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物品一直都是布蘭達和維尼熱愛的事物,除了協助他人整理之外,我們平常仍然時時檢視和整理自己的物品! 只是我們現在的整理不太需要「動手」,而是「看著物品」,然後整理自己的「思緒和信念」了! 如果你已經很會整理了,不妨一起來檢視自己腦中的事物吧! 整理物品是檢視信念的過程 我們所推廣的「精準生活」,是一種「不委屈自己」的生活,因此任何的「不得已」、「沒辦法」、「別無選擇」都是我們想要斷捨離的範疇。 因此,我們在檢視物品的時候,就可能會這麼問自己「我有什麼不得已的理由而持有這個物品嗎?」,然後去檢視自己是否還留存「限制性的信念」,如果是不好的信念和習性就能定期檢討自己並移除它,讓自己成為更好、更自由的人。 若以持有「保健食品」為例,問自己為何持有它的時候,可能有這樣的回答: 「因為是朋友推薦的,不買好像不夠意思」 背後的信念可能是「我相信友情必須透過這樣的交易才能維持」,或是「我不喜歡拒絕別人,因為我也不喜歡被拒絕」,而後者的深沉信念又可能是「我懶得好聲好語地跟朋友溝通,又不是關係多好,還花那麼多時間幹嘛」等等。 透過這樣的問答與抽絲剝繭就能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人生的各種信念,往往人生的不順利都是因為受限了這些「限制性的信念」!(我們的精準生活設計課程就會進行這樣的問答喔!) 切記,持有任何物品都沒有好壞、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開不開心,或是能不能讓自己有所成長而已。 大家可以發現到,整理物品的威力有多驚人了! 整理物品除了能讓我們享受高品質的生活空間與順暢的生活動線,更重要的是能夠發現自己不合宜的信念系統並修正它! 我們認為理想的生活應該是「擁有選擇自由」的生活,而且事實上也沒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住你,只有自己會限制住自己而已。 自己最容易看不清自己的盲點,因此我們才會持續檢視和整理,不是為了過上「沒有物品」的生活,也不是只為整齊和清潔,而是為了「沒有限制」的自由生活! 而在不知不覺當中,物品的數量卻逐漸下降,我們也發現生活變得愈來愈自由、愈來愈多靈感、愈來愈多選擇、愈來愈快樂! 我們認為的極簡生活應該是這樣的: 購物面:極簡生活不是「不能買」,而是有能力買但「選擇不買」(無用物品)。 工作面:極簡生活讓我們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知道自己是有選擇的,並能夠勇敢去追求。 關係面:極簡生活不是將人際關係都斷捨離,而是認真對待重要的關係。 整理生活讓我們認識自己、選擇自己喜歡重視的生活,並且認真生活! 備註:60件物品的盤點清單(以維尼為例) 1. 筆電包(工作):15件 「筆電(4)」筆電、筆電線、筆電包、滑鼠 「拍攝(3)」穩定器、腳架、麥克風 「清潔(3)」清潔3件組 「保存(5)」指甲剪2、印鑑、存摺、護照 2. 外出包包(生活用):14件 「隨身(11) 」錢包5、手機、手機線、耳機、凡士林、雨傘、環保瓶 「盥洗(3)」牙刷、牙膏、透明袋 3. 後背包(穿搭用):31件 「內著類(9)」內褲3、內衣3、襪子2 「上衣類(2)」T恤3 「下褲類(2)」長褲2 「外套類(3)」西裝外套、針織外套、背心 「配件類(2)」圍巾、口罩 「換洗類(8)」毛巾、方巾、衣袋、衣架5 「包包類(2)」外出包、後背包 「鞋子類(3)」球鞋、拖鞋、鞋袋 維尼的個人物品總盤點:總計60件。 以上給大家參考,但一定要透過「整理思維」好好地整理一番喔! E 布蘭達&維尼的個人網站 布蘭達&維尼的線上課程 PS. 由於我們目前想要專注在內容創造上,因此已不再開課、演講,若有需要系統學習的朋友,請參考以上線上課程喔!
6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