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會看到一些人詢問關於初入網路,該如何去行銷自己的問題,想說可以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看法。這邊補充一下,以下內容是我個人的工作、學習的經驗,以及從我的主管和老師、同事身上學到的知識,成功的方法有千百種,我提供的經驗或許不是你最好的解答,但會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只要能夠避開就不至於破產,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我會分成B2B、B2C、B2B2C和O2O這四種行銷情形做幾個建議。
- 企業對企業(B2B):如果你是對企業、廠商提供服務,或你的產品是高單價(Ex進口家具、不動產或奢侈品牌)、顧問服務(非剛性需求),建議網路的比重20%在廣告曝光,80%在品牌經營,通常B2B的產業新客戶很難在線上成交,因為金額高、客戶都要評估很久,很多還是需要業務面談或是線下參觀,個人建議可以著重在1.搜尋(他們找相關資料的時候)2.評價(辦小活動累積真實評價心得)3.異業結盟(借東風)。利用資訊工具累積品牌印象和忠誠度,如果有餘力可考慮利用部落格做內容行銷,wordpress是比較推薦的平台,因為SEO搜尋效果不錯。這種產業要注意網路上的曝光度並不一定會反應在成交數上,因為評估時間長或是還需要線下瞭解,與其做廣告曝光,不如專心讓他們做進階諮詢、約出來在線下成交。
- 企業對消費者(B2C):餐飲、零售等B2C的產業,建議80%做廣告曝光,20%做品牌經營,網路廣告曝光方式有千百種,寫都寫不完,但建議在投預算的時候要注意1.TA客群跟產品是否相符2.線上結帳流程是否順暢3.重視轉單數據量化這三個重點,另外寧願分散預算多管齊下去測試,也不要把雞蛋放同個籃子裡。因為單價通常較低,在20%的品牌經營裡面,與其像B2B產業那樣經營顧客的忠誠度或內容行銷,我個人認為還不如做話題行銷,在網路上做個有梗的品牌會比做個好口碑老品牌還有利,B2C的品牌經營是為了曝光,因為高曝光有機會大量線上轉單,粉絲專頁的讚數再多、評價再好,這些數字都不一定會成為你的訂單,因為他們要嘛是為了拿贈品,不然就是已經買完了。
- 供應商合作(B2B2C):現在很流行的外送平台、刊登平台都是,大家做這種行銷要注意機率的概念。合作之後,當一個消費者上網站用關鍵字搜尋看看,你的商品在平台裡面被搜尋到的機率是多少?能見度是多少?在平台裡面和你同質性的商品競爭有沒有優勢?這些都會影響成效,是需要去注意的。另外B2B2C的模式,對於企業來說就只是一種廣告曝光方式,所以套用前面兩個項目的建議1.B2C的企業一個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多網站的合作會比只在一個網站曝光要來的好,如果預算有限,不如只提供最有競爭力的產品但多網曝光,爭取在同質商品裡面勝出。2.B2B的企業要注意曝光之後是否對品牌的累積或推廣有加分,如果限制頗多(不能放LOGO或不能放連結),不如不要合作。
- 線上與線下整合(O2O):除非是不用見面談或是沒有店面,不然建議O2O是一定要做的。檢查一下戶外的廣告或名片有沒有放上QRcode?包裝上有沒有FB或Google搜尋?業務見到每一位客戶、或在電話裡面,有沒有口頭邀請他追蹤或按讚?線上辦的活動或回饋,有沒有反應給線下實體銷售的客群?有沒有設計活動讓線上客群做線下消費?或是讓線下的客群推廣你的線上廣告?每個月撥出一點點預算做點小活動,長期的效益是很可觀的。
其實網路這件事情跟虛擬人生很像,有些行銷概念是跟傳統相通的,只是換到了雲端上,速度也變得更快了,但概念是不變的。絕對沒有什麼成功方程式,也沒有什麼免費曝光致富法則,做生意跟做網路行銷都是個耐力的持久戰,細水長流會比曇花一現更為重要。最後建議大家,好的行銷是廣告曝光+品牌經營都要兼顧的,只是比重問題。做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和能用的工具以及預算,什麼都不瞭解,一昧地相信中間廠商是會死人的。現在的時機的確很辛苦,但還是要保持樂觀,多笑笑能增加抵抗力,沒事多洗手,明天太陽一樣升起,一切會好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