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文學】法蘭茲・卡夫卡《變形記》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變形記》法蘭茲・卡夫卡,2019,野人文化

《變形記》法蘭茲・卡夫卡,2019,野人文化

工作的博物館走到圖書館不過五分鐘,不大,但我開始偶爾會去借還書,若是午休有空檔,還能花一點時間逛一下,看看能遇到什麼書(實體書店少了只能換地方逛)。


在陽光透不進的狹窄廊道上,整面牆排得極為緊密的書陣中,這本卡夫卡的《變形記》就這樣與我再次遇見,螢光橘的書身就是比較容易被人注意到。


上一次看這個故事是在國中(當然不是野人文化這個版本)。那時放學後在圖書館櫃台打工,我們不是什麼愛讀書的學校,不然也不會一個本來開給身障的圖書館打工名額居然輪到我,我甚至沒有提交任何申請,只是放學總去圖書館,某次才被老師叫住:「反正你放學都來,坐圖書區不如坐櫃檯吧。」


一個高中學姊把這本久聞大名的書還到了櫃檯,已經不記得是什麼版本甚至書封顏色了,但不長的劇情在沒人的櫃檯,我閉館前就讀完了。

 

那時我看不懂,也毫無震撼,只隱約覺得討厭這個故事,也許有一點點微小的悲傷,但也不足以在心中留下痕跡。收拾閉館前,我把它與其他書一起放回架上,沒有再想起。

 

而在少有人煙的圖書館再一次遇見這本書,重讀後要說多觸動、多感慨,其實也不至於,只是確實多看懂了一些東西,所以能好好地記錄下來了。

 

**
故事的第一句,就說了主角變成了蟲,為什麼一概不論,作者如此不管不顧,一開頭就直接剝奪了主角的身而為人。

 

首先是公司業務的身份。

 

在主角成為蟲的第一個早晨,他什麼也不多擔心,就煩自己上班遲到了,想著自己變成蟲,仰面躺著睡無法翻面,便無法下床、趕車、去上班。如此奴性,堅強而荒謬。

 

然而後面劇情說了,這並非他真心實情的奴,只是迫於他有一個等待它灌溉的家:要還父親事業失敗的債,要養身體不好的母親,還要供才華洋溢的妹妹上音樂學校。所以主角經年累月地在外奔波、四處推銷,汲汲營營地竄入人與人之間,迎合上司,與同事交流,為了照顧家人。

 

雖然作者沒說,但我能想像這樣的生活中,他沒有自己。

 

所以,他成為了蟲,錯過火車,錯過上班時間,丟了工作,也丟了薪水。

 

然後,他再也無力灌溉這個家,便丟失了他的照顧者身份。

 

灌溉的能力在家庭中也是一種「權力」。主角從家中的照顧者轉變為被照顧者,由權力者轉為失能者,且因為蟲的存在過於離奇、怪異,家裡只有妹妹敢接近他,幫他準備食物、打掃房間,父母想關心他也都得透過妹妹,使得原本年紀最小、只要聽話的妹妹從他身上取得了一些「權力」。

 

有段我特別印象深刻的劇情,是妹妹認為應該要幫主角清空傢俱,好讓他的蟲身可以更方便地在空曠的房間爬動。

 

主角聽到妹妹這個想法也是認同的,但是下一刻母親提問:「這豈不表示,我們對他的好轉不抱一絲希望了嗎?」主角才恍然驚醒。

 

對啊,他居然就習慣、接受自己當蟲了嗎?但現在主角的事情只有妹妹有權力決定。妹妹說要清空,就要清空。

 

都說,若一個人要成為自己,首先要先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我們需要自己的空間,擺放符合自己喜好的傢俱、配飾,由這些東西堆疊成自我,而且房間要有門,想開就開、想關就關。

 

現在,妹妹有權處置主角的房間,他的成長始於哥哥的變形/退化,而成長一旦開始了就無法暫停,妹妹終究只能繼續從哥哥身上剝離、奪得更多。

 

反過來看母親,他一直都是家中最體弱的被照顧者,因此反而更能體恤主角身上發生的事情,所以站在一樣的角度上,依然希望主角的房間能維持原樣,不被處置。

 

再看看主角自己,他現在變成了一隻蟲,從人類的世界退化,什麼也做不到,甚至差點妥協在這樣的日子中。只是,在被母親的問句點醒後,他能夠做到最激進的作為,也不過將自己的蟲身擋在牆上的皮草仕女圖像上⋯⋯這如果是一題心理測驗:「如果你房間只能留下一個物品,你選什麼呢?」主角選的,是身而為人最初始的慾望——然而作為變形,他也只能想想了。

 

在象徵「自主權力」的房間中,三方的權力拉扯極為有意思。

 

而不在房間中,可視為第四方的父親,是一個比較少與主角接觸互動的角色,但他與主角之間的繼承關係卻極為明顯。主角因為父親事業的失敗欠債,才奔波勞碌於工作,而在主角變形後,父親又接下養家的任務,日日案牘勞形。而且,好像比之前的主角更努力才行,不回房睡在床上。

 

父親是否預感自己可能會是下一個變形成蟲的人?不回房間是因為在反抗——只要沒有自己的房間,就能不變成蟲嗎?

