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摩理臣山小學嗰幾年盞鬼少年時〉::或者藝術X或者革命::|在在專欄
方格精選

〈讀摩理臣山小學嗰幾年盞鬼少年時〉::或者藝術X或者革命::|在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番書雜憶:皇仁的歲月(第一章)】Part 2

raw-image

讀摩理臣山小學嗰幾年,學校啲嘢真係記得唔多。

除咗喺「錫克廟」踢波就係有時去體育路馬場出面嘅空地踢波,不過會俾人趕。印象中唔會走入馬場,只會遙看一段距離叫大石鼓嘅地方。有個同班姓陳嘅同學住喺霎東街,有時放咗學踢完波,就去佢屋企玩。嗰度嗰陣時啲屋係住人嘅,兼且啲大厦唔係好多層,唔似得而家全部係食肆酒吧同埋鋪頭。喺同學屋企玩完就自己搭電車返屋企,唔駛人湊。霎東街附近就係鵝頸橋,而家橋底出名打小人,重有示威人士唔入維園會途中加入會係嗰度等候。嗰個年代同一地方重係一條大坑渠!

話說回頭,係摩理臣山讀小學剩係記得個譚校長同教英文嘅Miss Chan。重有姓黃嘅班主任。有一次Miss Chan罰我企喺校長室門口,譚校長冇問因由,我覺得佢咪咪咀喺度笑。Miss Chan同Miss黃後來都做咗校長,Miss Chan做「北角官立小學」校長而Miss Wong嗰間就叫做「堡壘山官立小學」。幾年之後,我哋一班男同學想見返啲女同學攪re-union,都會問黃校長借堡壘山官立小學地方,黃校長又會借俾我地。不過記憶中出席嘅男同學眾多,女同學就只得一個。我地就輪流同佢影相。我同呢個女同學嘅相,珍而重之,但係而家又再搵唔翻!

講起男女同學,還記得一件事。當年唸五六年班,兩小無猜的年紀,又會開始對異性發生興趣。而有點耳濡目染嘅係電影宣傳廣告對一啲性感女明星嘅描述:艷星呀、肉彈呀,呢啲名詞係令到我輩產生好奇同幻想。

呢一年聖誕節,同學們都花費零用錢買聖誕咭送俾老師同埋友好嘅同學。同學之中有一位俾我地嘅印象係最道貌岸然,我哋(我同兩三個同學)送俾佢嘅聖誕咭,裡面當然印有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但咭嘅封面係一個意大利肉彈:應該係珍妮羅露寶烈吉妲(要不然就是蘇菲亞羅蘭),呢個同學拆開信封,看了看,面色大變,不單要退回聖誕咭還要我們鄭重道歉!唉!

而後來我和這位同學一起入咗「皇仁中學」,他最後入咗香港大學,畢業後結婚,對象係當年摩理臣山小學同班的一位最靚嘅女同學呀!

入皇仁難唔難?當年喺官立小學讀六年班嘅,大概有啲優勢。我哋都要考小學會考,不過考小學會考我諗都係啲父母緊張過我哋!

哈哈果陣時會考放榜會賣報紙咖,放榜果日,買張華僑日報,睇住啲冧巴,搵自己個名… 搵到… 哇哈哈,係老竇讀過嗰間殖民地政府官辦嘅皇仁中學!

(待續…)

::煉藝在道〉在在共識者|專欄::文 ◣ 莫昭如

莫昭如要不藝術就是革命的人生實踐:::戰後出生世代,火紅年代積極投入社會活動的「文化份子」。隨筆回顧、檢視、再思這大半個世紀,浪盪於大時代洪流,滾動過的波濤,及後,又匯聚著甚麼新的湧動~

莫昭如要不藝術就是革命的人生實踐:::戰後出生世代,火紅年代積極投入社會活動的「文化份子」。隨筆回顧、檢視、再思這大半個世紀,浪盪於大時代洪流,滾動過的波濤,及後,又匯聚著甚麼新的湧動~


