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後喃喃《我啊,走自己的路》:自由與孤獨永生的拉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要緊,有阮陪妳。阮跟妳,要一起走到最後。

若竹千佐子《我啊,走自己的路》(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如果說,喜歡閱讀的理由只能選一個的話,除了單純欣賞文字的美之外,我最享受的就是與書中角色的共感體驗。若竹千佐子的《我啊,走自己的路》就是一本能讓不同歲數的男女老少都能輕易地乘上七十四歲桃子奶奶的奇思妙想,感受獨居時無人對話,腦中的各種聲音卻恣意地此起彼落吵吵鬧鬧,也體驗那堅持只為自己而活的自由浪漫。
說起我與這本書的邂逅,也是很有趣的。我無意間在女人迷看到林莊月里(又名月月仙子)的專訪「我最後悔的是,把自己當成油麻菜籽」,一個八十八歲的阿嬤,在經歷了獨自撐起家庭和失智先生的離開後,藉由孫子幫忙開啟的ig帳號和家人互動,開始懂的聆聽自己的內心,意外地成為了讓大家問事的網紅月月仙子。月月阿嬤即使年邁、即使擁有諸多後悔,也不忘繼續尋夢、不受限於社會觀感,著實地給大眾一股振奮的力量,看完文章立刻按下追蹤成為月月仙子的粉絲。
於此同時,我正在尋找看完《人性枷鎖》之後要看什麼書,就瀏覽到書介上寫著: 「63歲才出道的最年長文學新人,開創玄冬小說新文類與新風潮!」我心想,這不就是月月阿嬤嗎!不論是機緣還是巧合,《我啊,走自己的路》便成為我的下一本選書,也思忖著這或許可以是人性枷鎖裡尋求的一個可能的答案。
《我啊,走自己的路》是若竹千佐子這位作家的第一本小說,在看這本小說之前,我並不知道「玄冬小說」這個文類,看完書後稍微調查一下,西方似乎還沒有這個說法,若以目標讀者的年齡來區分小說的話,可以概分為兒童文學、青少年文學、輕熟齡文學(New adult literature — 亞洲有這種說法嗎?)和成年人文學(Adult literature)總之,玄冬小說即是以高齡者為主角,著重於描寫老年人特有的生活與心境的新文類。
妳必須對理所當然的事保持懷疑,別被常識牽著走,不要為了想要輕鬆而逃避。
文章一開始,桃子奶奶的腦內便說話聲氾濫,爭論著東北方言相關的話題。從二十四歲離開家鄉後的五十年都用標準語(東京口語)思考或與人對話,她自覺彷彿踐踏、背叛家鄉的空氣、花草樹木與人際關係。說著東北方言最古早她則深深藏在心的底層,明明很喜歡,卻不敢講出來,成為一個就算討厭也不敢講討厭的「都市人」。
中文版譯者林佩瑾將東北方言的文字翻譯成台語,造成十足強烈的帶入感,閱讀的趣味性立刻展現無遺。怎麼說呢?一般來說,閱讀時心裡也會有讀音,當一下讀到國語一下讀到台語的時候,心裡的聲音也會跟著切換,有時候就會出現用台語讀國語,國語讀台語的狀況而產生混亂,完全模擬了桃子奶奶的心境!
