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方舟計畫專題] 種原的保存 台灣土地的真實力(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小而富的台灣 更需珍惜

台灣土地面積雖然小,但優異的位置和近4000公尺的海拔高度,讓台灣在自然資源的豐富度上不亞於其他泱泱大國。保存這些豐富的物種需要專業的努力與資源支持,透過蒐集 (collection)、保護(conservation)、交換(exchange)、發展(development),讓種原的保存得以完善、價值生生不息。種原的重要性為何?1970年代的「綠色革命」便可見一斑。當時的水稻品種生長過高,導致結穗時容易倒伏而歉收。這樣的問題對於當時仍以米食為主的台灣勢必急需處理,而幸好,相關研究人員利用台灣地方品系「低腳烏尖」中的半矮種基因(semi-dwarf),經育種改良後,不僅把高度造成的問題矮化解決,更讓施肥量得以增加,致使產量大增渡過危機。

由此可見,種原的保存除了是對於台灣土地的尊重與價值保留之外,更能夠幫助2300萬人民在必要之時渡過危機。尤其在市場開放後選擇多樣、政策失調地力受挫,對內土地爭議、對外政經環境複雜之時,如何善用這片土地擁有的這些寶物、活化並發揚每寸土壤的價值來培養實力,將會是大家共同的課題。

raw-image

台灣油芒 抗旱、保健、防霾好處多

台灣油芒在原民祖先將一般油芒帶來台灣、馴化後,至今只僅限生長於台灣地區,因而被稱為「孤兒作物」。台灣油芒作為傳統飲食,自然擁有之前所提的多項好處。除了可適度活化休耕地、並減少對動物飼料進口的依賴,油芒對於水資源灌溉和施用肥料的需求較低,亦可因應現今對氣候變遷注重之趨勢。其種子更可利用成為米飯主食的一部分、用來榨油,學者也將就其保健成份做更深入的研究,期盼以此增加國人市場的意願。

台灣油芒抗旱,對於台灣人口密度高的現況可謂是一大福音,莖稈上大量、多種的脂肪酸能夠避免水份蒸散。學者更指出過往研究,在距離海邊一百公尺的沙質土地上,台灣油芒仍然生長、收成穩定。這樣的結果除了證明台灣油芒的抗旱能力之外,就對抗沙漠化而言,它也具有植被功能,能幫助我們防止塵霾。

最後,台灣油芒相較與台灣一般的稻穀農業,還可以減少空氣污染的情形。台灣每年約有 300 萬公噸的廢棄稻桿及稻殼,其處理之方式包括就地掩埋、直接燃燒等。而目前稻桿分解不易、腐熟過程中易產生厭氣(類似缺氧)的環境而影響其他作物生長;燃燒稻草則容易造成空氣汙染,或是引發交通事故。除種子可供食用外,台灣油芒莖桿在加工後也可以作為豬、牛、雞等飼料使用,可以達到無廢利用的利益。


raw-image

筆者認為,新一代的農人在作物選擇上可以優先選擇像油芒這樣的傳統作物,若需鞏固既有市場,亦可在一般農業外適量加入傳統作物的栽種,減少環境負擔外,也可以增加自家產品的多元性。筆者也感謝相關從業人員對台灣種原的研究及保存,面對更加詭譎多變的氣候現況,恐怕也更需多元基因的適時救援。

責任編輯:吳宇翔 核稿編輯:吳宇翔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加入社團,共襄盛舉循環經濟

閱讀更多:

不讓科技遺害土地 金屬循環「在城市挖礦」

[種子方舟計畫專題]土地,也要再利用?(二)

[種子方舟計劃專題] 市場開放後,傳統農作的優勢?(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9會員
310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中午吃飯還是吃麵?小小一個決定竟影響台灣糧食自給率。接下來,蔡老師就整合一些數據分析給您聽。台灣主食作物為稻米與小麥。但根據蔡老師調研,顯然規劃上還有很大改進空間。根據糧食供需年報,107年稻米產量為156萬噸,國內消耗量為115萬噸,多出約41萬噸。
Thumbnail
中午吃飯還是吃麵?小小一個決定竟影響台灣糧食自給率。接下來,蔡老師就整合一些數據分析給您聽。台灣主食作物為稻米與小麥。但根據蔡老師調研,顯然規劃上還有很大改進空間。根據糧食供需年報,107年稻米產量為156萬噸,國內消耗量為115萬噸,多出約41萬噸。
Thumbnail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Thumbnail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Thumbnail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
Thumbnail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