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用了三對「並置」呈現這些特色:物與人、都市與鄉村、歷史與當代。
Part 1 鄉村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做了紮實的研究。他指出,民間信仰把「抽象」的神明靈力,具象化為「實體」的物以及人,分別是神像和乩童。一靜一動,兩者恰好互補、相互配合。
在民間宗教的觀點裡,神明是無形且遍在的。人們為了要能夠看見神明,並且讓神明固著下來庇護整個村莊,會雕刻有形的神像。從雕塑神像到開光點眼的一連串步驟,其中的材質、技術、儀式等,都會影響神明的靈力。當神明與神像結合在一起,也同時意味著神明與地方社會聯繫在一起。
村民會因為各自的需求而去把神像請到家中,代表神明到家裡面協助解決問題。有了神像,村民們更能夠確認神明、人民、聚落之間的連結。如果神像毀損或是神明被玉帝懲罰,神明有可能會與神像分離,也同時與聚落分隔開來。但基本上,神像作為一個「物」,代表著神明的靈力具有持久存在的特質。
不同於物,人能夠活動,能夠立即反應信徒的需求,能與村民發展更親近的關係。乩童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他在平時就如同一般的村民。只有村民有需要問事,乩童被神明附身,才成為神明的代言人。一個好的乩童能準確解讀神明給予的夢境,而乩童也讓村民得以確認神明確實存在,他的姿勢、表情、言語、展演,都讓村民能藉此認識神明的個性。
神像可以持久存在,但乩童卻無法代代相傳。新的乩童會從男性村民中選出,每一次揀選乩童的儀式,都在重新確認神明與地方的聯繫,或是說神明、乩童、村民三者之間的連結。乩童有公共的身份,他代表整個聚落和神明建立關係,也有義務為所有村民服務。他讓人與神之間有更多接觸和對話的機會。
Part 2 都市的民間宗教
在臺灣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發展下,許多台南萬年村的村民移居到桃園八德,脫離了原本的社會網絡,而宗教恰好彌補了情感連結的空缺。移民們原本只是依靠淡薄的親屬關係連鎖移民,在一起居住一起工作後關係變的緊密。後來,他們把故鄉的神明分靈至此,期待能保佑大家的新生活更加平安,並進一步成立神壇,作為宗教聯絡的中心。
當神壇舉辦習俗和活動時,通常會召集大家一起幫忙,使得神壇成為聚會連結的中心。這種大家一起做事、共同參與的行為,凝聚了所有人的情感。在經常相處的情形下,發展出比親人更親的感情。除了宗教事務外,每逢婚喪喜慶、搬家或過節,大家都會相互協助共同度過。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是這個關係中必要的存在。作者觀察到如果他們的聚會長期缺乏宗教成分,緊密的關係會隨之崩解,因為大家不再有共同的目標,缺乏一起完成事情的連帶。
在都市裡,人們請示神明的方式、乩童傳達神明意旨的方式、祭解的儀式,都與傳統鄉村的做法有些不同。例如,問事的人可以透過電話連線,不必親自到場也可以接受祭解。這些改變讓信徒求問更加方便,流程也加速許多,配合都市生活的快速節奏。
鄉村的乩童會解讀神明的夢境來傳達神的旨意,但都市的乩童則是依靠擲筊來確認神意。由於乩童並不認識來自各地的信徒,他們有壓力生怕無法正確指出民眾的問題,而擲筊能夠減輕解讀夢境的壓力,向神明問事的方向也從祖先和風水,轉向更超自然的穢氣和孤魂野鬼等事。
這些新的儀式和程序改變了神明與乩童的關係。乩童能藉此投射自己的想像和信徒的期待,更直接的與神明溝通,而不只是代言神明的意見。
轉向:個體化與情感化的民間宗教
本書在結論指出,臺灣的民間宗教有轉向個體化與情感化的現象。
在鄉村社會裡,人與神的關係,是透過鄉村社會的血緣或地緣關係決定。信徒多半會固定求問村莊裡的神明,因為村民和神明都是屬於村莊的。以學術一點的話來說,過去的宗教鑲嵌在客觀的社會裡,人是整個地方社會的成員。
現在的都市民間宗教轉向以自我為主體,人們會多方去詢問不同神壇的不同神明,比較哪個神明比較有效。在比較之中人們會找到自認為比較有緣份,心靈更為契合,更有感應的神明。換句話說,是用自己的情感與身體經驗建立新的網絡連結。
此外,民間信仰運用家的意象招募成員,人們與神明和其他信徒建立親密的情感。人與人的宗教關係與親屬關係也不再能完全切開二分,大家依循著宗教建立起比親人更親的關係。
🌟 心得
我從小就接收到許多扁斥民間宗教的論述。基督教總是說,拜神明拜祖先只是在拜一塊木頭而已。但本書的分析顯示,神像承載了重要的文化意義,是連結信徒與神明的重要物件,不能用偏見和排斥的態度貶低它的存在。更何況,所有宗教都必定會使用到「物」,基督教也有十字架、聖餐、匾額等。只是在不同宗教,不同的物具有不同的意義。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民間信仰發展出大家庭一般的情感連結。就我所知的臺灣基督教社群也有這樣的現象。信徒們都以弟兄姊妹相稱,或是省略姓氏只稱呼名字來表達親近感。教會內部會分成許多小組,小組成員每週輪流在各自的家裡聚會。此外也時常會有「一家一菜」的聚會,也就是每個家庭準備一道菜,一起分享交流。
整個教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家庭。家長就是「天父爸爸」,每個來到教會的人(無論受洗與否)都可以是家庭的成員。大家來到這裡都笑臉迎人、彼此交談、互相幫助。許多時候,大家會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分享出來,既是希望交給神來幫忙,也是在聽聽其他弟兄姊妹的意見。這種親屬模式的信仰關係相當緊密,卻也有潛在的問題,留待日後再敘。
🌴 本書是 2020春季 [ 108-2 ] 區域地理 選讀書籍。
📅 閱讀於 2020 年 5 月 27 日 ~ 5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