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戲子與婊子.我試圖看透的中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當彷彿走進了亂世,我就會想起《霸王別姬》(1993,陳凱歌導)。它訴說了一個關於中國如何碎成一地的故事。每再看一回,與自己所再的時空再一次對話.都有新的體悟。我總以為,如果兩岸真能看透這部作品,就能知道彼此的距離已是多麼的遙遠,或者多麼的相近。
十八
  這是一部小我一歲的電影,我幸運地在18歲與它在學校裡的劇場大銀幕相遇。儘管在課堂中播放被分成了兩次才看完,卻不影響我對此片深刻的印象,我對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深深著迷,感同於他的心痛,不捨他的殞落。在2003年愚人節開了世人大玩笑的張國榮,於我而言是上個世代的巨星,我在那一刻才真正認識他的美。並且,因而入戲的認為鞏俐飾演的菊仙,真是「臭婊子」。
18歲的我開始愛上張國榮時,他已經不在
二十一
  我開始極度迷戀張國榮,這讓我在2013年金馬影展重映《霸王別姬》時,再度於大銀幕一窺此片風采。時隔三年,21歲的我,不在僅沉醉於張國榮,注意到了出身妓院的菊仙,如何在中國舊社會與新社會交替之中,敢愛敢恨的介於兩個戲子之間。我同情起菊仙的境遇,卻仍討厭這個女人。......我想,那時的我以為,介入他人感情的第三人,總是可憎的。程蝶衣的不幸,是時代所致,亦是這個婊子所致。
二十五
  再一次觀看,是研究所一門課的指定影片,我讀了原著小說後,再看了一次本片。這次,只有小小的螢幕,我試圖為自己對此片的著迷,理出頭緒。
  《霸王別姬》原著作家李碧華自己作為改編電影的編劇,在整個故事梗概上並無太大異動,些許的微調也都成功輔助了電影發揮影像敘事的力道。而令我訝異的是,那些文字裡角色情緒的小細小節,竟是那麼清晰可見的召喚回我當年的觀影情緒,我的迷戀與憐惜、同情與可憎。從小說的文字過渡到電影影像,我驚見婊子不再只是那可憎的婊子,25歲的我,可以理解菊仙了。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的人。
  我認為,陳凱歌之所以成功(而她之後再也沒有這種成功)並不再於本片多麼完整、磅礡的復原了時代與歷史,而是他更重於呈現角色情感。每一回波動的情緒不斷被放大,實是極度煽動人心的。逐格再看,陳凱歌給角色正面臉部的特寫鏡頭尤其的多。與此同時,這些鏡頭的背景,多半乾淨無太多雜訊,更適時的加入具有暗示性物件於前景,如薄紗、金魚、火、菸/煙…….等。陳凱歌的鏡頭搧風點火要觀眾入戲,卻又隔著紗叫我們來看戲,或提醒我們與「戲」保持距離。
  這部片一再予我如此多情感的連結與觸動,正是那一個個人物特寫定鏡。他們對視、凝望著前方含恨著或流淚著,都更像是在看著鏡頭外面觀看著的觀眾,討取憐惜或同情。我忽然強烈的感受到,本該被觀眾觀看、凝視的戲子(舞台上的表演者)與婊子(女性身體),在那些時刻已穿過鏡頭反過來凝視觀眾。當此反凝視被啟動時,作為觀眾,便得採取一個對自己最安全的姿態來回應它。
  我凝視程蝶衣,選擇了迷戀的位置;凝視菊仙,則是從視而不見、不願回應到坐立難安。前者並不是一種偷窺式的愉悅感,而是被導演掌控著一再近距離的凝視角色悲痛後,不忍的想要給予安慰。尤其,蝶衣(小豆子)這個角色自童年、少年到成年,無一不展示給觀眾極其無辜的眼神,並在整部片子被堆疊起來。後者,是隨著我的成長變化的心境,她在故里裡可以是個拿來怪罪的標的,但她也是那個中國人不願面對的真實樣貌。