總編按:延伸資訊┐

五、六十年代香港人會知道這些西方名星,「珍娜羅露寶烈吉妲」是當年香港中文譯名,現在在維基找到的是另一款譯名了。要說香港文人將洋人譯名譯得傳神,原來香港當年有名的報界文人「三蘇」曾將「珍娜羅露寶烈吉妲」戲譯為「真奶裸露煲裂雞蛋」。

「珍娜羅露寶烈吉妲」譽為意大利老牌艷星,曾與「蘇菲亞羅蘭」齊名。粵語長片裡歌仔都有得唱,是鄭君綿、鄭碧影合唱的《才子佳人》,頭一句就係:「~擰柳腰好似蘇菲亞羅蘭,又似惹火寶烈吉妲~佛見到都日會起大痰,花靚仔想到心爛~」

珍娜羅露寶烈吉妲 Gina Lollobrigida

珍娜羅露寶烈吉妲 Gina Lollobrigida

珍娜羅露寶烈吉妲(Gina Lollobrigida)
(1927年7月4日-),義大利女演員、攝影記者、雕塑家。她是1950年代及1960年代早期,歐洲知名的女演員,亦係當年具代表性的性感符號。至今,她活躍於義大利人與意裔美國人的相關事務中,特別是國家義裔美國人基金會(NIAF)的最大支持者之一。(☛查看維基

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

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

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
(1934年9月20日-),義大利國寶級女演員,第34屆奧斯卡影后、終身成就獎、金球獎等眾多國際重磅級電影獎項得主。她更於1999年獲美國電影學會選爲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21名。(☛查看維基

「大石鼓」一直是跑馬地馬場的地標。在快活谷賽事前,內場被關閉,華人觀眾蜂擁遍布大石鼓。 (上圖攝於1890年,來源:香港賽馬會資料庫)

「大石鼓」一直是跑馬地馬場的地標。在快活谷賽事前,內場被關閉,華人觀眾蜂擁遍布大石鼓。 (上圖攝於1890年,來源:香港賽馬會資料庫)

::圖文::整理 ◣ 在在總編


上一篇


avatar-img
在在 〉藝哲•心體•煉戲道場
10會員
55內容數
:::藝術思維、藝文活動筆記、戲劇修煉及應用、心體鍛鍊資訊 ⌘ 藝術伙伴專欄分享::: 【在在】是專注當下的修煉 ~*\\求藝在野。煉藝在道。以藝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讀番書雜憶:皇仁的歲月(第一章)】Part 1...點解亞媽同亞爸咁想我入啲名校?大概佢地都知道,喺英國殖民地生活,識英文、講英文、寫英文,前途點都好啲。當然,亞媽帶我去個啲有基督教天主教背景嘅名校相信係因為佢認為呢啲講耶穌嘅學校會將佢個仔變做教徒,而佢覺得做教徒就係做好人。
釣魚島不屬於中國人,也不屬於日本人,而是屬於魚、海龜和飛鳥。 馬克思說過國家將會消亡,但我懷疑自稱社會主義者的人們是否仍對此嚴肅對待?
我細個讀書果陣時,教中文個老師,咬牙切齒咁樣講日本仔侵略中國,但係佢就從來冇批評過英國侵略同埋統治香港。殖民地統治底下,喺我讀果間學校,英文係學習主要語言,絕大部份科目都用英文學習。唔單止係咁...
【讀番書雜憶:皇仁的歲月(第一章)】Part 1...點解亞媽同亞爸咁想我入啲名校?大概佢地都知道,喺英國殖民地生活,識英文、講英文、寫英文,前途點都好啲。當然,亞媽帶我去個啲有基督教天主教背景嘅名校相信係因為佢認為呢啲講耶穌嘅學校會將佢個仔變做教徒,而佢覺得做教徒就係做好人。
釣魚島不屬於中國人,也不屬於日本人,而是屬於魚、海龜和飛鳥。 馬克思說過國家將會消亡,但我懷疑自稱社會主義者的人們是否仍對此嚴肅對待?
我細個讀書果陣時,教中文個老師,咬牙切齒咁樣講日本仔侵略中國,但係佢就從來冇批評過英國侵略同埋統治香港。殖民地統治底下,喺我讀果間學校,英文係學習主要語言,絕大部份科目都用英文學習。唔單止係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