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L女結婚了已經五年了,常常在社群媒體看她發佈她的婚姻生活。還記得當時她準備要結婚時,他們家人不斷的將L女的未婚夫介紹給其他長輩和親朋好友,標榜L女的未婚夫是:高學歷,留外回國的,家境很好,生活品味又高。L女每次跟我們聚會時,也是細數她老公的優點,他們維繫感情的生活方式,就是吃高級料理,連假時去歐洲玩,還得指定商務艙,不斷的和貴婦們喝下午茶維繫關係。
他們那時候結婚,男方家長卻沒出席。L女和我們聚在一起時,尷尬的笑著:「我公婆比較忙啦,反正他們就不是傳統的那種長輩,他們給我們很多自由。」
將時間倒回幾年前,L女其實外表屬於漂亮的,個子小小的,對自己外表也很要求。在求學時代,她並沒有像現在有自信,總是低頭走路,甚至無法跟人有眼神的交集。班上幾個會打扮的強勢群體,甚至會把她當作霸凌的目標,那時候我和L女不同班,她總是把重心放在與我書信往來的時刻。
在L女真的很無助的時候,我總是會在下課的空檔,過去關心她,期望能陪伴她,她遭受到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低潮,或許就是在那時候,對她來說,唯一救贖她的只能仰賴未來的對象。
如同公主期待白馬王子來營救自己一樣。
L女和她先生的認識過程,其實一直是個謎,當她和我們介紹她先生的時候,我感覺的到她臉上掛著從未有過的自信,甚至開始習慣使用名牌,不管任何東西,一定要先以精品為主。
「我老公就說我要好好打扮呀,才能讓他朋友看重。」
「買東西不能隨便買喔,不然會被我老公嫌棄。」
「我現在正在實行健康營養計畫耶,我老公就說不然我這樣太胖了。」
我開始去思考,對於婚姻,我們要的到底是甚麼?
傳統女性思維總是把結婚當成女人第二次投胎,「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另一半的選擇還是對自己未來有影響的。但建立在婚姻上的原則,應該是建立在「互利互信,包容退讓」之上,我其實看過很多女性同胞常常大肆宣揚自己的「馭夫術」,但對我而言,我都認為這是糟蹋了對方的包容和退讓。
如同L女一樣,她選擇喪失自己最基本的謀生能力,依附在她的另一半之上,對她而言,走入婚姻就是扭轉自己的人生,只要有關「婚姻」的部分,她總是會習慣用最奢華的方式來形容自己的生活,但感覺得出來她的恐懼。
她在老公面前,似乎也擔心自己被瞧不起,只好不斷的用物質來填滿自己的不足。
婚姻說到底,就是要和另一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對象,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些枝微末節的小事,都會讓人不斷的抓狂。你們有可能會因為現實因素漸漸磨去了戀愛的熱度,你們也有可能因為小孩,減少自己相處的時間,你們也有可能因為雙方的父母,開始產生了歧見。
但不管怎樣,婚姻這場角力賽,不是誰輸誰贏才是最終局面,達成平手才是最好的結局。
而身為女性的我們,其實生在現代是幸福的。我們可以開始獨立自主擁有自己的工作,雖然肩膀上也背負了經濟的壓力,但我們可以不斷的接觸外面的世界,讓自己更進步,更了解趨勢。
唯有找尋讓自己立足的點,我們才有力量去支撐整個家庭。
其實L女的維持婚姻的生活方式沒有錯,我也很開心她能找到讓她幸福的對象,但在婚姻的這場角力賽之中,過度依賴另一方都會有風險,彈性終究會疲乏,也會少了被人尊重的機會。L女心甘情願繼續遵從夫家重男輕女的傳統束縛,自己選擇放棄工作,女兒和兒子的教養方式也無法自己作主,所以夫家將所有資源投入在「兒子」身上,女兒就在整個家族就像快消失的影子,心甘情願的順著大人們的安排。
在婚姻裡面,我們學著分裂,也學著維持個體。
兩人相處,貴在平日維繫,對我來說,就像是半夜做惡夢驚醒,發現另一半安穩地躺在身邊,或許就是婚姻最大的幸福。
我們很久沒聚聚了,L女的小孩轉眼間也上了幼稚園,她說她悶得慌,所以邀我們去她家作客。當我踏入L女的家中,房子坪數雖然不大但典雅,她笑著跟我說,是公婆疼他們,幫他們現金購入沒有貸款送給他們當成家的基地。
在L女的家中,我找不到男主人的影子,就連一雙男性拖鞋我們也找不到。
但我選擇不提出問題,因為L女依舊維持她那自信的微笑,然後主動跟我說:「我老公常常出差,所以東西沒有放太多在這邊啦,都放在主臥房裡面了。」
我微笑著,我知道L女總是會主動提起婚姻好的那部分,而我也選擇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