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視知覺的重視不如西方嗎?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許多學者認為古希臘文明的特色之一,就是語言中有不少跟認知有關的詞彙,都來自於視覺經驗。
也有些人說視覺至上是西方獨有的特點。因為歐洲的認識論之論述,歷來都結合「看」與「知」,也就是把視覺與認知、觀察、經驗結合起來,亦即把觀看視為一種思考方式。故英語說 I see 即等於 I understand。
是以也有人推斷道:歐洲文化乃一視覺傳統;東方文化,如中國,則為非視覺的傳統。例如醫學,歐洲的醫學比較重視解剖知識,中國人則不大重視這些。中國的醫學講脈、講陰陽、講寒熱、講補洩,都非視覺經驗,而是本於一些觀念。

一、視知覺的開發

如此區判中西,看起來固然不無道理,但細細究之,終覺未妥。因為中國人同樣重視視覺。
先說醫學。中醫固然不像西醫那樣強調解剖,但那並非中醫不重視覺,而是對人生命的看法迥異於西方,重整體而不重分解。
在中醫的診斷方法中,所謂「望、聞、問、切」,望仍居第一位。《傷寒論》甚至說;「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間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對望的本領,重視在間與脈之上。醫學如此,其他領域大概也差不多。
在漢語詞彙中,視覺經驗的相關詞,數量甚多。如「見」,字像一人站著睜開大眼睛在看。這是看的基本狀態。
由此而近,近看則是「鑑」、「臨」,字像人對著水盆俯看,如《尚書》說:「上帝臨汝」,改寫成白話,就是:老天爺正看著你哪!此為近看、俯看。
看得遠,則就是「看」,像一人拿手遮在眼睛上遠望。
望,當然也是遠看,字從亡聲,指人往遠處看。看得比看遠些,古人詩云:「渺然雲物望蒼茫」,即指此。
若看得再遠,那便是「觀」了,字像鸛鳥飛在天上看,足以見天地之大、品匯之眾。同濂溪謂蓮花可遠觀不可褻玩、賈寶玉住的園子叫大觀園,古人遣辭用字,俱有分寸,觀字正是用以指遠觀而非近視、大觀而非小有所見的。
一個視覺經驗,有這麼多層次、遠近之分,適足以證明中國人對它至為重視,所以對此經驗之體會,甚為細緻。
然而,這還沒完。以上所說,尚都只是一般的視覺經驗。仰觀俯瞰、遠眺微瞷、偷覷暗窺、斜睨直瞠,均僅為自然視覺的行為,這個「視」本身卻指一種靈性的視覺經驗。那是與神靈溝通或帶有靈視性質的視覺,字從示,即與神有關之意。
因此我們說靈視,只能用視,而不能說靈見、靈看、靈望。道教「內視法」,令人內觀五臟肺腑,亦是這個視。
此外則是「省」。
中國人好說反省、省察。省是非自然視覺活動的視覺,指人對自己心意、道德、內在生命的觀察,純是內指的。金文中,「德」字十五見,皆從〇從心,〇為省的本字。
省視自己的心,就是德。這就是中國人的道德觀,故師望鼎云:「克盟其心,明其德」。視覺經驗,顯然道德修養和道德認知有關。
視覺經驗,至此乃超越了眼珠子運動的這個層次,而有了精神意涵。
由是觀之,中國的視覺傳統也是極為豐富的。反倒是在西方,著有《視覺思維》的安海姆(Rudolf Arnheim ,1905–1944)等人卻抱怨西方的傳統老是把思維跟知覺分開,認為視覺聽覺等知覺無法形成知識,知覺也不同於思維,故貶抑知覺而推崇思維理性。
兩相對比,中國對視知覺的重視,甚至高於西方,亦未可知。

