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情緒大小事 (一)─他還只是個孩子

2020/06/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爐子上滾著一鍋熱騰騰的湯,裡頭有著五顏六色的食材。有甜甜的味道、有苦苦的味道,有酸酸的味道,偶而還會有一絲絲…辣辣的味道。就好像我們的情緒,有開心、有傷心、也有生氣的、酸甜苦辣的味道。
該如何面對情緒容易爆炸的幼兒呢?
  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的情緒,當生氣/難過等負面情緒來臨時,該如何面對呢?這是道連大人都需審慎思考的難題,那孩子又如何知道,該怎麼處理變成一隻噴火龍的自己呢?首先,當孩子躺在地板,開始嚎啕大哭、拍打地板、即將摧毀您的理智線時......請先閉上眼睛,深深地呼吸幾口氣,並提醒自己一件事:他還只是個孩子。
  這並不是孩子擁有「免死金牌」的意思,而是對一個還在牙牙學語、無法確切的表達自己的幼兒來說,當他不被他人理解時的挫折、沮喪,進而引起的憤怒情緒,身為能熟練地運用語言溝通的大人,我們是不是該對這些還在學習地球語言的孩子們有些同理心呢?也許…他只是還想再賴床一下下,卻被帶離溫暖的被窩;也許…他只是玩得正在興頭上,卻被要求立刻收拾玩具;也許…他真的好飽好飽了,卻不停地被大人一口一口的餵食……也許,他想表達的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只是他還沒學會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甚至有可能他也不清楚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只是本能地感覺到「不舒服」。
  面對容易情緒爆發的孩子,可以將處理情緒的問題分為當下處理以及日常習慣培養兩種面向。前者為立即反應,後者則需要長期的模式養成。

---發生情緒反應的當下

  看著眼前正在地上翻滾的孩子,頭疼的父母請先深吸幾口氣,讓自己的火氣稍稍緩和。如果情況允許,先暫時離開充滿火藥味的現場,和孩子待在不同房間,給自己和孩子稍微冷靜的時間及空間。
  在冷靜的同時,父母可以試圖猜想:「是什麼讓孩子火山爆發……?」,預先猜測幾個可能的原因。當覺得自己準備好的時候,再與孩子開啟對話。對話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以孩子在賣場,想要某些玩具卻不能買為例):
*釐清情緒
  「我覺得你哭得好傷心」或「你現在感覺好生氣哦」。
*了解原因
  對於口語能力較弱的孩子,可以這麼問:「是因為很想帶(玩具名)回家,可是爸爸/媽媽不讓你買,所以讓你覺得很生氣/難過嗎?」
  口語表達能力較好的孩子,可以問:「是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生氣?」當孩子斷斷續續的表達後,再幫孩子以完整的句子呈現,請孩子複述:「我很生氣,因為我好想買(玩具名),但是爸爸媽媽說不能買。」
*同理孩子,同時表達自己的感受
  「爸爸/媽媽知道你很想要買玩具,但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你這樣在賣場哭鬧,讓爸爸/媽媽覺得很困擾、很難過。」
*引導並提出解決方法
「想一想,你在家裡已經有好多玩具可以玩了(舉幾個孩子平常在家會玩的玩具),有的小朋友家裡沒有這麼多玩具可以陪他耶,我們把(玩具名)留給其他更需要玩具的小朋友吧」
若是看孩子有些動搖,可以再加碼:
1.「我發現你最近比較少玩(舉幾個孩子較少玩的玩具),我們可以回家一起尋寶(使用引起孩子興趣的遊戲),把比較少玩的玩具找出來吧!」
2.「謝謝你願意把玩具留給其他小朋友(立刻獎勵孩子),等你擦乾眼淚,待會我們可以一起去公園玩。(提出其他替代的活動,同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溝通的過程中,父母必須謹記
1. 不要問孩子「好不好」:若是在句子後面加上「好不好」,等於在徵求孩子意見後,卻又立即否決,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抗。
  例:「你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要買了好不好?」
    「不好!」→ 孩子的想法:你問了我,又不聽我說!
2. 運用平穩而堅定的語氣:越是火爆的場面,越要提醒自己別隨著孩子的音量一起變大,而是用平穩而堅定的語氣,引導孩子接受你的想法。
除此之外,適時的轉移話題也是一個很方便的小技巧─孩子也許會因此而轉移注意力,從而忘了當下的情緒。

協助孩子建立「正向情緒」模式。

---日常習慣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藉由一些模式的建立,來減少孩子情緒爆發的情況。
*預先提醒、事先約定:
  凡是需要終止孩子做喜歡的事情時,可以預先約十分鐘左右就提醒孩子「時間差不多囉,再十分鐘要收拾玩具了」。或是詢問孩子:「你覺得還需要玩多久?五分鐘夠不夠?」若孩子表達還想繼續玩,可以約定好時間(或次數),讓孩子對於事情即將要終止有心理準備,降低反感的情緒。
*提供選擇:
  在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在容許範圍內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例如:也許時間限制下最多只能再容許孩子玩15分鐘(若是孩子對時間觀念上還不太理解,也可以換成溜5次溜滑梯等具體的數字),那麼可以詢問孩子還想要再玩8分鐘或10分鐘(也可以搭配計時器方便計時)?當時間到了,由於是孩子自己做出的選擇,便可以利用「約定的承諾要做到」來引導孩子遵守承諾。
*以鼓勵代替責罵:
  當孩子出現情緒行為,請記得在孩子情緒平穩後稱讚孩子控制情緒的表現,並鼓勵孩子多表達想法取代發脾氣。
例如:「雖然你剛剛很生氣,但你有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我覺得很棒。」
或是:「謝謝你剛剛願意說出你的想法,這樣我才知道你為什麼會生氣。希望你下次也可以試著先說說看唷」
  比起責罵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稱讚孩子的適當行為,更能讓孩子有「我長大了,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感覺。在未來若遇到類似的情況,能夠增加孩子在表達情緒時的選項。
  以上兩點提及了父母在立即處理及日常生活培養的相關情緒處理技巧,但還記得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嗎?孩子的情緒可能是因為無法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而引起。在下一篇,將會提及如何透過親子相處的時間,來提升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感受的能力。也歡迎大家按愛心及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
大手拉小手
大手拉小手
「大手拉小手」團隊希望能夠透過帶給家庭新興的教養觀念,讓教育躍身成為幫助孩子自律自發並擁有足夠的能力去發現問題、挑戰問題並解決問題。 以學齡前幼兒及特殊幼兒為對象,希望我們一起自學、互學、共學,互為夥伴~期許能跟自己更靠近,更用心去陪伴孩子,看見屬於自己和孩子的亮點! 成員:小姿、翰翰、阿木、小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