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清議時事

14公開內容

緊貼時事脈搏的新聞總匯,每週選出當期備受關注的社會事件和世界大事,深入整合事件背後所涉及的議題,推廣深度閱讀。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在科技競賽的年代,各國難免要處理公民個人自由和私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張力。除了封殺、下架和網絡長城,還有甚麼更好的辦法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特朗普政府除了打「中國牌」作為選舉策略,更主要的是期望中方的報復行為,以進一步加劇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長遠逼使美國公司自願放棄在華業務,撤離中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法治制度所實現的正義是回溯性的,即只有當犯罪行為發生後,才得以透過司法制度對犯罪人進行制裁。要打從根本處理警暴的問題,必須從警察的執法文化著手,而執法文化背後又反映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墮入惡性循環的警民衝突, 已可不能單靠追究個別警員重拾公眾信心。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香港疫情緩和,示威者自然希望重拾去年反修例運動的氣勢,捲土重來。適逢《國歌條例草案》二讀、「港版國安法」的到來、六四週年紀念、反修例運動一週年等,示威陣營似乎有足夠彈藥將群情再次推高,但實情又是否這樣?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人們在評價香港的歷史科出否「生病了」之前,有一點是須要弄清楚的:讓學生歷史的意義何在?DSE歷史科,其實想讓香港學生學會甚麼?歷史,該如何教?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持續在世界各地擴散,全球累計已有超過160萬宗感染個案和逾10萬宗死亡個案。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各國政府不得不實行嚴厲的人流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市民隨意上街聚集甚至直接封鎖整座城市。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政客透過各種修辭話術邀功卸責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但在這場輿論戰中,公共輿論不應單單被這些話術牽著走,淪為政權的政治宣傳和洗腦工具。撇開政治宣傳,這回我們一起來讀《刺針》的三篇社論,看看 #ChinaLiedPeopleDied這個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成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四月初,施紀賢成為英國工黨新任黨魁,宣告郝爾彬時代正式結束。在國家的危急關頭執掌帥印,究竟施紀賢除了要監察政府抗疫,案上還有甚麼要務?在國家的危急關頭執掌帥印,究竟施紀賢除了要監察政府抗疫,案上還有甚麼要務?這位形象專業和務實的大律師又將將工黨帶往何方?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轉眼間,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戰場已從亞洲轉移至歐美,而歐洲更被世衛界定為全球的病毒中心(epicentre)。近幾星期,無論是華文媒體還是歐美媒體都對歐美國家的疫情處理口誅筆伐,有評論甚至認為西方國家正在揮霍中國為世界爭取的寶貴時間。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國際油價連日來受到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價格戰影響持續下滑。圖為俄羅斯的石油設施。 圖片來源:Russian Oil 在過去的一個星期,美國股市先後經歷了兩次熔斷,道指和其他各大指數紛紛錄得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最嚴重跌幅。同一時間,歐洲、東南亞和美洲各地股市也紛紛錄得大規模下跌,市場瀰漫著一股恐
Thumbnail
感謝追蹤,特地來此洗讚,愛你們❤❤❤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4/14
在方格子相遇真好,謝謝你啊!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在這場疫症中,數字監控成為防疫的重要一環。這些監控手段在東亞各國的防疫上頗見成效,人民反對的聲音也不多。然而,這些手段無可避免地意味著政府權力的擴張,以及對個人自由、權利和私隱的限制。這些對個人權利的限制有沒有法律和道德上的依據?現時各地政府的監控措施是否在個人權利和和公眾利益之間取得了適當平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儘管郝爾彬時代已經結束,但他的一些左翼經濟政策例如國有化和結束緊縮(ending austerity)仍然得到三位主要黨魁候選人包括施紀賢、郎貝莉和南迪(Lisa Nandy)保留。究竟工黨的左翼革命只是黃粱一夢還是長期趨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除了對於防控體系的批評,有一些媒體也關注美國為人詬病的醫療制度很可能成為抗疫的障礙,增加新冠肺炎廣泛爆發的風險。其實《紐約時報》曾於2018年的一篇報道指出,只有34%的美國人信任醫護人員;只有25%表示信任美國的醫療制度;只有少於三分一的美國人指他們相信公共衛生官員分享的訊息是準確和全面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清議The Civil Critique
發佈於清議時事
至少在莫迪眼中,也許經濟發展和自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他現在這一個抉擇,最終會否帶領印度走向經濟發達和一個多元平等的社會,還是會為印度社會種下難以化解的撕裂和矛盾,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