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典書目是《神的孩子正在找自己》—影響我在信仰意義更豐盛的指點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中解釋審判與聖經以及介紹衣部小說:
「聖經在提到審判時,結合了新天新地的應許。審判清出道路,迎接新天新地的到來。聖經以生動、令人敬畏,有時又令人困惑的字句圖像,描繪人復活後的形體,彷彿要延伸我們的想像力,看能拉到多遠,因為單靠文字無從描述上帝給世人的終極計畫。
既然我們對新天新地的認知,都來自圖像式的文字,我想再加上一幅畫面。
這取材自一本小說。
可能你讀過,就是魯益師(C. S.Lewis)的《最後的戰役》(The Last Battle)。
魯益師的《納尼亞傳奇》共計七本,故事講到幾個孩子,有次打開衣櫥,神奇地進入了另一個奇妙的世界,捲入他們的歷史。
這個國家叫納尼亞,其中幾個孩子還被冊封為國王和女王,納尼亞國度的百姓是群會說話的動物。納尼亞的真正國王是一頭睿智而大能的獅子亞斯藍,來自大海另一邊的國王之子。
擁戴亞斯藍國王的人民,與邪惡的勢力展開一場激烈的戰爭,之後,亞斯藍的子民離開納尼亞,經由穀倉的門,進入一片全新之地。納尼亞墜入黑暗,但是他們進入之地,使他們想起過去的美麗家園
(以下文字摘錄自《最後的戰役》):獨角獸用前腳在地上扒了幾下,嘶叫了兩聲,一語中的地把大家感覺都道了出來。
他說:「啊!我終於回到老家來了!這才是我真正的國土!我屬於這裡。我一生找去找來,就是想找這麼一塊地方。在這以前,我也不知道我要找的地方在哪裡,像什麼樣子,如今總算找到了。我們為什麼愛舊納尼亞呢?那是因為有的時候,舊納尼亞看起來有一點像這裡的緣故。走啊!更上一層,更進一步!」
如果你知道這些國家的歷史,那麼每一位你聽到過的人物好像都齊集在這裡了。......這一下可熱鬧了。有的寒喧,有的親吻,有的握手,有的問老玩笑。
你想,隔了五、六百年之後又跟老友重逢,怎不令人興奮?
說幾句從前常說的玩笑話,是多麼令人開心。熱鬧一番之後,他們又繼續往前進。...
前面的光線一會兒比一會兒強烈,露西看見一序列七彩崖石,像巨人樓梯似地一直在前面領 著他們向上走。走著走著,她突然什麼事都忘記了,因為亞斯藍正對著他們,像一道由力和美組合成的大瀑布一樣,由上而下,從一層層的石崖上跳躍下來。
……亞斯藍這才轉過身來對他們幾個說道33「看你們的樣子,好像都不如我想像中那麼快樂。」
露西立刻接口道:「我們生怕你又送我們走,亞斯藍。以前你就常常把我們送回到我們那裡的世界去。」
「不要怕」,亞斯藍說。「你還猜不出來嗎?」他們的心狂跳,內心裡浮起一個好大的希望。
「真的發生了一次火車車禍,」亞斯藍平靜地說。「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大家,都—像你們在那鏡花水月的地方說的—死了。學期結束了,假期已經開始。夢做完了,現在已經到了早晨。」
當他說完了這些話,他們看他再不像一隻獅子了。究竟像什麼呢?你們猜猜看。而且此後發生的種種事情,實在太偉大太壯麗了」
我的能力有限,無法看圖像,切切實實無法,但我卻願意用想像來猜圖像。這則小說故事也更讓我覺得作者月獨立強大且用小說來做描述更能使讀者有更多樂趣來欣賞所謂表達的信仰內涵。
書中這段文字:
惟有完成上帝對受造萬物的計畫,方能顯出人的真實本質。今生再怎麼美好,也無法完全認識祂,無法全然活出祂要我們成為的樣式。因此,死亡對上帝的兒女而言,並非生命的終點,乃是邁入「大故事的第一章」。
給了我心的信仰認識,讓我得知生命更高境界的在基督徒身上的豐盛意義。
另外書中這段文字:
「對於在生死之門這一邊的人,死亡看來彷彿是生命的結束,是悲傷分離的時刻,但是誠如《最後的戰役》所描繪的,穿越了這一道門,就能看見死亡的真相—死亡是「全然經歷主同在」的入口。他們熱烈招呼先前為之哀悼的親朋好友:發現竟和先知與使徒同在一起;又遇見各方各國、各個年齡層的人。看到主基督前來迎接,這才發現自己終於回家了。你我根本無法想像天家歡聚的這一幕。因此這本書也無法結束,正如人生也尚未走完,要等到我們和大自然萬物以及所有上帝國度的兒女,在新的創造中 榮耀上帝、享受上帝,才算完滿。惟有如此,每一個人屆時方能找著「我是誰?」的圓滿答案。」
讓我想啟曾閱讀依本書,切切書名我忘了,是講述一個病人分迷九分鐘的時候到上帝那營造的空間所見所聞的真實記錄。那本書對於死亡後的信徒有更詳盡的解答。而目前閱讀的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世「每個單元最後『問題討論』」讓讀者更能去思考醫些平常也許很少動腦的想法之課題。
此書是基督信仰的入門書,是我聽作家講座時所購入並由友人幫忙轉譯成盲用電腦可閱讀文字使我加深閱讀與信仰的豐盛。讓我們一起打開信仰豐盛的指點大門吧!
