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議時事】示威啞火 香港政局進入全新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香港疫情緩和,示威者自然希望重拾去年反修例運動的氣勢,捲土重來。適逢《國歌條例草案》二讀、「港版國安法」的到來、六四週年紀念、反修例運動一週年等,示威陣營似乎有足夠彈藥將群情再次推高,但實情又是否這樣?

過去數月,網民發起過零星的抗爭行動,大多是在商場進行的「和你sing」或shopping活動,但參與者多較寥落,暴力程度亦較低。不過,這些活動大抵旨在試水溫,不及去年的氣勢亦情有可原。「524」遊行是中央公布「港版國安法」之來,香港首場開宗明義反對立法的大型遊行。雖然市面重現砸「藍店」玻璃櫥窗、破壞交通燈、「私了」、連環堵路等暴力行為,但參與人數明顯比想像中少,萬人空巷塞滿銅鑼灣軒尼詩道的畫面不復見。加上警方的佈防日漸成熟,出手更迅速,一見有人堵路便採用快速驅散策略,令示威者行動的威脅性大減。有關524當天的情形,可參考香港01的報導。

參考 港版國安法‧524|疫後四個月最激一役 難與去年反修例勢頭相比 https://www.hk01.com/政情/477190/港版國安法-524-疫後四個月最激一役-難與去年反修例勢頭相比

Isaac Lawrence / AFP / Getty

至昨天《國歌條例草案》恢復二讀,有網民號召「5.27大三罷」並包圍立法會,並稱癱瘓交通。然而,警方早在金鐘及添馬一帶佈防,大批示威者卻早在旺角、銅鑼灣和中環被圍捕。結果交通癱瘓不成,示威者亦未能靠近立法會半步,整場行動可謂難產。

抗爭成效不彰,或許是因為網民的宣傳不足,或訊息混亂,導致動員能力下降。就以昨天為例,網民在連登和telegram上遲遲未能決定該在港島還是九龍行動,令參與者無所適從。而警方更強的佈防和更進取的拘捕,亦令示威的效果更小,成本更大。事實上,示威陣營近日出現大量有關「送頭」的討論,以下是立場新聞一篇報導中對近日討論的觀察:

縱觀 5.27 前夕的「連登」貼文,除了一開始「明天527全部出街」、「香城 ONLINE 527 添馬之戰」、「明天將與理大一役相當,成轉捩點」等一開始獲得不少迴響的「行動 post」以外,接近深夜時分,有不少考慮到警方執法將更嚴厲、勸諭示威者韜光養晦的貼文亦開始陸續出現,如「5.27 嘅行動就係唔好衝動」、「手足勿衝動,案底留一世」、「我諗咗好耐好耐,始終都係覺得 527 唔應該出嚟」等。後者所獲得的迴響更大,但直至早上,討論區中也未有可察覺的主流定案,與以往大型行動前的氣氛不盡相同。

除「送頭」之辯,「和勇」之爭亦於近期再次燃起。最明顯的例子是黃碧雲出線成為民主黨立法會九龍西候選人,換來本土派支持者大肆攻擊,甚至連民主黨內的年輕黨員都對黃投下反對票。立法會選舉臨近,民主派即將在多區進行初選,這類「和勇」、「泛民vs本土」或「世代」的鬥爭恐怕只會有增無減。這些討論加起上來,不但令示威陣營分化加劇,更迫使參與者反思抗爭的現實問題,而一年前的壯志豪情似乎已逐漸消磨。

參考 【特寫】5.27 抗爭者在想什麼? 同屬反惡法二讀,這次重現不了 6.12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特寫-5-27-抗爭者在想什麼-同屬反惡法二讀-這次重現不了-6-12/

Getty Images

更甚的是,示威陣營不但面對內耗,更迎來對家的進取攻勢。中央突然決定將「港版國安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並直接在香港實施,不再等待港府自行為23條立法,此著對示威陣營來說絕對是此料不及。示威者無法以更大的反彈作出回應,卻呈現出愁雲慘霧的無力感。他們意識到,中央已對香港有了全盤的戰略,為求保障國家安全將不惜犧牲短期利益,包括外國政府的批評和攻擊。一年來的抗爭,換來的不是民主和自由,而是比《逃犯條例》更具政治意義的「國安法」。這種覺醒,無疑大挫示威陣營的士氣,這正正顯示在街頭上的勢孤力弱上。

