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三不 不公平、不確定、不一致

2020/04/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❶。」
知易行難。
思想上一直受著「三不」所困擾﹕生來不公平、世事不確定、意見不一致。

意見不一致

我們都踏進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了,為什麼連一些基本的議題 (何謂人權、何謂法治、言論自由的界線等等),至今還要爭論不休,未能夠達致共識呢?

世事不確定

一場政治風波,鬧到滿城風雨,社會撕裂。再來一場全球疫情大爆發,弄得人心惶惶,傷亡無數。每天形勢變化之急,就如廣東話俗語所講﹕「今日唔知聽日事」。

生來不公平

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
然而,為這「三不」而煩惱,只會自討苦吃。
理由是﹕生來不公平、世事不確定、意見不一致,三個現象皆為事實
妄想改變事實,是緣木求魚;為既定事實而煩惱,用廣東話講,是「搵自己笨」。
想通了,真正要關心,時常要着緊的,是另外的「三不」。

活來不公平

人生來本就是「不公平」。有的生於戰亂國家,有的生於富裕地區。有的生來受萬千寵愛,有的生來便要自食其力。就算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也改變不了。世界首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更乾脆把這一條簡單事實,列為「生命法則」(Rules of Life) 的首項﹕
Life is not fair - get used to it.
— Bill Gates
我們要學懂接受「生來不公平」。然而,我們要拒絕「活來不公平」。
打個比方,賽跑選手甲的體格比乙強健,這種「不公平」,可能是天生使然。甲的體格就是比乙更適合賽跑。對乙來說,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但是,假若觀察到選手甲的起跑點比選手乙推前了十米的話,我們便要當心了 — 這種「不公平」的出現,可能是社會制度或人為使然。
接受事實 — 接受「生來不公平」
拒絕妥協 — 拒絕「活來不公平」

原則不確定

世事幾乎沒有什麼是確定的。
即使堅穩如科學理論,其實大部份都是基於或源於某一假設。例如相對論是建基於「光速不變,是速度的極限」這個假設之上。然而假設是可以給推翻、否證的。這種「可否證性」正是科學的必要條件。科學家不斷懷疑並試圖推翻科學理論的假設。今天正確的科學理論,明天就可能給新的理論所取代。
世界是不確定的,這一事實從不煩擾著名的美國科學家理查.費曼﹕「科學家懷著冒險精神,闖蕩到未知的世界,重點是必須承認一切皆不確定。」
I can live with doubt and uncertainty and not knowing. I think it is much more interesting to live not knowing than to have answers that might be wrong… In order to make progress, one must leave the door to the unknown ajar.
— Richard Feynman (1918-1988)
不必為「世事不確定」而煩惱。
在投資範疇裡,「世事不確定」甚至乎是一件好事 — 它為理性投資者製造機會。
真正要煩惱的,或許是「原則不確定」,就是我們沒有事前作好心理預備,以及確立一些原則去應對變幻莫測的環境。
假設你是車長。你正在駕駛的列車突然失靈,即將撞上軌道上的五名維修工人。當時你只有兩項選擇。選項一﹕什麼也不做,可是那五名維修工人會當場遭輾斃。選項二﹕把列車駛入另一條軌道,可是列車會撞上正在違法橫越軌道的一名乘客。你會如何抉擇❷?
「世事不確定」,我們並不可能知道類似突發事件會在哪一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我們可以預先準備,為自己在思想和心理上確立一些原則,當突發事件出現的時候,也不至於手忙腳亂,方寸盡失。
外遊時伴侶染上急病,如何應對?
投資方案突然出現問題,如何處理?
自身權利與公眾利益忽然出現衝突,如何選擇?
擁抱變化 — 擁抱「世事不確定 」
未雨綢繆 — 避免「原則不確定」

前提不一致

歷史上有多少爭端是源於「意見不一致」?有多少次因為「硬要別人接受或認同我的說法」而最後演變成暴力衝突?
然而,要世界進步,發揮人類群體智慧,其中一項先決條件就是「意見多樣化」。即使意見如何怪異、偏頗、具爭議性,或與主流思想不同,我們都應該尊重和考慮。一些問題的確需要專家來解決 (例如駕駛飛機)。但是日常生活中許多問題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專家﹕如何活得更有意義?如何改善生活?什麼才是穩妥的制度?之類的價值問題,答案往往人言人殊。現代公民社會保障言論自由,鼓勵討論,各抒己見,引發爭議,意見往往不一致。看似不和諧,實為進步的有利條件。社會的進步,靠的並不是「集合群眾一起」做決定,而是「集合群眾的個別決定」。
所以不用擔心「意見不一致」,反而要留意是否「前提不一致」。
「前提不一致」,就像雙方沒有釐清規則之前就貿然躍上擂台比賽一樣,可以預見過程和結果都是一塌糊塗。就如以下片段﹕
男女朋友約定在老地方見面。
女﹕「我等你很久了,為什麼還沒來?氣死我了!」
男﹕「是你氣死我才對吧?我一大早就來到啦,你在哪?」
女﹕「我在哪?我在餐廳啊!你不是說在老地方見嗎?你在哪?」
男﹕「什麼?什麼餐廳?我在時鐘酒店門外啊。。。」
百家爭鳴 — 樂見「意見不一致 」
枉費唇舌 — 要是「前提不一致」
註﹕
1. 宋代慧開法師《無關門》詩偈
2. 改寫自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by Michael J. Sandel 中的火車問題
frankiespeaking
frankiespeaking
從事建築,喜歡創作,愛好沈思,醉心投資,戀上寫作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