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正信的佛教【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人的一期生命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
    第一:隨重,善惡的重量。
    第二:隨習,隨著習氣投生他的處所。
    第三:隨念,臨命終前的心念所定。
  • 佛教相信靈魂的實在嗎?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
  • 佛教徒相信祈禱的功能嗎?
    佛法,主要是醫眾生生死的心病。
    醫藥,能治血肉之軀的身病。
  • 從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時間呢?
    時間和空間的觀念,乃是凡夫的分別作用,時間空間的設施,僅是物理世界的標誌,到了純精神界,時間的長短,空間的大小,根本無從安立。就拿夢境來說,就已不受尋常的時空所限制了,何況是出世的聖人呢?
  • 佛教對於現實人間的前途是悲觀的嗎?
    不,佛教相信,再過一個相當長遠的時間,大約是在56億年之後(在第十小劫的僧劫人壽八萬歲時),一定是在地球尚未毀滅之前,那時另有一位佛陀在人間出現,稱為彌勒世尊。那時的人間幾乎像是西方的極樂世界已經遷移到了地球的人間。
    佛教相信,凡是在釋迦世尊的佛法中皈依信仰的人,到了彌勒佛出世的時候,都將同時出世,同聽說法,同時受彌勒佛的授記(告知你何時成佛)。
  • 大千世界怎麼講?
    須彌山究竟何在?筆者不敢否定,但也無從肯定,在我們尚未究明真相之前,存疑世比較安全的態度。
    小世界:一個日月系。
    一千個小世界:每一個小世界的範圍,是一個須彌山至色界的梵天。
    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每一個中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淨天。
    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每一個大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
    大千世界的統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
    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無量無數,大梵天王也有無量無數。我們這個大千世界總稱為娑婆世界。
  • 佛教是主張苦行的宗教嗎?
    苦行的內容,無非是持戒、禪定、智慧等的解脫法,也正是人世間的處事法
    到了大乘經中,更加鼓勵我們去大施大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了,為了救濟眾生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大苦行。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他必須檢束身心,刻苦自勵,待人要厚,自供要薄,唯有降低了物慾的生活,才能提高精神的領域,發大願心,為全體人類義務勞役。
  • 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今天固然有父母,過去未來的無量生死之中,也有無量無數的父母,也要救濟過去未來的父母。在菩薩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是報父母恩的擴大,那叫作報眾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
  • 佛教反對節制生育嗎?
    佛教嚴禁墮胎,佛教以墮胎與殺人同罪。
  • 佛教徒有國家觀念嗎?
    佛教是崇恩主義的宗教,父母、眾生、國家、三寶,稱為四恩。
書名:正信的佛教
作者:聖嚴法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事實上,佛教的本質,並沒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別,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內容,到處都是一樣。佛教是從大覺的佛陀-釋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仁慈、充滿了光明、清涼、安慰的一種言教,根據這種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團形態,便是佛教。
倫理是一種仁慈,是一種菩薩的悲心,在自利的要求之餘,必須要利他,唯有在利他前提之下的自利,才是最有保障的。如果只想到自己,而不考慮利他,則自己享有的利益也不會安穩,因為其他的人會來覬覦、會來爭奪。
將耳朵變成吸音板,吸音板自身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聲音到了這裡,自然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了?因為我不產生第二個念頭,只是了了分明,心理不給它回應。
假如有人,不論僧俗、不論佛教徒或外道徒眾,自稱是佛菩薩的化身,他若不是想以大妄語來博取利養、恭敬、妄自尊大的名位,就是鬼神、外魔附身、顯異惑眾。表面看,他們是行道救人,事實上是惑亂人心,鼓勵社會大眾不從事實際的努力,只求倖致的福佑。
佛教戒律的基礎,也可稱為基本的倫理觀念,依據三皈、五戒、十善,來清淨三業,自利利人。 戒的功能在於清淨與精進;律的功能在於和樂與無諍。
執著,是一種過分地在意、在乎和擔心,讓我們像緊繃的弦不能放鬆;常常自己感到痛苦,周遭的人也跟著痛苦。 放下得失減少壓力的辦法很簡單,即少一點得失心,多一點自知之明,然後在確定方向之後,要能夠全力以赴。
事實上,佛教的本質,並沒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別,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內容,到處都是一樣。佛教是從大覺的佛陀-釋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仁慈、充滿了光明、清涼、安慰的一種言教,根據這種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團形態,便是佛教。
倫理是一種仁慈,是一種菩薩的悲心,在自利的要求之餘,必須要利他,唯有在利他前提之下的自利,才是最有保障的。如果只想到自己,而不考慮利他,則自己享有的利益也不會安穩,因為其他的人會來覬覦、會來爭奪。
將耳朵變成吸音板,吸音板自身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聲音到了這裡,自然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了?因為我不產生第二個念頭,只是了了分明,心理不給它回應。
假如有人,不論僧俗、不論佛教徒或外道徒眾,自稱是佛菩薩的化身,他若不是想以大妄語來博取利養、恭敬、妄自尊大的名位,就是鬼神、外魔附身、顯異惑眾。表面看,他們是行道救人,事實上是惑亂人心,鼓勵社會大眾不從事實際的努力,只求倖致的福佑。
佛教戒律的基礎,也可稱為基本的倫理觀念,依據三皈、五戒、十善,來清淨三業,自利利人。 戒的功能在於清淨與精進;律的功能在於和樂與無諍。
執著,是一種過分地在意、在乎和擔心,讓我們像緊繃的弦不能放鬆;常常自己感到痛苦,周遭的人也跟著痛苦。 放下得失減少壓力的辦法很簡單,即少一點得失心,多一點自知之明,然後在確定方向之後,要能夠全力以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