  在幾次觀看經驗裡頭,蝶衣和菊仙兩個角色總是吸引我目光的焦點所在。對照著小說,二者彷若隱喻著中國在民初以降的社會變動中,的兩種人心,正如小說開場白早的點題:
「婊子無情, 戲子無義。 婊子合該在牀上有情, 戲子,只能在台上有義。」 (李碧華,1985)  
  諷刺的是,在這個故事裡作為戲子的蝶衣與作為婊子的菊仙,似乎都是有情有義。偏偏蝶衣到頭來早已人戲不分,菊仙則自己贖了自己離開妓院,他們卻脫不去這身標籤,輸給自己那份有情有義。這是一齣,我想不管我到了幾歲,亦参不透的人心。
  在這些鏡頭之下,觀眾被逼著重新理解成為戲子與婊子的全中國人。在整部片的最後一波高潮,文革時期的批鬥大會中,小樓與蝶衣互相揭發在那個現實裡倒都成了戲,批鬥場面成了舞台,小樓只要肯吐出一句「劃清界線」他就過關。菊仙,過往的妓女身分被批鬥仍不至絕望,那句「劃清界線」卻讓她選擇「下戲」。批鬥大會結束,人去樓空,菊仙與蝶衣對望,蝶衣在這戲裡鬥贏了卻也笑不出來,而到頭來人戲不分的不僅是蝶衣,菊仙亦是。
  歷經那些年的階級鬥爭,相互批鬥,中國人又怎麼能分清楚是人是戲了呢?
  所謂「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應是作者給讀者/觀眾的提醒罷了?
二十六
  2018年年底,《霸王別姬》二十五周年數位修復版在台灣院線上映,已經看此片無數次的我,這回並沒有多激動地想再看一遍。不過,故事都說到這了,我肯定還是去看了。
  這一回,第四遍,因為工作,我帶了兩個來自花蓮的17歲妹妹一起看了。時間與場次都那麼的剛好,好不容易北上,說好讓少女可以自己選想看的片子,但我卻早已下定主意說服她們就看這部!
  其中一個妹妹看完感到生氣,她說她不喜歡這個片子,因為這一切太殘酷了,她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結局。她嚷著:「他們不可以這樣....」,那個「他們」是誰呢?我沒有追問,只是緩緩地回應她,「但那可能都是真的」。另一個女孩當下沒有多說,半年後我鼓勵她去參加一個電影營隊,報名表要填最喜歡的電影,她填上了《霸王別姬》。後來,又有其他人告訴我,女孩想看更多像《霸王別姬》這樣那麼好看的片子。我覺得,她們兩都像我,18歲的我、21歲的我。
  這一件讓我十分得意的事情。
  也快十年了,距離我第一次看這部作品。我這一代人,與中國的關係、對他們的態度似乎也正在這十年間,彷若燒一鍋熱水,此時此刻還正沸騰著處理彼此的糾結。
  而最近,因為這場波及全世界的疫情,我又想到了《霸王別姬》裡的隱喻。我一直對中國人極度好奇(這個前提當然是我沒把自己當中國人或甚麼中華兒女),這部片彷彿戳開了我對那一方的神祕想像。我經常,近乎窺奇的觀看中國,以及這個國家的人,那份窺奇,其實讓我無從真正理解他們。
  然而,我越來越對那感到好奇,我想要明白我與它的關係,我認為我有必要搞清楚這份關係。和你不是同一國,這在我這一代,是很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以感受到,就像是我在不同年齡看《霸王別姬》,對菊仙的態度慢慢的轉換,我看待中國人的態度也如此。我起初討厭、我開始同情,最後,我希望我可以理解--我希望相信,理解可以讓彼此理性溝通。
  可是,其實我理解不了。就像陳凱歌再也拍不出個像《霸王別姬》這樣經典的作品並且墮落、就像我連自己父母深信不疑的信仰價值,都理解不了一樣。電影有個能量,但電影只能是個推力,不是解方。而我只能持續困惑,他們在他們的世界裡,過著他覺得的太平盛世,我究竟要努力撼動他好,還是繼續視而不見?