示威者的最後一線希望在所謂的「國際戰線」身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宣佈不再視香港為高度自治,香港不再值得享有美國法律賦予的特殊待遇。無可否認,因圍繞新冠病毒的blame game,再加上美國總統大選臨近,未來華府預料將繼續對香港情況予以「高度關注」,香港作為中美矛盾的棋子的重要性依然存在。然而,斷言美國會因「國安法」的實施而對中國進行全面報復實在言之過早。正如美國財政專家David Loevinger接受Bloomberg訪問時就表示,華府或會對中方人員採取金融制裁或簽證限制,但卻未必會輕言運用關稅、出口管制、投資限制等手段。再者,中央在決定落實「國安法」之前,大抵已對美國的回應早有預備,並有信心將傷害保持在可控水平。因此,示威陣營期望依靠「國際戰線」扭轉形勢,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除非在6.4和6.12兩個日子再次出現大亂,否則香港的政局已基本上進入了新的階段,而形勢的主導權恐怕已悄然易手。

作者: heisenberg

【清議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ivcrit/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的沙龍
27會員
37內容數
緊貼時事脈搏的新聞總匯,每週選出當期備受關注的社會事件和世界大事,深入整合事件背後所涉及的議題,推廣深度閱讀。
2020/08/16
在科技競賽的年代,各國難免要處理公民個人自由和私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張力。除了封殺、下架和網絡長城,還有甚麼更好的辦法呢?
Thumbnail
2020/08/16
在科技競賽的年代,各國難免要處理公民個人自由和私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張力。除了封殺、下架和網絡長城,還有甚麼更好的辦法呢?
Thumbnail
2020/07/23
特朗普政府除了打「中國牌」作為選舉策略,更主要的是期望中方的報復行為,以進一步加劇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長遠逼使美國公司自願放棄在華業務,撤離中國。
Thumbnail
2020/07/23
特朗普政府除了打「中國牌」作為選舉策略,更主要的是期望中方的報復行為,以進一步加劇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長遠逼使美國公司自願放棄在華業務,撤離中國。
Thumbnail
2020/05/31
法治制度所實現的正義是回溯性的,即只有當犯罪行為發生後,才得以透過司法制度對犯罪人進行制裁。要打從根本處理警暴的問題,必須從警察的執法文化著手,而執法文化背後又反映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墮入惡性循環的警民衝突, 已可不能單靠追究個別警員重拾公眾信心。
Thumbnail
2020/05/31
法治制度所實現的正義是回溯性的,即只有當犯罪行為發生後,才得以透過司法制度對犯罪人進行制裁。要打從根本處理警暴的問題,必須從警察的執法文化著手,而執法文化背後又反映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墮入惡性循環的警民衝突, 已可不能單靠追究個別警員重拾公眾信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只能記住,在2021年2月尾的這一段日子,曾經發生過如斯的事件,把香港再向深淵推進了一點點。
Thumbnail
我們只能記住,在2021年2月尾的這一段日子,曾經發生過如斯的事件,把香港再向深淵推進了一點點。
Thumbnail
自去年六月起〈逃犯條例〉爭議起始,社會衝突不斷。走到今天,剛好一年。香港各階層、世代撕裂,過去十二個月香港人所經歷的,大概不曾被想像。〈2047〉 今期請來兩位不同世代與光譜的議員,談談這年的經歷和感受,以及對香港未來的期許。  〈反修例一週年〉【撰文:前任區議員 甘文鋒先生】  過去一年,
Thumbnail
自去年六月起〈逃犯條例〉爭議起始,社會衝突不斷。走到今天,剛好一年。香港各階層、世代撕裂,過去十二個月香港人所經歷的,大概不曾被想像。〈2047〉 今期請來兩位不同世代與光譜的議員,談談這年的經歷和感受,以及對香港未來的期許。  〈反修例一週年〉【撰文:前任區議員 甘文鋒先生】  過去一年,
