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中的瑞士疫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4月10日週五,在瑞士醫院工作的內科醫生Nina收到了陰性的病毒檢測報告,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那天是一個幸運的日子,院長也批准她可以休假一週。這表示,她可以健康無毒的回去家裡與家人團聚,共度復活節假期。

她說:「我能休假就是疫情趨緩的好兆頭,這表示醫院的人手足夠,未達到負荷飽和。」

raw-image

二戰後首次進入緊急狀態的瑞士

瑞士自3月16日起進入緊急狀態,回想起一個月以來的抗疫生活,她說:「街上空空無人,網路上謠言亂飛。你無法想像因為疫情我的手機多了多少對話群組,除了醫院工作的不說,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親友間的、鄰居間的,大家都在傳遞訊息,也同時傳遞情緒。每天我也得闢謠,澄清消息。大家的手機訊息量暴增,情緒也受波動,更沒有人消化得完每天幾百條的訊息,還有過多充滿情緒字眼的對戰。

3月24日瑞士確診人數破萬,天天以千人感染人數激增。這些快速跳動的數字跌破了世人對瑞士的印象,天堂可能幻滅嗎?

極其微小的病毒肉眼見不到,但無孔不入的能耐卻令人害怕。在瑞士怕的並不是得不到醫療照顧,而是大規模傳染後醫護崩潰後的全軍覆沒。瑞士與義大利相鄰,義大利北部疫情的緊迫也連帶造成瑞士南部的緊張,病床數不足,瑞士國軍前往支援,並在醫院外部快速增闢檢測區與臨時就診床位。

在她尚未面對真正的重症病人之前,義語區的同行與同學已是天天的天人交戰。有醫生甚至為臨終病患讀了一段聖經的經文,給予死者最後的安慰與尊重。如此冰冷地面對死亡,在近代富裕強盛的瑞士是醫生們的第一次。停止休假、13小時輪班、醫護人員成為病患臨終前最後見到的人。

沒有一個醫護人員願意病患在眼前過世,Nina從醫界內部的消息,也做好了應戰的心理準備。

raw-image

社會情緒緊繃,如何持續正常生活?

為了面對無可預測的疫情,第一時間Nina和鄰居討論,共同照顧孩子,並把生活的實際社交圈縮小,只限定在固定的人數內,盡量網路購物,外出時不坐電車,改騎單車,一次由一個大人帶四個孩子達到政府規定的五人為限原則。孩子們也有社交的機會,滿足成長的社會化需求。團體互助,父母們都能有安靜休息的機會。

Nina預計這樣的生活將會持續到六月底。她說:「這場傳染病必須拉開人與人的距離以求生,我在醫院工作是高感染源,所以我決定搬出去,住在一家民宿直到疫情結束。現在沒有了觀光客,整棟民宿只有我一個房客。」

工作有別,責任不同

應對特殊狀態,社會整體運作降到最低量,有些工作是完全減不了量。與她聯繫上的第一時間3月13日,她正參加完一場研究會議,在返家的途中。那天也是瑞士政府宣布關不學校的第一天,她順手拍了一張照片,並說:「頭等車廂只有我一個人,全國戒備之時,第一時間就能夠在家工作的人基本上是白領階級。醫生雖是白領,但是我們此時此刻完全不能休假。我看著一般在超市收銀台的員工,每一秒都在拿起別人觸碰過的物品,他們不可能時時消毒手部。同時,他們也不會有在家工作的可能,社會上就是有些職業必須暴露在危險之中。」

網上購物的人多了,全國物流的速度都減慢,郵局的業務也爆量,送貨拉長為兩週。Nina建議所有的親友現在以14天做一個週期,儲糧和其他物資。自二戰後瑞士首次進入緊急狀態,對於一生都在太平盛世中成長的瑞士人來說,調整與適應,拉緊了每個人的神經,為求一個新的生活秩序。

raw-image

人們究竟害怕什麼?

在傳染病盛行之時,醫護人員都是戰士。她任職的私人醫院的醫療用品足夠,也準備了消毒酒精,她說:「大家都怕感染,每碰到什麼外部的用品就消毒一次手部,我估計頻率約每五分鐘一次。」

4月初,明明大家都沒有症狀,卻要小心翼翼保持距離。已經離家兩週的Nina每天只能在家門口與女兒和先生說說話,不曾踏入家裡一步。一次,她遠遠地看著女兒在院子玩耍,心頭的感覺既痛苦又奇異。彷彿一靠近,死神就降臨,而哪一個母親不渴望擁抱自己的孩子呢?疫情之中,維持正常家庭都成困難。或是一點春天花粉引起的咳嗽,都令人心驚了一下。

4月6日,瑞士的病患人數趨緩與死亡案例百分之95為65歲以上老年人,為瑞士疫情帶來了些許的喜訊。Nina正想著如何做到萬無一失,回家見見家人,但卻收到院內一個同事確診的消息。一位專職照顧確診病患的主治醫師確診,曾與他共處一室的人都必須接受感染檢測。