  不知道,中國人看了《霸王別姬》,都想了些甚麼,理解了些甚麼。不知道,如果在那個世界裡的人從未知道真相,他要怎麼知道,原來自由與不自由的差異何在。看著他們又安逸了起來,我卻心生不滿,矛盾了起來。難道,我希望他們遭受更大的災難?我希望他們受到教訓?我希望他們再也不要爬起來?
  正當我以為,以為自己是充滿善意的。我對自己的這個念頭,害怕了起來。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陽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小清新」文化現象之下出現的「美學風格」之說,以小清新生活風格在視覺文化上的代表「臺灣青春電影」為例,作為重新認識一個世代關鍵字的方法。
通過「小清新」此一關鍵字與其概念延伸出的「關鍵視覺元素」,探討一個關鍵字的形成,它從何處被截取,經過了多少的簡化過程,形成新世代所信仰的一種被汙名化的價值觀念。希望做到的是破除直接解釋、定義它的態度,在影像化的時代找到理解新世代青少年的另一個新途徑。
曾國祥的兩部青春成長電影,近乎完美的詮釋了女孩認定的,偶像劇式文藝電影──可以帶給女孩靈魂救贖,同時滿足少女心的那一種。 她想要通過近年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她傾心的這兩部作品,從巧遇到發掘與兩相對照,破解帶著偶像劇格調的青春成長電影如何能直搗少女心,甚至叫她著迷不已。
從「小清新」文化現象之下出現的「美學風格」之說,以小清新生活風格在視覺文化上的代表「臺灣青春電影」為例,作為重新認識一個世代關鍵字的方法。
通過「小清新」此一關鍵字與其概念延伸出的「關鍵視覺元素」,探討一個關鍵字的形成,它從何處被截取,經過了多少的簡化過程,形成新世代所信仰的一種被汙名化的價值觀念。希望做到的是破除直接解釋、定義它的態度,在影像化的時代找到理解新世代青少年的另一個新途徑。
曾國祥的兩部青春成長電影,近乎完美的詮釋了女孩認定的,偶像劇式文藝電影──可以帶給女孩靈魂救贖,同時滿足少女心的那一種。 她想要通過近年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她傾心的這兩部作品,從巧遇到發掘與兩相對照,破解帶著偶像劇格調的青春成長電影如何能直搗少女心,甚至叫她著迷不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五星推薦華語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一部"藝術電影"有其深度與文化意涵,電影有很多令人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讓觀眾如此著迷的還有張國榮詮釋的京劇名旦程蝶衣,真是不瘋魔不成活!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Thumbnail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和張豐毅主演的電影。本片獲得第46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是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獲得此殊榮的華語電影。本片還獲得金球獎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成龍最初被邀請飾演段小樓一角,因為他有童年時期在京劇班訓練的經歷。但他拒絕了這個
「不如我嘢由頭嚟過。」 第一次聽到春光乍洩因為關淑怡,第二次因為張國榮,第三次因為梁朝偉,別忘了還有張震。 再也沒有能夠取代這四個人,那當時,的阿根廷。 雖然最終只有三個人。 站在性別平等的立場,我不知道該不該說剪掉關淑怡的片段是對的,但站在私心的同志電影影迷,《春光乍洩》的特別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Thumbnail
趙麗穎二搭林更新主演古裝劇《與鳳行》,播出後收視口碑一路狂飆,目前已刷新騰訊年榜紀錄,輾壓胡歌主演的爆款大作《繁花》,趙麗穎不愧是陸劇女王,女王一出馬,萬夫莫敵,連之前熱度超高的繁花都被超越,就知道這部劇如今有多火了。
Thumbnail
"舞姬"是我多年前看過的小說,在川端康成的作品當中算是讀來比較辛苦的一本,不知道是因為翻譯的關係還是當年的心境無法進入狀況。 但是這部1951年改編自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說拍攝成的電影就不一樣了,導演成瀨巳喜男一貫明快緊湊的敘事非常流暢,劇中家庭成員彼此關係的緊張感刻畫得相當深刻,原本是提不起勁看的片
Thumbnail
