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無盡誓願斷—先伏瞋恚
上慧下天法師開示於南林寺(91年6月16日)
第二項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所有煩惱當中,對我們造成傷害最大的,立即、最直接傷害的是瞋恨心。所以第一要緊的是先把瞋恨心伏住,制伏這個瞋恚,絕對不要生氣。「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告訴所有華藏海會的菩薩,瞋恨心在一切煩惱過失中最重,一念瞋心起,一切障礙的門都開了,此時要做什麼事都沒辦法,可以說根本是寸步難行。一把無明火,功德盡成灰,辛辛苦苦的做一點財施、法施、無畏施,發一次脾氣以後,滿
腹熱惱,功德通通沒有了,可惜啊!所以大家切忌發脾氣,尤其是在家的菩薩們,煩惱較多,要想煩惱是成就我的,考驗我的,我就是不發脾氣,讓煩惱變成了善因緣,大家要記住啊!千萬不要發瞋恨心。現在請各位合掌,我們來念:「莫生氣!莫生氣!絕對莫生氣!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把無明火,功德盡成灰。」好發脾氣的人,要天天念,早晨起來還沒下床,先念一遍:不生氣!不生氣!絕對不生氣⋯。晚上臨睡覺時也念,念一段時間就見功效了。
這就是往我們的八識田裡熏,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熏久了以後,要發脾氣時,就會突然想到—不可以發脾氣。自自然然的起了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一種「無表色」的作用,大家可以這樣做。有的人根本就不會發脾氣,那就不用念了,也就是不要再「因藥發病」了。
一般人都很容易發瞋恨心,我們要想法子伏住它。下面這四點應念茲在茲。
一、 時刻勉勵自己。
提醒自己,一天中保持不動瞋恨心。
二、常生慚愧心。
印光大師說:「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很慚愧啊!一切眾生是菩薩,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常這樣觀照,這樣思惟,果能生起慚愧心,就不容易發脾氣了。
三、常生歡喜心。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能開始修菩薩的四宏誓願,感到很歡喜,如果為了小事而生氣,是多麽不智啊!
四、常生慈悲心。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沒聞到佛法,我們幸而聞到佛法,是多麼有福報,萬一遇到什麽困難,還可以求佛菩薩,可是那些沒聞到佛法的人該怎麼辦呢?他們最多求土地公,弄兩杯酒,殺隻雞,然後在那邊許願,愚痴顛倒的結果,只會使事情更糟糕啊!對愚痴顛倒的人,我們應生起慈悲心,設法教化他們怎麼遠離災禍,怎麼求得吉祥福慧。
但,話說回來,教化要看因緣,因緣還沒成熟,也不能冒然行事。不然,你一說,他就起煩惱了,那最好的辦法是怎樣呢?以身作則給他看,我學佛就是這樣子,看久了以後,他慢慢的就服氣了—某某人從不發脾氣,老是高高興興、歡歡喜喜的;他的錢也不見得比我們多,工作也不見得比我們輕鬆,但是他很歡喜、很快樂,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他信佛了,那好,我們也信佛吧!度眾生就是要這樣悲智雙運啊!
法門無量誓願學—先學念佛法門
下邊我們講法門無量誓願學。只要是佛說的法門都好,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告訴我們了脫生死,斷煩惱,証菩提,成佛道。但是,我們要選一個最快速、最方便、最容易成功的,用力最少、不花錢、不求人,很快就能成就的方法,這個法門是什麼呢?就是念阿彌陀佛。專修念佛法門,求生極樂,再來娑婆,普度一切眾生。
我利用這個時間,簡單的把念佛法門概要的說一說,《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發菩提心以後,首先參德雲比丘,德雲比丘告訴他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這個名字很長,叫做「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出自《華嚴經》)。
然後,善財童子繼續參訪善知識。參到彌勒菩薩那裡,善財童子跟彌勒菩薩一樣,已經是等覺菩薩了,這個時候他想要回去看他的老師。文殊菩薩從遙遠的地方伸出手來摸他的頭,並對他說:「你不要回來,你還沒有圓滿,你再去參普賢菩薩。」一善財童子又遵從老師的教導,去參訪普賢菩薩。到了普賢菩薩這裡,〈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讓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古德說,善財童子不是五十三參,是五十四參,最後參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成佛去了。
一部〈華嚴經》就是世尊的根本法輪,這根本法輪就是一生成佛,發菩提心,修念佛三昧,往生極樂世界。在淨土法門的三部經典裡,《無量壽經》說三輩往生都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有三個願,在我們凡夫因地最能够用得上力。
第一個是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十念不生,阿彌陀佛說我不成佛,但是有一個條件,要「至心信樂」,十念乃至一念都能往生。《無量壽經》裡佛陀告訴我們,信心、歡喜心,一念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有些祖師主張「一念」往生,我們現在主張「十念」往生,是希望我們功夫下得多一點,較保險。這就好比出門,鈔票要多帶一些,不要只帶一點點,買了機票就沒錢了,這可不行。口袋多帶一點錢,類似十念的功夫。十念能夠往生,往生以後入正定聚,便不退轉了,一生成佛多好啊!
阿彌陀佛有一願是定成正覺,你一往生,阿彌陀佛保証你,給你背書,一定在極樂世界成佛。十念就能往生,往生就能成佛,還有比這個法門更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