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前自性戀”身份談談自性戀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空心二胡
在之前《【性別】我是後天無性戀,我為什麼對異性戀無法驕傲?》中我有提到我是如何從天生有性戀變成後天無性戀的,而在簡單介紹我的個人歷程中,我有提到我在20~28歲左右成為沒有浪漫傾向的自性戀,因此在這個大家對於無性戀這個大類別還是很陌生的時代,我用我的個人經歷談談所謂的“自性戀”是什麼。
所謂的自性戀,是有性慾,但是排解性慾的方式不是找性伴侶,而通常靠自己自慰解決的人,所以自性戀簡單來說就是“只靠自慰解決性慾的人”。
當然可能會有人疑惑,自性戀明明有性慾,照理來說他應該還是有性戀,但是卻被歸類在無性戀的大類別裡面,為什麼?我認為分類一個人有性無性的方式,不是很單純有沒有性慾而已,而是解決性慾的方式是不是還要依靠另一個人;對別人有沒有性幻想;以及追不追求肉體關係,這些也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是有性戀的依據。
所以為什麼自性戀即使有性慾還是可以被歸類在無性戀?主要是因為自性戀他們不會追求肉體關係;對於性慾的想象,有些人雖然會幻想跟其他人一起,但是實際上可能不能接受跟其他人一起,所以就自己來;當然也有人甚至可能沒有性幻想的。
所以自性戀的出現其實算是重新定義了“性慾”這個東西。傳統上,有性戀(特別是異性戀男性)通常會認為人一有性慾,只要經歷過性高潮,就會一直想要追求性高潮,而追求性高潮的過程中可能會讓自己的思維變得很噁心,所以有些異性戀老男人才會要求壓抑性慾並將性慾發洩在其他地方,例如做公益或運動之類的。
然而自性戀的出現就顯示出這個觀念其實是個迷思,因為有性慾未必跟性幻想或追求肉體關係有關係,當然也不是說只要追求性慾就一定會讓人變得很奇怪。所以說自性戀的存在也代表了一個意義:就是性慾真的有害嗎?我們看待性慾的觀點真的就像異性戀老男人這樣的一個視角嗎?女性在性慾的議題上的位置在哪裡?我們應不應該讓女性的性慾被看見?
其實這些議題都是自由派女權的議題,我一般很少會去觸及這一塊,因為現在很多自稱自由派女權的人常常把“女性情與自主”扭曲成“女性要積極跟男人或女人發展性關係”,老實說我其實也看不慣自由派女權這樣的作為,所以我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批評這個部分。
但是我批評自由派女權亂象也並不代表我反對女性情欲自主,就像我只能接受自慰也是一種情與自主。只是目前的自由派女權一直窄化情欲自主的定義,也讓人很頭痛就是了。
那麼我長達將近9年的自性戀生活是如何?有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有覺得“寂寞”的部分,會想要跟其他人發展關係?老實說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原因是因為我從國小就一直被霸凌孤立,所以長大以後我開始培養正常社交我都會覺得很累,因為我都要思考我要怎麼做,別人才會開心;我要怎麼做,我才不會殺風景?
如果我今天是跟女生出去玩,我可能要一直想聊天的梗,這樣場面才不會冷掉;但是一旦這個梗講完了,兩人又安靜了,所以我必須要一直想梗,我才能讓場面熱絡起來。
至於跟男生出去,要分我是跟“溫拿俱樂部”的人出去,還是跟“魯蛇俱樂部”的人出去,因為通常溫拿不太喜歡跟我講話,要炒熱氣氛比女生還要難;但是跟魯蛇出去,話都他在講,我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講,所以每次都很尷尬。
如果連一般場合都這樣,更何況是性愛呢?更何況肌膚接觸一直以來都是讓我覺得很噁心的地方,再加上我這種外表也沒有人會睡我,所以我就這樣安安心心的當一個自性戀將近9年的時間了。
至於我是怎麼知道我是自性戀?是在我去年夏天參加無性戀的聚會時,有人跟我以前的情況一樣,我在那時才知道“哎呀原來我以前是自性戀阿!”因此對我的性取向就更有“自信”了呢!
不過關於自慰這件事情,在之前台灣有一個新聞是,有個媽媽帶小孩出門,小孩問媽媽女生的按摩棒要怎麼用時,媽媽瞬間漲紅了臉,當場怒斥了小孩一頓,並且向政府機關舉報,該商店販售“猥褻物”,於是那個商店就被開罰了。
作為一個因為自慰被斥責“不檢點”將近4年的“前自性戀”,這個新聞讓我覺得有點莞爾,因為我光是自慰都會被認為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你這個媽媽都已經生小孩了,你是在害臊什麼呢?
但是如果反問我“如果小孩問我一樣的問題,我會怎麼回答他?”我覺的我會回到家裡跟他好好詢問這些問題:
1. 你為什麼會好奇這個東西怎麼用?
2. 你覺得這個東西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3. 你覺得這些女性用品為什麼會陳列在美妝店或美妝展?
