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再生|談太宰治《斜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其貴族生活的描述。太宰治求學過程成績優異,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作品十分欣賞,於中學時代即開始創作生涯。1930年入東大法文科,奉文學名家「井伏鳟二」為終身之師。他出身貴族,卻以無法融入大眾生活為恥,甚至於參與反壓榨的社會運動,終而沉迷在酒、煙、藥物、女人之中。他先前已有因為無法獲得心靈安寧而自殺數次的紀錄,後雖在井伏鳟二作媒下結婚生女,有一段穩定的生活與創作期,但他還是不改冶遊之習,有了外遇,還生下孩子。在開始創作《斜陽》之時,他認識了女讀者「山崎富榮」。1948年,其《如是我聞》震驚文壇,並著手撰寫《人間失格》,未久,隨著結核病的惡化,竟與愛人山崎富榮於同年六月十三日深夜,在東京都三鷹市「玉川上水」連袂投水自盡,結束其燦爛多感而淒美的一生。

(二)《斜陽》故事大要

《斜陽》(1947年)與《人間失格》(1948年)可說是無賴派中最典型也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人間失格》深具自傳色彩,約七萬字的《斜陽》則敘事結構較為完整,同時也是一部「毀滅美學」的經典名著。故事由一個貴族婦人與離婚後返回娘家的女兒「和子」、從戰地歸來的的兒子「直治」,以及直治的文學老師「上原」等四人構成,評論家「神西清」因此將《斜陽》喻為莫札特之絃樂四重奏。故事中,四個主要人物在戰後動盪混亂的社會中,各自摸索著自我的生存之道。只是,母親因丈夫去世,家道衰落,無力再過富裕生活,只好賣掉東京豪宅,遣散佣人,與女兒住到伊豆鄉下,母女相依為命,以典當珠寶衣物維生。雖然在戰爭中失去音訊的兒子直治倖存歸來,卻依然同戰前一樣四處冶遊、花天酒地,極端頹廢,家計變得更加艱難,而和子既不想外出從事有貶身分的工作,也不願聽命改嫁富有的年老對象,此一沒落的貴族家庭在破敗的戰後,生活益顯困窘。後來,和子愛上了直治的師友──中年作家上原,戀愛便成了她對抗周遭壓力的生存之道。她寄了三封信給住在東京的上原,卻石沉大海,毫無回音,因此她決定親自到東京找上原,未料,日本最後一位貴族似的母親,鬱鬱而終。就在和子去東京找到上原的隔天早上,弟弟直治在伊豆山莊自殺了。而一直想擁有孩子的和子,終於如願以償,懷了上原的孩子,不同於弟弟的選擇自戕,她決心自己活出生命的價值,因而無視於傳統社會的種種壓力,要藉由生下私生子來進行一場反社會革命。她在可能是寫給上原的最後一封信透露,這新生兒對外將會說是弟弟直治與其他女人所生。

綜觀之,太宰治《斜陽》對於分別代表死亡與再生的弟弟「直治」和姐姐「和子」的人物塑造,深具象徵意義,令人印象最為深刻。

(三)直治的死亡

弟弟直治一向以來的毀滅性格,讓人無能為力,因為直治的遺書透露,「完全不了解自己為什麼必須活下去」,也認為「死並不是罪過」、「人有生的權利,同樣的,亦有死的權利」。這種極端頹廢的思想,對於「活下去」的人來說,甚至於會覺得恐怖。

出身貴族,卻以大地主父親之壓榨農民為恥,直治進入高等學校以後,想接近民眾,融入他們的世界,但他發現,對民眾而言,他終究只是一個裝模作樣、突出古怪、神經兮兮的傢伙罷了,大家並非坦誠地跟他交往。他問道:「我們難道有罪嗎?生為貴族,是我們的罪嗎?只因為生於這個家,我們就得永遠像猶大的親人那樣羞愧、謝罪、腼腆地活下去。」於是他不論做什麼都羞怯難安,一心想擺脫貴族的陰影,自暴自棄的結果,只好狂亂、冶遊、放蕩,靠酒和麻藥的目眩神暈來獲取瞬間的沉靜安寧。在外人眼中,直治是頹廢、懶惰、好色、任性的享樂主義者。即便如此,他一點也不快樂。

