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不輕人得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來文照登:


近期因緣際會之下,知道了世尊某世化身為常不輕菩薩,渡化輕視和無理對待祂的人,故事內容非常令人感動,也發人省思,故與大家分享,以下故事內容引用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在這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中,有增上慢的,心裏就生出一種瞋恚;瞋恚,就是發脾氣了。這常不輕菩薩給他一叩頭,他們就發了脾氣,就用腳踢他的頭,或者踢他的下巴,就打他。為什麼發脾氣?因為心裏不淨。心裏有什麼呢?就貪瞋癡太多了,這三毒熾盛。為什麼增上慢?也就因為有三毒。毒藥喝得太多了,吃的迷魂藥也吃得不明白了,所以就心裏不乾淨了。因為這個毒太多了,好像喝醉酒了似的,所以就罵人。罵誰呢?就這常不輕菩薩。罵什麼?


「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嘿,你這個比丘!真是愚癡到極點了!你從什麼地方來的?怎麼有你這樣的比丘!你太失佛教的威儀了!你怎麼這樣子呢?一點威儀都不修。威儀三千,你連一樣也沒有!連罵帶打這位常不輕菩薩。你看,給叩頭還被人打!你想一想,這菩薩道是不容易行的!


「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你又說,你不敢輕慢我們,又給我們這一些個人來授記,說我們應該作佛。那麼容易就成佛啦?你簡直胡說八道!你這個人真是愚癡!「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我們不要你給虛妄授記!要成佛才可以給人授記,你現在這麼愚癡,盡亂講亂說的,你真是太倒架子,太沒有用啦!就罵他。他們以為只有佛才可以給授記;其實,若人人都給你授這個記,那你也就成佛了!


「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像這樣子,這位常不輕菩薩修這種禮拜、讚歎、忍辱的苦行,修了很多年。雖然他常常被人罵,但是他也不生瞋恚,還不退心。那不是一次了,只要一給人叩頭,他就被人罵。如果有我相的人,被人打一頓這就怕了,這有人打我,有人罵我,再也不敢行這個菩薩道了!「常作是言,汝當作佛」:他常常是這樣說,你們都應該作佛!


「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說這個話的時候,眾人因為看他太愚癡了,他一來叩頭,他們就用根木頭,或者用杖,「梆!」打他頭一下,或者拿石頭、瓦塊打他。擲,就是這麼由手裏撇丟出去。


「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他雖然無我相,但是打也會痛,所以他就避走─他慌慌張張給人叩一個頭,完了起身就跑得遠遠的。就這樣子,一邊跑的時候,一邊還這麼大聲喊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你看,所以一般人說他無智:「發神經呢!唉,真是討厭死了!」罵他是一個神經病的。


「以其常作是語故」:因為他常常說這句話的緣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所以這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給他送了一個美的名稱,說他是「常不輕」。你們切記不要做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也不要做增上慢的優婆塞、優婆夷!這不是好玩的。(引用完畢)


看完世尊化身為常不輕菩薩渡化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打從心裡深深被世尊的佛性所感動,反觀自己,因我執和我相還在,面對別人的辱罵和無理對待,尚無法做到如如不動的境界。


記得我剛看完常不輕菩薩故事的當下,面臨境界來考,幾乎隔幾天就肯定有人正中紅心罵我最在意的地方,果然,最在意的事情就會不斷地被重考,宣化上人言:「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看你怎麼辦,看你自己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煉。一切是考驗,看他怎麼辦?你若明白他,也就不會埋怨他,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看完常不輕菩薩見人就向人恭敬禮拜磕頭,從來不輕視任何人,且祂每向人恭敬磕頭,就被人用根木頭或者用杖「梆!」打他頭一下,或者拿石頭、瓦塊打他。看見佛「無我相」地渡眾生,深深地令我感動,即使祂被凌虐,世尊還是告訴祂們:「我不輕視於任何人,我相信祢們一定可以成佛」。


看完世尊的故事,深覺得自己慚愧,我執和我相甚重。當天,我向辱罵我的人的靈禮拜、恭敬懺悔,我想肯定是我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他人才會如此辱罵我,真是抱歉。我也一併向許多人的靈懺悔,因為自己我執和我相還在的關係,如果許多事情處理不圓滿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


