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清楚吧!對不對?你知道她非死不可!--阿嘉莎.克莉斯蒂<<死亡約會>>
生命的盡頭──我們都很清楚每個人終將走到這一步──死亡。但是對於那些還生活在世上的我們所關心的所愛的,該由誰來撫平他們心中的傷痛,引導他們走出悲傷?
揚.馬泰爾再一次用他令人著迷的筆法,帶領我們完成了一趟充滿了魔幻的追索之旅。如果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為了讓我們相信神的存在,那麼<<倒著走的人>>則試圖讓我們釐清所謂的神究竟是何種存在。
少年PI初次認識了上帝之子--拿撒勒的耶穌之後,他欣喜若狂地感謝大黑天讓他認識了一個非常像人的神。而所謂的像人究竟指的是祂的外表還是祂的行為表現?我們從藝術家的畫作認識了祂的模樣 ,然而卻從不曾親眼見過祂,祂果真和我們有著一樣的外表嗎?聖經中說到: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世人,但如果達爾文的演化論為真,那麼上帝或許和我們現代人的模樣大相逕庭。
第一部故事中的主角托馬斯,一連串的噩耗讓他接連失去了兒子、愛人和父親,三個在他的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人,為了抗議上帝對他的不公,他開始倒著行走,然而這樣卻依舊無法撫慰他傷痕累累的內心。他在工作的宗教博物館中找到了一本烏里西斯神父的札記,一位隨著遠在非洲的奴隸船航行的神父,他看見船上的這些奴隸的生命竟是如此地不值且不堪,而他的信仰卻無法給他和這些奴隸帶來絲毫慰藉,托馬斯從神父所留下的文字感受到同樣的心情,烏里西斯神父最終領悟到了一個事實--我們不是墮落的天使,而是立起來的猿猴,然而他卻因此被逐出教會。烏里西斯神父利用他的木工技藝,雕刻了一個耶穌受難像,這才是他心中上帝之子的真正面目。這個耶穌像輾轉流傳到了葡萄牙高山區的一個教堂內。於是托馬斯決定出發去尋找這件偉大的傑作,他盼著這位見證了生命中無數苦難的烏里西斯神父,這個出自其之手的上帝之子,能解答他對人生的困惑。
千百年來,信仰著基督的大眾,無一不受聖經的四福音書影響。而這些記載著上帝之子的生平的福音書,於現今的科學社會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拿撒勒的耶穌為何仍如此受人尊崇?難道只因祂所展現的神蹟嗎?然而從未見過祂乃至於祂所施展的神蹟的我們,以沉默回應著我們的苦難的祂,我們還有任何信仰的理由嗎?在這個破除迷信的時代,對於耶穌所施展的種種奇蹟,我們應當以不同角度觀之。而這些問題的解答則在......
作者在第二部的故事中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文本互涉,他將著名的偵探小說家,人稱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斯蒂的小說和聖經的福音書相提並論。耶穌就像是這些偵探小說中的被害人,而偵探赫丘里.白羅則是透過不同目擊者的證詞記述祂的生平的保羅丶馬太丶馬可丶路加丶約翰,最後利用他的灰質細胞破解了懸案。一如小說中的每樁謀殺案--被害人的死亡/耶穌之死--必定伴隨著不同的意義,這些福音書的記述者亦替這位上帝之子的死亡乃至其復活賦予了一個特別意義--滌淨世人的罪。
死亡是什麼?屍體擺在眼前,那是結果,卻不是死亡本身。
對於人生中的死亡,我們唯有將它放入生命中的來龍去脈,才能破解它並賦予其意義。我要知道他是怎麼活的。病理學解剖醫生尤塞比歐,在深夜裡先後迎來了兩位奇妙的訪客,進行了一場不可思議的解剖手術,最終才了解到墮落橋下且死因成謎的妻子,其死亡所帶給他的獨特的意義--盲目的信仰並不能撫慰我們內心的缺失與傷痛 。
托馬斯在到達他的目的地前,意外地撞死了一位男孩:金髮藍眼,帶著一絲異國風,就像是誕生於東方的拿撒勒人耶穌,不管是在後世流傳的畫作或是塑像竟都是以西方人的外表作為其形象。男孩之死之於耶穌之死,托馬斯背棄了那個對他的苦難不聞不問的上帝:你奪走了我的兒子,我就奪走你的。我們唯有破除那盲目地追求奇蹟的信仰,轉而去接納一個全新的上帝之子,才能獲得真正的信仰的喜樂,信仰的喜樂不是來自祂的奇蹟免除了我們的老病死。除了托馬斯這個旅途的意外插曲外,作者所引用的阿嘉莎.克莉斯蒂的<<死亡約會>>,也透露了一些端倪,小說中的被害人柏多太太,是該家族中握有一切權利的大家長,阿嘉莎∙克莉斯蒂多次將這位夫人描寫成高高在上並控制著所有家人的神的形象:你很清楚吧!對不對?你知道她非死不可!這樣意圖控制他人並無法帶給人真正喜樂的神,自然是非死不可的。
而在破除了迷信之後,我們終將回歸到最為純粹的信仰。一如第三部故事的主角,同樣歷經喪妻之痛的加拿大的議員彼得,在黑猩猩歐多的陪伴下回到了葡萄牙的高山區的老家度過了兩年平靜的時光,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血緣身世,和烏里西斯神父的耶穌受難像,並在最終回到了他真正的"家",牠/祂的懷抱。<<倒著走的人>>是一本名副其實的新世紀的福音書,重新賦予信仰對於現代人的意義,讓我們回到了祂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