡的文學作品,當初讀的時候在想說一個 1883 年出生的小說家,他所寫出來的想法及題材在現在 2021 年⋯
Thumbnail
是的,這次又是一本世界文學經典,但這本經典的篇幅實在太短,所以每每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都會穿插卡夫卡其他的短篇。但為了讓這篇心得更專精在我想說的觀點,就不提及其他短篇了。 統統是第一次讀卡夫卡的文學作品,當初讀的時候在想說一個 1883 年出生的小說家,他所寫出來的想法及題材在現在 2021 年⋯
Thumbnail
談到卡夫卡,他的科幻小說《變形記》或許是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一個勤勉為家奮鬥的推銷員葛雷戈,一夜之間變成了一隻蟲子,從眾人眼中的好員工、好哥哥、好兒子,淪為急欲除之而後快的災難。儘管內容荒誕,但其中的諷刺與暗喻,卻依舊適用於100多年後的現代,甚至可以說更為貼切,同時也讓人反思,在自己的生命中真正重要
Thumbnail
談到卡夫卡,他的科幻小說《變形記》或許是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一個勤勉為家奮鬥的推銷員葛雷戈,一夜之間變成了一隻蟲子,從眾人眼中的好員工、好哥哥、好兒子,淪為急欲除之而後快的災難。儘管內容荒誕,但其中的諷刺與暗喻,卻依舊適用於100多年後的現代,甚至可以說更為貼切,同時也讓人反思,在自己的生命中真正重要
Thumbnail
如果人們喜歡《寄生上流》這部電影,那麼在看到卡夫卡的《蛻變》時,人們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外表大相徑庭的兩者,竟可以有類似的共鳴。 卡夫卡的《蛻變》(又譯:《變形記》)發表於1915年。是卡夫卡少數當中比較好讀、篇幅也較短的小說。雖然是距今一百年前的小說了,但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卡夫卡這篇小說的價值仍然未減
Thumbnail
如果人們喜歡《寄生上流》這部電影,那麼在看到卡夫卡的《蛻變》時,人們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外表大相徑庭的兩者,竟可以有類似的共鳴。 卡夫卡的《蛻變》(又譯:《變形記》)發表於1915年。是卡夫卡少數當中比較好讀、篇幅也較短的小說。雖然是距今一百年前的小說了,但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卡夫卡這篇小說的價值仍然未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