這輩子我常覺得自己智慧不足,人際關係有障礙,因而列單請示佛菩薩:「我這輩子智慧不足,智竅未開,常被輕慢,是否與我當官時的業力有關係?因為有權有勢,有能力,時常輕視他人、蔑視他人,故,本世才會遭此報呢?」


開示:「是如此」。


看完佛菩薩的開示,令我深感懺悔,「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是緣,如是受」,原來過去世我就是那些增上慢的人,故,本世學習卑下和忍辱,變成我人生中最大的考題。即使被人辱罵,我也要能忍,學習以逆境是消業的心態來面對,在每次的境界中消除我的我執和我相,直到考驗過關為止。


或許佛菩薩看我精進修行,某日腦海一直浮現自己的頭顱像被開腦一樣,頭蓋骨不見了,後來佛菩薩開示:「佛愍眾生,悲苦常伴,智慧不足,佛幫開竅。」


天底下沒有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的心念與所作所為,佛菩薩和上天都知道,二十四小時之中,時時刻刻都在關心提醒;有認真和用心在修行渡眾的人,都是佛菩薩和上天眷顧的對象,因為你的無私利眾而有累積功德,在你人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佛菩薩能夠適時將你的功德轉換,化險為夷,救你一命,佛助自助者」。


為了提升自己的心性,現在我每日利用瑣碎時間,除了持〈藥師灌頂真言〉之外,還另外多加持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小迴向給自己消除累世的魔性和累世的執心。


一聲佛號一聲心,

唸唸世尊金剛心,

但願佛號入我心,

喚我開啟菩提心。


(分享完畢)


非常感謝師姐真摯的分享,令小編深受感動。小編也曾因為做利益團隊的事情,被人誤會、嫉妒、背後說壞話,甚至一直被對方的魔靈攻擊。當我親耳聽到對方告狀,我選擇離開現場,告訴自己每個心念佛菩薩與上天都清清楚楚,是為眾還是為己,佛菩薩都明明白白,我要作的事,是繼續專注於怎樣才能利益眾生,怎樣才能讓每個人都方便圓滿。那個對我有誤會的人,也是我要圓滿的對象之一,每個人都有心性盲點和處事不足之處,但就算是誤會我、傷害我的人,也是我要服務的對象。謝謝這些逆增上緣,讓我有機會再度提昇自己。


蔡師兄:「無念,不是沒有念,而是不被念頭綁住,而讓自己充滿光明慈悲的念頭。」在每次誤會或傷害的時候,第一念會生氣難過,因為我們都是還在修行的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第二念就提醒自己,他造他的業,我修我的行,是對方自己的個性習氣、業力、魔性魔靈在干擾他。調整自己的眼光,試著看到對方背後的起心動念,試著換位思考,理解他的心境,包容他的心性。對方也只是一個眾生,我願意放下受傷的小我,不去住在苦上,就不會被苦綁住。


雖然,事情還是要處理,干擾也還是要處理,但不會陷入痛苦的情緒中,這就是心性的提升。冷靜地處理事情,並在心中保持慈悲,如果我也跟著生氣起舞,修行考驗就沒過關了。放下小我,回歸大我,顧全大局。


就像常不輕菩薩被打罵、凌虐,可是祂沒有放在心上,而是持續地說:「汝當作佛」,持續對每個人叩頭,持續的相信與祝福,每個人都可以找回自性佛。蔡師兄說:「每個人都是佛,只是他被當下的習性染汙,所以才犯迷糊。下次他有難時,我還是會伸出援手,這就是修行。」對每個人都常生恭敬,練習不染、不著,練習慈悲、歡喜、卑下,就像游泳或騎腳踏車,是一種可以透過不斷練習而獲得的技能,但是也像彈鋼琴或練吉他一樣,就算曾經彈到多高的段數,如果久沒使用、疏於練習,很快就會忘記。


我們要作的是養成習慣,就像常不輕菩薩「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當恭敬、忍讓成為一種習慣,當念頭的轉換、為人著想的思維方式已經深入骨髓,下一世我們就會自然的依慈悲而行。要達到不退轉的「無生法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通過各種心性考驗,然後持續練習「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同理心對待世間的每個人事物,真正實踐清淨、平等、正覺。


