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Vs美國流感:當藍絲/藍營,也要有知識底線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一場武漢肺炎,本來理應全民集中精力抗疫,但在「政治正確」主旋律籠罩下的香港,卻成為政治角力場,林鄭月娥政府和「藍絲」群組不斷挑起群眾矛盾,展開批鬥「黑醫」「黑護」運動,同時不斷淡化疫情。「藍絲」群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理論核彈」,就是說美國流感死了數萬人,而武漢肺炎不過死了「區區數百」,為什麼大驚小怪;現在全球對中國又是封關、又是禁飛,為什麼卻不對美國制裁,明顯是「帝國主義忘我之心不死」云云。在互聯網時代,出現平行時空已成常態,以上論點在香港「藍絲」群組和台灣「藍營」群組,居然是想通的,不少台灣「藍營」KOL也公然附和,令人不忍卒睹。

筆者自然不是醫生,但身邊有大量真正的醫療專家學者,加上要拆解上述悖論,其實是社會科學問題。假如大家再遇上這類文宣,建議用以下五點回應:

  1. 「美國流感」不是一種病毒,而是出現在「美國」、很多種「流感」的集合,每年都會出現、每地都會出現,筆者的馬來西亞朋友林韋地醫生,也就是新加坡草根書室的老闆,對此有撰文詳細解釋。假如要比較,中國每年也有這種流感出現,根據醫學權威期刊《刺針》研究,每年平均死88,100人,也就是比美國還多。相反武漢肺炎是一種病毒,全新出現,由中國引發,本來卻為其他地方未有,一切未為世界所知,潛在風險大得多,針對疫區源頭中國,自然也順理成章。
  2. 「美國流感」平均每年有二千萬人感染,過去半年死亡率約0.06%、一年前約0.13%(不同計算數字略有差異),這包括了「和流感相關死亡數字」(即並非直接因流感病故)。而根據官方數據,武漢流感目前死亡率大約3%,都是直接數字,這還未算不少專家對中國官方是否刻意調低數字充滿質疑(有學者估算倍之)。不少中國學者又強調,只要武漢肺炎更多輕微患者確診,死亡率就會進一步調低,屆時就可以「放鬆」,這是另一謬誤:須知美國流感有了足夠案例,已經成功研發出疫苗,有效率約為60%,但武漢肺炎至今無疫苗可用、未有足以廣泛使用的有效藥可治,總體風險就比美國流感大得多。
  3. 「美國流感」並沒有單一地區成為outlier,但武漢肺炎卻有一個密集式死亡例子:武漢。不少中國學者提供數據時,都喜歡說湖北省或武漢市以外的感染率、死亡率如何如何,卻解釋不了為什麼武漢災情特別嚴重。須知武漢是中國一線城市,先進、發達、現代化,絕非第三世界,除非有專家能通過氣候、環境、人為因素或任何原因,論證武漢是特例,並說服全球不會出現第二個武漢,否則邏輯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重蹈武漢覆徹。而任何地方面對那種災情,都不可能以現有資源單獨應付,自然必須防微杜漸。
  4. 「美國流感」並沒有單一地區成為outlier,但武漢肺炎卻有一個密集式死亡例子:武漢。不少中國學者提供數據時,都喜歡說湖北省或武漢市以外的感染率、死亡率如何如何,卻解釋不了為什麼武漢災情特別嚴重。須知武漢是中國一線城市,先進、發達、現代化,絕非第三世界,除非有專家能通過氣候、環境、人為因素或任何原因,論證武漢是特例,並說服全球不會出現第二個武漢,否則邏輯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重蹈武漢覆徹。而任何地方面對那種災情,都不可能以現有資源單獨應付,自然必須防微杜漸。
  5. 最重要的common sense是,世界各國處理公共衛生危機時,首重「防疫」,然後才是「抗疫」。武漢肺炎剛出現時,才是最值得全球關注的危機,當疫情真的失控,進入「抗」的階段,往往意味著已出現很多本來可以避免的犧牲。雖然武漢肺炎致命程度不及SARS,但傳染廣度一如流感,如何防範,依然未有定案。可惜在藍絲/藍營群組,以香港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為代表,往往本末倒置,宣揚「有嚴重死傷才考慮封關」、以免小題大做影響自己收成期一類歪理。這種思想,不但涼薄,也與人類文明進展背道而馳。

當然,美國流感和武漢肺炎兩者還有諸多可比/不可比性,而世界各地處理疫情時夾雜政治,也是必然。然而甚麼立場也好,對知識、邏輯的基本認知,畢竟要有底線,否則一切只講求政治正確,卻犧牲了一切,到頭來只會令自己支持的政權/陣營更失分,徒然成為歷史笑柄,何必。

