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太宰治《斜陽》傳言與真相總有出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 年,是我滿 20 歲的一年,給了自己一份作業,就是每個月至少讀完一本書並產出書評。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其實我從小就是愛閱讀的孩子,每周都去圖書館借書、每年都去台北國際書展報到…(Shout out to 我老爸,每年都砸重金買任何我喜歡的書給我啃)我還記得只要一到周末就會特別起個大早去家裡附近的圖書館借還書的日子,爸媽都還沒起床我已經抱著厚厚一本書躺在沙發上讀了,雙眼嚴重的近視大概就是這樣來的(笑)。
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科技帶來的革命大規模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大眾運輸工具上再也難見手捧紙本閱讀的人,取而代之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在滑手機、使用平板等 3C 產品。科技對社會帶來莫大的幫助,但我卻格外懷念紙本、文字的溫度,經由編輯、排版、印刷層層包裝後,珍重地送到我們手中的一本書,承載的我相信遠不只是一個故事。希望透過我的一些閱讀心得分享(說是書評但實際上還差的遠,畢竟是第一次的嘗試…),哪怕是一個人也好,要是能重拾紙本閱讀的樂趣,那就太好了。

會想要閱讀這本 《斜陽》,是滑小紅書時看到別人的介紹,「太宰治難得一見的溫暖治癒之作。」我記得他是這麼形容這本書的。對於日本文學,我所讀的不多,比較熟的大概就是村上春樹大師了。對於太宰治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我卻尚未拜讀過他的作品(沒錯,我還沒讀過《人間失格》),當時的我覺得是時候讀一些平時不會讀的文學作品了,因此馬上手刀下單了這本《斜陽》。
以小說的結構來說,它其實並不長,我認為算是一篇短篇,大約只花了兩天的時間就讀完了。出版社是這樣替這本書作注解的:
太宰治女性獨白文學顛峰之作!
我認為洽當至極,太宰治透過書裡的主人公和子大量的獨白來堆砌鋪墊出了簡單的敘事架構,大概因為是以太宰治的情人太田靜子之日記為藍本而作成,文中使用書信體的頻率極高。我特別喜愛太宰治筆下那些破碎的小人物,各有憂慮又各有色彩,他們在頹敗的社會中逐漸沉澱卻又不甘墮落、不甘平凡,最後都落得憔悴。
在閱讀《斜陽》時,時不時會被一些作者運用意象之巧妙給震懾,我特別喜愛女蛇的象徵,成了母親及和子不安的指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斜陽的意象,讓人對於明日充滿了希冀,這也是《斜陽》 之所以被稱作療癒之作的原因吧。
雖然《斜陽》的結尾看似溫暖,但太宰治在完成這本作品後不久就自殺去世了,《斜陽》算是他的絕筆詩、遺作,就像是書中弟弟直治的死亡一樣,一個生命的消逝總是來的快又令人感傷,你不太能預期這個人什麼時候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有時生活就是如此令人悲哀不是嗎,無論是和子還是直治,我認為他們的生命與心境都是很悲哀的。(剛好近期有台灣知名主持人表態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格外諷刺。)
我喜歡太宰治用輕描淡寫的文字寫悲涼的感受,點到為止不過分矯情。就像是和子的媽媽一樣淡淡的、憂傷的,但卻如高雅的貴族一般疏離。書中直治的訣別信當中這段話讓我格外有感觸,或許這就是不被理解的心境吧。
“我偽裝早熟,人們就傳言我早熟。我偽裝懶漢,人們就傳言我是懶漢。我偽裝寫不出小說,人們就傳言我不會寫小說。我偽裝說謊,人們就傳言我說謊。我偽裝有錢,人們就傳言我有錢。我偽裝冷淡,人們就傳言我冷淡。然而當我真痛苦得禁不住發出呻吟時,人們卻傳言我是偽裝成痛苦的。總有出入。
謝謝《斜陽》讓我對日本文學、太宰治的文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次寫簡短的書評,希望不會太青澀稚嫩,也希望能繼續保持閱讀及寫作的習慣!