戰後,從軍的直治從南洋回來,生活方式依然未改。明明家裡已經沒錢,他卻認為,受人招待是很可怕的事,又說:「可是,我不是因為自尊而付帳,只是因為我完全無法把上原先生寫作賺得的金錢用來作無聊的飲食和抱女人。」於是不得不繼續典當度日。毋怪乎姐姐和子會說,「直治從南方回來後,我們真正的地獄便開始了」。直治自認應該早點死,但一念及自己的「死亡」將會同時「殺害」了體弱多病的貴婦母親,於是他強忍著讓自己茍存下來。後來母親在沉靜的秋日黃昏,離開人世,直治既已了無牽掛,未久果然自戕。

直治的頹廢,源自於反抗出身貴族的家世,然而他反抗不成,遂藉死亡以完成其反抗行動;且因其沒有「希望的立足點」,是以走向毀滅之途,乃屬必然。論者以為,直治的形象正是太宰治青年時期的自畫像。

(四)和子的再生

姐姐和子在日漸沒落、崩潰的家庭中,挺身從事道德革命,無視於傳統道德,積極地展開行動,向壓抑人性的傳統挑戰,展現驚人的「生」之意志,正好與自殺的弟弟直治形成強烈對比。

曾罹患肺病的和子,原先嫁給山本,卻被認為愛慕畫家細田,甚至於連腹中的小嬰兒也被丈夫懷疑,直到生下死嬰,感情早已冷淡的兩人終於離婚,於是和子回娘家陪寡母,六年後,被迫搬到伊豆鄉下,養尊處優的千金小姐也做起粗活來,她認為母親越來越像病人,自己反而覺得不斷從母親那裡吸取活力,越來越粗壯了。而且和子的個性敢愛敢恨,認為「只要能做喜歡的事,那就是幸福的生活」,她服膺德國女社會主義者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1871-1919)的思想,說:「破壞思想。破壞是可哀可悲,又美麗動人的。破壞、重建;而後臻於完成的夢。一旦破壞,也許永遠沒有完成之日,但是為了思慕的愛,必須破壞,必須發動革命。」當她愛上了作家上原,儘管上原已娶妻生女,母親過世後,她仍毅然決然不依靠舅舅而選擇了上原,即使只是做個沒有名份的地下情婦也在所不惜。之前,她曾勇氣十足地向上原表白「我心中有了一道幽微淡然的彩虹,雖然那不是愛,不是情,但是隨著歲月的飄逝,那彩虹越來越鮮豔明麗,我從來不曾忽略過」、「我心中的火燄是你點燃的,你要來熄滅它」,更對上原直言不諱:「我要孩子。幸福之類,我根本無所謂。我也需要錢,可是只要有錢養孩子就夠了。」

和子確信「人是為愛情與革命而活」,雖然終將面對母親之死,可是她自言:「我不會絕望。說是卑鄙無恥也行,我要活下去,為完成所思念的事,要跟世人爭鬥下去。」她誓言將與古老的道德爭鬥到底,而且像太陽一般地生活下去,這是對古老傳統日本的告別,也是另一種嶄新形式的「再生」。論者以為,太宰治對戰後的日本社會即懷有反抗精神,他或許也是一位道德革命者,只是不敢將此種革命付諸行動,轉而將這種理想寄託於和子身上,由和子替他來完成。

(五)古老日本的輓歌

《斜陽》於昭和二十二年(1947)七月起,在《新潮》雜誌開始連載,立即造成轟動,受到各方矚目。單行本《斜陽》甫出版便大受好評,成為暢銷書,甚至由於這部小說的影響,使得「斜陽族」一詞被廣泛引用,泛指所有「沒落中的貴族」。這部小說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下沒落貴族滅亡淒美的身影,猶如低吟古老美好日本的輓歌,道盡戰敗下「大日本帝國」子民的心聲,是以能夠引起廣大的共鳴。

