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雕像》:叛逆兒童的都會冒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使雕像》初版發行於1967年,隔年即獲美國兩個重要童書獎項──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牌獎、路易斯.卡洛爾獎,足見作家柯尼斯柏格(E. L. Konigsburg)出色的文學技巧與想像力。這個故事講述一對姐弟離家出走,夜宿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經歷。後來,姐姐克勞蒂雅對館中展出的天使雕像著迷不已(這座雕像疑似由米開朗基羅雕塑而聲名大噪),決定與弟弟傑米聯手,追查它真正的雕塑者。


既然是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

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諸如: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他(們)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raw-image




舉例來說,《天使雕像》中這對姐弟來自中產家庭,克勞蒂雅半是出於無聊,半是不滿於在家被忽視,便想出縝密的出走計畫,傑米則是她不可或缺的同伴。其他離家主題小說如:《小冬流浪記》中,小冬受不了繼母虐待才選擇逃家,幾經轉折後重返家庭,一家子言歸於好,他也從一個逃家兒蛻變為保家衛國的軍官。


近年出版的《虎皮魔毯》與《冰花之蜜》則帶有奇幻色彩,前者描述一對兄弟為了實現老虎幽靈生前的心願,乘著它(魔毯)從蘇格蘭一路「飛」到印度去;後者的主角同樣是一對兄弟,他們卻是為了挽回過錯,展開追捕星星的旅程……由此可見,離家主題屢見不鮮,卻有繁花紛呈的面貌。

此外,導讀者張子樟教授更指出《天使雕像》冒險地景的轉移:早期寫實冒險故事常以怒海、荒島或叢林等為背景,旨在凸顯主角克服險惡環境而脫胎換骨,如今這些冒險不再「侷限」於上述這些傳統空間,轉往「大都市」發展。


不同於自然環境嚴酷的考驗,都會歷險記除了硬體障礙外,往往涉及複雜的人際互動,進而影響角色的成長。這一類故事中,不少作品揭露社會的陰暗面與成長的暴力性,但也不乏《天使雕像》這樣溫馨幽默的小品。

而我著迷於《天使雕像》的溫馨幽默,愛極了克勞蒂雅與傑米這對姐弟的互動。兩人的性格與分工相當分明,許多對話讓我莞爾,也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弟弟相處的時光,那些塵封於記憶之盒中的小日子。


隨著情節推進,姐弟倆的感情明顯升溫,從起初的斤斤計較到通力合作,乃至互相著想,兩人的對話無一「愛」字,手足之愛卻盡顯於他們的互動中。

最後,《天使雕像》的敘事手法是我喜歡它的另一主因。作家如果不照「這個樣子」書寫本書,這本書的精采程度大概得直接對半打折吧(就算克勞蒂雅很聰明,傑米很討人喜歡也一樣)。


朋友們,本書開篇可是一封信呢,還是一封寫給律師的信!而寄信人巴瑟夫人對律師百般嘲弄與挖苦,足見兩人交情的深厚。

那麼,這封信與接下來的故事有什麼關聯呢?巴瑟夫人又是誰?她憑什麼(如何)了解整起事件的始末?律師在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光憑這一紙內容,就足夠勾人急忙翻閱下一頁了。


讀者們唯有讀到最後,才能得到解答──當然,這個故事圍繞著這對可愛的姐弟,採取第三人稱,卻將事件的前因後果、他們的經歷乃至心理活動交代得清清楚楚。但說故事的人(敘述者)是誰?又對誰說呢?

