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軒醫師說:急救冠狀病毒患者,我很靠近死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還記得台灣在抗 SARS 期間 :

有 1 名高雄長庚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的林永祥,在 2003 年 4 月 28 日晚上值班時,為救治林姓婦人,因不知林婦是 SARS 病患,只戴一般口罩和手術手套,便為林婦插管。臉部還被吐出的穢物噴到,不幸感染 SARS 奪命,得年僅 28 歲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想起17年前的SARS風暴,許多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醫護人員,起初面對未知的敵人不慎染疫倒下,有些人沒能再站起來。救治這類病患有多危險?當年參與抗疫的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坦言,光是插管就是一項極度危險的任務,同時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彷彿是病人、醫師、護理師等一群人和死神的「近距離」賽跑。

raw-image

重症科醫師黃軒向《三立新聞網》分享17年前為SARS病患進行插管的過程,所有醫護人員都要「全副武裝」:口罩、手套、防護衣、頭罩等等一樣不可少。黃軒說,病患當然不會乖乖躺著讓你插管,當一根管子被放進喉嚨,對方肯定會覺得十分不舒服,不免扭動、掙扎或反射性咳嗽,此時很多的飛沫連同呼吸道中帶血的黏液都會噴出,「空氣中可能飄著上千萬隻病毒」,伺機入侵大家的身體。醫護人員得完全信任彼此,並拿出專業技巧來,大家同船同心,無所畏懼,全神貫注才能順利完成插管急救。

raw-image

醫護為病人執行插管時,一不小心就可能染上病毒,不得不謹慎以對。黃軒說,過程當中醫護很少交談,醫師的動作,每個起落手勢,和護理人員的配合必須順遂、快速、精準,在數秒之間完成,黃軒形容是「秒秒必爭」。一名護理師在右邊負責遞送器械和管子,另一位則在左邊待命,隨時拿工具吸掉病人吐出的唾沫、黏液。

raw-image

麻藥和肌肉鬆弛劑一旦用下去,藥效只有約50秒,醫師則必須在30秒內完成插管,在短短以秒計數的時間內,會決定病患和現場所有人的生死:醫療人員逗留得愈久,相對的被病毒感染的機率就會愈高,所有急救人員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然後迅速離開布滿病毒的現場。

raw-image

結束插管時,醫護人員「重裝」之內的身體早已汗涔涔,但在渾身黏滿病毒的狀態下,一夥人不能隨意在隔離病房馬上脫下裝備,而是必須走到指定區域,小心自我消毒,並謹慎卸下,才算是完成SOP。黃軒回憶:「插管那瞬間幾秒,會覺得死神非常靠近我……這麼多侵入性治療的工具,最危險的就是插呼吸管,因為我的臉部會非常靠近病患嘴巴噴出來的病毒顆粒飛沫,我似乎常常聽到死神發出冷冷的竊笑,盯著一切。」

