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禮拜後散步──於古亭河濱公園〉

詩|〈禮拜後散步──於古亭河濱公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午後的陽光露出微笑
與窗外略透寒意的清風
一起對我招手
起身
三步併成兩步
向美好的人事物
走去


幾棵和諧共處的樹
優雅地伸展
枝枒邊緣
沾上了
糖霜似的光
閃耀著天國裡的色調

天堂鳥、薰衣草
山櫻花與
不知其名的菊
籃球落地
喜鵲和追逐泡泡的孩童
散步的狗兒
笑聲和一家人
花叢間迎風搖曳的
小旗與並肩同行的
老夫老妻
由遠而近
由近而遠
川流不息的
自行車潮
草地上曬日光浴
閱讀或野餐


轉彎沿著
被花團簇擁的
小徑一路
以雙眼寫生
人間猶可見
聖經裡預言的
理想世界


踩上
天橋階梯
一級一級數算歲月
凌空橫越黝黑的
柏油路面像
直接繞過
生命中的
懊悔和不堪
站在門前扭轉鑰匙
午後的陽光露出微笑
與略透寒意的清風
一起同行

回到
你在的地方
家與生活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鴿白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