圖:某宣教中心拍照,因沒有更好的照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4會員
    1.0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名:《孩子的心,我懂》p.41「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讓他自己去嘗試錯誤。」 p.45「 如果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說故事,他們就不會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甚至無法經驗到父母的存在。」 共鳴感想:每個父母都是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雖然有酸、甜、苦、辣,但孩子會在心上烙印著父母怎麼對他們的印記 。 九宮格
    Thumbnail
    avatar
    貼近自己
    2021-08-17
    這是我正在看的書單.你的呢?樹想想已經有好幾年沒去窩在實體書店看書了! 居住的城市裡.從早些年的大大小小書局差不多有6間左右.常去的有3~4間.但是多數時間是去買文具.用品等等.閒少在裡面翻書閱讀.(因為時間上不允許@@...)
    Thumbnail
    avatar
    啡贏不可
    2021-07-11
    好書推薦《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曾經我也是那個呼救的孩子 那天,這本書還讀到一半,雖然心裡悶悶的,卻感受到依婷和她團隊給予病人的溫暖。 面對那個自傷的高中男生,自知沒有受過精神科專業訓練的我,不能給他什麼太大的幫助,可是想起了那個曾經接住過我的淑芬老師,我就想給他一點我曾經接受過的溫暖,
    Thumbnail
    avatar
    外傷重症說書人
    2020-10-17
    我的經典書目是「踩踏在邊境之上你的,我的愛情」我的經典書目。 人在失去後,懂得珍惜,在磨練之後,更加成長。 一場戀愛,歷經許多境遇,才能走到最後。 珍惜彼此,一同攜手走到最後。 有你在的地方,才是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avatar
    命不由天
    2020-05-27
    我的經典書目是,派屈克.蒙迪安諾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應方格子徵文<消失的書展,有你我選擇的經典補上 小說似乎講的是萬花筒鏡像中的一個女子的生活,主旨在描摹50-60年代那個神秘的文學的巴黎,文字透著詩意,敘事傳遞著不安,文中盡是調查.回憶與見證的氛圍,偵探的調查,露琪的回憶,與一個露琪的作家朋友羅朗的最後見證,在在都見證露琪對生命與愛情的渴求。
    Thumbnail
    avatar
    Evonne Lee
    2020-05-15
    書評ll張郅忻《孩子的我》:奶瓶與沙漏在生命的歷程中,角色的轉變是一種挑戰,也能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作者張郅忻,因為「母親」的身分,體會養育生命的奧秘。兒子「安古」成為一個契機,讓她藉由照顧者的角色,以最純粹而真實的視角,回顧自身成長時所經歷的一切。
    Thumbnail
    avatar
    Alpha
    2019-02-13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瑞典看見另一種世代關係久居異國本身也是一個很科幻的經歷,看到瑞典學生的自主,聽他們直呼我的名字,時常讓我感到 「奇幻 」 ,然而回想起自己坐在補習班的塑膠桌椅行列中,花去父母大筆鈔票,讓老師把知識搗得稀爛,進行有效餵食。臺上有的老師身著軍服,有的老師吶喊「孩子,台大的陽光好燦爛!」,我差點分不清哪個是真實,哪個是幻境。
    Thumbnail
    avatar
    吳媛媛
    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