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購買漫畫」的動機吧

2020/03/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轉自個人網站原部落格,2019/02/15初揭載,2020/03/22再編輯》
作為畫漫畫的人,平常當然也是有在看漫畫的。來談談我自己購買漫畫時考量的條件、動機吧。

第一次買漫畫

不記得自己第一次買漫畫是在什麼時候了,但是記得是在超商看到架上的七龍珠單行本第35集(東立出版),啊,還是34集呢?總之是悟空死掉的那一集嗎?推算回來就可以知道是哪一年了吧(笑)。
總之當時那個情境,就是單純的「嘗鮮」吧。漫畫當然是被膠膜封死的,買之前完全不知道是什麼內容。而且很奇妙的是,包括我後來陸續開始購買的幽遊白書、灌籃高手等系列,都是從中間集數隨興挑一本買來「試閱看看」,接著買後面集數、最後才買齊前面集數。
在那之前雖然也有看過各式漫畫,也就是教育類益智類性質,像小百科、小叮噹啊那種,正式第一次接觸的劇情向漫畫,就是七龍珠。以現在的時代來打比方的話,就像是平常有在用隨身聽聽音樂的人,走在路上發現了在賣無線藍芽耳機,因為自己一直在使用有線耳機,而想嘗試看看的新鮮感?
已入社會的成年人在購買東西之前可能會考慮很多,尤其是因為不希望自己「掏了錢卻後悔」,尤其是有些價格的東西,特別希望能在購買之前全面了解,東西的CP值是否夠高。輕人來說,倒是不會考慮那麼多。至少當時的我就從來沒想那麼多。平時就是常看書又在畫畫亂塗鴉的人,看到畫面漂亮的書就會想看一看,不能看到內容的話就會買下來,就是這麼單純吧。
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否也是這樣追求興趣的呢?
「把這本書買下來之前都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樣的想法我認為一直是主流,大約到十~十五年前左右,才漸漸開始產生了變化。

我購書的考量

在討論這背後的背景之前,先來回頭講講我購買漫畫本身的考量,在這二十年間有怎樣的變化吧。
從第一次買了漫畫單行本之後,一直到差不多高中時代,都是維持著「集英社跟白泉社鐵粉」的狀態(笑)。當然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日本的授權出版社,而是只知道負責代理的東立、大然等等國內出版社的名字。這個階段基本上根本無節操(?),看到封面是喜歡的畫風就會買下來,然後收藏著。
進了大學之後,隨著家中書櫃容量眼看岌岌可危,這時自己的胃口變得挑剔,再加上慢慢醞釀起「畫漫畫投稿」這件事情(我真的是好晚熟啊),我買漫畫的理由開始趨向「實用性」,「作為參考畫風的資料」成為了最重大的理由,而故事劇情什麼的成為次之。
這個階段印象深刻的是峰倉かずや的作品以及海賊王。當時海賊王已經算是紅透一段時間,漫畫也出到35集了。(又是35?)因為真的很紅,我就在租書店隨興租來看看,本想說看看到底是為啥那麼紅,一看就愛上了,接下來把前面集數分了好幾天租下來爆看追進度。
大學念的是日文系,這個階段開始也接觸起日文原文漫畫。因為日本漫畫就是質感做得很好,當然又比國內漫畫高價,所以「收藏」的理由算是居多吧,只會挑自己平常有在追的漫畫家作品來買。
在這之後,經歷各種大家都會去經過的事情,脫離了只有考試的過去,進入社會工作,自己也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人生了。我下手買的漫畫越來越少,我關注的事物也不再只侷限在書本裡了。

這個時代,為什麼大家不太買書?

關於為什麼現在這個時代大家不再買書?各種可能的背後原因都討論到爛了,這邊講一講我其中之一的想法吧。
首先第一個是,支撐「買書」這樣的興趣兼習慣的人,就是我們這些已經30歲以上的中生代。這樣講或許有點膨脹自我?但台灣開始代理起集英社等漫畫造成一股日本漫畫旋風的年代,應該正好就是我們青少年的時期,「看漫畫買漫畫」的習慣是從我們開始帶頭起的。(而在我們之前的世代,漫畫幾乎算是等同不良違禁品,大家看漫畫都偷偷來的,這是我的印象)
然而在我們之後的世代,他們青少年時期接觸到的並非是書本這樣只能獨樂樂的興趣了,線上遊戲、社群軟體....「分享」成為了娛樂的主流,在與眾人的分享之中,才能看到自我的獨特。
然後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進入社會的成年人,在選擇興趣、購買物品時,考量的不會只是單純「喜不喜歡、想不想要」這種事。我們這些「會買書的最大宗」,變得不像之前那樣,「把書買來試閱看看」了。買之前一定要先確認作者對不對我的胃口、要衡量價格CP值夠不夠高,甚至會覺得「如果網路上就可以吸收到相對的知識,那我何必為了這本書去花錢?反正也只是娛樂,並不是那麼需要的東西」。出版社流失了最大宗的「買書者」,銷售趨勢是可以想見的吧。
2018~2019年我買的漫畫大概是像以下這樣。
台版:orange
日版:君になれ、ヲタクに恋は難しい、風光る電子版
高野ひと深老師的作品我都會買來參考,就不特別提了。去年最感動的就是高野莓的作品,再來是渡邊多惠子(大學時期追到現在,台版也斷炊了,光之風終於快要完結啦)。高野莓的單行本不論台版日版,質感都很高尚,除了參考畫風用以外,就是故事真的非常地棒,像這樣會影響我人生觀的作品,我一定都是買下來收藏的。君になれ我是買了電子版以後,想說紙本書也一定要收藏下來的好作品。希望老師能繼續畫下去。
也就是,對,現在幾乎是只會針對特定關注的作者來買漫畫了。
不過,我跟其他漫畫家比起來看漫畫的程度應該是相對少吧...(汗顏)因為光是自己畫漫畫就不知道耗掉多少時間了。
身在這個時代真的是不論什麼時候都覺得時間好少啊。
綜合上述,換句話說,針對每個世代的族群,其實銷售策略也是不一樣的。書沒辦法賣得像以前一樣多,這是無法改變的趨勢。但我想我們不能盡是把責任推到「都是因為網路盜版漫畫猖獗」這件事上。應該說,就算這樣怪罪,也沒辦法解決現狀。商品做出來,就要賣出去,這是終極目標,一定要面對的問題。
以上,這是包含我自己經驗在內的個人想法。事實上在我身旁周遭的朋友,就有很多不是照著這樣的模式在走的,有興趣的書就買下來,看完就賣出去(嗯...重點就是他們會脫手)。
希望有機會能跟其他人討論他們購書的想法!
TEI
TEI
畫漫畫的人。台北出身,國立大學日文系畢,曾於出版社工作五年,後至東京打工度假工作一年,現轉行畫漫畫。 目前是用自由的心態在耕耘VOCUS。大約會聊工作經驗、日常生活、讀書心得這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