設計上跟男性的自慰用具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4. 如果你知道女性在使用自慰用品上,需要比男生更多的隱私,更體貼女性的身體,
以及更著重衛生,你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問題?特別是當你是男生時,你要怎麼看待
女生的身體?你會不會因為女生在社會上有很多不方便,去公平與和善的對待每個
女生呢?
不過,作為一跟既肥胖又沒有戀愛傾向的無性戀,應該是沒有緣去結婚了。因此作為有性戀的父母,不妨可以思考一下這些問題,並且透過這些問題,教導自己的兒女,讓大家面對性議題時,不再害怕,不再羞恥。所謂的“性教育”不只是學校的教育,家長的身教,以及同齡人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畢竟“性”是上帝給的禮物,無論今天你是自性戀還是有性戀,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認識他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現在開始,錢的事就是我的事,錢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看書、學東西不是為了考試,但是也是為了考試。生活就像一場考試,不是嗎?每天都在市場上驗證自己的看法與作法是不是正確的,變成職業投資人更是如此,每天都在考試,只要答錯,市場會毫不留情地讓你付出代價,用失去金錢來懲罰你。多看書、多充實自己,實在太重要了,因為我很早就了解到:原來最大的敵人就是我自己...
    Thumbnail
    avatar
    阿Sir.艾斯
    2024-02-05
    《再見UFO》懷念從前的我們2023年於迎接「港產片九運來了」的同時,還有一堆塵封多年未能成功上映的電影有待出土。只是這堆幾年前已拍竣的電影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例如以老牌明星掛帥的《風再起時》及《別叫我「賭神」》就叫人失望不已,也許舊製作思維趕不上新時代?倒是無端成為「禁片」的《再見UFO》沒有完全脫節,就算事隔四年後才有…
    Thumbnail
    avatar
    大福同學
    2023-12-14
    目送,《從前的我們》The Past Lives說的是關於姻緣的故事,有關千年修來共枕眠的故事,女主角Nora 在移民以後在美國掙扎著,在網上重遇又獲得兒時玩伴Hae Sung的安慰,後來意識到需要一個真正在自己身邊的人,在落地生根結婚以後,Hae Sung要到美國旅遊,兩人相見的短短幾日。
    Thumbnail
    avatar
    フウロ扌立
    2023-10-15
    《從前的我們》:電影作為告別儀式我把《從前的我們》想像成一場邀請觀眾放下的體驗,在漆黑的封閉空間裡流過的眼淚若然能積成河流,我們跟過去那糾纏不清的結或許就能在水裡鬆綁。好好跟執念道別,我們才能去意識眼前的生活、戀人、自己對創作的熱情,才是我們能夠把握的事情。

    Thumbnail
    avatar
    susana
    2023-09-02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從全職媽媽視角,我如何解讀這本書,重新看待我的工作。在這本書裡,提到了許多有關理想工作、個人品牌和生活意義的觀點,如何把興趣轉化成為事業,如何讓工作和生活對齊你的人生價值。雖然這是一本寫給斜槓者和創業者看的書,但我認為書中分享了很多觀念,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新思考的課題,而我以一個「全職媽媽」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從書中也得到了不少啟發。
    Thumbnail
    avatar
    Vicky Mommy 玲玲
    2023-07-31
    我的金錢旅程,從匱乏轉彎財富是命運?能力?能量? 或者是三者綜合體?我不知道 但我感覺,財富確實有某種規則在運行 尚未摸透,但已十分感激命運的顯化 我的金錢旅程 18歲之前一直在外面租房子 因為窮住過各種妙房子 漏水的、冷氣不冷的、熱水器太小 遭小偷的、機場跑道旁邊吵死人的 26歲真心覺得受不了這種生活 摳摳索索湊了3
    Thumbnail
    avatar
    😼9988😸
    2022-11-12
    從美元到穩定幣到WEB3 |我娘的錢變成什麼形狀本篇聊為什麼國內外政經發展都指向持有美元的必要?有類似的投資商品嗎?可以順便延伸認識什麼新世界? 那天聽股癌podcast EP291聊很多,內容主要講到他對於老婆、小孩的虧欠外,另外就是高資產族面對臺海危機的因應策略…沒有家財萬貫的我或許只能配置一些在web3吧!
    Thumbnail
    avatar
    孔丘山小學徒
    2022-10-28
    新的一天從乾淨的辦公桌開始-我的遠距工作日常遠距工作的日常是什麼?遠距很輕鬆嗎?遠距工作的辦公桌長怎樣?Sydney以自身的每日遠距工作生活,來跟大家分享擁有一個乾淨的辦公桌,對於遠距工作者有多重要!
    Thumbnail
    avatar
    極簡練心者-梨子
    2022-10-27
    睡不好的我,留在了從前睡眠。睡眠,像錢一樣,只有在你擁有太少的時候才會想起它。接著,你會無時無刻想著它,有的愈少,想的愈多。 ■摘自《我睡不著的那一年》 Samantha Harve 也曾是失眠一族,而且從小學開始。那時九點鐘上床,我和姊姊一間房間,一人一張單人床。
    Thumbnail
    avatar
    負離子電力公司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