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力具現》閱讀筆記-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色和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raw-image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用了三對「並置」呈現這些特色:物與人、都市與鄉村、歷史與當代。

Part 1 鄉村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做了紮實的研究。他指出,民間信仰把「抽象」的神明靈力,具象化為「實體」的物以及人,分別是神像和乩童。一靜一動,兩者恰好互補、相互配合。

在民間宗教的觀點裡,神明是無形且遍在的。人們為了要能夠看見神明,並且讓神明固著下來庇護整個村莊,會雕刻有形的神像。從雕塑神像到開光點眼的一連串步驟,其中的材質、技術、儀式等,都會影響神明的靈力。當神明與神像結合在一起,也同時意味著神明與地方社會聯繫在一起。

村民會因為各自的需求而去把神像請到家中,代表神明到家裡面協助解決問題。有了神像,村民們更能夠確認神明、人民、聚落之間的連結。如果神像毀損或是神明被玉帝懲罰,神明有可能會與神像分離,也同時與聚落分隔開來。但基本上,神像作為一個「物」,代表著神明的靈力具有持久存在的特質。

不同於物,人能夠活動,能夠立即反應信徒的需求,能與村民發展更親近的關係。乩童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他在平時就如同一般的村民。只有村民有需要問事,乩童被神明附身,才成為神明的代言人。一個好的乩童能準確解讀神明給予的夢境,而乩童也讓村民得以確認神明確實存在,他的姿勢、表情、言語、展演,都讓村民能藉此認識神明的個性。

神像可以持久存在,但乩童卻無法代代相傳。新的乩童會從男性村民中選出,每一次揀選乩童的儀式,都在重新確認神明與地方的聯繫,或是說神明、乩童、村民三者之間的連結。乩童有公共的身份,他代表整個聚落和神明建立關係,也有義務為所有村民服務。他讓人與神之間有更多接觸和對話的機會。

桃園龜山的廟宇。拍攝於2020年2月。

桃園龜山的廟宇。拍攝於2020年2月。

Part 2 都市的民間宗教

在臺灣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發展下,許多台南萬年村的村民移居到桃園八德,脫離了原本的社會網絡,而宗教恰好彌補了情感連結的空缺。移民們原本只是依靠淡薄的親屬關係連鎖移民,在一起居住一起工作後關係變的緊密。後來,他們把故鄉的神明分靈至此,期待能保佑大家的新生活更加平安,並進一步成立神壇,作為宗教聯絡的中心。

當神壇舉辦習俗和活動時,通常會召集大家一起幫忙,使得神壇成為聚會連結的中心。這種大家一起做事、共同參與的行為,凝聚了所有人的情感。在經常相處的情形下,發展出比親人更親的感情。除了宗教事務外,每逢婚喪喜慶、搬家或過節,大家都會相互協助共同度過。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是這個關係中必要的存在。作者觀察到如果他們的聚會長期缺乏宗教成分,緊密的關係會隨之崩解,因為大家不再有共同的目標,缺乏一起完成事情的連帶。

在都市裡,人們請示神明的方式、乩童傳達神明意旨的方式、祭解的儀式,都與傳統鄉村的做法有些不同。例如,問事的人可以透過電話連線,不必親自到場也可以接受祭解。這些改變讓信徒求問更加方便,流程也加速許多,配合都市生活的快速節奏。

鄉村的乩童會解讀神明的夢境來傳達神的旨意,但都市的乩童則是依靠擲筊來確認神意。由於乩童並不認識來自各地的信徒,他們有壓力生怕無法正確指出民眾的問題,而擲筊能夠減輕解讀夢境的壓力,向神明問事的方向也從祖先和風水,轉向更超自然的穢氣和孤魂野鬼等事。

這些新的儀式和程序改變了神明與乩童的關係。乩童能藉此投射自己的想像和信徒的期待,更直接的與神明溝通,而不只是代言神明的意見。

宜蘭頭城巷弄內的小廟。拍攝於2017年12月。

宜蘭頭城巷弄內的小廟。拍攝於2017年12月。

轉向:個體化與情感化的民間宗教

本書在結論指出,臺灣的民間宗教有轉向個體化與情感化的現象。

在鄉村社會裡,人與神的關係,是透過鄉村社會的血緣或地緣關係決定。信徒多半會固定求問村莊裡的神明,因為村民和神明都是屬於村莊的。以學術一點的話來說,過去的宗教鑲嵌在客觀的社會裡,人是整個地方社會的成員。