 

《變形記》的耐人尋味,也許就在如此荒謬之間吧。

 

主角為什麼變成蟲?變成什麼蟲?父親會不會也變成蟲?也許都不重要,因為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殼子,你可以把它套在家中長輩年長身體衰敗,可以套在負責養家的人中年失業,也可以套在一個成為繭居族的青少年身上⋯⋯可以套在每一個內心充滿著各種焦慮、害怕失格的現代人身上。

 

**
市面上有許多版本的《變形記》。今次閱讀野人文化這版本,除了包裝顯眼亮目,前面附有卡夫卡小傳、最初出版時的一些趣聞、一些作者故鄉布拉格的相關景點,以及我個人最喜歡的,朱嘉漢和紀金慶兩位老師的推薦序。是本很簡易的卡夫卡入門。

 

國一時看不懂,多年後可以寫出兩千字心得。兩相對比之下進步許多,好似光陰並無虛度,只是依然不喜歡這個故事。

 

也許喜好的永恆,可以證明我的存在並非荒謬虛無吧。誰知道呢。


12會員
43內容數
讀讀我書架上的那些裝飾品。 或者偶爾看看電影。 隨筆記錄,或隨心吐槽。 別走心,更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也非常喜歡後記裡的一句:「做個嚴肅的小丑,認真指出世界的荒謬。」 無論是模仿、學習魔術,當主持人或是站在stand-up的台上,都能看出他很希望可以帶給他人笑容與快樂。 但在這些歡笑聲的背後,他同時也會思考「什麼樣的快樂值得傳達」、「這樣的事情該如何提取快樂比較合理」,而不是讓觀眾笑就好。
這是一本色調潮濕、氣味紛雜的書。 透過文字,我想像著天未央的市場中,處處是骯髒的積水,魚腥從未消退,再加上菸味甚至某些騷味——這些都是作者的日常。
陸陸續續接案了這些年,對於「出版」一事,過去我總只關注於實務的操作:企劃、編輯、翻譯、校對、處理資料、排版、設計⋯⋯雖然追蹤了一些出版相關的臉書粉絲專頁,也偶有聽聞業界趣聞,但讓我說點出版相關的歷史,我的腦內還真的毫無框架,無從說起。 《出版島讀》便是為此惑而生。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界出了很多這種大眾史學取向的書,希望歷史走出象牙塔,落置到平民大眾的生活之中。而這本《島嶼浮世繪》就是由作者整理出的,關於這片土地上,近一百年前的臺灣人的生活。
這本《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其實也是走差不多的路線,但我因為先有戲劇改編的印象,還以為故事感會更強,所以一開始看到文章的時候有點失望。 行文偏小白,文字中的時間線很模糊,讓人翻開書時有些不明所以,但還算好笑所以看下去了,後來就能慢慢進入狀況。
這篇漫畫不一樣在於,作者的世界觀中,那些神明或擁有神力的守娘,其實都還是無法做得太多。不是有了超出現實的力量,就能依靠這些霹哩啪啦打臉壞人。畢竟不是所有的冤屈都能讓人化為厲害的鬼。 作者說:「鬼那麼厲害的話活著幹嘛?」
我也非常喜歡後記裡的一句:「做個嚴肅的小丑,認真指出世界的荒謬。」 無論是模仿、學習魔術,當主持人或是站在stand-up的台上,都能看出他很希望可以帶給他人笑容與快樂。 但在這些歡笑聲的背後,他同時也會思考「什麼樣的快樂值得傳達」、「這樣的事情該如何提取快樂比較合理」,而不是讓觀眾笑就好。
這是一本色調潮濕、氣味紛雜的書。 透過文字,我想像著天未央的市場中,處處是骯髒的積水,魚腥從未消退,再加上菸味甚至某些騷味——這些都是作者的日常。
陸陸續續接案了這些年,對於「出版」一事,過去我總只關注於實務的操作:企劃、編輯、翻譯、校對、處理資料、排版、設計⋯⋯雖然追蹤了一些出版相關的臉書粉絲專頁,也偶有聽聞業界趣聞,但讓我說點出版相關的歷史,我的腦內還真的毫無框架,無從說起。 《出版島讀》便是為此惑而生。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界出了很多這種大眾史學取向的書,希望歷史走出象牙塔,落置到平民大眾的生活之中。而這本《島嶼浮世繪》就是由作者整理出的,關於這片土地上,近一百年前的臺灣人的生活。
這本《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其實也是走差不多的路線,但我因為先有戲劇改編的印象,還以為故事感會更強,所以一開始看到文章的時候有點失望。 行文偏小白,文字中的時間線很模糊,讓人翻開書時有些不明所以,但還算好笑所以看下去了,後來就能慢慢進入狀況。