avatar-img
Debby's Daily的沙龍
1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推薦給面臨職場困難或準備投入職場的人。文中闡述了書中關於「自由」的定義、職涯規劃技巧,以及如何透過「探索」提升自我能力。作者並以動畫影集《我獨自升級》和韓劇《我的完美祕書》作例子,說明書中概念的應用。最後,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境轉換,以及在經歷職場困境後,如何透過自我療癒及學習,找到方向並持續成長。
Thumbnail
Karen Armstrong的書,過去我介紹過「為神而辯」,必須說她的見地我沒那麼認同,甚至是有些失望的,所以這本書我原本沒太大興趣,但特價99真的太迷人(這是去年剛出的新書),所以還是入手了。 先說,這本書有不少精彩的東西沒錯,但我依然失望了……但因為有心理準備,所以還是有不少收穫就是了。
Thumbnail
這套書其實很多年前我介紹過第一集,之後就沒再追,不過台灣也只出到第五集就斷頭了,日本倒是出了十多集,也不知道完結沒有,總之不算知名作品,但既然難得看到台灣進度,還是稍微提一下。 其實第一集的心得我有大概提到,這故事是那種趕著上戰場的故事,然後主角身份顯然有隱情,總之他居然可以駕駛有嚴格生物認證機制
Thumbnail
【文案】: 暴戾恣睢&貪財好色 好消息,她被選為司寢宮女。 壞消息,她要伺候的對象是那個陰晴不定,不近女色的太子殿下。 昨天夜裡,雲葵親眼看到一個小宮女從太子寢殿被人抬出去。 想到即將去送死的便是自己,雲葵哆哆嗦嗦裹緊了自己的小被子。
宮澤賢治的憂鬱   看完電影版《銀河鐵道之父》(2023),我對於宮澤賢治的生涯及創作活動越發感到興趣,因為這個只活了37歲的詩人和童話作家,在當時沒有任何知名度,出版社對這位來自偏鄉的作家不看在眼裡,因此,其自費出版了《春與修羅》。依照宮澤賢治的說法,這部作品刊印之後,評論家在報紙上給予好評,
Thumbnail
《奪命炎上》縱觀現今的網路發展,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推進劇情,亦穿插其心境描寫,使讀者不會因為知道泰介並非真凶而感到乏味,反而更能體會其求助無門的困境。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本場於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展開,由天河創思出版社的總編輯陳巍仁主持,對談嘉賓為諮商心理師李家雯,「甜耳朵讀劇社」宋昱璁與郭霖精選太宰治短篇〈越級申訴〉與長篇小說《人間失格》片段的讀劇演出,一邊聽兩人精彩演出,另一邊李家雯深入談述小說人物心理脈絡與情緒狀態,完全解析太宰治作為emo大魔王的小說魔力。
Thumbnail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推薦給面臨職場困難或準備投入職場的人。文中闡述了書中關於「自由」的定義、職涯規劃技巧,以及如何透過「探索」提升自我能力。作者並以動畫影集《我獨自升級》和韓劇《我的完美祕書》作例子,說明書中概念的應用。最後,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境轉換,以及在經歷職場困境後,如何透過自我療癒及學習,找到方向並持續成長。
Thumbnail
Karen Armstrong的書,過去我介紹過「為神而辯」,必須說她的見地我沒那麼認同,甚至是有些失望的,所以這本書我原本沒太大興趣,但特價99真的太迷人(這是去年剛出的新書),所以還是入手了。 先說,這本書有不少精彩的東西沒錯,但我依然失望了……但因為有心理準備,所以還是有不少收穫就是了。
Thumbnail
這套書其實很多年前我介紹過第一集,之後就沒再追,不過台灣也只出到第五集就斷頭了,日本倒是出了十多集,也不知道完結沒有,總之不算知名作品,但既然難得看到台灣進度,還是稍微提一下。 其實第一集的心得我有大概提到,這故事是那種趕著上戰場的故事,然後主角身份顯然有隱情,總之他居然可以駕駛有嚴格生物認證機制
Thumbnail
【文案】: 暴戾恣睢&貪財好色 好消息,她被選為司寢宮女。 壞消息,她要伺候的對象是那個陰晴不定,不近女色的太子殿下。 昨天夜裡,雲葵親眼看到一個小宮女從太子寢殿被人抬出去。 想到即將去送死的便是自己,雲葵哆哆嗦嗦裹緊了自己的小被子。
宮澤賢治的憂鬱   看完電影版《銀河鐵道之父》(2023),我對於宮澤賢治的生涯及創作活動越發感到興趣,因為這個只活了37歲的詩人和童話作家,在當時沒有任何知名度,出版社對這位來自偏鄉的作家不看在眼裡,因此,其自費出版了《春與修羅》。依照宮澤賢治的說法,這部作品刊印之後,評論家在報紙上給予好評,
Thumbnail
《奪命炎上》縱觀現今的網路發展,除了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推進劇情,亦穿插其心境描寫,使讀者不會因為知道泰介並非真凶而感到乏味,反而更能體會其求助無門的困境。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本場於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展開,由天河創思出版社的總編輯陳巍仁主持,對談嘉賓為諮商心理師李家雯,「甜耳朵讀劇社」宋昱璁與郭霖精選太宰治短篇〈越級申訴〉與長篇小說《人間失格》片段的讀劇演出,一邊聽兩人精彩演出,另一邊李家雯深入談述小說人物心理脈絡與情緒狀態,完全解析太宰治作為emo大魔王的小說魔力。
Thumbnail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