二、立象以盡意

可不是嗎?《易》云古聖人仰觀俯察以造卦爻。仰觀與俯察,就都是視覺活動。此類視覺活動,甲骨文所見,已有目、眾、相、臣、斁、民、臧、省、視、睎、面、眢、見、曼、監、望、蔑、看、睜等。
據《說文解字》所說,則視覺活動多達一○五種,分別以一○五個詞來表明。
一○五個視覺詞中,《說文》又以目、視、見、望四個詞做中心詞去訓釋其他各詞。這四個詞省,視也;睎,小視也;睹,見也;候,同望也等等。
目是眼睛,目珠轉盼即有視覺;見是近視;望為遠視;視為靈視,剛好是四種基本視覺活動,故以四字為中心,訓釋諸視覺活動詞,甚為合理。
但是,看見,本來是極自然的行為,人若有目,自然就能視。故此亦如語言一般,人而能語言,自然之道也。
唯有對此自然之行為有了自覺,才能發現視覺活動會有那麼多類別與差異,可以區分出百餘種行為來,眷顧、瞟眄、診相、蒞覯各不相同。
或是以目觸物、或是凝視、或是驗證、或是審查、或目不正、或高看下,種種視行為關聯著視知覺,均被中國人所逐漸體察到了。
這可稱為「視知覺的開發」。
人類視能力之運用當然比語言早,但視「視覺的開發」與「對語言的思維」,時間上尚難斷定孰先孰後。由許多民族都有手勢語與語言混用的情況看,早期聽覺與視覺應該也頗有「聯類」或「互通」的現象。
甲骨文中,庭字均從口耳會意,與聽字同意、亦為廳字。與居、聖之聲同源。庭、廷、廳,從意義上說,都是空間的概念,本來應是用視覺才能觀察到的,但其詞竟從聲音而來,以聽事之處為廷。
這就可見中國古人亦有視覺聽覺聯類互通的態度。
這種態度,會使得語言思維與視知覺相浹而發展,在語言系統逐漸完善之際,視知覺體係也粲然大備。
但《易.繫辭下》又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這個傳說則顯示中國人對視知覺的開發畢竟異於對語言的思維。語言並無創造之傳說,視知覺的開發卻被明確定在伏羲時期,謂此一時期人們才懂得透過「觀象」、「取法」的活動,以視覺能力創造了文明。

三、由觀象到造象

觀象,是指視覺對物象和天象之觀察。取法,是指觀察後對「象」之所以如此的理解以及效仿。
法,既指象之原理,亦指人的行動。取象的對象,則天地間一切物事,無所不包(請注意「對象」一詞)。尤其是把人自己為視知覺觀察之起點。所謂「近取諸身」。這一點最奇特。因為一般的觀看活動,都以視見外物為主,中國人卻以自身為主。
我們在前面提過自省反省省察的省字為例。
「省,視也」(說文),省視要由人自己出發,在甲骨文中就極為明顯。
甲骨文字所表事物的類別中,動物約占百之十七,植物農食等約占百分之十五,天象約占百分之九,地理者約占百分之九,戰爭者約占百分之八,住約占百分之六,行約占百分之三點六,衣約占百之一點七,育約占百分之一點四,樂約占百分之一點七,祀約占百分之三點六。
關於人類的序列和人體本身,卻區分甚細,詞字最多。
如人倫中的祖孫父子、人類中的男女嬪妾、人體中的耳目足口、生理中的事毓疾疥、活動中的作息盥櫛,占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這還只就本義說,不包括引中、諧音、以及由人引生創造的字。例如後來用為虛詞的及、亟、亦、夫、乎、若等等。
此即可見所謂「近取諸身」確非虛語。後世哲學強調「以人為本之思想傾向」,一可見諸此。
中國文字本身更是觀象取法的實例。
世上許多語系的文字是由拼音構成的。拼音文字乃是語音的延申,文字系統與語言系統結合了。
中國的文字系統則與語言系統不合不離。不離,是說它有結合語言的部分,如形聲、轉注、假借;不合,是說它另有與語言無甚關係的構字原理,如象形、會意、指事,而且其符號本身另成一體系。
那與語言不離的部分,此不贅論,且單說那與漢語不合的部分。這個部分,主要就是由觀象取法而來。
所謂象形,是以一種抽象化的圖形,去擬象具體之物,如人、牛、羊、馬。
