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力具現》閱讀筆記-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色和轉變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用了三對「並置」呈現這些特色:物與人、都市與鄉村、歷史與當代。

Part 1 鄉村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做了紮實的研究。他指出,民間信仰把「抽象」的神明靈力,具象化為「實體」的物以及人,分別是神像和乩童。一靜一動,兩者恰好互補、相互配合。
在民間宗教的觀點裡,神明是無形且遍在的。人們為了要能夠看見神明,並且讓神明固著下來庇護整個村莊,會雕刻有形的神像。從雕塑神像到開光點眼的一連串步驟,其中的材質、技術、儀式等,都會影響神明的靈力。當神明與神像結合在一起,也同時意味著神明與地方社會聯繫在一起。
村民會因為各自的需求而去把神像請到家中,代表神明到家裡面協助解決問題。有了神像,村民們更能夠確認神明、人民、聚落之間的連結。如果神像毀損或是神明被玉帝懲罰,神明有可能會與神像分離,也同時與聚落分隔開來。但基本上,神像作為一個「物」,代表著神明的靈力具有持久存在的特質。
不同於物,人能夠活動,能夠立即反應信徒的需求,能與村民發展更親近的關係。乩童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他在平時就如同一般的村民。只有村民有需要問事,乩童被神明附身,才成為神明的代言人。一個好的乩童能準確解讀神明給予的夢境,而乩童也讓村民得以確認神明確實存在,他的姿勢、表情、言語、展演,都讓村民能藉此認識神明的個性。
神像可以持久存在,但乩童卻無法代代相傳。新的乩童會從男性村民中選出,每一次揀選乩童的儀式,都在重新確認神明與地方的聯繫,或是說神明、乩童、村民三者之間的連結。乩童有公共的身份,他代表整個聚落和神明建立關係,也有義務為所有村民服務。他讓人與神之間有更多接觸和對話的機會。
桃園龜山的廟宇。拍攝於2020年2月。

Part 2 都市的民間宗教

在臺灣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發展下,許多台南萬年村的村民移居到桃園八德,脫離了原本的社會網絡,而宗教恰好彌補了情感連結的空缺。移民們原本只是依靠淡薄的親屬關係連鎖移民,在一起居住一起工作後關係變的緊密。後來,他們把故鄉的神明分靈至此,期待能保佑大家的新生活更加平安,並進一步成立神壇,作為宗教聯絡的中心。
當神壇舉辦習俗和活動時,通常會召集大家一起幫忙,使得神壇成為聚會連結的中心。這種大家一起做事、共同參與的行為,凝聚了所有人的情感。在經常相處的情形下,發展出比親人更親的感情。除了宗教事務外,每逢婚喪喜慶、搬家或過節,大家都會相互協助共同度過。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是這個關係中必要的存在。作者觀察到如果他們的聚會長期缺乏宗教成分,緊密的關係會隨之崩解,因為大家不再有共同的目標,缺乏一起完成事情的連帶。
在都市裡,人們請示神明的方式、乩童傳達神明意旨的方式、祭解的儀式,都與傳統鄉村的做法有些不同。例如,問事的人可以透過電話連線,不必親自到場也可以接受祭解。這些改變讓信徒求問更加方便,流程也加速許多,配合都市生活的快速節奏。
鄉村的乩童會解讀神明的夢境來傳達神的旨意,但都市的乩童則是依靠擲筊來確認神意。由於乩童並不認識來自各地的信徒,他們有壓力生怕無法正確指出民眾的問題,而擲筊能夠減輕解讀夢境的壓力,向神明問事的方向也從祖先和風水,轉向更超自然的穢氣和孤魂野鬼等事。
這些新的儀式和程序改變了神明與乩童的關係。乩童能藉此投射自己的想像和信徒的期待,更直接的與神明溝通,而不只是代言神明的意見。
宜蘭頭城巷弄內的小廟。拍攝於2017年12月。

轉向:個體化與情感化的民間宗教

本書在結論指出,臺灣的民間宗教有轉向個體化與情感化的現象。
在鄉村社會裡,人與神的關係,是透過鄉村社會的血緣或地緣關係決定。信徒多半會固定求問村莊裡的神明,因為村民和神明都是屬於村莊的。以學術一點的話來說,過去的宗教鑲嵌在客觀的社會裡,人是整個地方社會的成員。
現在的都市民間宗教轉向以自我為主體,人們會多方去詢問不同神壇的不同神明,比較哪個神明比較有效。在比較之中人們會找到自認為比較有緣份,心靈更為契合,更有感應的神明。換句話說,是用自己的情感與身體經驗建立新的網絡連結。
此外,民間信仰運用家的意象招募成員,人們與神明和其他信徒建立親密的情感。人與人的宗教關係與親屬關係也不再能完全切開二分,大家依循著宗教建立起比親人更親的關係。

