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被攪碎在一起——《轉吧!企鵝罐》(中)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來以為家庭主題比較難找,沒想到最近突然出現很多值得一寫的場面……果然人只是缺乏觀察的角度,題材這種東西是不會匱乏的呢!
《轉吧!企鵝罐》裡面有許多支離破碎的家庭,不過今天我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主角,也就是高倉家庭之上,原因無他,就是這三個人的家庭組成比其它人還要多了一份「彼此選擇」的意味,被社會所割裂的碎片們,卻能夠因為彼此,再度成為一個圓,這種家庭也是一個很棒的家庭。
上篇請看這裡:

當我們被攪碎在一起
《轉吧!企鵝罐》這部漫畫處理路人的方式跟別篇漫畫都不一樣,普通的漫畫是會讓路人模糊面目,雖然作為背景板出現,但卻不失去自己的身形;再更特殊一點的處理,就會像《我們這一家》的op後半段一樣,藉著凸顯路人而反襯主角們的普通人屬性;但是這都沒有《轉吧!企鵝罐》作的這麼絕,它直接讓路人變成平面會走動的人型告示牌了。
一群灰色的人型告示牌擠入電車當中,然後匆匆的下車上車,一批又一批的來,看不見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的表情,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情緒反應,他們在主角們的故事以外「不起眼」到了「很顯眼」的地步,每個人不知道是男是女,只知道他們有如潮水一般湧入湧出,彷彿他們生活在你身邊,但你卻充耳不聞他們的存在。
這個社會鼓吹每個人都是社會當中的一顆小螺絲釘,生活的意義在於為了這個社會貢獻出了全部,可是當經濟不景氣吹開了繁榮的假象,這種老老實實努力工作就會有安穩生活的信仰就狠狠被打碎了,總有一些人被這個社會拋下來了,失去了當個螺絲釘的人生意義以後,這些灰色的人型告示牌也失去了存活的意義。
《轉吧!企鵝罐》援引的正是奧里真姆教之所以能興起的背景環境,動畫當中特意用這些灰色的人型告示牌告訴我們,社會沒有把他們當成人,而只把他們當成是道具,道具的損害和替換是人之常情,每當任何一個人型告示牌倒下了,我們的心情並不會因此而產生波瀾起伏,可是當我們還原那個路人的身分的時候,我們這才發現他或她,正是家庭當中的一個重要成員,這份倒下,代表的不只是個人的倒下,更是家庭的潰堤,單一的倒下只是個信號,最可怕的是一大波的家庭潰堤浪潮襲來,這個社會也因此波瀾四起,天下大亂。
我在前一期已經說過了,這個社會的傷害是會流動的,而且會從強者往弱者的方向走,弱者再尋找更弱者去承擔這個傷害,而當家庭的主心骨都經歷了社會中的壓迫以後,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獨力自己承擔傷害的本領,有些人可能因此碎成了碎片,而傷勢也免不了繼續流轉到家裡裡面更弱的成員,也就是這群未臻成熟的孩子們身上。
孩子是最無辜的被害人,但他們卻也避無可避的要站在下一波浪潮之上,父母沒能完成的夢想與理想,就託付給下一代所完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在孩子還無能為力逃脫出原生家庭照護的時期,就可能已經輾碎了這群達不到父母所期望的孩子們。
這時《轉吧!企鵝罐》提出了一個概念:「小孩粉碎機」,意思就是這些沒有達成期望的孩子們,失去了父母所提供的棲身之所,所以只能流落到社會上,而這個裝置會幫忙碾碎這些孩子,讓這些廢物不占用公共資源。
很殘酷,也很現實,這種淘選的機制也許把資源全留給了下一代的救世主,然而救世主之所以是救世主,就是源自他具有「稀有」的品質,而那些劣質品呢?通通輾碎了吧,反正家長不是人,這些孩子們也不是人,他們都是廢物。
他們是廢物,他們全都是平凡無奇的人,無人聞問他們原先的夢想與希望,進廠以後出來,大家也都只不過是片平凡無奇的碎片罷了,反正也沒人在乎他們是否被愛,也沒人在乎他們是否能夠愛人,反正大家都是人型告示牌,每天搭同班電車,彼此依然是個路人。
