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需要知道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及大數據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社會不久的青年人,透過國際屬一屬二的創投顧問銀行麥肯錫公司作出的分析報告,讓你們準備好迎接未來的工作新職場。

此報告共有六項子目錄與一項重點整理:
1.職場自動化的影響
2.科技發展&人力僱用的歷史教訓
3.新誕生的工作
4.對於工作技能與薪資的影響
5.各國未來的工作態貌:中國、德國、印度、日本、墨西哥、美國
6.人力僱用轉型之管理
7.政府、企業與個人的重心該放哪?
#觀看文章請點擊標題#
1. 「未來」是什麼?
重點
你怕被機器人取代嗎?
首先,自動化技術(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將會為用戶、企業和整體經濟,帶動生產力和經濟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哪些現有的工作會被取代,將視該地區的科技發展、適應程度、經濟成長和對人力需求的成長而定。
2. 未來的勞動需求及將被取代的職務
重點
你想知道什麼行業有賺頭嗎?
在不遠的未來,某些工作職位會大幅地成長,某些工作職缺會逐漸失去重要性;某些我們完全想像不到工作,將會誕生。
3. 關我屁事?我又不在美國找工作
重點
台灣大公司都在燒錢學習如何用機器代替辨公室的廢物。
因為這就跟工廠時期一樣(台灣最近的例子就是ETC),有錢的老人,不光只想著賺錢,還想著如何淘汰人力。
4. 我爸哪代都沒事了,我怕什麼
重點
你爸年輕時有用過iPhone嗎?
你需要緊張的是,你爸那段台灣經濟起飛或科技轉變的歷史,完全不適用「人工智慧+機器人力學」帶來的改變。
5. 電腦將取代很多工作
重點
你還在大學唸書嗎?你還在用古早時期的成功方程式嗎?
"在 AI 發展下,皮薩里德斯示警,電腦未來恐將取代很多工作,例如打字員、電話行銷人員等中階的技術勞工,而非高階管理職也不是低階技術勞工,主要是因較低階的工作內容無需用到電腦,然而薪資不會增長,再加上中階員工消失,不排除未來薪資分配不均情況更加嚴重,也預見將是未來十年最嚴重的經濟問題之一。"
by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
6. 各國未來的工作態貌
重點
如果你是年輕人,去東南亞!這是你想賺大錢買豪宅的最佳機會!
2030後,人力需求市場的工作類型為何? 此報告共列出七大要素,看它們如何改變全球的就業市場與態貌。
7. 大學生需要重新思考,大學教育到底教你什麼
重點
工作技能與薪資的影響
在自動化的職場,以後你寫在104上的工作技能將大幅改變。新形態的工作環境將使你運用更多的專業知識、人機互動和管理技巧。更多的是身為"人"的本能技巧:社群的、感觀的、創意的、邏輯思考的以及更多進階能力的運用。
8. 你的機會在哪裡?
重點
各國未來的工作態貌: 中國、德國、印度、日本、墨西哥、美國
Lets fly!
9. 好,我現在能做什麼?
重點
學習重新適應,未來的半自動化職場
在可想見的未來,不論是在中國、美國、日本、墨西哥、德國、印度或台灣,傳統技能將如同我們小時候看的卡通一樣,除了拿來懷舊,它一點用都沒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了各式各樣的經歷,在寫履歷時不知道哪些才能突顯自己的優勢,以及如何在眾人中脫引而出? 本周文章回答讀者上述的問題 希望你會喜歡 :D 首先,一切都和人有關 讓企業內部的人資在人山人海中發現你
      最常被讀者詢問的問題之一:「如何寫好英文自傳?」我英文不好,我不知道怎麼下筆。版主能教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 你英文不好,怎麼下筆? 讀者最擔心的求職問題之一,就是我英文不好,怎麼寫英文自傳?