原本期待腐朽老舊的事物會隨著日本之戰敗而一起消逝的太宰治,在目睹新現實之後,顯然是大大失望了,其心情全然表現在《斜陽》上。對人生充滿罪惡感、求死欲望強烈的弟弟「直治」,無疑是悲觀的太宰治之化身,他和憂鬱而病故的母親,乃至頹廢、放浪的上原,都是「死亡」的象徵。不過,《斜陽》可貴的是,太宰治也塑造了有著反抗傳統道德精神,堅強主張成為自己生命主宰的和子,她代表著「再生」,儘管其再生之路必然坎坷多舛,但這也多少透露著太宰治內心深處對於光明未來的憧憬與嚮往,使得戰後苦悶至極的日本讀者感動之餘,產生了希望,有了繼續面對明天、迎接挑戰的勇氣。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斜陽》人物死亡與再生的對立象徵意義,依然值得咀嚼再三,讓人深思。

avatar-img
85會員
1.3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一)文學人的歷史見證 齊邦媛(1924-2024)親筆自傳《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2009年7月第一版),六百餘頁,近三十萬字,自家世、幼年、求學一直到教學、研究、行政……,娓娓道來,在一則則精采故事中,見證了一個大時代中傳奇女子的遭遇,內容豐贍,字斟句酌,值得讀者從不同角度一讀再讀。 齊
#作品中,「性愛∕無性」、「靈∕肉」、「自由∕壓抑」、「誠實∕欺騙」、「貴族∕平民」、「僱主∕傭人」、「威權∕反抗」、「貧∕富」、「傳統∕現代」、「工業發展∕回歸自然」……等之二元對立,莫不充滿象徵意義,饒富深思,值得細細品味。 (一)引起極大爭議 英國作家D.H.勞倫斯(David Herbe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一)文學人的歷史見證 齊邦媛(1924-2024)親筆自傳《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2009年7月第一版),六百餘頁,近三十萬字,自家世、幼年、求學一直到教學、研究、行政……,娓娓道來,在一則則精采故事中,見證了一個大時代中傳奇女子的遭遇,內容豐贍,字斟句酌,值得讀者從不同角度一讀再讀。 齊
#作品中,「性愛∕無性」、「靈∕肉」、「自由∕壓抑」、「誠實∕欺騙」、「貴族∕平民」、「僱主∕傭人」、「威權∕反抗」、「貧∕富」、「傳統∕現代」、「工業發展∕回歸自然」……等之二元對立,莫不充滿象徵意義,饒富深思,值得細細品味。 (一)引起極大爭議 英國作家D.H.勞倫斯(David Herbe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認為自己失去做人資格的大庭葉藏,始終只是背負著自己創造的枷鎖。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Thumbnail
  1948年出版的《人間失格》原作為日本小說家太宰治(1909-1948),該文學作品為其自傳小說,已被改編過電影、動畫、漫畫,筆者閱讀的是由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於2017年起連載共3集的漫畫及由小畑健設計角色、堺雅人配音於2009年播放共4集的動畫。   本書時代背景為橫跨一次大戰
Thumbnail
「御伽」是大人說給孩子聽的故事,也就是童話;而「草紙」則是指通俗、娛樂的書,因此「御伽草紙」就是說給孩子聽的通俗故事書。日本文學中,經常有「翻案」作品,也就是以耳熟能詳的故事為基礎,以新的觀點詮釋、解析,而這本書便是以幾篇經典日本童話,由太宰治個人的視角,賦予了這些故事全新的面貌。
Thumbnail
年後,瑣事排山倒海而來,呼吸不自覺變得短淺,急促的心跳難以圖謀一方立足之地,很難把話說長,把文章寫完。 太宰治讀完寒山 「悠悠塵中人,常樂塵中趣」,曾說如果經濟與健康條件許可,他想住在銀座最繁華的地段,每天肆無忌憚的生活。
有些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真實的價值觀,除了閱讀專家為其撰寫的傳記之外,從其真性情顯露的隨筆和日記中,仍然可以窺探出來的。寬泛地說,這算是認真敏銳的讀者因迫於亟欲解開謎團迸發出來的實用方法。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得出成立,我們就能順其成章地認為,太宰治〈織田君の死〉這篇短文,就是在
Thumbnail