碎片們的重組家庭
高倉家的特殊點是,看似長的很像的冠葉和晶馬其實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而最小的妹妹陽毬也跟這兩人毫無血緣關係,冠葉甚至自己有另外的雙胞胎妹妹,但是只有這三個人才是一個家庭,甚至是命運的共同承載體。
高倉家可是說是這個社會弱中之弱的存在了,因為父親參與了宗教所引發的事件,連累了母親和獨生子晶馬遭受這個社會的摧殘,然而高倉母親卻沒有因此放棄愛人的力量,接連收養了從嚴酷家庭被拋出的冠葉,和晶馬從小孩粉碎機之前救回來的陽毬,然而這個小而美的家庭榮景不長,母親的病逝,導致高倉兄弟們要自己當家。
這三個人看似密不可分,但實則內在有所衝突,三人之間並不是靠著完全的親情在維持這段關係,冠葉對陽毬懷著男女之情,而陽毬心裏的天秤卻又往晶馬那邊倒,而晶馬一邊操心著因陽毬病情而暴走的冠葉,一邊又與荻野目蘋果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件,讓故事中段有種全員單戀的氛圍,激進而不安定,最終呈現的結構卻是穩定的三角形。
這個三角架構都是要拜這個故事當中最穩定的晶馬所賜,冠葉既有自己獨特如火焰般的氣質兼具高超的行動力,而陽毬雖然看似溫和但卻又堅持自己,導致夾在這兩人之間的晶馬兼具著兩種矛盾的氣質才能與兩方相抗衡,「擇善固執」是他的代表個性。
「擇善固執」說來容易作來難,走錯一步就會淪為聖母風範愛他恨他皆由以愛回報,走的不明顯就很像雙標仗著你會聽我的話就佔你便宜,晶馬的個性很好的讓觀眾共情,所以才更讓人更覺得掙扎了,面對所愛之人的即將逝去,我們到底要像冠葉一樣拖著全世界一起陪葬,還是要像晶馬一樣,因為會傷害到別人所以親手放棄實現「奇蹟」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覺得晶馬的「擇善固執」在這個故事當中一直都起了很奇妙的作用,他簡直就是一個示範「如何去愛」的教科書,他既不像冠葉一樣被原生家族拋棄,也不像陽毬根本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以社會地位來說他其實可以不必落到現在孤苦伶仃的處境,他從沒作錯過什麼,但高倉家確實是這個社會弱弱相殘底下的犧牲品,名為社會的輾壓機也一直追在這個少年後面,但他就是有本事沒被壓碎,並且把冠葉跟陽毬,甚至是荻野目蘋果,這些碎片都撿回來高倉家。
故事後期用了一種象徵的方式來解釋高倉家三人的關係,冠葉從陽毬那邊分享了命運的果實,所以免於被壓碎的命運;然而陽毬所拿的果實本來就是不完整的,因為這是她從晶馬那邊所分得的一半;而理解這一切的鎖鏈以後,冠葉重新把果實拿出來共享,這次果實終於不再越分越少,而終於每人都擁有了完整命運之果。
「共享命運之果」在這個故事當中是個咒語,而且隨著每個角度的解讀都各有不同,我個人的解釋是「請讓我們成為能夠同甘共苦的家人吧」,個人的力量也許很渺小,然而只要聚在一起,社會的浪潮就不可能把他們變成漠視一切的人型告示牌,只要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認同了人的價值,那他們就不可能變成均質化的廢物碎片。
這般想來,晶馬的擇善固執,其實就是堅持把人當作人看,這樣簡單的道理而已,但正是在這樣近似SF的誇張設定中,才能夠最大程度展現人性的光輝,讓「愛」變成「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的橋樑,而最終也才能變成能夠抵銷「罪與罰」的罰鍰,透過究極的獻身,實現命運換乘的奇蹟。
這個故事最終的結局,我當初看的時候一頭霧水,後來慢慢在看別的書和一些事件之後才能明白,不是什麼東西都能結束在「王子與公主結婚了,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種描述上,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不會因為你日後過的幸福,就等於解消了以前的辛苦,「補償」也是這個故事很重大的命題,這個就留待下篇詳解啦!還是很誠懇的推薦一下各位,這部真的是值得一看的作品,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1.2K會員