🌟 心得

我從小就接收到許多扁斥民間宗教的論述。基督教總是說,拜神明拜祖先只是在拜一塊木頭而已。但本書的分析顯示,神像承載了重要的文化意義,是連結信徒與神明的重要物件,不能用偏見和排斥的態度貶低它的存在。更何況,所有宗教都必定會使用到「物」,基督教也有十字架、聖餐、匾額等。只是在不同宗教,不同的物具有不同的意義。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民間信仰發展出大家庭一般的情感連結。就我所知的臺灣基督教社群也有這樣的現象。信徒們都以弟兄姊妹相稱,或是省略姓氏只稱呼名字來表達親近感。教會內部會分成許多小組,小組成員每週輪流在各自的家裡聚會。此外也時常會有「一家一菜」的聚會,也就是每個家庭準備一道菜,一起分享交流。
整個教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家庭。家長就是「天父爸爸」,每個來到教會的人(無論受洗與否)都可以是家庭的成員。大家來到這裡都笑臉迎人、彼此交談、互相幫助。許多時候,大家會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分享出來,既是希望交給神來幫忙,也是在聽聽其他弟兄姊妹的意見。這種親屬模式的信仰關係相當緊密,卻也有潛在的問題,留待日後再敘。
🌴 本書是 2020春季 [ 108-2 ] 區域地理 選讀書籍。
📅 閱讀於 2020 年 5 月 27 日 ~ 5 月 28 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5會員
63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名言佳句】200句照亮心靈的勵志語錄|每日一句心靈短句 — ProjectManager你是否是否渴望每天早晨醒來都能獲得一句激勵人心的話語,為你帶來滿滿的正能量?無論是在忙碌的工作日,還是在靜謐的夜晚,一句簡短的勵志語錄都能為你注入新的勇氣和希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精心挑選了200句照亮心靈的勵志語錄,每天一句心靈短句,陪伴你走過生活的每一個階段!
avatar
ProjectManager
2024-06-03
NVDA 24Q1 財報 - 競爭力領先之外,AI 產業大趨勢也站在輝達的這一邊 | 科技巨頭解碼#228全世界最矚目的 AI 概念第一股 NVIDIA 輝達,正式在上周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5 Q1,實際日期為 2024 二月到四月期間),再次繳出了擊敗市場預期的成績單。而在財報之後,華爾街也給出了熱烈的回應,NVIDIA 的股價正式突破 1000 美元大關.....
Thumbnail
avatar
Miula
2024-05-28
樂讀|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看著這本書名,我就一直會想起三年多前領養幼貓小金的那段時間,迷人的小傢伙一出生就零壓力,反倒是人類的我才是亞歷山大到不行,讀著這本書實在是非常想把內容翻譯成貓文給小金看,讓她學習如何讓貓奴養貓不崩潰。(誤)
Thumbnail
avatar
陳子楹|樂*LOVE
2024-04-30
《公孫長歌布袋戲音樂劇》導聆心路歷程(欸?)就這樣,我被指派為《公孫長歌布袋戲音樂劇》的導聆了...
Thumbnail
avatar
三昧堂推特編
2023-09-15
《鬼才是你的靈魂伴侶》編劇歷程聽我聊過我的編劇習慣的人知道,我有一個「亂葬崗」,在亂葬崗裡有許多我記錄下來的靈感,當一個靈感冒出頭被記錄進去,未來出現的各種延伸,就會被陸續丟進這個墓塚裡直到它夠大了,就會被我單拎出來單獨成案。《鬼才是你的靈魂伴侶》是亂葬崗第三個故事,第二個故事沒有成形,亂葬崗裡還有兩個能成形的故事,但還沒拎出來
Thumbnail
avatar
憶裳思思
2023-08-23
受苦的人創造歷史:讀《零號病人:塑造現代醫學史的真正英雄》「零號病人」的確認,常常會造成醫學上對這種疾病、相關疾病,甚至相關的器官和人體結構,突破性的發現和認識。
Thumbnail
avatar
傅元罄
2022-09-01
《達利和馬鈴薯湯》-落魄潦倒的富家女和白手起家的暴發戶這部算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的標準韓國戀愛喜劇,雖說本作只專注描寫男女主的愛情線及一步步找出幕後黑手的劇情,使得後面篇幅感覺有一種要撐完16集,所以塞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劇情,但整體感覺依舊不輸今年看的其他比如堀與宮村、月薪嬌妻等的戀愛喜劇。 觀看平台:LineTV
Thumbnail
avatar
海角牧民
2022-07-12
你「情緒過勞」了嗎?|📖《情緒靈敏力》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作者提到,人人都是風格獨具的好萊塢編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腦海中播映自己寫的劇本,而這些無休無止意識的聲音儘管靜默,卻喋喋不休,會在私底下不斷以各種觀察、評論、分析的形式轟炸我們。蘇珊.大衛為此寫下了一個有趣的公式: 喋喋不休的內心話+雜七雜八的融合式思維+情緒感染力= 你上鉤了!
Thumbnail
avatar
林格倫生活實踐Lindgrenfan
2021-11-18
《消逝的韓光:低薪、過勞、霸凌,揭發華麗韓劇幕後的血汗與悲鳴》| 耶耶讀後感《消逝的韓光:低薪、過勞、霸凌,揭發華麗韓劇幕後的血汗與悲鳴》作者為韓劇《獨酒男女》已故李韓光PD的弟弟李韓率。李韓光PD生前深受韓國影視拍攝現場的低薪高壓高工時環境所苦,為了給哥哥公道與不讓類的事情再次發生,弟弟成立韓光機關處理相關片場勞務事務,並出版此書讓更多人知道韓國拍攝片場不人道的環境...
Thumbnail
avatar
耶耶•寫寫東西
2021-08-01
|我的好書單|多工時代《零噪音:在專注力稀缺時代,奪回人生與工作主導權》心得起床多久,你能不看手機呢? 1。不斷切換腦袋在不同工作項目:研究發現每一次分心,再拉回原來的狀態需要25分鐘 2。錯失恐懼症:總害怕錯失什麼第一時間訊息。 3。科技上癮:不論有事沒事都想滑一下。 注意力經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未來你不用主動去,訊息自己會找上門,反而是你要花錢保護自己的注意力
Thumbnail
avatar
陳虹君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