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筆|《生命是一場尋求慰藉的旅程》

2022/11/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籍摘錄

🌿書籍簡介

這本書當初吸引我,是因為作者的序。雖然他沒有信仰,但聽到合唱團唱聖經詩篇時,依然感動流淚...這成為本書的靈感,探討古代名人面對各種生命的困境、命運的無常,如何帶給人慰藉、意義與希望感?
第一章談《約伯記》,主角面對上帝的試煉(奪走他的妻子財產),如何勇敢發出不平之鳴?如何臣服並接受不可知的命運?
這個經典的故事,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看漫畫《天使禁獵區》,失去愛人的主角決定走上尋回的征途,旁白說著:「我們要一直吶喊,直到鮮血流盡的一刻」。雖然很中二...但我印象很深刻。一方面大概就是因為年輕,才能有這種激情和真誠;另一方面是,對那種失去的心痛與不能接受,有種感同身受。
第二章談《保羅書信》,在迫害中傳教、遲遲不見救世主出現、信心一再動搖時,如何從人與人的關心中獲得力量?作者這樣描述:「在他們(信徒)真實、強烈、恆久的愛裡,他才得以窺見上帝之愛的可能面貌」。
第三章談西賽羅如何從一個奉行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人(斯多葛學派),投入抒發喪女之慟的書寫。一邊回憶女兒對他的重要性,同時也思考靈魂的本質,試圖相信他的女兒「必定是上天的,神聖的,因此永恆不滅的」。
第四章談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的《沈思錄》,帶領長達十四年的戰爭去對抗蠻族,感到恐懼與厭倦...「不過一轉瞬,存在如潮水不停流動,感官如一抹微弱的火光,肉體是蛀蟲的食物,靈魂是無法平靜的漩渦,命運幽暗未知,名聲亦未可知。」身為帝王,只能演好這個角色到最後一天,無人可訴的心聲,唯有留在書寫中。
作者將這些傳承的書寫描述為「意義之鏈」,探討人類面對希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各種尋求慰藉的路徑。

🌿觸動我的部分

我最有感觸的是對《約伯記》的探討,那種對命運與信仰的質疑,以及如何走上和解。過去幾年經歷家變,我也是這樣走來。
我想知道無信仰的人怎麼看待這些,也幫助我可以去陪伴相似的人。但是,我還沒看到我最想看的解答...我想看到比這樣更多...但我還不確定那是什麼。
本來我以為我要回頭來探討自己,但這好像也不是我想做的。我內心深處有種持續累積的疲累和迷惘,包括生涯、感情、理想、現實、未來...不開心,還有害怕。
假如不能實現最想做的事,好無聊,好無趣。假如最想體驗的不能經歷,那有什麼意義。假如要一直忍耐這些,怎麼辦。
這種焦慮不安,大概就是我網癮的原因之一吧。透過書寫等方式,一層層去深入,也去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一步步調整與嘗試。
以上~感謝閱讀,祝福大家!
——
🏳️‍🌈夜希的談心空間🏳️‍🌈
|牌卡諮詢|催眠|
|繪畫療遇_個別/工作坊|
🌿線上初談:享體驗價!
🌿近期活動:請見置頂公告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