257內容數
《漫漫慢談》目前主要談論日本漫畫、韓國漫畫,畫風、題材、類型、性向皆不侷限,每篇文章亦會提供延伸閱讀欄位,推薦更多類似作品可供讀者閱讀;雜談大致談論VTUBER主題、或是開某一主題的相關書單,不定時把過去已經書寫過心得的作品再度翻上來推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電影|《天氣之子》— 即使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也請讓我們繼續在一起《天氣之子》是一部以青少年為背景的電影,男女主角雖然都只有高中生年紀,但卻相當的早熟,為了應付貧苦的生活,他們各自流浪、四處打工。離家出走的帆高因緣際會遇見了能使天氣放晴的「晴女」陽菜,兩人彼此依賴,相互鼓勵,進而培養出了信任與愛情。
Thumbnail
avatar
Lily Chen
2021-09-06
《真愛挑日子》One Day 深愛的我們可以在一起嗎?│電影心得“I’m not lonely, I’m alone.”__Emma 《真愛挑日子》2011年。
Thumbnail
avatar
海包包 x Seal
2021-08-20
值得等待的經典-《六人行:當我們又在一起》如果說The Beatles是搖滾樂界的傳奇,對我來說,《六人行》這部美劇就是情境喜劇界的傳奇。 從1994年到2004年,十年間,珍妮佛·安妮斯頓、寇特妮·考克絲、麗莎·庫卓、麥特·勒布郎、馬修·派瑞、大衛·史威默,這六個人帶給我太多歡笑,也是我自己的美劇啟蒙。
Thumbnail
avatar
老王
2021-06-16
三級警戒下的如願線上,為什麼我們仍然《在一起孤獨》?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公司改為居家上班、學校遠端上課,我們從原先線上、線下交替且並存的生活,改為只能線上。社交恐懼、網路成癮者彷彿找到合理依傍的浮木,但為什麼我們更加不快樂?
Thumbnail
avatar
Peggy Jin
2021-06-08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影評:不論我們是否在一起過,我的心底一直都有你的存在。「很慶幸我們能活在這個自由的年代,能毫不畏懼的訴說對你的愛。」 這句話是我在看完整部片的最大感觸,對我而言愛是不分性別的,只要雙方對彼此有誠摯的愛意,就算是同性也沒差。我很慶幸自己活在這個自由的年代,可以看到每個人都能不用掩藏自己真實的情感,能夠自由地跟自己愛的人走一輩子。
Thumbnail
avatar
Rita的評論手札
2020-10-09
●2020鏡文學小說 陳乃雄 【牡丹】我們一起永遠相守在黑暗中吧!​​ ●2020鏡文學小說 陳乃雄 【牡丹】我們一起永遠相守在黑暗中吧! 我看到「牡丹」,先到富貴和鮮豔。這本小說著實書名「牡丹」就引起我相當大的閱讀興趣,可寫花,可寫人,可人花合一,或另作發想?作者選擇了甚麼?比起小說開頭的生動與否,我更在意「她」的終結。 直接結論我的讀後感,鬆了口氣。
Thumbnail
avatar
優雅下決心
2020-05-21
《當我們困在一起》 A Casa Tutti Bene - 家人就是完美陌生人「一個20人的大家庭被困在小島上,被迫相處三天兩夜的故事」:乍看之下這樣的劇情簡介感覺電影調性應該是驚悚走向,但電影整體卻在衝突蔓延,或是感情萌生的情況下,意外地讓人感覺溫馨感性。因為劇本深刻寫實地描寫了家人在相處上容易面對的困境,親人間那種親密卻不能逾規越矩的微妙關係,讓人感到相當有趣且驚艷。
Thumbnail
avatar
XXY
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