      你應該聽過爸媽說:「好好唸書,好好考試,好好拿高分,好好上台大,好好拿高薪,好好娶太太,好好選車子,好好買房子。」 但在真實的社會運作,有些事情會讓你摀住耳朵不想聽。我說的不是讓人背部發冷的驚悚
      我們被教育的方式都錯了嗎?四書五經中的世界不是以和為貴,用愛發電嗎?這次的系列是利用真實職場的例子,讓年紀在18~28之間的帥哥美女了解一下,專業跟學歷,絕對不是你能年薪百萬或職場稱王的絕對條件
      Oh My God! LINE裡面裝潢也太LINE了吧! 遙想當天細雨綿綿,小跑步穿越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的馬路,走進台灣連線那一棟大樓,換證上樓。本以為這輩子應該不會再小鹿亂撞的我,被眼前看到的
      我永遠不會成功的,即使看完所有Blink大大寫的神文或鬼文。 Why? 因為我不能接受簡單,平淡,甚至有些單調死板的專注~ #幸存者偏差 HBO 在2017年推出巴菲特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
      有了各式各樣的經歷,在寫履歷時不知道哪些才能突顯自己的優勢,以及如何在眾人中脫引而出? 本周文章回答讀者上述的問題 希望你會喜歡 :D 首先,一切都和人有關 讓企業內部的人資在人山人海中發現你
      最常被讀者詢問的問題之一:「如何寫好英文自傳?」我英文不好,我不知道怎麼下筆。版主能教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 你英文不好,怎麼下筆? 讀者最擔心的求職問題之一,就是我英文不好,怎麼寫英文自傳?
      你應該聽過爸媽說:「好好唸書,好好考試,好好拿高分,好好上台大,好好拿高薪,好好娶太太,好好選車子,好好買房子。」 但在真實的社會運作,有些事情會讓你摀住耳朵不想聽。我說的不是讓人背部發冷的驚悚
      我們被教育的方式都錯了嗎?四書五經中的世界不是以和為貴,用愛發電嗎?這次的系列是利用真實職場的例子,讓年紀在18~28之間的帥哥美女了解一下,專業跟學歷,絕對不是你能年薪百萬或職場稱王的絕對條件
      Oh My God! LINE裡面裝潢也太LINE了吧! 遙想當天細雨綿綿,小跑步穿越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的馬路,走進台灣連線那一棟大樓,換證上樓。本以為這輩子應該不會再小鹿亂撞的我,被眼前看到的
      我永遠不會成功的,即使看完所有Blink大大寫的神文或鬼文。 Why? 因為我不能接受簡單,平淡,甚至有些單調死板的專注~ #幸存者偏差 HBO 在2017年推出巴菲特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要想獲得知識,必須學習;要想獲得智慧,必須觀察。 To acquire knowledge, one must study; but to acquire wisdom, one must observe. --Marilyn vos Savant -第440期 20191113
    Thumbnail
    武漢肺炎持續延燒,中國大陸越來越多城市宣布封城,本應結束的學校寒假,也因此宣布延後開學,但因為巨大的課業競爭壓力,中國大陸特殊的「線上開學」型態由此而生......
    Thumbnail
      歐普拉開始對我產生影響,是來自她在哈佛的演講。她在那次的演講分享許多親身經歷與領悟,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很抽象的一段話:「當你應該做某件事情,或者不應該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的情緒導引系統會讓你
    Thumbnail
    2018初最有智慧的行動是揪了一個純大人讀書會,每月共讀一本分享內容與心得,5月的共讀書正是這本 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 全書分為八個章節-喜悅、韌性、連結、感恩、潛能、敬畏、洞悉、力量。
    常常看到新聞爆出大學生不知道要做什麼職業,或是起薪很低。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代表年輕人不了解自己因此對未來沒有想法只想混口飯吃;而後者也代表 這要從台灣的教育開始談起,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要認真讀書,能玩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要想獲得知識,必須學習;要想獲得智慧,必須觀察。 To acquire knowledge, one must study; but to acquire wisdom, one must observe. --Marilyn vos Savant -第440期 20191113
    Thumbnail
    武漢肺炎持續延燒,中國大陸越來越多城市宣布封城,本應結束的學校寒假,也因此宣布延後開學,但因為巨大的課業競爭壓力,中國大陸特殊的「線上開學」型態由此而生......
    Thumbnail
      歐普拉開始對我產生影響,是來自她在哈佛的演講。她在那次的演講分享許多親身經歷與領悟,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很抽象的一段話:「當你應該做某件事情,或者不應該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的情緒導引系統會讓你
    Thumbnail
    2018初最有智慧的行動是揪了一個純大人讀書會,每月共讀一本分享內容與心得,5月的共讀書正是這本 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 全書分為八個章節-喜悅、韌性、連結、感恩、潛能、敬畏、洞悉、力量。
    常常看到新聞爆出大學生不知道要做什麼職業,或是起薪很低。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代表年輕人不了解自己因此對未來沒有想法只想混口飯吃;而後者也代表 這要從台灣的教育開始談起,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要認真讀書,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