師姐真的很精進修行,多年來非常盡心盡力地協助佛菩薩服務眾生,也時常省思己過,時常生慚愧心、懺悔心,而且非常的謙虛,謙稱自己智慧不足、人際關係有障礙,但是這樣也警覺到,或許行事有阻礙,是過去不良習性的業力反撲,是過去世自己當官時,因為有權、有勢、有能力,時常目空一切、輕視他人,所以這輩子時常遭人輕慢,因而請示佛菩薩,確認是此報。


宣化上人偈言:「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煉。」在各種考驗中,要看出考題是什麼,看懂題目就是成功答題的第一步。因為師姐已經深切悔改,努力精進、認真渡眾,不斷在各種境界中被考驗與反思,故「佛愍眾生,悲苦常伴,智慧不足,佛幫開竅。」幫師姐開啟智慧,讓她可以更有智慧地服務眾生,寫出這篇動人的分享,提醒世人,切莫貢高我慢。如《地藏經》云:「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提醒我們做人千萬不要端個架子,以免來世常常被人輕視。


佛助自助者,佛菩薩不會給我們命裡沒有的,若要佛菩薩幫忙,你得要先幫忙自己。就像師姐在事務繁忙、精進銷業之餘,利用瑣碎時間持佛號,迴向自己消除魔性、心性提升,點點滴滴,滴水穿石,匯流成河,令入佛智。《六祖壇經》云:「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心不輕人,保持謙下,常行饒益,點點滴滴都是功德。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除夕夜誦經時,心中升起從今爾後不發脾氣,提升心性的念頭,但年假才剛過後,我就發了一場不小的脾氣,事後回想起來,其實只是芝麻綠豆的小事,我卻因為境界現前,就無法控制住自己,是佛菩薩在考驗我嗎?真是不堪一擊啊!自己的修養真是不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除夕夜誦經時,心中升起從今爾後不發脾氣,提升心性的念頭,但年假才剛過後,我就發了一場不小的脾氣,事後回想起來,其實只是芝麻綠豆的小事,我卻因為境界現前,就無法控制住自己,是佛菩薩在考驗我嗎?真是不堪一擊啊!自己的修養真是不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人道順修,天道逆修。個人或環境的條件愈好,人道成就的可能愈高;以修持的觀點來看,卻可能反轉成為障礙。我慢益長,我相愈重,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結果,是既看不見自己,也看不見別人,更別提廣大的眾生。
Thumbnail
人道順修,天道逆修。個人或環境的條件愈好,人道成就的可能愈高;以修持的觀點來看,卻可能反轉成為障礙。我慢益長,我相愈重,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結果,是既看不見自己,也看不見別人,更別提廣大的眾生。
Thumbnail
2015.6.6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 古人歷艱難,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 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禍為福,轉物為道。 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 於是飾己之不能,而欺人以為智。強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 《與秀紫芝書》
Thumbnail
2015.6.6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 古人歷艱難,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 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禍為福,轉物為道。 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 於是飾己之不能,而欺人以為智。強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 《與秀紫芝書》
Thumbnail
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要別人能接受,那就要保持當下不起分別心。要知道,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時,有時並不是別人不接受你的恭敬,而是可能當下他很忙,心中正好在想事情,慢一點回答,或者他接受的態度表現動作粗略一點,你就馬上起分別心,以為別人沒有接受你的恭敬。
Thumbnail
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要別人能接受,那就要保持當下不起分別心。要知道,當你對別人起恭敬心時,有時並不是別人不接受你的恭敬,而是可能當下他很忙,心中正好在想事情,慢一點回答,或者他接受的態度表現動作粗略一點,你就馬上起分別心,以為別人沒有接受你的恭敬。
Thumbnail
文殊菩薩從遙遠的地方伸出手來摸他的頭,並對他說:「你不要回來,你還沒有圓滿,你再去參普賢菩薩。」一善財童子又遵從老師的教導,去參訪普賢菩薩。到了普賢菩薩這裡,〈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讓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古德說,善財童子不是五十三參,是五十四參,最後參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
Thumbnail
文殊菩薩從遙遠的地方伸出手來摸他的頭,並對他說:「你不要回來,你還沒有圓滿,你再去參普賢菩薩。」一善財童子又遵從老師的教導,去參訪普賢菩薩。到了普賢菩薩這裡,〈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讓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古德說,善財童子不是五十三參,是五十四參,最後參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