現在的都市民間宗教轉向以自我為主體,人們會多方去詢問不同神壇的不同神明,比較哪個神明比較有效。在比較之中人們會找到自認為比較有緣份,心靈更為契合,更有感應的神明。換句話說,是用自己的情感與身體經驗建立新的網絡連結。

此外,民間信仰運用家的意象招募成員,人們與神明和其他信徒建立親密的情感。人與人的宗教關係與親屬關係也不再能完全切開二分,大家依循著宗教建立起比親人更親的關係。

🌟 心得

我從小就接收到許多扁斥民間宗教的論述。基督教總是說,拜神明拜祖先只是在拜一塊木頭而已。但本書的分析顯示,神像承載了重要的文化意義,是連結信徒與神明的重要物件,不能用偏見和排斥的態度貶低它的存在。更何況,所有宗教都必定會使用到「物」,基督教也有十字架、聖餐、匾額等。只是在不同宗教,不同的物具有不同的意義。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民間信仰發展出大家庭一般的情感連結。就我所知的臺灣基督教社群也有這樣的現象。信徒們都以弟兄姊妹相稱,或是省略姓氏只稱呼名字來表達親近感。教會內部會分成許多小組,小組成員每週輪流在各自的家裡聚會。此外也時常會有「一家一菜」的聚會,也就是每個家庭準備一道菜,一起分享交流。

整個教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家庭。家長就是「天父爸爸」,每個來到教會的人(無論受洗與否)都可以是家庭的成員。大家來到這裡都笑臉迎人、彼此交談、互相幫助。許多時候,大家會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分享出來,既是希望交給神來幫忙,也是在聽聽其他弟兄姊妹的意見。這種親屬模式的信仰關係相當緊密,卻也有潛在的問題,留待日後再敘。

