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她們"(Little Women)的故事裡,看勇氣的力量

2020/04/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影開篇引了Little Women作者Louisa May Alcott的話“ I had lots of troubles; so I write jolly tales.” (我的人生幾經風雨,所以我寫快樂的故事)
”小婦人”是大家熟悉的美國經典文學譯名,而電影用了”她們“當作中譯名,她們指的是19世紀瑪區家四姊妹,梅格,喬,艾咪,貝絲的故事。
梅格是長女,長得漂亮,沒有嫁入富豪之家而是選擇了真愛。嫁給鄰居的家庭教師約翰,婚後的日子大部分是共苦居多,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梅格的衝動購物讓丈夫陷入對財務的苦惱。最後,夫妻各退一步,丈夫願意承擔經濟重擔只為讓妻子穿上華服而妻子卻決定售出華而不實的禮服布料,兩人攜手扶持,日子也過得和和美美。
因為電影取自原作者的半自傳小說,所以人物角色刻劃以二女兒“喬”最為深刻,也著墨最多。才華洋溢的女孩在19世紀民風保守的新大陸美國,雖然上過學,但到了一定年紀除了嫁做人婦外,能做的工作非常侷限,教師是其一,而教師之外,例如女主角喬心中所渴盼的”作者”,看起來是遙不可及。但她勇於嘗試,跨出自我設限,成功的將手稿賣出,只是當時她能得到男編輯青睞的作品或者說在市場有行情的作品必須是寫給男性為主要閱讀族群的英雄冒險式作品。
喬的才華吸引了隔壁富豪鄰居孫子Laurie的目光,Laurie本是孤僻的繼承人,但在四姐妹的邀約,來往作伴之下,變得陽光開朗,他對喬的愛慕溢於言表,然而更注重自我發展的喬卻沒有即時意識到。把兩人互動都看在眼底的三妹艾咪,精明又世故。於是終身未嫁的姑婆最後選擇了培養艾咪為淑女,帶她去歐洲增廣見聞,好讓她有機會嫁入富豪之家,成為瑪區家的依靠。在姑婆看來,瑪區四姐妹中只有艾咪夠聽話,願意為了達到目的忍耐,能夠被馴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能夠分的清楚。
艾咪清楚自己一直仰慕的Laurie對二姐的迷戀,同時她也明白姑婆帶她到歐洲的目的,學畫,作淑女,找長期飯票,可因為Laurie的一句話,她最後選擇拒絕富家公子Fred的求婚。為自己勇敢一次,艾咪把自己的情感毫無保留的告訴Laurie且不期待他的回應。可是Laurie回應了,他終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感情,是一個能夠時時關注自己的人,這是他從艾咪為他畫的速寫肖像畫裡領悟到的。
最後是小妹貝絲,個性安靜,喜歡彈琴也樂於助人。雖然生命短促,但有什麼能夠比得上願意探望正飽受飢寒交迫之苦的鄰居且雪中送炭的勇氣及愛心呢?此外,對於彈琴的追求由讓她念念不忘終於得到迴響。Laurie的祖父是貝絲的伯樂,他聽見了貝絲的琴聲,想起往日與女兒的美好回憶,與其將鋼琴塵封,不如讓它有更好的發揮,於是他將鋼琴轉贈給貝絲,而貝絲則回以她手工縫製的軟拖鞋。像是祖孫般的親情互動,讓被人認為古板的老人與害羞內向的貝絲成為彼此的知音人。
四個個性迥異的姐妹,各自在人生上追尋自己所要的。勇於追求真愛也學會承擔生活磨難的大姐梅格,追逐作家夢的二姐喬在小妹過世後更堅定要繼續創作,於是有了家喻戶曉的Little Women問世,明知自己的感情可能無疾而終卻仍堅持為自己勇敢一次的三妹艾咪,以及為了助人可以跨出原本舒適圈的貝絲。
從”她們”裡看見勇氣的力量,Little Women but with huge courage.
她們,中文版海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3會員
186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