人間、失格。 もはや、自分は、完全に、人間で無くなりました。 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經完全不算是一個人了。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可視為其半自傳性質的作品,故事主角大庭葉藏是太宰治的投射。故事分為三篇札記,用第一人稱平鋪直敘地述說自已短暫的一生。 太宰治號稱「無賴派」掌門,我覺得這就是他不斷
Thumbnail
要說臺灣人對日本的大文豪的認識,除了一些比較正經的課文或讀本,絕對就是從動畫「文豪野犬」來的吧,其中又以芥川龍之介、太宰治那種最受人們歡迎。但在現實中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潛入那位「短篇小說之王」芥川龍之介的一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太宰治的代表作《維榮之妻》、《櫻桃》、《老海德堡》,為讀者帶來了深刻的內心糾結和情感觸動。文章主要描述了這些作品的劇情以及角色的情感,評論了作品中的人性和道德困境。文章將讀者引導進入太宰治的文學世界,引發共鳴和思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認為自己失去做人資格的大庭葉藏,始終只是背負著自己創造的枷鎖。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Thumbnail
  1948年出版的《人間失格》原作為日本小說家太宰治(1909-1948),該文學作品為其自傳小說,已被改編過電影、動畫、漫畫,筆者閱讀的是由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於2017年起連載共3集的漫畫及由小畑健設計角色、堺雅人配音於2009年播放共4集的動畫。   本書時代背景為橫跨一次大戰
Thumbnail
「御伽」是大人說給孩子聽的故事,也就是童話;而「草紙」則是指通俗、娛樂的書,因此「御伽草紙」就是說給孩子聽的通俗故事書。日本文學中,經常有「翻案」作品,也就是以耳熟能詳的故事為基礎,以新的觀點詮釋、解析,而這本書便是以幾篇經典日本童話,由太宰治個人的視角,賦予了這些故事全新的面貌。
Thumbnail
年後,瑣事排山倒海而來,呼吸不自覺變得短淺,急促的心跳難以圖謀一方立足之地,很難把話說長,把文章寫完。 太宰治讀完寒山 「悠悠塵中人,常樂塵中趣」,曾說如果經濟與健康條件許可,他想住在銀座最繁華的地段,每天肆無忌憚的生活。
有些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真實的價值觀,除了閱讀專家為其撰寫的傳記之外,從其真性情顯露的隨筆和日記中,仍然可以窺探出來的。寬泛地說,這算是認真敏銳的讀者因迫於亟欲解開謎團迸發出來的實用方法。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得出成立,我們就能順其成章地認為,太宰治〈織田君の死〉這篇短文,就是在
Thumbnail
人間、失格。 もはや、自分は、完全に、人間で無くなりました。 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經完全不算是一個人了。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可視為其半自傳性質的作品,故事主角大庭葉藏是太宰治的投射。故事分為三篇札記,用第一人稱平鋪直敘地述說自已短暫的一生。 太宰治號稱「無賴派」掌門,我覺得這就是他不斷
Thumbnail
要說臺灣人對日本的大文豪的認識,除了一些比較正經的課文或讀本,絕對就是從動畫「文豪野犬」來的吧,其中又以芥川龍之介、太宰治那種最受人們歡迎。但在現實中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潛入那位「短篇小說之王」芥川龍之介的一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太宰治的代表作《維榮之妻》、《櫻桃》、《老海德堡》,為讀者帶來了深刻的內心糾結和情感觸動。文章主要描述了這些作品的劇情以及角色的情感,評論了作品中的人性和道德困境。文章將讀者引導進入太宰治的文學世界,引發共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