Thumbnail
踏上通往二樓展場的階梯,鐵灰色的牆面上貼著各色的便條紙,每一張上的文字或短或長,但核心精神都是「香港加油」。這面專屬「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的連儂牆,從二樓的樓梯間開始,延伸到二樓整個展場以及通往三樓的樓梯間,繼續聲援這場還未結束的抗爭運動。
Thumbnail
踏上通往二樓展場的階梯,鐵灰色的牆面上貼著各色的便條紙,每一張上的文字或短或長,但核心精神都是「香港加油」。這面專屬「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的連儂牆,從二樓的樓梯間開始,延伸到二樓整個展場以及通往三樓的樓梯間,繼續聲援這場還未結束的抗爭運動。
Thumbnail
香港疫情緩和,示威者自然希望重拾去年反修例運動的氣勢,捲土重來。適逢《國歌條例草案》二讀、「港版國安法」的到來、六四週年紀念、反修例運動一週年等,示威陣營似乎有足夠彈藥將群情再次推高,但實情又是否這樣?
Thumbnail
香港疫情緩和,示威者自然希望重拾去年反修例運動的氣勢,捲土重來。適逢《國歌條例草案》二讀、「港版國安法」的到來、六四週年紀念、反修例運動一週年等,示威陣營似乎有足夠彈藥將群情再次推高,但實情又是否這樣?
Thumbnail
2019年,香港政府藉潘曉穎命案修訂《逃犯條例》,引來香港市民抗爭,期間警民衝突更讓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撤銷條例變成了「五大訴求」。 如今抗爭已經超過半年,五大訴求之後、「港獨」會是下一個潛在的訴求嗎?「黃色經濟圈」與現行的抗爭型態又是什麼?台灣如何借鏡?
Thumbnail
2019年,香港政府藉潘曉穎命案修訂《逃犯條例》,引來香港市民抗爭,期間警民衝突更讓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撤銷條例變成了「五大訴求」。 如今抗爭已經超過半年,五大訴求之後、「港獨」會是下一個潛在的訴求嗎?「黃色經濟圈」與現行的抗爭型態又是什麼?台灣如何借鏡?
Thumbnail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當大家見識到警方無視法律、濫捕、濫用暴力,完全保障不了市民安全,政府架構裡牽制和修正力量幾乎是零的真相後。你覺得還有甚麼散水(解散抗爭)的空間嗎?你們所懷念的,那幾年前和平的過去,是建立在欺騙和心存僥倖上。那時候,公安條例存在,警權已過大,只是大家沒試探就當不是問題。
Thumbnail
當大家見識到警方無視法律、濫捕、濫用暴力,完全保障不了市民安全,政府架構裡牽制和修正力量幾乎是零的真相後。你覺得還有甚麼散水(解散抗爭)的空間嗎?你們所懷念的,那幾年前和平的過去,是建立在欺騙和心存僥倖上。那時候,公安條例存在,警權已過大,只是大家沒試探就當不是問題。
Thumbnail
(原文刊載於2019年7月5日的台灣蘋果日報上。)   1989年11月,居住在東柏林鎮的市民群起反抗共產政權,示威群眾拿著鐵鏟、鐵錐在圍牆上不斷開鑿,試圖破壞圍牆。12月,東德政府開始主動拆除圍牆。那時,沒有人指責他們是暴徒,沒有人稱呼他們作暴徒。  
Thumbnail
(原文刊載於2019年7月5日的台灣蘋果日報上。)   1989年11月,居住在東柏林鎮的市民群起反抗共產政權,示威群眾拿著鐵鏟、鐵錐在圍牆上不斷開鑿,試圖破壞圍牆。12月,東德政府開始主動拆除圍牆。那時,沒有人指責他們是暴徒,沒有人稱呼他們作暴徒。  
Thumbnail
一個 748 萬人口的城市,有 200 萬人走上街頭和政府說:「我不要這個東西」。
Thumbnail
一個 748 萬人口的城市,有 200 萬人走上街頭和政府說:「我不要這個東西」。
Thumbnail
逃犯 (修訂) 條例草案委員會鬧雙胞,泛民繼上周六「忽然勇武」後,今 (5 月 14 日) 提出與建制派、政府三方開會解決相關爭拗。 開會不是問題,但有些東西必須先弄清楚: (1) 泛民是否和建制派、政府處於平起平坐的地位? (2) 三方有無可以理性溝通的基礎? (3) 泛民的終極目的為何? 就 (
Thumbnail
逃犯 (修訂) 條例草案委員會鬧雙胞,泛民繼上周六「忽然勇武」後,今 (5 月 14 日) 提出與建制派、政府三方開會解決相關爭拗。 開會不是問題,但有些東西必須先弄清楚: (1) 泛民是否和建制派、政府處於平起平坐的地位? (2) 三方有無可以理性溝通的基礎? (3) 泛民的終極目的為何? 就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