🌴 本書是 2020春季 [ 108-2 ] 區域地理 選讀書籍。

📅 閱讀於 2020 年 5 月 27 日 ~ 5 月 28 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圖地的沙龍
61會員
93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圖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7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6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6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5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2025/04/05
WeHelp是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它的網站有程式解題系統 WeHelp Coding,提供基礎的程式練習題,適合新手熟悉語法、建立寫程式的邏輯思維。網站不會保留使用者的作答結果,因此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解答,以及參考AI後修改的解法。本文用JavaScript解題,附上題目和註解供大家參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臺灣,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就算沒有定期上教堂或初一十五拜拜的習慣,偶爾遇到生命中的瓶頸,對於算命、求神問卜也不會太排斥。其實卜卦、擲茭杯就是一種跟靈界交流的方式,透過這種方式讓「靈」和人類溝通。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一些我看的通靈人FB粉專,以及相關的書籍。
Thumbnail
在臺灣,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就算沒有定期上教堂或初一十五拜拜的習慣,偶爾遇到生命中的瓶頸,對於算命、求神問卜也不會太排斥。其實卜卦、擲茭杯就是一種跟靈界交流的方式,透過這種方式讓「靈」和人類溝通。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一些我看的通靈人FB粉專,以及相關的書籍。
Thumbnail
台灣的民間信仰多元各路神明非常多,我雖不迷信,但身為有神論者,各路神明基本我都尊敬,我相信能夠讓人奉祀的神明當然有相當的神通,但底下替祂辦事的人類可就不一定精光,今天來講一個佚事。 過去曾經有兩尊古老的神明,可能是明、清帝國時期隨先民渡海來台成為地方信仰,這兩尊神明在原本的大陸帝國時本是一對夫妻神
Thumbnail
台灣的民間信仰多元各路神明非常多,我雖不迷信,但身為有神論者,各路神明基本我都尊敬,我相信能夠讓人奉祀的神明當然有相當的神通,但底下替祂辦事的人類可就不一定精光,今天來講一個佚事。 過去曾經有兩尊古老的神明,可能是明、清帝國時期隨先民渡海來台成為地方信仰,這兩尊神明在原本的大陸帝國時本是一對夫妻神
Thumbnail
天理昭昭,地彝守敕,巫法道和,罡喣烈正。 天鼎之豊,地溟泜灬,五兴行爐,一元喣耶。 天理泜法,法和易正,地灬之乂,刈筊道佛。
Thumbnail
天理昭昭,地彝守敕,巫法道和,罡喣烈正。 天鼎之豊,地溟泜灬,五兴行爐,一元喣耶。 天理泜法,法和易正,地灬之乂,刈筊道佛。
Thumbnail
神知識與迷因第一集 我想把台灣民間信仰裡的故事與習俗知識, 用有趣的圖文或迷因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土地公可說是台灣民間信仰裡最常見的廟宇神明 這位最親近台灣人們的神明界一哥,你對他了解有多少呢? 你知道祂有著跟火影忍者一樣分屬性的嗎? 來看看他的神知識與迷因介紹吧。
Thumbnail
神知識與迷因第一集 我想把台灣民間信仰裡的故事與習俗知識, 用有趣的圖文或迷因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土地公可說是台灣民間信仰裡最常見的廟宇神明 這位最親近台灣人們的神明界一哥,你對他了解有多少呢? 你知道祂有著跟火影忍者一樣分屬性的嗎? 來看看他的神知識與迷因介紹吧。
Thumbnail
這件沉浸投影作品雖然名為《桃符》,但投影內容明顯限縮於門神,而且大多是廟宇大門上繪製的門神,可視為一部以廟宇門神為素材創作的多媒體作品。
Thumbnail
這件沉浸投影作品雖然名為《桃符》,但投影內容明顯限縮於門神,而且大多是廟宇大門上繪製的門神,可視為一部以廟宇門神為素材創作的多媒體作品。
Thumbnail
常常會發現在你我生活周遭的環境中, 有著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牌位』林立, 諸如神明、碑石、靈位、祖先、先賢祿位、超渡、臨祭、長生、消災等等, 這些牌位有些是新立的、更多的是早年豎立的, 這麼多的各類牌位豎立在民間, 阿曹師相信前人立牌自有它的存在必要….. 這些牌位一旦被〝人為〞的『豎立』後...
Thumbnail
常常會發現在你我生活周遭的環境中, 有著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牌位』林立, 諸如神明、碑石、靈位、祖先、先賢祿位、超渡、臨祭、長生、消災等等, 這些牌位有些是新立的、更多的是早年豎立的, 這麼多的各類牌位豎立在民間, 阿曹師相信前人立牌自有它的存在必要….. 這些牌位一旦被〝人為〞的『豎立』後...
Thumbnail
認識瞭解神,讓人神之間可以雙向互動  本筆記簡報為你整理書中共鳴的重點,讓你可以更認識人與神的關係。 一、神助的原則有哪些? 二、如何才能達到人神互動呢? 三、如何才能避免錯誤的修行呢? 另外,你也可以在日後延伸閱讀這本書的幾個重要觀點: 1.神像的正確認知與判別? 主要是分享神像常用的材質,以及
Thumbnail
認識瞭解神,讓人神之間可以雙向互動  本筆記簡報為你整理書中共鳴的重點,讓你可以更認識人與神的關係。 一、神助的原則有哪些? 二、如何才能達到人神互動呢? 三、如何才能避免錯誤的修行呢? 另外,你也可以在日後延伸閱讀這本書的幾個重要觀點: 1.神像的正確認知與判別? 主要是分享神像常用的材質,以及
Thumbnail
因為對廟宇文化有點興趣,前陣子和老爺一起去看了「背令旗的人」 展覽對於乩身為什麼會成為乩身?成為乩身的過程又經歷的什麼都有詳細訪談,揭開了一點神明代言人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因為對廟宇文化有點興趣,前陣子和老爺一起去看了「背令旗的人」 展覽對於乩身為什麼會成為乩身?成為乩身的過程又經歷的什麼都有詳細訪談,揭開了一點神明代言人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宜蘭📚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
Thumbnail
宜蘭📚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
Thumbnail
身處其中,明白那種「戰場」張力,故此才會耗用心血,求問吸納文化器物之道。
Thumbnail
身處其中,明白那種「戰場」張力,故此才會耗用心血,求問吸納文化器物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