所謂指事,亦稱象事,是擬象意念等不具體之物,如上、下,加一點在一之上為上,一點在一之下為下。
會意則是組合兩形以上以見意,如以手抓木為採、以手開戶為啟、以手捉貝為得、以手搭弓矢為射。均是觀見某象,法之而造符號,用來表意指物。
文字之創造,時代較晚,伏羲時代,此種觀象以造物之活動,諒未展開,此時所造之物應該也是較為具體的。
《易.繫辭傳》稱此為「制器為象」。
它說伏羲「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已開始了這種創造。
其後:「包犧氏歿,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沒,黃帝堯舜氏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服牛乘馬,引重致遠,蓋取諸隨……」。
耒耜、衣裳、網罟、舟楫、車乘、門拆、杵臼、弓矢、宮室、棺槨等都是具體的器,創制這些器物時,則均是觀象取則而來的,故說某某物事蓋取自某某卦象。
但器用亦不僅指此而已。因為「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以棺槨」,均非具體之器物,而是事、是制度。
制器者尚象之器,顯然就包括了虛器。虛器與實器合起來,則兼涉了文明的物質器用層次,典章制度層次和「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的文字符號等。
〈易傳〉認為這些全都是以觀象取法這個原理創造出來的。而其起源,則始於伏羲時代。
此中包含幾種不同的思維活動:一是觀象,這是視知覺對外物的觀視。二是取象,有見物象,而對此象有所認知、有所理解,心有所抉取,例如以人立為「大」、人頂為「天」,以缺月為「月」而不以圓月,以羊頭為「羊」而不以尾,均是對象有所擇取。
經取象之後,象已非物象,已是心象。這是認知活動對事物進行抽象化的結果。
至於依象制器,情況又不相同。是在依我人對物象進行抽象化之後,本此心象,進行創造性活動,而製造出典章制度。物質器用和文字觀念來。
在觀象時,我們已經說過,由甲骨文可顯示中國人對人最感興趣,也看得最仔細。
伏羲時是否即已如此,雖不可知,此一「知覺方向」大概由來已久,故循此方向而看到的東西裡,以人為多。且不只人體人事之象,人的內在心理之象,也多被觀察到了,例如心、必、怵、急、恆、惠、慢、慶等字均見於甲骨。
易卦之中,同樣有取象於人事者,如觀、師、旅、睽、訟、履、家人、同人、頤、歸妹等卦;以及取象於心理者,如恆卦等。故泛稱為「觀物」的活動中,實則包括了觀心。這在後世的用語中仍然保留著這個特點。
所觀之物,既包括了這樣的內在心理感情等象,其所謂象便非僅為實相,亦有虛象。如龍、鳳、鬼、帝之類,世上未必真有其物或未必可以觀見,但人相信有,它就有了,凡信者即可以有所見。
這就可以知道,觀象並不是純客觀的「物來而視之」。視知覺不只是象鏡子般反照出物象而已,它與取象的活動是相關聯的。
虛象也者,乃是一種「意象」,是意念形成的象。平常人們說疑心生暗鬼,鬼之象即由意念所生。
取象的活動,也是以意攝象。以心抉擇之,故所得亦為意象。
如考古所獲陶器上,除魚紋、蛙紋外,多有幾何圖紋、螺旋紋、大極紋或人面魚身紋等,這些幾何圖紋等均非非物象而是意象,顯示的是圖騰觀念或某種秩序感。
其象與具體真實物象間,可能有些關聯,但基本已是上經由抽象活動轉化過的。
抽象,是指由具象之物中抽取共同成分十共同性質出來,或把某種型態的特殊樣式分離出來,或把握一個造型較為複雜物體的結構特徵,以一種較簡化的方式再現出來。
這種抽取(withdrawal)及分離(detachment)的能力,本來是觀物時自然而有的。
例如我們看人,某個人在我們腦中浮現的,往往不是整個人的形象,而是他的特徵,大頭、麻臉、瘸子、矮冬瓜之類。
觀物所見,並非原物之復現,即緣於此。