在台灣的我們多少也會有這種複雜的情結,跟阿公阿嬤說台語,跟爸媽偶而說國語偶而說台語,跟朋友則說國語,小時候在學校如果聊到台語這個話題,礙於同儕壓力還要強化自己的「臭奶呆」,彷彿說台語有多土,但心裡默默的不解,不明白這種矛盾的情緒從何而來。從五月天開始一直到近年的茄子蛋,流行音樂漸漸將台語的形象反轉,當今的小朋友覺得說台語很潮,我也才跟當時的自己和解,了解那是那麼小的我在無形壓力下的配合演出。
再也沒有人能搶走,再也不會被搶走了。隨風而行,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在哪裡休息,就在哪裡休息。自由了,我自由了。
自由以各種形式貫穿全文,父母和子女身份到期再也不被親子關係束縛的自由、不再為愛出賣自己把整個人都交出去連呵欠都忍耐著不打的自由、不順應別人的期待活在框架什麼都按照規範來的自由。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自由需要經歷長時間無止境的自我對話,伴隨而來的則是矛盾、衝突、孤獨和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自我認同的滿足感。難道愛一定伴隨著不自由嗎?我不禁這麼想。作者諸多關於愛的描述,看起來的確令人窒息。
「愛別人勝於自己,這就是愛。」
「克服私心、為了他人的幸福犧牲自己,這才叫做真正的愛。」
「愛是冤家。愛會害你放棄自己。」
「在愛名下,沒有人能做自己。」
桃子奶奶在丈夫去世後深刻的體驗了愛的正反面,丈夫的死給她的唯一一絲喜悅即是能夠試著一個人獨自靠著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她曾經收起翅膀,每一個動作都配合丈夫,連自己只剩下空殼都不知道。丈夫給予她的孤獨終究使她練習獨立、馴養孤獨,相信自己,但同時間也渴望與人產生連結、想要有人可以閒聊說說真心話。《我啊,走自己的路》並非試圖給我們一個愛與自由之間關係的答案,人生不正是因為不是非黑即白才有趣嗎?或許這本書讓我提早體驗了全然的孤獨是什麼樣子、行屍走肉般的愛是什麼樣子、因為孑然一身而非得開始與自己對話是什麼樣子、與自己和解誠實聆聽內心的話是什麼樣子,我想會不會哪天當我開始有此般拉扯與矛盾衝突的時候,能回想起曾經閱讀過這本書而會心一笑呢?
書籍資訊
書名:我啊,走自己的路
作者:若竹千佐子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9/06/01

3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erry K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我只負責賣書,不負責任書評之 《我把青春賭給山》方能《成為更強大的自己》「山不是為別人而爬的,而是為自己而爬。即使因此遭到別人的誤解也無可奈何,也無須接受別人的操控。如果憑堅定意志所進行的單獨行動,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將回饋到自己身上。喜悅如此,危險也是。」 ── 植村直己
Thumbnail
avatar
書店與非書店的日常
2021-09-06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書評(二)|拯救者:只有被需要的時候,才感受的到自己的價值他們對愛情的信念,就是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就能夠換取對方的感動,用自以為是的付出,以量化的付出來換取回饋,這樣的愛情價值觀常常出許多影視作品或愛情小說裡頭,所謂的「追求」套路也製造了許多拯救者。 我們總是認為:「付出的自己才有價值」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5-12
【職場讀書人選書】走過傷害之路 「後玻璃時代」的演化記錄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是作家廖梅璇的散文集,收錄了她從2005年到2017年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不少得獎之作。透過這些生活紀錄,作者不斷頗析自我,並將其攤在陽光下,也因為這樣的「誠實」,讓每個文字都顯得更加動人且灼人。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4-02
《我想像的健太郎同學》書評:當我每一次無可救藥地愛上他,都是為了再接近自己一點點當一本愛情小說像極了愛情,我們是否也可以説:我們的人生小說,像極了人生或小說?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0-08-24
我的經典書目是《自己的房間》:節選一則在20世紀初期以前,有些人證諸於過往的歷史事實,認為唯有男性之中才能誕生偉大的詩人、作家,他們會舉例說,女子裡頭就從未出現過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這樣的文學天才。因此,吳爾芙假設了一個人物,莎士比亞若有一個才華洋溢的妹妹,那麼他的妹妹是否有幸留下聲名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Thumbnail
avatar
李畇墨
2020-05-30
我的經典書目是《神的孩子正在找自己》—影響我在信仰意義更豐盛的指點   書中解釋審判與聖經以及介紹衣部小說:   「聖經在提到審判時,結合了新天新地的應許。審判清出道路,迎接新天新地的到來。聖經以生動、令人敬畏,有時又令人困惑的字句圖像,描繪人復活後的形體,彷彿要延伸我們的想像力,看能拉到多遠,因為單靠文字無從描述上帝給世人的終極計畫。 既然我們對新天新地的認知,都
Thumbnail
avatar
小熊
2020-05-29
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幸福的。在看完《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之後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澀谷直人。 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實沒有那麼多。 看了幾本簡單生活的書,大家都這麼說,我自己也這麼說,但在剛好遇到要搬家的時候,還是覺得,東西怎麼可以這麼多,『你的東西算少了吧』朋友們這麼說。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