讀到最後吧。

你一定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凱特.狄卡密歐筆下的故事並非傳統的善惡之爭。《雙鼠記》是其作之一,故事以童話風格呈現,含有豐富的內涵與情節。如同其作品反映出她深邃的兒童(文學)觀,她致力於描繪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而是光明與黑暗的一體兩面(甚至是多面的)。讀完其作,愛、寬宥、希望、友誼、良善,於是也洋溢心頭。
Thumbnail
2024/03/19
凱特.狄卡密歐筆下的故事並非傳統的善惡之爭。《雙鼠記》是其作之一,故事以童話風格呈現,含有豐富的內涵與情節。如同其作品反映出她深邃的兒童(文學)觀,她致力於描繪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而是光明與黑暗的一體兩面(甚至是多面的)。讀完其作,愛、寬宥、希望、友誼、良善,於是也洋溢心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借物少女》,總是會讓我想起「寓居於世」這個詞。不管是我們大大的人類,或是小小的精靈,都只是來這個世間當一過客。有別於資本主義的占有慾望,故事裡我們看到「借用」(而不是佔有)的概念。這不正是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嗎? . 理念很難說得透,那麼就讀這個故事吧!讓我們試著放棄物質占有
Thumbnail
看《借物少女》,總是會讓我想起「寓居於世」這個詞。不管是我們大大的人類,或是小小的精靈,都只是來這個世間當一過客。有別於資本主義的占有慾望,故事裡我們看到「借用」(而不是佔有)的概念。這不正是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嗎? . 理念很難說得透,那麼就讀這個故事吧!讓我們試著放棄物質占有
Thumbnail
導演細微地呈現孩子眼中的世界,好似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地饒富趣味,值得探索,因此在童言童語中,現實的殘忍如同摔破的玻璃杯,容易劃傷人,這裡引用茂對《龍貓》的想法:「要是它跑出來的話,一切都亂了套的,會被員警抓起來的」孩子們努力逃離現實、自己創造天堂——這不就是龍貓嗎?
Thumbnail
導演細微地呈現孩子眼中的世界,好似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地饒富趣味,值得探索,因此在童言童語中,現實的殘忍如同摔破的玻璃杯,容易劃傷人,這裡引用茂對《龍貓》的想法:「要是它跑出來的話,一切都亂了套的,會被員警抓起來的」孩子們努力逃離現實、自己創造天堂——這不就是龍貓嗎?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樹旅館 1:尋找真正的家 這是樹旅館系列的短篇繪本第一部, 講述的是小老鼠莫娜失去家人後到處流浪, 在前往樹旅館的路上經歷波折, 那些波折也意外地成為了後來幫助樹旅館的機會。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樹旅館 1:尋找真正的家 這是樹旅館系列的短篇繪本第一部, 講述的是小老鼠莫娜失去家人後到處流浪, 在前往樹旅館的路上經歷波折, 那些波折也意外地成為了後來幫助樹旅館的機會。
Thumbnail
介紹了《紅髮安妮》中的故事,探討了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困境,該書如何陪伴不同時代的女孩兒,並引發了對個人創意想像力、自我認同和外在自卑、愛美的思辨等議題。故事中所呈現的角色和情節提供了對讀者生活的反思和啟發。
Thumbnail
介紹了《紅髮安妮》中的故事,探討了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困境,該書如何陪伴不同時代的女孩兒,並引發了對個人創意想像力、自我認同和外在自卑、愛美的思辨等議題。故事中所呈現的角色和情節提供了對讀者生活的反思和啟發。
Thumbnail
獻給為了去愛,與被愛的你 「家,不一定是一個地方,對嗎?」 提起「男孩、鼴鼠、狐狸與馬」這本繪本,許多人在讀完男孩的故事後,彷彿看到自己人生的縮影,在成為真正自己的路上,我們有太多他人強加的期待,必須擺脫。 以下是Citta 擷取書中的五個重點,希望藉由我的整理,能讓你找回內在
Thumbnail
獻給為了去愛,與被愛的你 「家,不一定是一個地方,對嗎?」 提起「男孩、鼴鼠、狐狸與馬」這本繪本,許多人在讀完男孩的故事後,彷彿看到自己人生的縮影,在成為真正自己的路上,我們有太多他人強加的期待,必須擺脫。 以下是Citta 擷取書中的五個重點,希望藉由我的整理,能讓你找回內在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凱特‧狄卡密歐的作品,最愛的三本:雙鼠記、愛德華的神奇旅行、魔術師的大象。其中「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算是戀風草青少年書房鎮店之書,非常力推。裡面的一句話:「如果你一點都不想愛人和被愛,你的生命旅程就毫無意義。」令人再三思考迴盪。 . 凱特‧狄卡密歐出了新作品,迫不及待閱讀。依舊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凱特‧狄卡密歐的作品,最愛的三本:雙鼠記、愛德華的神奇旅行、魔術師的大象。其中「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算是戀風草青少年書房鎮店之書,非常力推。裡面的一句話:「如果你一點都不想愛人和被愛,你的生命旅程就毫無意義。」令人再三思考迴盪。 . 凱特‧狄卡密歐出了新作品,迫不及待閱讀。依舊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