4月7日,安排了檢測的Nina心情是很忐忑的。若是受感染,對家人親友的打擊甚大,且何時能再度擁抱孩子呢? 這幾天在院內她又接觸過誰,誰應該列入下一輪的檢測名單。病毒微小,卻令人慌張失魂。靠理智生活是理想,每一個第一線人員強力壓抑情緒。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小心為上

疫情走向如何,在瑞士沒有定論,中央政府仍在觀察確診人數的增長。全球疫情仍在延燒,上半場才剛結束,瑞士的醫護人員普遍認為尚不能鬆懈,開學和開市仍太早。4月10日週五她收到了陰性的檢查報告,當天返家,安心與家人團聚。

隨著情勢好轉,4月16日瑞士中央政府也宣布4月27日起,醫院業務可以擴大原有業務,這表示她的工作型態將隨著疫情趨緩而再次進行調整。她說:「我申請了加入院內研究新冠病毒的團隊,但顧及同事們的心理狀態,我仍不排除,自己上場救治病人的可能性。」

raw-image

簡體原文出於 北京青年報 下半场打响 他们值得全世界的掌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常常新聞中,特別是過年後,有些知名人士,某某教授,某某執行長, 因身體不適,突然病危入院。
Thumbnail
常常新聞中,特別是過年後,有些知名人士,某某教授,某某執行長, 因身體不適,突然病危入院。
Thumbnail
這幾個星期,台灣開始大規模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
Thumbnail
這幾個星期,台灣開始大規模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
Thumbnail
文 / 賴珩佳 在打了第三劑輝瑞疫苗後的兩週,我竟然確診了。 「確診病患」休息五到七天就好了? 醫生處方竟也只開了「喉糖」,讓我不舒服時潤潤喉,原本忐忑緊張的心情因就診過程稀鬆平常,以至讓我懷疑自己是「小題大作」。 延伸閱讀 如何用正念給確診者支持? 印尼當地確診幾乎已成日常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文 / 賴珩佳 在打了第三劑輝瑞疫苗後的兩週,我竟然確診了。 「確診病患」休息五到七天就好了? 醫生處方竟也只開了「喉糖」,讓我不舒服時潤潤喉,原本忐忑緊張的心情因就診過程稀鬆平常,以至讓我懷疑自己是「小題大作」。 延伸閱讀 如何用正念給確診者支持? 印尼當地確診幾乎已成日常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三月一個寒冷的下午,在中國東北部吉林省的一個封閉城市,常麗萍站在醫院外,絕望,不知道該去哪裡。 Chang一直在努力讓患有腎臟疾病的丈夫進行四天的透析——在他們所在的城市長春當月早些時候被迫實施嚴格的封鎖後,這種常規治療似乎變得不可能了。 Covid-19的爆發。 不知所措 上海的危機 ​
Thumbnail
三月一個寒冷的下午,在中國東北部吉林省的一個封閉城市,常麗萍站在醫院外,絕望,不知道該去哪裡。 Chang一直在努力讓患有腎臟疾病的丈夫進行四天的透析——在他們所在的城市長春當月早些時候被迫實施嚴格的封鎖後,這種常規治療似乎變得不可能了。 Covid-19的爆發。 不知所措 上海的危機 ​
Thumbnail
路燈最後的光芒照射在醫院大門頂部,一行鍍金鍛鐵的字上面:Vita gloriosa vita,意即「生命,美好的生命」。 我剛來這裡工作時才二十一歲,第一次看到這句格言讓我從頭到腳全身發麻。我父親不情願地付了護理技術學校三年完整課程的學費,當時每週有三天下午,我必須來這裡工作。
Thumbnail
路燈最後的光芒照射在醫院大門頂部,一行鍍金鍛鐵的字上面:Vita gloriosa vita,意即「生命,美好的生命」。 我剛來這裡工作時才二十一歲,第一次看到這句格言讓我從頭到腳全身發麻。我父親不情願地付了護理技術學校三年完整課程的學費,當時每週有三天下午,我必須來這裡工作。
Thumbnail
為了保護我們每一位客人朋友、街坊鄰居的安全。第一時間,我們將診所所有醫美服務停止以及全面減診。我們穿起隔離衣、戴起防護面罩,希望能發揮基層醫療的價值,減輕醫療系統的負荷,給各位最安心的守候。我們將醫療知識轉換成文章跟影片,讓不方便出門的你跟妳,在家中也可以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為了保護我們每一位客人朋友、街坊鄰居的安全。第一時間,我們將診所所有醫美服務停止以及全面減診。我們穿起隔離衣、戴起防護面罩,希望能發揮基層醫療的價值,減輕醫療系統的負荷,給各位最安心的守候。我們將醫療知識轉換成文章跟影片,讓不方便出門的你跟妳,在家中也可以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我們的防護措施層層把關,守的好,會很有效;但是,一旦失守,這些措施都會變成沒有用,擋不住的,我不敢想像國外醫院的情景,也不希望發生在眼前。
Thumbnail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Thumbnail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