四、意象與詩

但這是不自覺的。自覺地透過或利用這種抽象能力,並尋找、提取物象的特點或性質,讓物象對人形成意義,才是取象。這樣的活動本身,則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
每個人都能仰觀俯見天地間的物象,但能有此觀象取則的創造性思維者卻甚少。此所以《易》推崇能觀象取則的是聖人。
聖人是創造者,因為象與意之間的聯繫並不穩定,也不直接,觀察物象,而尋找到該物所代表的意義,選擇且建構一個與此意相符的象(源於物象但不同於物象),正是偉大的創造性活動。
這類創造性活動並不只有伏羲氏一人能之,同一時代應有許多類似的活動。
以《易》考之,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有日月星辰之象,地勢有東西南北高低燥濕之象。
對此等象,正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星象學家或地理堪輿術者,便不曾朝厚德與健動方面去構意,故其對天地時,其所掌握之意象便與《易》殊為不同。
〈繫辭上〉稱此為:「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而此中唯有《易》之意最佳,可以彌綸大地之道,故特為後人所推尊。
觀象取象,是由象見意。如何見意、見什麼意,則是創造性的思維。推此創意,乃又能「由意顯象」,將某一意表現或構創出一物象來,尚象制器,創立各種世上原先沒有的東西。這就恰好形成了一個意象的循環。
日人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論中國,第一章就是說中國思維的特點即是:「對具體知覺的重視」。謂中國思維的方法著重於:「依賴知覺表象進行闡釋」,且以視覺直觀符號為主。如中國佛教的特色就是用圖示來說明教理。華嚴的圭峰宗密以表妄心,以O表真心,構成十相。禪宗的曹洞宗洞山良價以「五位君臣」論修禪工夫,均屬此類。
翻開《道藏》及佛藏,就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圖象,因此中村元所舉雖僅為佛教之例,此種立象示意之法,實在是儒道佛三教均大量使用的,稱其為中國思維的特色及方法,並不為過。
但這種方法的運用也不是氾濫的。一般物事、尋常道理,言語是以盡意、象示之法便不需要。故凡立象以示意者,大抵均是孔子所難以言詮的天道性命之事。
這類事理,中國人以〈太極圖〉、〈真性偈〉、〈牧牛圖頌〉、〈寶鏡之昧歌〉來示意,古希臘古印度則須出之以繁瑣的議論,以大談形上學。
而象示之法,結合以詩歌,尤為特色。這是因為象示之法跟詩歌的表達相似。
詩非直述語言,重在比興,比與之用,即與象同。
故陳騤《文則》卷上丙云:「易之有象,以盡其志;詩之有比,以達其情。文之作也,可無喻乎?」
宋大樽《茗香詩論》亦云:「易取象、詩譎諫,猶之寓言也」,章實齋《文史通義.內篇.易教下》更說:「易雖包文藝,與詩之比興,尤為表理」。
後世中國人說事理,喜歡用詩。不唯小說中動輒「有詩為證」。評述古今之變、暗示人生哲理、指點迷津、蘊顯天機,都離不開詩。
讖語、預言、籤條、歌訣,廣泛流通於中國社會中,而這些,大多是以詩為之的。
當然,往往也結合以圖象。自古易圖以迄〈推背圖〉、〈燒餅歌〉等等,無不如此。
自居正統的知識分子,可能會瞧不起這些歌訣、詩籤,謠籤,但別忘了:大儒若要總攝於學問宗旨時,也只能用詩。
如朱熹陸象山的鵝湖之會,要辯論為學宗旨時,頭緒必然甚繁,千言萬語,未必就能講得清楚;但雙方各出一詩,其境界、氣象、宗風之異,便足以令人領會了。
在現今這個語言氾濫的時代,也許我們更應重新領會這種領會,回到歌詩比興、意象稠疊的境遇中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在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之際,中華民國當選總統賴清德公布國家安全團隊名單中華民國在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已經公布了國家安全團隊的主要成員人事任命,直接展現了其對區域安全和外交議題的堅定立場,並準備在5月20日就任。在當前困難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這些任命正好來臨,因為台灣面臨來自共產中國的加劇壓力,後者宣稱自治的台灣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Thumbnail
avatar
呷新聞 Eat News
2024-04-25
美國主要的對手是中國嗎?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avatar
管仲
2024-03-16
金門,中國對台戰略實驗室 Laurent Amelot@l'Institut Thomas More 202402中國在金廈的行為只是其在西太平洋與南海相同行為的一環,它有更大且非做不可的急迫性。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24-03-09
【#韓國TMI:韓國店舖等近年逐漸流行貼士文化⋯⋯但為何引發了民眾之間反對的爭議?】無論於歐美國家,或是在香港,當於高級餐廳用膳時,職員都會提供非常貼切的服務時,或於繳付帳單時暗示希望得到客人的貼士 (書面語為「小費」,tips)作為報酬。這種文化從歐美帶起,在不同國家或地方均有適用。唯獨於韓國,直至現今為止都不存在這種文化的規制。不過近年韓國亦逐漸流行給貼士的文化,而在網上亦因各
Thumbnail
avatar
伍麒匡 Cyrus Ng
2023-12-07
釜山印象之旅 (3) 韓國汗蒸幕體驗,對你來說我是一條鹹魚嗎?我真的像一條待宰的鹹魚,粗毛巾用力地摩擦著我的皮膚,阿糾西不愧是練家子,每一次的摩擦都感覺自己的皮膚又熱又辣都要噴出火來,本來想出聲請阿糾西小力一點,還沒思考到適合的句子時,一股溫水就潑上來了,還在思考要不要出聲制止時,TURN! TURN! 阿糾西用簡單的英文叫我翻邊。幾次之後身體卻漸漸習慣,開始
Thumbnail
avatar
C&M Life Channel
2023-11-12
看時事聊八卦: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乙事 對於兩岸有何影響之時空命理分析為預判美國眾議會議長裴洛西訪台乙事所造成台海兩岸的局勢如何發展?吾人卜得一卦 地水師之臨卦。研判局勢雖然是兵凶戰危,但無論何方,,只要是 師出無名,就會有危險,且該訪台事件,通行平安無礙,但會造成兩岸局勢將暗藏有雷破天驚的發展,至於影響層面,應留意是在今年農曆8月前後。
Thumbnail
avatar
律師的星空- 元.亨.利.貞
2022-08-02
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下)漢帝國是後世華夏帝國的重要原型,其崩解自然造成令其所庇蔭的劉家宗室和儒家文士感到無所適從,也催生出了各式各樣的謀略。到底,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在策略上究竟出了什麼錯,為何最後會「是非成敗轉頭空」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avatar
蓮子水共同體
2022-01-23
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中)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的對話,對東漢末年的情勢有重大影響。到底,諸葛亮的謀略有何獨特之處,諸葛亮又為何會成為「三國演義」中的「神級軍師」,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avatar
蓮子水共同體
2022-01-16
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上)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avatar
蓮子水共同體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