蘋果日報,2020年2月11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mon Shen的沙龍
17會員
22內容數
人生前段離地式研究國際關係種種,現在成家立室為兩女之父但又不安於室,於是四出看世界,足跡遍及全球120國,看出從前不察覺的機遇,乃連結一些鋒芒初露,於不同面向有著世界觀的初創團隊,以所知所學連結大眾日常衣食住行,希望身在小城也如在高處的尖塔一覽四周無遺。君子不器,從善如流。
Simon S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3/04
十多年前出道時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明報》談學者亨廷頓的名作「文明衝突論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如何應用到當代國際關係。不少人認為這個理論千蒼百孔,而且已經過時,想不到回到《明報》,放在此時此刻的香港,這個框架卻頗具啟發,而且論證了衝突如何不能調和……
Thumbnail
2020/03/04
十多年前出道時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明報》談學者亨廷頓的名作「文明衝突論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如何應用到當代國際關係。不少人認為這個理論千蒼百孔,而且已經過時,想不到回到《明報》,放在此時此刻的香港,這個框架卻頗具啟發,而且論證了衝突如何不能調和……
Thumbnail
2020/03/04
近月由香港、蘇丹開始的全球抗爭運動,在南美洲出現的除了智利,還有油國厄瓜多爾。雖然運動已暫時休止,但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會否死灰復燃,言之尚早……
Thumbnail
2020/03/04
近月由香港、蘇丹開始的全球抗爭運動,在南美洲出現的除了智利,還有油國厄瓜多爾。雖然運動已暫時休止,但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會否死灰復燃,言之尚早……
Thumbnail
2020/03/04
說到譚德塞,早在他身為埃塞衛生部長參與世衛時,已經有阻止台灣邦交國為台灣發言的前科,讓北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競選期間,中國評論明顯傾向這位「中國人民老朋友」,認為他最能捍衛「一中政策」;台灣輿論則最支持英國候選人,早就擔心譚德塞當選會繼續「陳馮路線」,結果也不幸言中……
Thumbnail
2020/03/04
說到譚德塞,早在他身為埃塞衛生部長參與世衛時,已經有阻止台灣邦交國為台灣發言的前科,讓北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競選期間,中國評論明顯傾向這位「中國人民老朋友」,認為他最能捍衛「一中政策」;台灣輿論則最支持英國候選人,早就擔心譚德塞當選會繼續「陳馮路線」,結果也不幸言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Thumbnail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歐洲15世紀黑死病大流行時醫生戴著鳥嘴面具.也是現今看診防護裝置的起源  這次正在進行中的疫情,可以說是當代所有人,從來沒有體會過的經驗,包括八十年前的二次大戰,以及之後地球上發生的所有或大或小的災難,都不曾像現在一樣,全世界超過百分之九十地區的國際郵政不通,而一半左右的人口被限制不能離開家及人跟人
Thumbnail
歐洲15世紀黑死病大流行時醫生戴著鳥嘴面具.也是現今看診防護裝置的起源  這次正在進行中的疫情,可以說是當代所有人,從來沒有體會過的經驗,包括八十年前的二次大戰,以及之後地球上發生的所有或大或小的災難,都不曾像現在一樣,全世界超過百分之九十地區的國際郵政不通,而一半左右的人口被限制不能離開家及人跟人
Thumbnail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Thumbnail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Thumbnail
最近因為武漢肺炎傳播全世界,讓全球又掀起一陣「排華(anti-Chinese)」的旋風,就連病毒名稱也引起不小爭議。
Thumbnail
最近因為武漢肺炎傳播全世界,讓全球又掀起一陣「排華(anti-Chinese)」的旋風,就連病毒名稱也引起不小爭議。
Thumbnail
是說在中國厲行封城禁令之後,目前武漢肺炎的危機暫時趨緩,反倒是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紛紛淪陷,爆發全球危機。在這個時刻,中國的外交國發言人公開指稱是美軍將武漢肺炎的病毒帶到中國,而引起美方的強烈不滿,國務院因此召見中國駐美大使要求解釋這件事。不過中國此舉並不令人意外,多數人都預測未來.......
Thumbnail
是說在中國厲行封城禁令之後,目前武漢肺炎的危機暫時趨緩,反倒是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紛紛淪陷,爆發全球危機。在這個時刻,中國的外交國發言人公開指稱是美軍將武漢肺炎的病毒帶到中國,而引起美方的強烈不滿,國務院因此召見中國駐美大使要求解釋這件事。不過中國此舉並不令人意外,多數人都預測未來.......
Thumbnail
一場武漢肺炎,本來理應全民集中精力抗疫,但在「政治正確」主旋律籠罩下的香港,卻成為政治角力場,林鄭月娥政府和「藍絲」群組不斷挑起群眾矛盾,展開批鬥「黑醫」「黑護」運動,同時不斷淡化疫情。「藍絲」群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理論核彈」,就是說
Thumbnail
一場武漢肺炎,本來理應全民集中精力抗疫,但在「政治正確」主旋律籠罩下的香港,卻成為政治角力場,林鄭月娥政府和「藍絲」群組不斷挑起群眾矛盾,展開批鬥「黑醫」「黑護」運動,同時不斷淡化疫情。「藍絲」群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理論核彈」,就是說
Thumbnail
疾病的隱喻的結語是: 不,軍事隱喻是不可取的。 我們並未被侵略。身體不是戰場。病人不是不可避免的死傷者,也不是敵人。我們--醫學、社會--並未被授權回擊...關於軍事隱喻我願以律克里修的話:把它還給戰爭的製造
Thumbnail
疾病的隱喻的結語是: 不,軍事隱喻是不可取的。 我們並未被侵略。身體不是戰場。病人不是不可避免的死傷者,也不是敵人。我們--醫學、社會--並未被授權回擊...關於軍事隱喻我願以律克里修的話:把它還給戰爭的製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