raw-image

黃軒透露,所幸每一位醫療人員早年都接受專業的醫學訓練,為傳染病患插管的過程雖戰戰兢兢,卻他從不感到畏懼,只不過「每次結束任務,都想好好洗個澡」。

raw-image

重症醫師:最接近死神距離的故事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70173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1會員
496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風光入圍第60屆金馬獎八項大獎,由導演林君陽執導的電影《疫起》講述2023年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所帶出的故事與人心的掙扎。藉由胸腔科醫師夏正(王柏傑 飾) 、護理師安泰河(曾敬驊 飾)、實習醫生李心妍(項婕如 飾)以及記者金有中(薛仕凌 飾)以第一線的視角帶我們一窺當時的嚴峻環境。
Thumbnail
風光入圍第60屆金馬獎八項大獎,由導演林君陽執導的電影《疫起》講述2023年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所帶出的故事與人心的掙扎。藉由胸腔科醫師夏正(王柏傑 飾) 、護理師安泰河(曾敬驊 飾)、實習醫生李心妍(項婕如 飾)以及記者金有中(薛仕凌 飾)以第一線的視角帶我們一窺當時的嚴峻環境。
Thumbnail
電影《疫起 Eye of the Storm》在8月15日Netflix全球獨家上線,這是一部2023年4月上映,由林君陽執導,王柏傑、曾敬驊、薛仕凌主演的電影,內容講述2003年在臺灣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因院內群聚感染而遭到封院,院內醫護人員的故事。
Thumbnail
電影《疫起 Eye of the Storm》在8月15日Netflix全球獨家上線,這是一部2023年4月上映,由林君陽執導,王柏傑、曾敬驊、薛仕凌主演的電影,內容講述2003年在臺灣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因院內群聚感染而遭到封院,院內醫護人員的故事。
Thumbnail
◎微劇透,此篇內容僅是個人觀點與心得 在COVID-19這個名字未出現、還叫做武漢肺炎的時候,台灣因提早預防及防疫機制被全世界看見。而之中,看到最多就是日本的報導,健保卡領口罩、口罩地圖、唐鳳到陳時中部長和政府人民積極配合,其中他們對於台灣為何能將防疫做得這麼好,都共同提到一場曾經在台灣爆發的戰役,
Thumbnail
◎微劇透,此篇內容僅是個人觀點與心得 在COVID-19這個名字未出現、還叫做武漢肺炎的時候,台灣因提早預防及防疫機制被全世界看見。而之中,看到最多就是日本的報導,健保卡領口罩、口罩地圖、唐鳳到陳時中部長和政府人民積極配合,其中他們對於台灣為何能將防疫做得這麼好,都共同提到一場曾經在台灣爆發的戰役,
Thumbnail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Thumbnail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Thumbnail
急診內科厚重的門關上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演一部末日科幻片。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船上了,不管是已經看好等著領藥的病患,或是陪阿北來一直在滑手機的年輕人、推著老奶奶進來的外籍看護、從外表看不出病況的一對中年夫妻,或是像我這樣不幸在全台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罹病而在急診室停留的急性胰臟炎病患...
Thumbnail
急診內科厚重的門關上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演一部末日科幻片。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船上了,不管是已經看好等著領藥的病患,或是陪阿北來一直在滑手機的年輕人、推著老奶奶進來的外籍看護、從外表看不出病況的一對中年夫妻,或是像我這樣不幸在全台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罹病而在急診室停留的急性胰臟炎病患...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醫療人員緊急插管,就是和病患一樣,一起靠近了 【死亡最近的地方】。 在4月份,國際期刊JAMA  JAMA.2020;323(20):2027-2028. doi:10.1001/jama.2020.6627 研究人員模擬在緊急情況下,在病人的緊急插入呼吸管過程中,病人反射的咳了兩次,看看共有8名
Thumbnail
醫療人員緊急插管,就是和病患一樣,一起靠近了 【死亡最近的地方】。 在4月份,國際期刊JAMA  JAMA.2020;323(20):2027-2028. doi:10.1001/jama.2020.6627 研究人員模擬在緊急情況下,在病人的緊急插入呼吸管過程中,病人反射的咳了兩次,看看共有8名
Thumbnail
我們發現有一種「緊張型」的病人,只是剛開始發燒,或出現輕微咳嗽等症狀,就衝來急診就醫。確認過X光沒事後,我們就會趕緊開藥讓病患回家,並衛教他輕症其實不需要直接來醫院急診,如果反而被其他人傳染更嚴重的疾病。那民眾一定有疑問,在目前的疫情下,如果我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時,到底是要去診所還是醫院?
Thumbnail
我們發現有一種「緊張型」的病人,只是剛開始發燒,或出現輕微咳嗽等症狀,就衝來急診就醫。確認過X光沒事後,我們就會趕緊開藥讓病患回家,並衛教他輕症其實不需要直接來醫院急診,如果反而被其他人傳染更嚴重的疾病。那民眾一定有疑問,在目前的疫情下,如果我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時,到底是要去診所還是醫院?
Thumbnail
那次急救,我很靠近死神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想起17年前的SARS風暴,許多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醫護人員,起初面對未知的敵人不慎染疫倒下,有些人沒能再站起來。救治這類病患有多危險?當年參與抗疫的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坦言,光是插管就是一項極度危險的任務,同時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
Thumbnail
那次急救,我很靠近死神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想起17年前的SARS風暴,許多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醫護人員,起初面對未知的敵人不慎染疫倒下,有些人沒能再站起來。救治這類病患有多危險?當年參與抗疫的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坦言,光是插管就是一項極度危險的任務,同時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