這篇漫畫不一樣在於,作者的世界觀中,那些神明或擁有神力的守娘,其實都還是無法做得太多。不是有了超出現實的力量,就能依靠這些霹哩啪啦打臉壞人。畢竟不是所有的冤屈都能讓人化為厲害的鬼。 作者說:「鬼那麼厲害的話活著幹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Thumbnail
「走讀」指的是透過書籍的紀錄,帶領群眾到實際地景間,理解當地所發生的人文歷史。當代書店,已經不僅是販售書籍的場域,而是運用走讀、講座與展覽等多元模式,以平易近人的活動觸及民眾,傳遞自身想法,成為乘載更多意義的文化空間。​
Thumbnail
新年快樂!2022虎年行好運! 去年我看了50幾本書,一整年都在跟圖書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同時書架上還躺著一推安逸🛌的書,借書與買書的閱讀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吧...這是我第一次做這個計算,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这很卑鄙,但我终于知道了,那些存在于我想象中的女人,她们究竟如何生活。
Thumbnail
天神找人种,山山箐箐跑,遇着小松树:“小松树,小松树!你是好树子,你若有好心,请你告诉我,你看见人种没有?”“人种我没见,要是遇着了,我的叶子硬,戳也戳死他。”
Thumbnail
男子氣概既是一種規範人們的意識形態,以及男性為中心運作的社會倫理教條,也是男性形塑自我認同的信念與標準。本書進一步分析何謂「男子氣概」,又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何影響和危害?唯有理解男子氣概的內容,特別是男性本身,才能加以改善現今男子氣概帶來的困境,如此才能促進整個社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我最近看了一本很驚人的書,英文書名叫做UNTRUE(中文翻成〝性、謊言、柏金包〞),內容非常自由奔放,作者女博士Martin的老公為了讓她完成人類社會學的實驗,可能睜隻眼閉隻眼讓她以做論文的態度,參加紐約上流社會女女性派對。她也做了一個嗅覺找到伴侶的探索,發現女人如果不要過分用 “理智的客觀條件”挑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Thumbnail
「走讀」指的是透過書籍的紀錄,帶領群眾到實際地景間,理解當地所發生的人文歷史。當代書店,已經不僅是販售書籍的場域,而是運用走讀、講座與展覽等多元模式,以平易近人的活動觸及民眾,傳遞自身想法,成為乘載更多意義的文化空間。​
Thumbnail
新年快樂!2022虎年行好運! 去年我看了50幾本書,一整年都在跟圖書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同時書架上還躺著一推安逸🛌的書,借書與買書的閱讀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吧...這是我第一次做這個計算,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这很卑鄙,但我终于知道了,那些存在于我想象中的女人,她们究竟如何生活。
Thumbnail
天神找人种,山山箐箐跑,遇着小松树:“小松树,小松树!你是好树子,你若有好心,请你告诉我,你看见人种没有?”“人种我没见,要是遇着了,我的叶子硬,戳也戳死他。”
Thumbnail
男子氣概既是一種規範人們的意識形態,以及男性為中心運作的社會倫理教條,也是男性形塑自我認同的信念與標準。本書進一步分析何謂「男子氣概」,又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何影響和危害?唯有理解男子氣概的內容,特別是男性本身,才能加以改善現今男子氣概帶來的困境,如此才能促進整個社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我最近看了一本很驚人的書,英文書名叫做UNTRUE(中文翻成〝性、謊言、柏金包〞),內容非常自由奔放,作者女博士Martin的老公為了讓她完成人類社會學的實驗,可能睜隻眼閉隻眼讓她以做論文的態度,參加紐約上流社會女女性派對。她也做了一個嗅覺找到伴侶的探索,發現女人如果不要過分用 “理智的客觀條件”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