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戲子與婊子.我試圖看透的中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每當彷彿走進了亂世,我就會想起《霸王別姬》(1993,陳凱歌導)。它訴說了一個關於中國如何碎成一地的故事。每再看一回,與自己所再的時空再一次對話.都有新的體悟。我總以為,如果兩岸真能看透這部作品,就能知道彼此的距離已是多麼的遙遠,或者多麼的相近。

十八

  這是一部小我一歲的電影,我幸運地在18歲與它在學校裡的劇場大銀幕相遇。儘管在課堂中播放被分成了兩次才看完,卻不影響我對此片深刻的印象,我對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深深著迷,感同於他的心痛,不捨他的殞落。在2003年愚人節開了世人大玩笑的張國榮,於我而言是上個世代的巨星,我在那一刻才真正認識他的美。並且,因而入戲的認為鞏俐飾演的菊仙,真是「臭婊子」。

18歲的我開始愛上張國榮時,他已經不在

18歲的我開始愛上張國榮時,他已經不在

二十一

  我開始極度迷戀張國榮,這讓我在2013年金馬影展重映《霸王別姬》時,再度於大銀幕一窺此片風采。時隔三年,21歲的我,不在僅沉醉於張國榮,注意到了出身妓院的菊仙,如何在中國舊社會與新社會交替之中,敢愛敢恨的介於兩個戲子之間。我同情起菊仙的境遇,卻仍討厭這個女人。......我想,那時的我以為,介入他人感情的第三人,總是可憎的。程蝶衣的不幸,是時代所致,亦是這個婊子所致。

二十五

  再一次觀看,是研究所一門課的指定影片,我讀了原著小說後,再看了一次本片。這次,只有小小的螢幕,我試圖為自己對此片的著迷,理出頭緒。

  《霸王別姬》原著作家李碧華自己作為改編電影的編劇,在整個故事梗概上並無太大異動,些許的微調也都成功輔助了電影發揮影像敘事的力道。而令我訝異的是,那些文字裡角色情緒的小細小節,竟是那麼清晰可見的召喚回我當年的觀影情緒,我的迷戀與憐惜、同情與可憎。從小說的文字過渡到電影影像,我驚見婊子不再只是那可憎的婊子,25歲的我,可以理解菊仙了。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的人。

  我認為,陳凱歌之所以成功(而她之後再也沒有這種成功)並不再於本片多麼完整、磅礡的復原了時代與歷史,而是他更重於呈現角色情感。每一回波動的情緒不斷被放大,實是極度煽動人心的。逐格再看,陳凱歌給角色正面臉部的特寫鏡頭尤其的多。與此同時,這些鏡頭的背景,多半乾淨無太多雜訊,更適時的加入具有暗示性物件於前景,如薄紗、金魚、火、菸/煙…….等。陳凱歌的鏡頭搧風點火要觀眾入戲,卻又隔著紗叫我們來看戲,或提醒我們與「戲」保持距離。

  這部片一再予我如此多情感的連結與觸動,正是那一個個人物特寫定鏡。他們對視、凝望著前方含恨著或流淚著,都更像是在看著鏡頭外面觀看著的觀眾,討取憐惜或同情。我忽然強烈的感受到,本該被觀眾觀看、凝視的戲子(舞台上的表演者)與婊子(女性身體),在那些時刻已穿過鏡頭反過來凝視觀眾。當此反凝視被啟動時,作為觀眾,便得採取一個對自己最安全的姿態來回應它。

  我凝視程蝶衣,選擇了迷戀的位置;凝視菊仙,則是從視而不見、不願回應到坐立難安。前者並不是一種偷窺式的愉悅感,而是被導演掌控著一再近距離的凝視角色悲痛後,不忍的想要給予安慰。尤其,蝶衣(小豆子)這個角色自童年、少年到成年,無一不展示給觀眾極其無辜的眼神,並在整部片子被堆疊起來。後者,是隨著我的成長變化的心境,她在故里裡可以是個拿來怪罪的標的,但她也是那個中國人不願面對的真實樣貌。

  在幾次觀看經驗裡頭,蝶衣和菊仙兩個角色總是吸引我目光的焦點所在。對照著小說,二者彷若隱喻著中國在民初以降的社會變動中,的兩種人心,正如小說開場白早的點題:

「婊子無情, 戲子無義。 婊子合該在牀上有情, 戲子,只能在台上有義。」 (李碧華,1985)  