最近陸續閱讀了由劉子倩翻譯新版本的川端康成作品,分別是雪國、伊豆的舞孃、古都,也分別看了這幾本小說幾個版本的電影,可以稍微聊聊我的心得。 首先大牌出版由劉子倩翻譯的這個版本很好看,大推!這個版本是我第二次閱讀這幾本小說,比起上一次版本的大失所望,這個版本真的很好。 關於電影,先來說說 雪國,有三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及《關鍵評論網》刊登) 胡金銓在武俠片之地位,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以《俠女》獲得國際肯定和後人爭相模仿。不過,胡的武俠片水準高且具個人風格,非一般導演能達到,特別是其影片女性角色形象,與一般武俠片男性英雄主義的大為不同。 無論是與胡金銓同期的張徹電影,或是現
Thumbnail
本文探討金庸小說中,男主角張無忌與四位女性角色之間的情感世界。張無忌成長經歷及其父母的影響,以及與不同女性角色之間的關係及權術關係。對於武俠小說愛情描寫的不落俗套,以及對人性的愛恨情仇的描述。不同戀愛關係中的人性特質的探討。文章不僅限於描寫金庸小說中的情感世界,也是對於人生對於愛情的省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五星推薦華語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一部"藝術電影"有其深度與文化意涵,電影有很多令人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讓觀眾如此著迷的還有張國榮詮釋的京劇名旦程蝶衣,真是不瘋魔不成活!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Thumbnail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和張豐毅主演的電影。本片獲得第46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是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獲得此殊榮的華語電影。本片還獲得金球獎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成龍最初被邀請飾演段小樓一角,因為他有童年時期在京劇班訓練的經歷。但他拒絕了這個
「不如我嘢由頭嚟過。」 第一次聽到春光乍洩因為關淑怡,第二次因為張國榮,第三次因為梁朝偉,別忘了還有張震。 再也沒有能夠取代這四個人,那當時,的阿根廷。 雖然最終只有三個人。 站在性別平等的立場,我不知道該不該說剪掉關淑怡的片段是對的,但站在私心的同志電影影迷,《春光乍洩》的特別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Thumbnail
趙麗穎二搭林更新主演古裝劇《與鳳行》,播出後收視口碑一路狂飆,目前已刷新騰訊年榜紀錄,輾壓胡歌主演的爆款大作《繁花》,趙麗穎不愧是陸劇女王,女王一出馬,萬夫莫敵,連之前熱度超高的繁花都被超越,就知道這部劇如今有多火了。
Thumbnail
"舞姬"是我多年前看過的小說,在川端康成的作品當中算是讀來比較辛苦的一本,不知道是因為翻譯的關係還是當年的心境無法進入狀況。 但是這部1951年改編自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說拍攝成的電影就不一樣了,導演成瀨巳喜男一貫明快緊湊的敘事非常流暢,劇中家庭成員彼此關係的緊張感刻畫得相當深刻,原本是提不起勁看的片
Thumbnail
最近陸續閱讀了由劉子倩翻譯新版本的川端康成作品,分別是雪國、伊豆的舞孃、古都,也分別看了這幾本小說幾個版本的電影,可以稍微聊聊我的心得。 首先大牌出版由劉子倩翻譯的這個版本很好看,大推!這個版本是我第二次閱讀這幾本小說,比起上一次版本的大失所望,這個版本真的很好。 關於電影,先來說說 雪國,有三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及《關鍵評論網》刊登) 胡金銓在武俠片之地位,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以《俠女》獲得國際肯定和後人爭相模仿。不過,胡的武俠片水準高且具個人風格,非一般導演能達到,特別是其影片女性角色形象,與一般武俠片男性英雄主義的大為不同。 無論是與胡金銓同期的張徹電影,或是現
Thumbnail
本文探討金庸小說中,男主角張無忌與四位女性角色之間的情感世界。張無忌成長經歷及其父母的影響,以及與不同女性角色之間的關係及權術關係。對於武俠小說愛情描寫的不落俗套,以及對人性的愛恨情仇的描述。不同戀愛關係中的人性特質的探討。文章不僅限於描寫金庸小說中的情感世界,也是對於人生對於愛情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