  諷刺的是,在這個故事裡作為戲子的蝶衣與作為婊子的菊仙,似乎都是有情有義。偏偏蝶衣到頭來早已人戲不分,菊仙則自己贖了自己離開妓院,他們卻脫不去這身標籤,輸給自己那份有情有義。這是一齣,我想不管我到了幾歲,亦参不透的人心。

  在這些鏡頭之下,觀眾被逼著重新理解成為戲子與婊子的全中國人。在整部片的最後一波高潮,文革時期的批鬥大會中,小樓與蝶衣互相揭發在那個現實裡倒都成了戲,批鬥場面成了舞台,小樓只要肯吐出一句「劃清界線」他就過關。菊仙,過往的妓女身分被批鬥仍不至絕望,那句「劃清界線」卻讓她選擇「下戲」。批鬥大會結束,人去樓空,菊仙與蝶衣對望,蝶衣在這戲裡鬥贏了卻也笑不出來,而到頭來人戲不分的不僅是蝶衣,菊仙亦是。

  歷經那些年的階級鬥爭,相互批鬥,中國人又怎麼能分清楚是人是戲了呢?

  所謂「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應是作者給讀者/觀眾的提醒罷了?

二十六

  2018年年底,《霸王別姬》二十五周年數位修復版在台灣院線上映,已經看此片無數次的我,這回並沒有多激動地想再看一遍。不過,故事都說到這了,我肯定還是去看了。

  這一回,第四遍,因為工作,我帶了兩個來自花蓮的17歲妹妹一起看了。時間與場次都那麼的剛好,好不容易北上,說好讓少女可以自己選想看的片子,但我卻早已下定主意說服她們就看這部!

  其中一個妹妹看完感到生氣,她說她不喜歡這個片子,因為這一切太殘酷了,她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結局。她嚷著:「他們不可以這樣....」,那個「他們」是誰呢?我沒有追問,只是緩緩地回應她,「但那可能都是真的」。另一個女孩當下沒有多說,半年後我鼓勵她去參加一個電影營隊,報名表要填最喜歡的電影,她填上了《霸王別姬》。後來,又有其他人告訴我,女孩想看更多像《霸王別姬》這樣那麼好看的片子。我覺得,她們兩都像我,18歲的我、21歲的我。

  這一件讓我十分得意的事情。

  也快十年了,距離我第一次看這部作品。我這一代人,與中國的關係、對他們的態度似乎也正在這十年間,彷若燒一鍋熱水,此時此刻還正沸騰著處理彼此的糾結。

  而最近,因為這場波及全世界的疫情,我又想到了《霸王別姬》裡的隱喻。我一直對中國人極度好奇(這個前提當然是我沒把自己當中國人或甚麼中華兒女),這部片彷彿戳開了我對那一方的神祕想像。我經常,近乎窺奇的觀看中國,以及這個國家的人,那份窺奇,其實讓我無從真正理解他們。

  然而,我越來越對那感到好奇,我想要明白我與它的關係,我認為我有必要搞清楚這份關係。和你不是同一國,這在我這一代,是很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以感受到,就像是我在不同年齡看《霸王別姬》,對菊仙的態度慢慢的轉換,我看待中國人的態度也如此。我起初討厭、我開始同情,最後,我希望我可以理解--我希望相信,理解可以讓彼此理性溝通。

  可是,其實我理解不了。就像陳凱歌再也拍不出個像《霸王別姬》這樣經典的作品並且墮落、就像我連自己父母深信不疑的信仰價值,都理解不了一樣。電影有個能量,但電影只能是個推力,不是解方。而我只能持續困惑,他們在他們的世界裡,過著他覺得的太平盛世,我究竟要努力撼動他好,還是繼續視而不見?

  不知道,中國人看了《霸王別姬》,都想了些甚麼,理解了些甚麼。不知道,如果在那個世界裡的人從未知道真相,他要怎麼知道,原來自由與不自由的差異何在。看著他們又安逸了起來,我卻心生不滿,矛盾了起來。難道,我希望他們遭受更大的災難?我希望他們受到教訓?我希望他們再也不要爬起來?

  正當我以為,以為自己是充滿善意的。我對自己的這個念頭,害怕了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陽陽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陽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02
(寫於2020.3.31) 約莫半年前,韓國N號房事件延燒。那最小受害者年僅11歲、15個年輕男性之中就有1個可能是加害者的比例,以及主嫌遭逮捕後面無表情沒有情緒起伏的道歉聲明,通過網路散播著,無不令人髮指。而作為一個女性,對那些數字、那嫌犯的臉孔,忽然有一種自己彷彿也被侵犯了一般,感到不寒而慄。
Thumbnail
2020/08/02
(寫於2020.3.31) 約莫半年前,韓國N號房事件延燒。那最小受害者年僅11歲、15個年輕男性之中就有1個可能是加害者的比例,以及主嫌遭逮捕後面無表情沒有情緒起伏的道歉聲明,通過網路散播著,無不令人髮指。而作為一個女性,對那些數字、那嫌犯的臉孔,忽然有一種自己彷彿也被侵犯了一般,感到不寒而慄。
Thumbnail
2020/03/14
從「小清新」文化現象之下出現的「美學風格」之說,以小清新生活風格在視覺文化上的代表「臺灣青春電影」為例,作為重新認識一個世代關鍵字的方法。
Thumbnail
2020/03/14
從「小清新」文化現象之下出現的「美學風格」之說,以小清新生活風格在視覺文化上的代表「臺灣青春電影」為例,作為重新認識一個世代關鍵字的方法。
Thumbnail
2020/03/14
通過「小清新」此一關鍵字與其概念延伸出的「關鍵視覺元素」,探討一個關鍵字的形成,它從何處被截取,經過了多少的簡化過程,形成新世代所信仰的一種被汙名化的價值觀念。希望做到的是破除直接解釋、定義它的態度,在影像化的時代找到理解新世代青少年的另一個新途徑。
Thumbnail
2020/03/14
通過「小清新」此一關鍵字與其概念延伸出的「關鍵視覺元素」,探討一個關鍵字的形成,它從何處被截取,經過了多少的簡化過程,形成新世代所信仰的一種被汙名化的價值觀念。希望做到的是破除直接解釋、定義它的態度,在影像化的時代找到理解新世代青少年的另一個新途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
Thumbnail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
Thumbnail
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台灣戲曲中心舉辦【2023看家戲再現】,推出耳熟能詳的「鍘美案」,透過劇本再創與演員的表演功力,重新詮釋陳世美與秦香蓮的故事。特別的是在本齣劇中,陳世美的心理狀態特別被Highlight,帶領觀眾反思這千古渣男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薪傳歌仔戲劇團參與台灣戲曲中心舉辦【2023看家戲再現】,推出耳熟能詳的「鍘美案」,透過劇本再創與演員的表演功力,重新詮釋陳世美與秦香蓮的故事。特別的是在本齣劇中,陳世美的心理狀態特別被Highlight,帶領觀眾反思這千古渣男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Thumbnail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Thumbnail
回頭看張國榮五十多部影片,他的臉極其耐看。這是一張性別特徵明顯但性意味含混的臉,有足夠的魅力可以討好任何人。《胭脂扣》裡他一出場,酒樓風塵女子立即黯然失色,梅豔芳扮演的名妓如花一開頭只好以男裝登場,抗衡他的魅力。而他扮演虞姬,美貌無敵,紅透了半邊天的鞏俐在他身邊竟像個ㄚ頭......
Thumbnail
回頭看張國榮五十多部影片,他的臉極其耐看。這是一張性別特徵明顯但性意味含混的臉,有足夠的魅力可以討好任何人。《胭脂扣》裡他一出場,酒樓風塵女子立即黯然失色,梅豔芳扮演的名妓如花一開頭只好以男裝登場,抗衡他的魅力。而他扮演虞姬,美貌無敵,紅透了半邊天的鞏俐在他身邊竟像個ㄚ頭......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霸王別姬》——從一而終的愛與犧牲。乃至「姬」別霸王。   觀影中哭了兩次一次是感嘆張國榮那句:「說的是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一是感嘆這位才子的人生,二是蝶衣的遭遇,嘆家庭的影響,如果母親不將他送到戲班,如果他沒有對師兄動情……   虞姬終究是真女人
Thumbnail
  《霸王別姬》——從一而終的愛與犧牲。乃至「姬」別霸王。   觀影中哭了兩次一次是感嘆張國榮那句:「說的是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一是感嘆這位才子的人生,二是蝶衣的遭遇,嘆家庭的影響,如果母親不將他送到戲班,如果他沒有對師兄動情……   虞姬終究是真女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